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a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以双导师带学徒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顺应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何构建“双导师”育人模式,解决“双身份”学徒身份问题,形成“双体系”学习内容结构,“双导师”专兼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学徒制;高职;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44-01
  一、现代学徒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成功转型,同时也出现了人才供给方面的偏差。一方面企业缺少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失,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出现难以就业的局面。为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国家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自2012年起,国家教育部连续5年将学徒制试点工作列入要点工作,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的现代学徒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大面积地得到推广,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在试点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形成了现今学徒制的困局。
  二、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入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高职院校在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学生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培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试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現在学校迫切想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而企业不能接收整班学生进行实习,表现得相对冷淡,还有部分学生自身有问题,以及相关部门没有制定积极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措施或者有措施没认真贯彻。
  (一)“双导师”能力和素质问题
  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双导师”制度是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完成学生的培养,各自承担着特定的教学任务,校内导师主要承担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企业导师主要承担实践技能的培训。然而目前的状况是,校内导师对专业理论知识非常精通,但是对企业一线的新工艺、新设备了解很少;企业导师虽然对本企业操作流程很清楚,但对开发课程体系,怎样教好学生,怎样根据企业生产情况优化教学内容方面能力欠缺。因此,如何将“双导师”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问题
  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旨在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形式实现学校和企业“零对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徒的培养是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的,因此,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构建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徒的操作技能需要在企业工作岗位上实践,理论课程需要在学校进行。因此,也需要有一套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实施。
  (三)教学评价机制问题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如何评价校企共同育人教学质量、学徒培养质量也成为一个难题。在各试点高职院校大力倡导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背景下,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师傅和徒弟,而怎样客观正确地评价师傅的水平和学徒的水平是教学评价机制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试点推行的过程中,这种评价还仅仅局限在师傅和学徒的互相评价的层面上,缺少第三方的评价体系。
  三、解决现代学徒制试点问题的策略
  (一)实现“三大对接”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学徒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如何与企业的职业标准进行对接,校内导师在校的教学过程如何与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对接,学徒的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如何进行对接。这些都是我们在试点工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现代学徒制要顺利实施,就要坚持遵循“三大对接”的原则。
  (二)有效促进“两个交流学习”
  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相互学习。现代学徒制试点必须促进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互动,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共同培养学徒的作用,目标是形成校企共建、协同育人、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校内导师着重培养学徒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对学徒进行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培养,这是在企业无法实现的;而企业导师根据企业一线的先进技术、先进生产工艺,培养学徒的岗位实践技能。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即双方要相互学习,完善各自的培养制度,推动双导师队伍建设。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教学标准等都和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首先,考核评价标准应从学校单一标准向多元化标准转变。校企双方应从实际出发,引入第三方评价,客观、正确地构建将行业企业标准和学校标准融于一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考核评价内容也要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专业能力向职业操作能力转变。以前的考核评价主体是教师,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评价主体应该向多元化主体转变,并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这样既有利于客观评价学徒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往的考核是以总结性考核为主,而现代学徒制试点考核以总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推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推行,影响职业院校人才质量的培养,削弱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企业培养出适合岗位标准的高技能型人才,解决好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王洪斌,鲁宛玉.“现代学徒制”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2]杨小璐.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9).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9种元素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方法对仪器工作参数和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样品经酸化过滤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砷、铜、铅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 要:课堂生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及环境是其重要因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然而,目前高职法律课堂生态系统各因子之间存在着诸多失衡现象。本文通过对这些失衡现象的分析,提出几点课堂生态建设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生态学;课堂生态系统;高职法律课堂  一、生态课堂的含义  “生态学”一词源于希腊文,由博物学家索罗提出。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