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民间文化区域活动的规划、组织与指导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从2005年起开展了幼儿民间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民间文化区域活动成为我园重要的课程实施途径之一。我们在实践探索中,以幼儿年龄特点为基础,以团队研究为保障,逐步形成了幼儿园民间文化区域活动的规划原则、组织流程与指导要点,使得班级个性化的文化氛围与幼儿园整体的课程文化氛围有机融合,有效地提升了区域活动的质量,促进了幼儿的和谐发展。
  一、民间文化区域的规划原则
  (一)遵循幼儿年龄特点
  民间文化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区域活动的设置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选择那些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的、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适宜幼儿操作与体验的内容;同样,在材料的选择、呈现方式与活动要求的预设等方面都要考虑幼儿的理解、加工、组合等能力的差异。在小班的区域活动中,我们开展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欣赏、体验活动,如民间美术方面的点彩游戏、染纸游戏,民俗生活方面的“扮家家”、“节日装扮”游戏等;在中大班的区域活动中,则尝试有层次地开展各类民间文化的探究与创作活动,如在民间综合艺术方面,中班幼儿的木偶制作与表演,大班幼儿的皮影制作与表演,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审美经验相符合,满足不同年龄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操作兴趣及同伴合作能力的培育,较好地促进了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
  (二)跟进班级主题线索
  班级所开展的区域活动是在园本课程背景下整体实施的,区域活动应该和班级主题活动相联系,根据主题的实施进程有计划地进行区域调整和丰富。因此,我园的民间文化区域活动有相当一部分是与主题活动紧密结合的,以使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在“好玩的皮影戏”主题活动中,班级将原有的区域内容进行了调整,在“科学区”中开展影子探究活动,幼儿在投影仪上操作皮影偶、纸偶等,观察不同材质的形象在投影仪的光照下,影子的明暗、色彩、大小、形象等变化,感受光影的奇妙变化;在“美术区”中开展皮影偶欣赏与制作活动,满足幼儿动手尝试的愿望;在“表演区”中设置了小型皮影表演台,开展皮影表演活动,幼儿尝试用自己制作的“小皮影偶”和同伴进行表演,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可以看出,我园民间文化区域活动跟随主题的线索而推进,使区域活动不断更新、丰富和深入,使幼儿兴趣得到最大的满足。
  (三)衔接幼儿关键经验
  区域活动最能折射班级幼儿的能力发展与经验现状,它需要跟随幼儿的兴趣、经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我园民间文化区域活动的规划与设置始终关注幼儿关键经验的增长。如“民间彩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非常适合幼儿欣赏与尝试。我们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设置了不同层次和表现形式的民间彩绘活动。在小班开展“点彩游戏”,幼儿运用简单的点彩方法在收集来的雨伞、旧衣物等生活用品上运用点彩进行装饰,感受色彩的叠加、融合带来的神奇变化;进入中大班后,幼儿在原有点彩装饰的基础上,开始尝试葫芦彩绘、青花瓷彩绘、泥塑彩绘等,通过绘形、勾线、涂染等方式进行有简单构图的装饰,体验中国民间工艺不同的表现材料和手法所带来的多样艺术表现效果,感受民间彩绘的特殊美感。
  (四)融入地域文化特色
  民间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域的民间文化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文化风貌。在区域内容规划中,我们有意识地融入南京地域文化特色,植根于本土文化艺术土壤之中,选择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经典性的艺术活动,使得区域活动具有资源便捷性和内容生活性的特质,易被幼儿理解、体验和亲近。如建筑区域中的南京古城墙城门、夫子庙、中山陵等亭台楼阁建筑艺术活动,美术区域中的金陵剪纸、皮影戏、南京小泥人、秦淮花灯、绒花等民间手工艺美术活动,表演区域中的南京浦口手狮、小马灯等民间表演艺术活动等。此外,南京精美的雨花石、生动的六合农民画、秦淮特色小吃等都是我园非常重要的区域活动资源。
  二、民间文化区域的组织流程
  为了确保民间文化区域活动的开放性、适宜性、有效性,我们借助幼儿园课程审议系统中的层级审议机制,从多个角度规划、组织民间文化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较好地与幼儿关键经验相衔接,发挥其在幼儿自主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一)核心团队研讨确定区域活动整体框架
  班级区域活动的设置需要幼儿园的核心团队给予整体架构,我园教科室核心团队由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组成,核心团队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主题活动内容确定班级区域活动的整体框架。主要研讨内容包括区域的活动内容、操作形式、空间环境设置等。如为每个年龄班梳理出可以开展的若干个区域活动线索,包括种植活动、采摘活动、民间文学欣赏活动、民间科技探究活动、民间艺术表演活动、民俗节日庆典活动等。这样,在前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之际,全园新学期的区域活动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有效地保证了班级教育活动的整体性、科学性。
  (二)年级组研讨关注区域活动班级特征
  核心团队确定的区域活动框架在年级组研讨中进行传达、讨论与确定。研讨中,由班级教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认领区域活动内容,并通过大家的讨论,集思广益、出谋划策,让区域活动框架进一步细化,主要研讨内容包括区域活动的内容线索、材料提供形式、资源收集渠道、区域活动规则、作品展示方式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年级组研讨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班级课程实施的进程,定期开展相应的研讨活动,使班级区域活动在内容、形式、材料、指导等方面更加丰富、多样、有效。
  (三)幼儿园提供多种支持性策略
  班级民间文化区域活动在规划、展开的过程中,需要获得信息、物质、策略等多方面的支持,因此幼儿园在班级区域活动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引导、支持作用,主要的支持性策略有:
  1.建立区域活动资源库。我们建立不同年龄班民间文化区域活动电子资源库和实物库。资源库中,不仅有民间文化区域活动文本方案,更收集了有关小、中、大年龄班多种类型区域活动的环境布置、幼儿作品、操作材料等照片和活动影像等“资源包”,教师可以选择需要的内容进行参考,拓展教师的区域活动设计思路。如我们现在的资源库中,收集的区域活动资源包括“纸浆塑型”、“剪纸”、“印染”、“面塑”、“泥塑”、“面具”、“水墨游戏”等民间美术区域资源,“民间玩具”、“小鲁班——木工”、“小鲁班——伞”、“编织”等民间工艺区域资源,“面花”、“秦淮小吃”等民间面点艺术区域资源,“秦淮人家”、“雨花石”、“石拱桥”、“金陵皮影”等南京地域文化资源,以及种植区域、民间游戏区等十余个系列性区域活动资源包,为班级开展区域活动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参考和支持。   2.设立教师培训工作坊。民间文化区域活动需要教师拥有相关的文化修养和实践动手能力。我们根据班级区域活动的内容设置,每学期开展不同内容的教师工作坊活动,邀请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民间艺术家、教育专家和教师开展现场互动学习与培训,如开展的教师皮影戏、扎染、编织、剪纸、民间面点制作、民间体育游戏、舞龙、民间戏曲与打腰鼓等多项培训……让教师在与知名艺术家、专家们面对面的交流、学习中,更感性地理解各种民间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与艺术特征,从而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民间文化实践活动。
  3.开展区域经验分享会。这是一种现场研究的形式,它将我们的教育理念融于研究现场中,使教师身临其境,直面活动现场,在共同的观摩、分析、讨论中获取真实而感性的研究经验。每个班级每学期对全体教师开放1~2次区域活动,通过现场观摩、解说、答疑的方式分享班级区域活动开展的经验。结合开放活动,教师还通过幻灯片的形式介绍前期的区域活动情况和后续的活动设想。这样,通过现场观摩、经验分享和团队讨论,使教师们获得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逐步优化民间文化区域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指导策略。
  三、民间文化区域的指导要点
  在民间文化区域规划与实施的过程中,幼儿园要给予持续关注和指导,使民间文化活动区域与班级整体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成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主要的指导要点有:
  (一)班级设计细化方案
  虽然区域活动的框架由核心团队预设,但具体的活动方案应由班级教师结合幼儿的兴趣与学习特点和班级教育教学实际状况来有针对性地制定。我园班级的区域方案内容包括:区域活动名称、幼儿关键经验分析、可用的资源、环境设置、阶段活动要求、教师指导要点等,尤其是对可用的空间资源方面,这是区域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中班的“民间玩具”活动区,在欣赏空间陈列了琳琅满目的民间玩具、游戏图片,电视机(电脑)中播放各种民间游戏的视频;展示空间中用展架、展台陈列了师生共同收集的各类有趣好玩的民间玩具以及幼儿自制玩具,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玩具和同伴玩耍游戏;操作空间中有大小适宜的操作桌和多个材料架,分类摆放了多种操作工具和材料,幼儿可以自由选各种材料(原材料、半成品材料)制作拨浪鼓、陀螺、风车、不倒娃娃等民间玩具。在这样的区域空间中,幼儿可以自由欣赏、自由选择、自由创作。
  (二)持续观察指导幼儿
  区域活动与其他教学、游戏活动一样,需要教师持续观察幼儿,跟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生发有意义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因此,在区域活动的指导上,我们着重引导教师跟随幼儿的脚步,不断调整和丰富区域活动与形式。如在小班的“面点”区域活动中,提供了揉好的面团,幼儿可以自己用团、搓、压等方式制作“好吃的面点”,教师通过持续地观察,了解到幼儿不同的兴趣和能力差异,于是在活动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如鼓励有的幼儿使用模具压出“小月饼”;有的幼儿自己团出“小元宵”;引导有的幼儿在自己的“小月饼”上装饰花纹;有的则鼓励其用两种颜色的面团制作彩色的“雨花石元宵”……这样,在“面点”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相应的面点制作活动,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功感。
  (三)规则材料逐步升级
  民间文化区域活动是一种体验、探究式的自主活动,不以技能的学习为主要目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从兴趣入手,逐渐引发对民间文化的探究兴趣,从而在各类活动中获得有益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和规则的变化是随着幼儿的经验积累,有层次的展开、逐步深入的。如在“扎染”活动中,幼儿从欣赏开始,尝试用染纸的方式来感受色彩晕染后的斑斓效果;第二阶段,用白色棉布和皮筋尝试自由扎花、染色,探索最简单的民间扎染方法,感受扎染过程和扎染作品的神奇;第三阶段,引导幼儿探索有简单规律的扎染方法,并逐步增加木珠、雪花片、棉绳等多种扎花材料,使得扎花方法更加多样,扎染图案更加丰富。
  (四)总结提升关键经验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是广泛的,也是零散的,因此民间文化区域活动中,我们注意研究如何让幼儿在开放、自主的活动中,通过持续的探究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还以“扎染”活动为例,我们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将幼儿的扎染方法进行了整理提升,总结出了“中心扎”、“四角扎”等不同部位的扎花方法和“包珠扎”、“夹棍扎”等不同材料的扎花方式,以及“对角折”、“对边折”等不同折叠形式的扎染方法,并通过作品示范、图示等方法将这些扎染方法展现在活动区域环境中,从而引导幼儿在不同层次扎染过程中都能获得多样的扎染经验。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幼儿从最初无意识的随意扎染,逐渐转变为先设计、再扎染,幼儿的扎染创作过程更加主动,作品也更具设计感。
  四、几点启示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让幼儿在开放、自主的区域活动中接触民间文化、喜爱民间文化,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也是很好的文化熏陶方式。因此,我们的民间文化区域活动从幼儿的视角选择活动内容与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决策,享受环境的美感,享受交往的快乐,享受创作与表现的成功感。
  教师是活动的关键。全园教师自身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是开展幼儿园文化教育活动的关键。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力与创造性,尤其是对民间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幼儿园也应该为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各类支持平台,营造浓郁的文化学习氛围,共同提升教师整体文化修养与专业素养。
  团队是活动的保障。幼儿园一定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做好组织与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规划先行,集思广益,做好细致而充分的前期准备。同时,区域开展过程中要全程关注,组织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观摩、分享,提高教师区域规划与现场指导能力,保障幼儿活动的有序、有效。
  资源是活动的基础。广泛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是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重要基础。幼儿园要十分关注地域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环境的营造和材料的有序提供,让鲜活的文化资源进入班级,为幼儿的创造与表现提供充分的环境与物质基础。
其他文献
讨论情景:  每到天气渐凉时,我总会为班级几个孩子感到担心,他们总是在午间活动时趴在桌子上睡觉。由于我园孩子中午回家吃午饭,所以没有专门的幼儿午睡室。每次看着熟睡的他们,不忍心叫醒的同时,更多的是怕他们着凉。当和家长沟通时,他们总是说:没办法,中午怎么说都不愿睡觉。关于午睡问题,我也经常在班级教导孩子,可效果并不是太明显。针对我园这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怎样引导孩子在家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呢?望各位读者
期刊
孩子的世界,是绚丽的世界,是纯真的世界,是简单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是无忧无虑的,孩子的世界是天真可爱的,孩子的世界里充满欢声笑语。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世界是美妙的。他们的脑袋里都是些“不可能”的事物,充满梦幻般的色彩。他们天马行空,自由幻想,他们住在魔法王国里。在孩子的世界里,万物有灵,一切事物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它们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世界。
期刊
喜欢孩子,喜欢和孩子一起穿越城市高大的水泥丛林,在那些现代化还没有来及覆盖的角落,去寻找自然的踪迹,在穿梭的风中,去发现四季的交替更换;在和煦的空气里,去感受气候的风霜雪雨。院墙外的世界,虽然没有旷野的宽敞,却也让整天面对着园内天空遥想的孩子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童趣。喜欢和他们一起徜徉在公园的小道,发现春天的小嫩芽偷偷地对着我们笑,喜欢和他们一起漫步在社区的花坛边,凝视月季花逐渐绽放;喜欢和他
期刊
一、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男幼儿教师加入学前教育领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已成为当今社会、家长及幼儿园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随后,国内一些高中专院校相继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男幼儿教师,安徽省也不例外。那么,当前幼儿园最需要什么样的男幼儿教师?男幼儿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职业素质?如何培养符合当下需要的男幼儿教师?这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了解安徽省幼儿园园长对男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
期刊
幼儿园食堂人员一日工作与幼儿的饮食卫生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食堂管理,增强食堂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规范操作程序与行为,确保幼儿饮食安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园园长室、保健室成员一行八人组成观摩组,利用两天的时间对幼儿园食堂人员进行了一日工作跟踪观摩。观摩组成员采用抽签的形式,确定每人重点观摩的对象,对每一位食堂人员的每一个时间段、每一项工作内容进行了详实的记载,对照工作规范要
期刊
一、引言  素质教育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幼儿园又把体育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身体素质发展,而我国幼儿园教师男少女多的比例状况对幼儿体育效果有一定影响。国际上,幼儿园男教师屡见不鲜,日本幼儿园男性教师的比率约7%;美国幼儿园教师的比例约占10%;然而在中国,幼儿园男教师却是凤毛麟角。《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已经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期刊
孩子拥有一颗好奇好动的心,在包罗万象、无奇不有的大自然中,有太多的神奇值得他们去探索,一系列的“为什么”就是孩子们探索的最初表现。为了能让孩子们与大自然有更多的接触,班级自然角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同幼儿园的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有的美观,但操作性不强,只存在观赏的作用;而有的却形同虚设,实际意义却不大。尤其对于小班的孩子,他们观察能力比较弱,洞察事物变化还不够敏锐,怎样能让小班的孩子真正喜欢并
期刊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美工区更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个区角。结合工作实际,我谈谈对美工区里材料和环境的看法。  一、材料的投放  (一)材料取材于废旧物品  材料应该取自身边的资源,也就是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会合理有效地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这样不仅节省了其它资源,而且也能教育孩子学会勤俭,学会创造,学会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如我班的材料都是发挥家长资源,利用从
期刊
徐州地区学前教育专业自2003年首次招收5名男生,至今已有10年,如今招生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幼专学前专业在校男生已经达到1500名左右,就业男生也已经突破千人,他们就业情况如何呢?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访问发现,他们的就业状况并不像某些媒体、院校报道的“幼教专业的男生就业率达100%,供不应求”。近几年,徐州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男毕业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就业率不足70%,至今仍坚守在幼教岗位
期刊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育,幼教机构越来越重视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参与,家园共育成为一种优化幼儿教育的趋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体系中来,可让家长明确他们对幼儿成长是承担责任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能够优化班级的成人与幼儿比例,使幼儿园可以更多地进行小班化教学,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