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田保护; 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3)22-0043-01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论述“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时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最近也一再强调,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切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引起高度警觉。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先必须全面认识粮食生产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多次经受住了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总体上保障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从1999年至2002年已经连续四年减产,靠挖库存来平衡需求;但库存粮食很有限,去掉陈粮最多只能再挖抵两年。今年夏粮又减产80亿斤。我国现有13亿人口,今后每年还要净增1500万人左右,解决吃饭问题无疑是第一件大事。有人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进口粮食。其实,这种想法未免一厢情愿;姑且不说外国是否会乘机“卡脖子”制裁中国,只讲国际国内的运输问题就难以解决,何况国际粮价届时也可能上涨。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地对粮食问题掉以轻心,绝不能轻言中国粮食已经过关。
  (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刻认识粮食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人所共知,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不少地方的粮食生产仍然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和畜力。这是不容讳言的现实。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理念,继续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愿望和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执政为民者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见微知著、深谋远虑所应有的素质。千万不要忘记我们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个最根本的国情特点;千万不要忘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因粮食短缺而饿肚子甚至饿死人,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进行重大调整的严重教训。
  (三)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禁乱占滥用耕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根。”我国本来就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大约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是,以各种名义侵占耕地甚至“圈而不用,占而荒芜”的现象却屡禁屡犯,1999年至2002年全国立案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达54.9万多件,《土地管理法》屡遭贬值。这些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1991年至2002年全国仅因建设占用而减少的耕地就共计4286万亩;今年夏粮播种面积比上年又减少2685万亩。一面人口不断增加,一面耕地不断减少,粮食供求形势愈显严峻。毕竟凡是人就总要吃五谷杂粮,金钱再多也不能填饱肚子;毕竟粮食安全的保险阀不能在银行里,更不是在别墅、机场、广场、高尔夫球场和开发区里,而只有在耕地里。
  (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切实端正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扫除“金钱万能论”的拜金主义。众所周知,在我国目前的生产条件下,粮食仍然是一种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弱、风险高、周期长、投入大、产值少、效益低的产业。那些自满于“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人,那种热衷于急功近利和沽名钓誉的心态,那些只凭GDP论功行赏的标准,那些伤害农民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的做法,都是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认真解决“三农”问题、确保稳定粮食产量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当前,一些地方已经造成不少既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危及农村社会稳定。这种情况,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绝不能麻痹大意。只要情系民众,那么,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干部考核制度改革,既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的关键所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对干部考核的内容、方法及要求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如何具体运作,进而建立行之有效的领导干部考核制度,由制度安排解决选贤任能、择优劣汰,监督管理、预先防范等干部工作问题,实现识人善任与识人善
期刊
如何以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研究,不断增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从而使得我们党能够经受住长期执政和现代化建设繁重任务的考验而永葆蓬勃生机和活力,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突出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在执政理念上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增强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从而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新时期在执政理念上
期刊
李锡炎教授新著《现代领导人文素养诗鉴——诗联人才学初探》,前不久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领导科学和人才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华诗联文化与领导人才人文素养的学术专著。在大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领导人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该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领导人才人文素养研究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人
期刊
[关键词] 农民; 土地; 权益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12-0042-01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的生产资料。这一点许多人看得并不十分清楚,或是为了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政绩故意对此视而不见,导致我国的可耕地数量大幅减少。资料显示,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我国耕地就从1996年的19.51亿亩下降到2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理论界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标准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F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05-0047-0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后,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就成为理论界研究的新课题,本
期刊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国内学术界对于社会现代化(发展社会学)的研究获得了重要的进展。由吴忠民、刘祖云主编的《发展社会学》一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45万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收获。  《发展社会学》一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研究内容的系统性。该书对于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作了比较详细的归纳。该书分设专章,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如发达的经济、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城市化、世俗化、
期刊
[摘要] 我国加工贸易大发展走过的是一条求真务实之路。文章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从国情、全球、战略三个视角分析,深化了对加工贸易的认识,提出要更好地把握、遵循和运用加工贸易发展规律。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深化认识; 求真务实  [中图分类号] F74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09-0034-02    1981年至2
期刊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一个学习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正在兴起。在这个高潮中,怎样进一步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关系到我们党的理论武装工作能否上一个新水平,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能否开拓一个新局面。戴舟同志新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若干问题》汇集了他学习党的十六大心得体会和近年来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成果,对于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解决广
期刊
[摘要] 从历史上马恩列斯毛普遍强调阶级道德,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新发展,显示了无产阶级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年代,道德建设主题的拓展与变化。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阶级道德; 公民道德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09-0027-03    一、马
期刊
[摘要] 作者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制现状的考察,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国有企业经营者; 年薪制  [中图分类号] F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3)22-0044-02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试行年薪制的现状    目前已有27个省市下发试行年薪制文件,全国试行年薪制的国有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