学分制与学习自由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习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基于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受教育权。学分制是实现这一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学分制 学习自由 基本权利
  
  一、 学分制及其实施现状
  
  学分制作为教育模式的一种,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燕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产生的。选课制就是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一种教学制度。在学分制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自己兴趣爱好、学习潜质自主安排学习。是攻读一个学位或两个学位,是提前毕业还是推后毕业,是否跨专业、跨系科选修课程,都由学生自己选择,最终实现教育公平。一般认为,实行学分制有四大好处:
  一是学分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有裨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时和课程,达到真正学有所好、学有所成。同时,学生选课、选教师使教师上课“创造”的收入一目了然,这就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学分制整合了教育资源。比如重复课程学生可以不选。
  三是学分制改革提高了收费的透明度,规范了收费行为。以往学校通常每年只是给学生一个学费的总数,不管学生选多少课,均缴纳统一标准的学年学费,提前毕业的学生照样缴纳学费等。学分制改革后,每一个学分“明码实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这样的“明码实价”让学生心里有了底,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校的乱收费。
  四是高校学分制收费对缓解当前贫困生学费难题有积极的意义。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如果选择三年修完全部学分,实质上等于减少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总费用。同样,有的贫困生可以通过延长毕业期限的办法,通过适当少修学分、半工半读的办法,来分解学费负担。
  尽管学分制有上述诸多好处,但目前在国内高校实施的现状却并不理想。据笔者了解,除个别院校较全面地实行了学分制外,绝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学分制”,均不同程度地与学分制的本质有所背离。比如有的学校在学生修满全部学分之后,仍不许提前毕业,须待四年期满方准离校(当然,四年的学费一分也不能少)。更有部分学校不仅学制上没有变化,甚至课程与原先相比也丝毫没有变化,连“选修课”都是规定好的。只是每门课程要换算成相应的“学分”,以此来体现学分制。说到底这只不过是原先的学年制改了一下称谓而已。
  针对如此现状,笔者想撇开对学分制益处的功利性考量,仅从法学角度来谈谈学分制、学习自由及二者背后的权利问题。
  
  二、学习自由及其法理基础
  
  (一)学习自由及其由来
  有学者认为,所谓学习自由,即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感兴趣的学科,可形成他们自己的论断和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因此,学生应有学习自由,学习自由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
  在西方,1810年洪堡的柏林大学正式提出学术自由,并把教师的教学自由、研究自由和学生的学习自由列为学术自由中的三大自由。而学习自由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直接源自于20世纪60年代的学潮。在1968年5月法国发生的“五月风暴”中,学生提出“平等化”的口号,要求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权。这一运动迅速波及整个西方世界,其结果是促成了“组群大学”的建立。“组群大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大学的自治行政权,不能由教授独揽,应由教师群体、行政人员群体以及学生群体共同讨论决定。这就是所谓的“三者同权”。1968年西德大学校长会议的决议中提出:“作为教学者与学习者所共组之团体,大学之事项原则上应由其所有之成员共同讨论与决定。自此,学习自由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被正式认可。[1]P24
  关于学习自由是否属于学术自由的范畴,以及学习自由究竟源于宪法中的言论自由权还是受教育权,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
  (二)学习自由与基本权利
  宪法学上所言的基本权利,也即人权(human rights),一般包括人身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与自由,以及社会权利。学习自由与政治权利与自由中的中的言论自由权、社会权利中的受教育权密切相关,后两者构成了前者的权利基础。
  言论自由作为一种表达自由,是公民对于社会的各种问题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2]P193言论自由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维护公民其他权利的重要工具,是权利制约权力的重要手段。它的延伸形成了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等,也包括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权的作用在于保护公民自由的表达思想和见解,而不受来自于国家的侵害,从权力的性质来讲它属于防御权。学术自由权利,用于保障任何从事或欲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的人免于遭受国家公权力的不法侵害或影响。所以学术自由的基础是言论自由。至于学习自由,则有一些区别。它与言论自由相连,因为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术活动的主体,同时它更是基于宪法中公民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在国家和社会创办的各类学校和机构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权利。[2]P215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受益权,即公民有权要求国家承担起作为的义务,创造各种物质条件,以满足公民的学习要求。但笔者认为受教育权同样包含防御权的内容。比如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拥有选择权,不应受到侵害。也就是说,公民一方面要求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又要求有权选择受教育的具体形式。学习自由包括择校自由、选专业自由、选课自由、上课自由、参与讨论及表达意见的自由,大部分属于选择权。我们以往在强调受教育权的受益权内容时,往往忽视了主体的选择权,造成了大量的侵权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显然与教育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利意识缺乏有很大的关系。学分制的真正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纠正这种现象。
  
  三、学分制与学习自由
  
  如前文所述,学分制源于选课制,核心是选课自由。同时由于可以跨专业选课,也带来了选专业自由。所以它的实施能够推动选择权的回归,以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待这一问题,应该从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高度来看待。
  对于现实中存在学分制不能真正实施的问题,笔者认为是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配套制度滞后。学分制要求对现有制度全面改革,比如不能再限制学生转专业、转系,取消固定的学习期限等等,这是目前还未做到的。
  第二,学校缺乏改革动机。很多学校的考虑是,如果学生提前毕业,损失的学费怎么办?同时,推行这项制度,会增加学校在管理方面的支出。在高校之间还未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之前,学校缺乏改革动机。
  第三,软、硬件设施不足。在条件较差的学校,其师资、教学设施都难以满足学分制的要求。比如在要求开设的课程数量上,很多学校远不能达到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学校的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则应由学生通过和学校在权利方面的博弈,来求得自身权利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周光礼.学习自由的法学透视[J].武汉: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5,(5).
  [2]朱福惠,郑琼现.宪法学原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法语与英语在许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avoir”和“have”是两种语言中最常用的同义动词之一,本文将其应用中的异同对比、归纳、总结,以期帮助法语学习者发挥英语对法语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关键词:法语“avoir”英语“have” 异同对比    引言:    罗曼语种的法语和日耳曼语种的英语同属印欧语系,语言发展历史和地域的缘由,越来越多词汇的相互借用,使得这两种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MTV不再是以前默默的欣赏,而是实实在在的操作了。几乎每个人都想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想法的MTV短片。本文就是介绍利用“Fraps”工具录像视频,再利用Windows Media编码器进行压缩,最后利用会声会影软件对视频进行编辑,制作出精美的MTV短片的方法。  关键词: MTV短片 “Fraps”工具 Windows Media编码器 会声会影  
期刊
摘要: 《害怕爱情》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马克希·万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的作品。文章从文本出发具体分析了作品的内容,对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作了多层面的剖析,最后从女性文学的角度对作品主题进行了挖掘。  关键词:马克希·万德 害怕爱情 东德文学 女性文学    马克希·万德 (Maxie Wander) 1933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58年移居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77年卒于波茨坦。她一生从事过
期刊
摘要: 日语长句出现的频率很高,翻译日语比较长的句子时,很难用一个句子一气呵成表达完整,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一个句子按照表达的意思和构造以及汉语的表达习惯灵活翻译出来。由于长句的构造相对复杂,很难用一种翻译方法贯彻始终,往往是“倒译”、“加译”、“减译”、“分译”、“合译”、“反译”等各种手段交替使用。在翻译一个长句时基本上要应用到多种翻译方法,我们要根据句子的实际构造和表达意思恰当地使用这些翻译
期刊
摘要: “2+1”模式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开设数学选修课等。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数学建模 数学选修课    “2+1”模式是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职学生理论学习时间缩短。高等数学作为高职理论基础课,有必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什么是“2+1”模式
期刊
摘要: 当前的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师生过分沉浸在课外辅导读物题海中而冷落了教材,学生疲于应付各种大量的练习题,生硬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一到考试时总感到答题非常困难,无从下手。鉴于诸多师生对教材重视不足,笔者从大量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让学生重视、熟悉教材的一些做法,旨在抛砖引玉,撑起素质教育的一片晴天。  关键词: 教材 教学 核心    笔者曾尝试进行如下方式的对照教学:即把学生随机分成实验
期刊
摘要: 现行的高中生物新课标指导下的高考,注重时代性与实践性,注重对生物科学素养和能力的考查,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考复习的教学中要根据课标、考纲的要求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备考复习,提高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教材是对新课标透彻的理解与分析,是备考的首要资源。在备考的过程中,立足课本,可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教师在备考过程,还可根据自身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设计适合学生的学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WECCL中的三年级学生议论文为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对it的误用进行归类,将其分为名词回指型错误、延伸指称的错误和语篇指称的错误。并对此三类错误发生的情景加以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it 语篇衔接 错误分析    引言    在英语写作的评价中,篇章的整体印象占有一定的比重。而篇章的衔接与连贯对于篇章的整体印象起着一定的作用。Jacobs和Hughey的写作质量量表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英语中有关“eye”的习语的探源,探讨英美文化、历史与民俗在相关习语中的体现,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兴趣,领略英美人的智慧与幽默,获得美的感受。  关键词: 眼睛 习语 文化    眼睛是人体最珍贵的器官,是心灵的窗户。古今中外有关眼睛的习语不计其数。中国有“眼疾手快、眉来眼去、眼花缭乱、眼高手低、眼饱肚饥”之说。英语中也有“hit between the eyes(给人深刻的印象),
期刊
摘要: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各高校学生人数激增,学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英语这门语言课也不一例外地变成了大班教学。Penny.Ur(1996)在他所做的研究中认为:大班众多学生的不同经历、多样意见、广泛兴趣和开阔思路,都可为课堂的交互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从而使大班教学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但笔者发现扩招后大班英语课堂上学生不配合及课堂沉默现象却增多了,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甚微。笔者通过对学生的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