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ki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日正午,我坐在阳台的吊椅上,手中翻着沈复的《浮生六记》。阳光照在身上十分舒适,心中的暖意也油然而生。我抬头看看窗外,对面那家的绿萝生长得十分茂盛,给冬日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生活似乎总是如此,你无需刻意地去寻找那些美好的事物,因为美好始终就在你的身边,等待你心灵的感应。
  不知何时,窗外突然响起了许巍的歌声,“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我的思绪情不自禁地被音乐所吸引,开始去回忆曾经的自己,那个想要负剑走天涯的懵懂少年。所有的青春过往在此时都逐渐涌上心头。
  梦 境
  “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北京天安门去看毛主席!”这也许是我小时候立下的第一个志向,那时候北京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南北两极一般遥远。可现今,当北京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遥远,甚至可以说触手可及的时候,曾经的那股热情似乎已经荡然无存。
  旅行对我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诱惑力。我始终都想做一个行者,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世界,去发现世间的真善美。我难以忘怀睡在杭州火车站外的那一夜,我始终能记得从南京去西安的那十六个小时的列车时光,更会时常想起自己在风雨中骑行各地的快乐与艰辛……
  翻开地图,我虽然到过很多地方,但仍然没有能够踏过下雪的北京。北京就像是一场美好的梦境,让人不忍心醒来。梦境中的北京,是深沉的,是寂静的,是端庄的。它有着令我深深着迷的文化古韵,仿佛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般。我曾经幻想过自己漫步在未名湖畔,手捧书本,品味校园书香;我也曾想象过自己在清华园内,聆听大师的教诲;还有那古色古香的故宫,那些巧夺天工的精美文物能够带我实现千年的穿越……
  北京,它是我人生的一场梦。我始终没有勇气去睁开双眼,我害怕梦境的破碎,害怕理想的落寞,害怕信仰的丢失。我宁愿每天都沉浸在对北京的各种幻想中,也不忍心去揭开覆在它身上的那层薄纱。因为在梦境中,北京是我一个人的世界;而現实中,它是世界的,而我,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大 海
  自从读过臧克家的那首《海》,大海这个词在我心中就再也挥之不去了。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脑海里曾经无数次想象和大海见面时的场景,多是我兴奋地想要将整个大海拥入怀中。可当真正站在沙滩上,心情却是那么平静。
  海子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我连帐篷都没有,只是静静地看着海面,没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也没有“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海水吸走脚下的沙,轻轻漫过双脚,如是反复。
  我慢慢地走向远处,开始像别人一样,迎接海浪的洗礼。张开双臂,让海水在身上激起浪花,或是随着浪涛跳跃。不少次被冲倒,海水袭入口鼻,又苦又咸。踩着海水奔跑,就像小时候跺着浅浅的水塘激起水花一样让人兴奋。后来又去了海边,静静地站了半天,没有矫情地要听“海哭的声音”,只是看人们戏水,看小孩堆城堡,看肌肉发达的大老爷们儿健身、打排球……
  终于见到海,如此平静,我丝毫联想不到老人圣地亚哥与大马林鱼、鲨鱼搏斗的壮烈场面,也无法想象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是怎样的壮举。
  海就是这样,仁慈又美丽,又残忍得很突然。就像生活一样,有过咒骂,有过悲伤,有过赞美,有过荣光。你会赞叹它的壮丽,却又指不定什么时候会被一个大浪打得翻不过身来。可“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倒”,总有些勇敢的人,会像暴风雨中的海燕,呼唤着“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做一个好男儿,胸怀像大海。
  孤 独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以前,我总觉得孤独是可耻的。如果哪一天,自己一个人走在校园里,总会有一种紧张感,仿佛我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是一个脱离世界的人。所以那个时候,我拼命地去寻找同伴,觉得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生活。
  可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生而孤独。从呱呱坠地,到落叶归根,我们的灵魂始终处于孤独的状态。这种感觉在进入大学以后尤为强烈,我逐渐开始习惯孤独,享受孤独。那是一种心灵上的平静,是思想上的静谧,是人生难以企及的一种良好状态。
  关于孤独,叔本华曾说:“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感觉宁静——这是在这尘世间仅次于健康的至高无上的恩物——也只有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而要长期保持这一心境,则只有深居简出才行。”他并没有欺骗我们,生活的确如此。孤独其实才是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孤独是我们青年的必修课。
  人人都想追求幸福,人人都想摆脱孤独。一些人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希望将自身的孤独转化成外界的快感和享受,然而效果往往使得其反。因为孤独是自由的象征,只有当我们学会独处,才能学会追求真正的自由。而社交活动则伴随着约束和拘谨,必然要求我们做出相应的牺牲,去迎合别人,去赢得别人的称赞,去追求所谓的幸福感,这对于自己而言是一种伤害。
  在现今生活的快节奏下,是否具备社交能力似乎已经成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然而,独处能力比社交能力更为重要。正如周国平所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只有在独处时,我们才能将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外界生活中抽离出来,回到自己本身,开启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寂寞中真正地体悟人生的美好时刻。
  生 死
  年龄渐长,一些原本不会在意的问题,偶尔会跳到脑海里,如死亡。孔子有云:“未知生,焉知死?”他认为,物有本末,事有先后,与其探讨死后的世界,不如认真思考生的意义。同时,孔子又有一句:“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死亡只不过是人类和上帝及大自然建立更为完美的新关系的开端而已。”纪伯伦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道明死亡是生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生的开始。   偶遇《中西生死哲学》一书,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也开始更多地去思考人生。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所认识的最美好的人,乃是那些遭过失败,受过痛苦,经历过奋斗,遭受过损失,以及从苦难的深处找到他们的路子的人。这些人对于生命具有了解与敏感,因而待人接物,充满了同情、温柔和深切的爱。”是不是可以说,因为我们懂得自爱,所以懂得如何去爱别人?我想应该是吧,因为我们知道那些痛苦,我们爱自己,所以在别人遇到同样的困难时,我们应当挺身而出,做那“最美好的人”。
  张爱玲的一句话或许可以深刻地说明这一思想,“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当我们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时,世界会是多么的美好。当我们能够懂得别人的处境,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是多么的快乐啊!或许,这就是生的意义吧;这又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正如库布勒·罗斯所说:“如果我们选择爱,我們也就必须具备哀伤的勇气。”
  残 缺
  朱光潜说:“生命因不完满而产生追求的意义。”确是如此,完美并不是万物穷尽一生所达的境界。人生命的终点是死亡,花生命的终点是枯败。
  我们应把握生命的残缺之美,懂得要珍捧残荷,细嗅其余香。残荷虽枯却犹有韵味,比之于那“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粉墨盛状,残荷却更能给人以深思——残缺之美的无尽意蕴。
  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个体,正因为有这样残缺存在的普遍性,所以才有了追逐的动力,有了生命的价值,有了成功的意义。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残缺并包容它,甚至欣赏它。画家吴冠中曾说:“生命至多是不完满,这样才有了希望的田地。”可以说,生命的残缺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可变性礼物,你为之奋斗,为之展翅,最终可作为一名勇士来力夺。
  “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在这样的茶香中,友人的离去无疑是遗憾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残缺之美就是这样产生的。遗憾、失落、残缺这种情绪如同一张温柔的网,虽给人以难以解脱的负面情绪,却也编成了一个朦胧抽离的紫色牢笼,给人以深陷其中的沉醉之感。
  伏尔泰指出:“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一点美。”残荷以其枯败颔首的姿态示人,可我们总能在其中品出一点令人深思的美,便是这样的道理。实际上,对于残缺美的捕捉并不是指把美的东西毁给别人看,而是在千千万万不完满中领悟其存在的价值。对于我们而言,真正美的可能并不是残缺的本身,而是发掘其美的思想撞击给我们带来了不可思议的震撼。
  为什么“烟柳满皇都”远不及那“遥看近却无”的草色?为什么残阳、孤雁、落花给诗人以无限情思?皆因缺陷,皆因“许多毛病中的一点美”。人生路上,愿君懂得:珍捧残荷,细嗅余香;细遇残缺,品味其美。
  (湖州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日本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文学审美意识,这些审美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被传递到不同的国家,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其文化已经形成独有的审美意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病态审美意识。异常事件、自然灾难、生灵死亡,都备受日本国民尊重,生命就像樱花一样,谢了还会再开放,是生存的另一种延续,所以人们在日本文学中总能感受到浓烈的病态
期刊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年迄今)。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方式和纪录片风格,而本文从叙事方式的角度出发,探析纪录片在“社会化纪录片”时期的发展方向,以给予纪录片工作者新的视野,对纪录片进行创新和突破。  目前,纪录片叙事方式的探索主要针
期刊
《留东外史》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是必须要研究的问题。一是厘清作品中所写留学运动的规模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即小说中所写的留学规模是否符合历史史实;二是厘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中留学人物的关系,即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留日生活的解读,明晰人物形象,进而分析出这些人物形象与历史中留学人物之间的关系。  一、小说中留学规模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留东外史》开篇指出:“原来我国的人,现在日本的,虽有一万多
期刊
我国瓷器艺术受佛教传播的影响,始于三国时的越窑。到了南朝及隋唐五代,邛窑系陶瓷继承了越窑制瓷艺术,隋唐时期,佛教艺术的发展到达了顶峰。在巴蜀地域佛教盛行的推动下,唐五代邛窑系的瓷艺大师崇尚佛事,创造了不少邛窑系的佛教造像。本文以考古出土的唐五代造像为据,通过分析认为,自唐以来我国佛教造像艺术更加  中国化。  相传约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期刊
《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华生一角常为读者轻视。事实上,柯南·道尔在创作时有意弱化华生这个人物的存在感。他不仅仅是该系列侦探小说中的一个故事人物,更对该作品的文本叙事作出贡献。重新审视该人物有益于读者领略该系列侦探小说的叙事魅力。  柯南·道尔所创作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系列小说在欧美侦探小说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该系列小说成功塑造了文学史上一对拍档,即私家侦探福尔摩斯和助手华生两个角色。书中两人联手
期刊
家门口有一家理发店,老板是个外地人,初见时还是个年轻帅气的小伙,现在已经是中年阿叔,而他的女儿也已经十多岁。  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子,美丽、阳光、充满活力,所以女孩母亲没少因为她贪玩而抱怨,我时常路过时都能听见女孩的母亲严厉地询问“作业完成了吗?”之类的话,刚从高中解放出来没几年的我听见依然有些反感。那日回家之时,女孩在店门口哭,女孩的母亲在一边不停地数落,言辞激烈,我听着有些不忍,却也没有立场去
期刊
近日,一项社会调查显示,近半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症”。他们甘心做“配角”,喜欢在那些小于他们能力的岗位上任职,或者喜欢做一些辅助性、从属性的工作。  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有足够的能力却不愿展现出来,这还不如没有能力。毕竟,想做而没能力做的人,会想办法通过学习,不断尝试,提升自己的能力,有能力却不想去做的人,只能够说明,他缺乏自信。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人若是甘心做
期刊
如今的我们总是在追逐一些什么,耗费前半生去追求梦想和所谓的未来,背着虚无缥缈的包裹一味冲向远方涂满朝霞的海平线。我们奔跑,我们呐喊,自以为后脚的蹬力就能供力给青春路上所有的冲刺,我们头颅高昂,热血澎湃,却从不曾回头低下身看一眼脚下的土地。那稀松的土壤里躲着一浅缕小河,小心翼翼地涌上我们的足跟,汽化成无形的雾缭绕在我们的梦境中。  有一些人,只在身后留下浅浅的脚印,却耗费了整个人生来相信我。  亲情
期刊
小时候,一直被妈妈打扮成小男生的模样,我虽然有过反抗,奈何无力回天……  于是,我对童年的印象,几乎都是剪着小平头,穿着奥特曼的衣服。和哥哥站在一起,我们永远像是俩兄弟。  后来年纪大了,少女心却越来越重,我看到很多小姑娘都穿着漂亮的蕾丝小花边公主裙,艳羡不已。我像个怪阿姨似的追着问她们哪儿买的、多少钱,然后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件。  “你都多大了,这种衣服穿得出去吗?”妈妈皱着眉说。  我不依不饶地
期刊
皮雕工艺兴起于欧洲,后来逐步传入美洲、日本和中国等地。唐草纹皮雕作品初登中国市场舞台,至今不过短短十几年。但是,皮雕图案已经开始摆脱大众风格统一化,逐渐出现创作化趋势,这一变化是否也暗示着当今皮雕图案展现领域的无限可能性?  当前,皮雕图案及表现技法早已有一套成熟的美式唐草皮雕风格。作为外来的皮雕工艺,图案更多地表现外来的文化以及符号,而本土化图样的中国皮雕作品在大众视野中则少之又少。当今社会日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