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unn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空间观念的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者根据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空间和图形的认识教学的难点,并结合教学实践,以各种策略实施教学,效果很好。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空间观念 有效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等。”良好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但空间观念本身具有的形象性和抽象性,增加了低年级空间和图形的认识教学的难度。因此,如何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真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在十多年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尝试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多观察,在生活中形成空间观念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在几何知识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小学生获得初步的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丰富的现实原型的直觉观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原型,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直观形象,初步感知空间,并形成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立体图形》这节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形状的物体,如牙膏盒、饼干盒、玩具魔方、皮球、茶叶罐、饮料瓶、药盒等孩子们身边的立体实物,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反复观察中,发现物体共同的特点,并按照一定的标准给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对每一种形状有初步的直观感性的认识,再利用课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形体,再次观察每一类物体,找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点,并为每种图形“取名”。通过分类,学生看到各种形状不同、大小也不同的长方体,初步形成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正确表象,然后联系生活举例生活中长方体的物体有哪些。学生根据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搜索”生活中的实物,并正确辨别,学生在观察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空间观念。
  二、勤动手,在实践中建立空间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和空间观念。孔企平教授曾说:“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由此可见,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在实践中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一些抽象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图形拼组》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玩”的特点,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以及给图形涂色等实践活动,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特点的了解,正确地辨认和区别图形的差异。还有在教学中总会发现学生对组合立体图形较难理解,因此在第二节课时中,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摆小方块。学生通过动手摆,体会到立体的空间,学会看小方块组合图,并通过想象判断由几个小方块组成的,突破教学难点,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图形拼组》时,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再用长方形剪成正方形后做成风车,从而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了空间概念。
  三、重体验,在经历中建立空间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许多分析器官协同参与活动,空间观念得以形成和巩固。例如: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设计让全班学生一起做平移动作。在做旋转动作,通过互相指正,以及谈自己做完动作后的感受,学生在亲身经历体验的过程中,对平移和旋转这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逐步树立空间观念。
  四、肯动口,在表达中深化空间观念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外,还要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只有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认识位置与方向》后,我开展了“我是学校小主人”的活动,让学生介绍我们的学校,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校里确定一个位置,然后介绍它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分别有什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将课本上的东西搬到现实生活中,不仅获取了有关方向的空间知识,更让学生感到学的是有用的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又例如,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让学生分一分生活中的常见的物体,说一说分类的理由,摸一摸每一种形状的物体,说一说感受,初步直观感受到每一种形状的特征;再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说一说相同点和不同点,正确建立长方体的正确表象;然后通过游戏猜一猜,学生摸一摸说特征,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形状;最后通过多媒体出示各种抽象的几何图形,学生判断并说说理由,在叙述中逐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树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五、善思考,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要概括世界的一切。”然而,空间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树立的。在实际教学中贯彻具体的教学目标,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促进低年级空间观念树立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利用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创造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创造中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后,安排学生利用生活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物体摆一摆,设计出各种有趣的自己喜欢的立体形状。还让学生用学过的图形动手画一画,设计一幅漂亮的图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在创造中建立空间感,空间观念也得到树立。又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时,让学生在观察茶壶的基础上,闭上眼睛想象,形成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表象,再判断每一幅图是哪个位置看到的,并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在课堂中所积累的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作出准确判断,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就能不断得到发展。
  总之,空间观念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习惯,通过多观察、勤动手、多动口、重体验、善思考等途径,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逐步积累空间和图形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孔企平.《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评析.全球展望,2006.
  [2]袁樱.小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07.
  [3]刘晓玫.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
  [4]黄科华.空间观念的培养策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其他文献
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习错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有效利用教学中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让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一、容纳错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由于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要进行换位思考,不斥责、不挖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
非学历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发展需要寻求新引擎.探索成人高校如何因地制宜发展非学历教育,探索其发展路径,服务社会,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从而为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终
摘 要: 在数学教材中,由于篇幅限制,因而多提供理论性知识,而很少有实际应用。如果仅按照教材讲解,则势必造成学生因教材提供的感性教材有限而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应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地将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应用意识 教材 生活经验  一直以来,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其实数学与我们平时的生活关系密
关于写回忆录问题这几年来,老同志写了许多回忆录,其中很多写得是很好的,提供了很可贵的党史资料。但是,据我所知,目前一部份老同志对一些回忆录文章的意见比较多。昨天孔原
白介素6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for IL-6, NF-IL6,又称C/EBPβ),是一个重要的免疫调控因子.它是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家族成员之一.我们建立了包括DOTAP和胆固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  1.创设活动型情境  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条件》时,我创设
该论文作者系统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从全国主产区收集样品49份,分离提纯24个栽培品种,首次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地黄的种质资源,并建立了地黄的形态描述体系.2.首次对比研究了不同
目的:探究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运用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帕罗西汀治疗)和对照组(艾
秋色摄影:吴卫 Autumn photography: Wu Wei
期刊
目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无疑可问,或者即使有疑也不敢问,或者根本没有机会问。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  一﹑教师转变观念,让学生敢问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在学生充分发表了看法后,教师再作适当评价,多用激励性语言。要宽容学生的幼稚及胡思乱想,“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