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li2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制作的短片《巨婴》,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失误。父母亲、儿子,三口之家看似很幸福,可惜家里的宝贝儿子被炼成了一个“巨婴”。
  巨婴起床要妈妈帮穿衣服、喂饭、刮胡须,母亲毫无教育,盲目溺爱,孩子活着的目的就是整天打游戏。父亲不管不顾,视若罔闻,对孩子的教育也不闻不问,不沟通交流,表现也很冷漠。等到父亲车祸去世,母子的生活变得拮据,可是巨婴还要求母亲买VR眼镜……
  年老体弱的母亲靠变卖家具度日,巨婴却戴着VR眼镜况湎于虚拟的游戏乐不可支。巨婴贪得无厌只知道索取,母亲翻遍衣兜只有几个硬币给他,他恼羞成怒将硬币撒一地。母亲万般无奈,将自己的右肾挖出来给巨婴儿子,儿子喜出望外出门换钱。看到母亲倒在血泊中,孩子没有伤感,甚至没有发现母亲已经死去,嘴里只嘀咕着责怪母寺为何还不做饭,这是何等的悲哀!父母无条件……满足惯纵让巨婴认为索取是理所当然,就像婴儿饿了哭闹就要奶吃一样成了条件反射,巨婴忘了作为人的担当责任和感恩,更不要奢谈礼义廉耻。失去经济来源的巨婴,最后只有自取灭亡,死得很惨……
  父母泛滥的爱,养育了一个巨婴:苦了自己,害了孩子。
  2018年9月,河南罗山县一个叫杨锁的,号称天下第一懒,23岁活活饿死家中。8岁了父母还不让走路由父亲挑着出门,读书不做作业家长还找老师评理,责怪老师;父母干活也不让他参加,等到父母双亡,自己在家吃了睡、睡了吃,有村民给他食物,他都巴不得给喂在嘴里……像这种巨婴,你怎么帮他?
  巨婴是怎样炼成的?
  巨婴的行为让人可憎可恨,但造成巨婴悲剧的不正是父母惯纵的结果吗?马看蹄爪人看从小,当孩子三五岁的时候不管教好,那孩子就得寸进尺,为达到目的还可能装疯卖傻,使用苦肉计,甚至以死要挟,胁迫父母让步,一旦得逞就习以为常,稍不如意就呵斥父母、折腾父母,如此不加管教和节制,就可能会一步步滑向欲壑难填的深渊。到了此时,家长才想加以约束已经晚了。
  笔者班上一个同学就很任性,父母对他也是百依百顺。原来,他儿时要玩具父母没给就哭闹,以致哭闹得浑身抽搐差点回不过气来,把父母吓坏了,又是安慰又是道歉又是许诺,从此,儿子稍不顺心就装,这一招也真灵……
  其实,当孩子第一次犯横时,父母就要加以干涉和约束,让孩子懂理知礼,遵守觇矩,懂得犯横无理取闹无济于事,反要遭到皮肉之苦。如此,他就会收敛,懂得守规矩才能满足自己的诉求愿望。愿望和诉求是可以协商的,可以争取的,同时愿望是有边界的,不会无限满足。一哭二闹三上吊,只能增添笑料。规矩让人性得到回归。试想,孩子犯横在父母面前有效,在其他人面前还管用吗!
  父母无原则的将就满足惯纵孩子,是父母教育责任的严重缺失。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上官卢氏说得好:“几十年了,我一直犯糊涂,现在我明白了,与其养活一个一辈子吊在女人奶头上的窝囊废,还不如让他死去!”这话有点刺耳,但是道理就是这样的!
  巨婴不是一天长成的。小孩子其实能够做好很多事情,只要我们善加教育、理性引导、科学管束;反之,父母教育的缺失,则会使巨婴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每个巨婴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或强势或溺爱的父母。
  俗话说得好,养子不教如养猪。对孩子的干预教育要从小从早,从小教会孩子守规矩多担當,教育孩子应该有个人样,自尊自立自强,成人成才成功。
  佚名/图
其他文献
去年岁尾央视报道:此前,贵州省人民医院来了一位七旬老人,要缴46年前的医疗费。她是贵阳市山湖区翁贡村民张贵芬,1972年到该医院给儿子看病没有钱,医生说:“我们有政策,有钱要医,没有钱也要医。”等她儿子病愈出院后,院方將总额为66.22元的“住院费结算催收单”寄到她家。可因家贫实在还不起,院方也没再催,此事就慢慢淡忘了。46年后经济好转的她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想在有生之年还清欠别人的债,在柜底层翻
期刊
家风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懿德丰盈的家风,必铸就馨兰般的人生美景。所以,有家风与没家风,是两回事。钱再多,没家风,子孙一样败光;没钱,但承传了好家风,生命也会发光。家风无关乎物质,穷人与富人,都可以讲家风。家风与精神有关,它是衣柜里一块典藏的粹玉。  咱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德懿丰盈的好家风。无论是身居高堂,还是枕席露野,都不忘祖宗遗留下来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这是司马
期刊
有朋友右脚背腱鞘部位长了一个囊肿,初时无感觉,渐渐地胀痛起来,才引起了注意。朋友自然相信大医院。  第一家“三甲”(三级甲等医院)很干脆:“开刀拿掉,这种东西长期放在肉里总是不好的。”让后医生便爽快地填写了住院单。  但朋友怕痛,又有点不甘心,就这么点小东西也要住院开刀?于是又来到了另一家“三甲”。结论倒也很干脆:“不必开刀,囊肿里面的液体自己会慢慢地被吸收掉的。”  两家很有名气的大医院,诊断的
期刊
中国字据说有十万左右,故身为中国人,谁也不敢夸下海口,说他把汉字都认全了。一般人大约认得两三千字,便可以应付书面与口语的交流。但中国字中不少是一字多音,一字多意,且有的字形状相近如双胞胎,故就是这常用的两三千字,能全都不读错或不写错的人,也属罕见。因此上至高官显贵、学者名流,下至寻常百姓、小知文人,都难免会闹出读、写错别字的笑话。  我初中未毕业赶上文革辍学,后靠一本《新华字典》消灭拦路虎识字读书
期刊
自从自然界中出现日、月、星、辰、雾、雨、雷、电后,宇宙中便出现了人类。人乃万物之灵,人先有巢,后有屋,自从有屋就产生了门。门的种类繁多,先是草帘门、秫秸门,篾门、竹门,然后演变成木门、石门、铁门、铝合金门。最初门是用来防御自然界野兽入侵的,后来又有了防盗及保护隐私等作用,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防盗门、电动门、监控门、遥控门……  封建时期民间有句俗语:“官府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现在民主
期刊
“嫉妒”实在是一种很不好的心理病症。这种病症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对别人所取得的成就比自己大或者强而产生的一种不服气的心理。  争强好胜是人性的特点,本无可厚非。因为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活得比别人更好、取得的成绩更大、站的位置更高;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人毕竟是有各种差距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上天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这应当是自然辩证法的原则。然而,有些小心眼的人却分明不理解这个原则,不懂得这
期刊
冬至可以不晒吃饺子吗?  请看:“亲,不是故意不发饺子显摆特立独行,是恰好谈到非洲的片子,就带出了和冬至相关的南回归线??”这是一位朋友因冬至不晒吃饺子“被问责”的自辩。  是的,入乡随俗。在中国,不管啥节气,都一“吃”字:“国人每逢节气变,不吃饺子就吃面……”冬至是“神州迎冬至,万家包饺子。北国老风俗,年节唯此食……”看见了吧,传统文化的力量不可小觑。另有元宵、粽子……不管届时想吃不想吃、有无时
期刊
作家余华曾评价某些作家的作品,“不描写内心,专门描写内分泌”,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一些作家写作的恶趣味。  如今互联网创造了更多的发表土壤,写作者便如雨后春笋。很多写作者博客上贴几篇日记,网络里发几个豆腐块,便大言不惭地以作家自诩,大大降低了“作家”称谓的含金量,作品自然泥沙俱下。写作者多如牛毛,走心的作品却不见多:让人手不释卷,如痴如醉的好文章不多了;让人挑灯夜读,细细品咂的佳作不多了;让人读了又
期刊
最近,《环球时报》批“事务主义”了。何谓事务主义?表现之一,就是“只做不思”。“上级怎么布置和安排,下级就怎么贯彻和落实,貌似执行力强,马上就办,不打折扣,甚至层层加码,其实不从实际出发,缺乏学习和思考。这种简单化执行呈现的只有工具性意义。”(2018.12.24《报刊文摘》)  现实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或做事没有长远规划,缺乏主动思考谋划能力,疲于应付、忙而无功;或满足于重复单一工作,沦为缺乏创
期刊
一个人的灵魂有味道,通过他的言谈举止、取舍行止,倾泻而出,无法隐藏。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你会分辨出不同的人,分辨出他们灵魂的不同气味;但也有时,通过一个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行为,你就能分辨出它。  有的时候,是俗气。  俗气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利欲熏心。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得利;找他办什么事,他第一句就问:“有什么好处?”同事之间举手之劳搭把手,他一定会提出:“你要请客哦!”需要大家都出力的事情,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