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s_T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文化相融合的基础科目,对学生语言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论是古文诗词、当代诗歌或是外国名著,都蕴藏着大量的具有向上意义的美好情感。因此,教师切忌浪费现有的价值资源,而是要通过特殊的教学方法将这些内容悄无声息地渗透于课堂中,彰显“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并结合教学经验,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与价值观,从而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感悟到文学的魅力与感染力。
   一、明确教学内容的思想情感
   在初中語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汉语文字博大精深,含义广泛,而初中阶段的部分学生阅读水平较低,往往会对某些文章的某些片段断章取义,得出一些不符合作者或者正确三观的情感体验。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内容的思想情感,详细分析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哪些片段体现了这些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情感。例如,教师在进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使学生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合理分析,对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之类的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在分析文章句子的过程中感知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德,体会文章作者对闻一多先生革命精神的高度赞扬之情。通过这一过程,教师明确了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指引了学生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本内容的思想情感,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在朗诵课文中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可朗诵性。并且,朗诵文章对于教师提高其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学生通过朗诵课文,可以对文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学生在朗诵课文的同时,教师应当指引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诵,并且是使用正确的感情。例如,不要用思念家乡的感情去朗诵一篇爱国的文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去观看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朗诵视频,在观看朗诵视频的同时更好地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并鼓励学生模仿朗诵者,大胆开口朗诵文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师在进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的教学时,可以播放这篇诗歌的朗诵音频,先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会朗诵者在朗诵过程中使用了什么样的情感,再鼓励学生在听完音频之后模仿朗诵者朗诵这篇饱含热烈的爱国情感的诗篇。学生在听与朗诵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篇诗歌的理解与认识,并且能有较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教学目标。
   三、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文章情感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更加重视课本内容中考试知识点的分析,并且仅是通过黑板教学,缺少情景的模拟,忽略了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的过程中缺少切身体会,难以使文章的思想感情深入人心。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之下,要求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因此,创设教学情景成为教师实现这一教学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对话。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人物角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感知文章总的思想情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所扮演的人物角色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对人性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并且学生在评价人物角色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体验作家们所刻画出来的人性百态,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
   四、利用新媒体,在视听结合的条件下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
   在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之下,新媒体教学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新媒体教学的使用能够使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条件之下,更加直观地了解初中语文课本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例如,教师在进行《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播放有关《城南旧事》的相关影视资料,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通过演员的演绎,使得学生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在阅读时难以感受到的思想情感。教师通过新媒体的使用,播放相关影片给学生们看。学生通过这一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演员们的生动演绎,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美好情感。基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条件之下,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快速推进,学校及教师也逐渐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更加注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正确的价值观,以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同时学生对于此学科是最为熟悉不过的,使教师更加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审美情趣初步养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健康向上的情感观念,这是当代初中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其他文献
高中生学习语文科时只有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方可通过科学、正确的思想方法对问题予以分析、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必须由以往老套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脱离、创新, 从根本上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链接,才能为学生学习综合素养的提高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给予有力支撑。   语文是一门具备较强人文性的课程,高中语文教材的编选是经由众多专家学者谨慎思考之后进行的,故教材内容、难易程度等均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特
期刊
能言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然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说话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年级越高,这个问题越突出。《新课标》为语文学科重新定了位,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但是传统教学一直把阅读和写作视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实,
期刊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收获颇丰,意犹未尽。   盼望着,终于盼到了这个周六的到来。早在两个星期前,丫好小记者的老师就通知我们要来一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研学活动,听说要去看恐龙化石,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象,我们已经兴奋很久了。   这不,总算把这个周六等来了。吃过午饭,我和妈妈就匆匆出了家门,上了大巴车。   一路走,一路笑。我们首先来到河北地质大学的地质博物馆,参觀了恐龙化石、宇宙模型
期刊
放飞童年的梦想,走进涌动的天堂。似那清晨的一声清脆鸟鸣,心的幸福从此荡漾。但为耕耘,不问收获,为了心中的绿野永耕不辍,岁月悠悠花开花落,平凡的日子唱起平凡的歌。总想为自己写首歌,虽然我很平凡;总想说说自己的故事,虽然生活很平淡。   一、唱给学生的歌   回顾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头脑中除了学生似乎没有别的记忆 ,他们带给我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幸福。如果说我的生活还算充实,我的工作还有成绩的话,那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教育就是一门艺术,而教育的艺术全在如何恰当地提出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开拓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如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可以说,语文课的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它驾驭着参
期刊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所占比例很大。作为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认真研读并继承它,虽然它晦涩难懂,虽然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不大,但这不是我们轻视它甚至忽视它的任何理由。可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重视文言文的学习,在听说读写基本功方面的训练,效果越来越差,令人忧心不已。   第一,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文言文很难,学生课前预习没有那么多时间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课文引申,激起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和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比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贾府的布局和人物关系图,引导学生去探究原著。   2.用故事激起阅读兴趣。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
期刊
千百年来,陶渊明的诗歌之所以为广大的读者喜爱与传诵,除了思想性强、内容题材丰富的原因之外,还由于他诗作的高度艺术价值。诚如著名诗词评论家叶嘉莹教授所说:“在我国的诗人中,陶渊明是词语表现得最为简净而含蕴却最为丰美的一位诗人。”元遗山《论诗绝句》评陶渊明的诗,用“豪华落尽见真淳”七个字,道出了诗人化繁复为单纯的独到境界。具体来说,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期刊
传统的中国刺绣与现代天文学的结合,结晶了一组精妙绝伦的刺绣作品。不料,作者却以想让更多中国人看到为由,拒绝向美国航天局出售。   乍一看,这是一种爱国行为,其实不然。   伟大的作品常源自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这幅作品本就不是绣娘一个人的功劳。试想,倘若美国航天局不把这些美丽的天文照片发布至网上供全世界欣赏,绣娘即使极尽想象之能恐怕也绣不出这些光彩夺目的作品。现在,美国航天局想买来欣赏,绣娘却
期刊
它深谙四季,看厌了轮回。它被光阴填埋,也寒了心。   盛夏,暑意正浓。聒噪的蝉声中难得多了一阵争执声,为一个西瓜:外公坚持放到井底浸凉,我偏想把它塞进冰箱。   外公默默提上一桶井水,我站在烈阳下皱眉望着它,不,望着水中的另一个自己,她随着那水波荡漾,被她迷得神魂颠倒。   我渐渐有些动摇,却又因为好面子不甘心先做出妥协。我左顾右盼,目光追随着低飞的蜻蜓,盘算着要是下雨了,院里那棵刚种的小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