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很快,夜的黑幕垂在了人间,但是,天际上没有一下星星的眨眼,更没有一缕月光的照耀。正在这个时候,亲爱的张震同志借助自己那副流畅、阴森并且诡异的嗓音,开始为我们讲起了关于鬼的故事,随即,那一段段迅雷不及掩耳的恐怖配乐便也夹杂和穿插在了故事的行进与张震时而舒缓时而亢奋的声音之中。出于对“鬼”的好奇(或称猎奇)心态,在无数个夜里,我们的身心与魂魄接纳了故事中那一幕又一幕的尖叫、哭泣、惊悚、低语、呐喊、焦急、等待、恐慌、平静、温暖、流水声、爱的祝福、狰狞、阴郁、绝望、仇恨、死亡、谋杀、尸体、阴影、暴雷炸响的声音、烛光下的厉鬼以及致命的尖刀、锋刃的匕首和飘忽的幽灵,当然,还有那让人魂不附体的人头与圆睁二目的眼球。
必须承认的是,上述提到的那些片段情景如果没有故事中的配乐为其搭桥铺路的话,那么这些深具画面性和映影感的场面极有可能会被沦为一出出干巴巴的横尸老套鬼闹剧,正是因为有了配乐的点缀,张震讲鬼故事系列才得以将“鬼迷”们的耳朵再次吸引了过去。当然,该系列鬼故事的大力普及和受欢迎程度并不仅仅在于它配乐本身的精彩,除了这个因素之外,故事情节的扣人心悬(弦),人物关系的一波三折,出乎预料的意外结局再加上张震先生那独有的娓娓到来而且变幻无穷的魅力嗓音也是该套鬼故事大获成功不可或缺的诸多基因细胞。
在幽静的湖畔边,有女人开始吟歌;在宿舍的门前,一位以发遮面的姑娘乍然出现随后又缓缓冷静离去;在对面楼上的户居民住宅单元里,一盏台灯前一个人影始终一天到晚不停地忙碌晃动着;在出租车通往殡仪馆的路上,有人见到了孽鬼和冤魂;在将要昏昏欲睡之际,有人被急促的电话声吵醒,可当他拿起电话之时,里面却传来了午夜凶铃式的不安、静谧;在手术室里,有人开始行凶,但令人措手不及的一个闪电和炸雷却在刹那之间映出了那位面护口罩的行凶者的眼睛;一个女孩在梦中醒来,忽然听见了隔壁住房传来的模糊、微颤、隐约的哭泣声;半夜,厕所里的一盏孤灯忽明忽暗地亮着,这时,有人走了进去,可是,灯却突然灭了……午夜穿过时空的阻隔来到了尘世间,游魂,从此终于开始了。
耳边,泛起了雷雨交加的自然声响,一个女人穿着雨衣伴着雨夜向我们灵魂的端口渡来。在张震冷静却莫明的语调声中,疑虑、困惑和惊惧在无形中迅速升温并霎时蔓延开来,配乐也与此同时仿如一个黎明前的黑暗,开始了它紧张的前奏。喜欢音乐的朋友都清楚,这只是一个过场式的开头花絮,好戏还在后头。继续听下去,继续向下深入,我们开始毫发竖立,毛骨悚然,轰雷惯耳的大力噪音声响伴着张震那抑扬顿挫、急促铿锵的语气急剧攀升、下旋、爆响和坠落,于是,我们的听觉神经也顺势跟随着这鬼哭神泣的配乐游历了一次又一次、一场又一场的凌虐与蹂躏。这真的是一种摧残,但我却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另类的享受和愉悦。我不反对任何人说这是典型的享乐主义,但对善于不断挑战自我的勇者而言,这将是一次心魂俱碎的考验和战斗。
其实,单从音乐的层面上分析,张震讲鬼故事系列中的配乐融合进了许多噪音音乐的元素(这样的动静对先锋噪音爱好者来说早已是见惯不怪了),并时刻伴有尖叫、哭嚎、闪电、雷鸣、玻璃破碎、狂笑等等声响效果的润滑和添加,这样一来,配乐所营造出来的音乐氛围便理所当然地升入到了一个荒诞并深具戏剧/悲剧色彩的情调包围之中,因此“恐怖”这个鬼故事当中根深蒂固的情绪元素,在张震这里就俨然变成了“半夜出来吓人”最有效的制胜砝码。从另一个角度看,配乐中自然声效和人为造声效果的切入,也更加令故事本身充满了一丝让人极度不安的悲观、恐慌、意外和不测。上述这些论断,在张震讲鬼故事系列里的《盒子》、《我要打车》、《厕所里的灯》、《对面楼里的姑娘》、《赌命素描》等多则故事中得到了循序渐进式的印证甚至连续不断、绵延不绝式的扩散与形成。
请千万不要以为该鬼故事系列里的配乐都是令人退避三尺的恐惧声响,在某些个情节片段里,平静优美的声音我们还是依稀能够品尝捕捉到的,不过,在这背后隐藏的依旧是那悠久深长的无限遗憾和层层不解的心理悬疑。因此在张震讲鬼故事中,我们可以阅读到人性聆听到善良,但更多的,我们还是领略到了种种的丑恶和罪行,说到底,在大部分的时间和故事情节里,人们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吓自己——人就是鬼,鬼就是人。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呢?面对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各种回答众说纷纭。为了留给自己一个永恒的悬念,我对这个问题持保留态度,即保持沉默。
最后奉劝各位,如果你有足够的胆量,请在收听张震讲鬼故事的时候将音量开大,低音加重,否则那种高低起伏、吓死人不偿命的动态气息难以活灵活现地在你的心中开花结果。
白色的雪花点悄然落下,午夜,来到了……
游魂,开始了……
必须承认的是,上述提到的那些片段情景如果没有故事中的配乐为其搭桥铺路的话,那么这些深具画面性和映影感的场面极有可能会被沦为一出出干巴巴的横尸老套鬼闹剧,正是因为有了配乐的点缀,张震讲鬼故事系列才得以将“鬼迷”们的耳朵再次吸引了过去。当然,该系列鬼故事的大力普及和受欢迎程度并不仅仅在于它配乐本身的精彩,除了这个因素之外,故事情节的扣人心悬(弦),人物关系的一波三折,出乎预料的意外结局再加上张震先生那独有的娓娓到来而且变幻无穷的魅力嗓音也是该套鬼故事大获成功不可或缺的诸多基因细胞。
在幽静的湖畔边,有女人开始吟歌;在宿舍的门前,一位以发遮面的姑娘乍然出现随后又缓缓冷静离去;在对面楼上的户居民住宅单元里,一盏台灯前一个人影始终一天到晚不停地忙碌晃动着;在出租车通往殡仪馆的路上,有人见到了孽鬼和冤魂;在将要昏昏欲睡之际,有人被急促的电话声吵醒,可当他拿起电话之时,里面却传来了午夜凶铃式的不安、静谧;在手术室里,有人开始行凶,但令人措手不及的一个闪电和炸雷却在刹那之间映出了那位面护口罩的行凶者的眼睛;一个女孩在梦中醒来,忽然听见了隔壁住房传来的模糊、微颤、隐约的哭泣声;半夜,厕所里的一盏孤灯忽明忽暗地亮着,这时,有人走了进去,可是,灯却突然灭了……午夜穿过时空的阻隔来到了尘世间,游魂,从此终于开始了。
耳边,泛起了雷雨交加的自然声响,一个女人穿着雨衣伴着雨夜向我们灵魂的端口渡来。在张震冷静却莫明的语调声中,疑虑、困惑和惊惧在无形中迅速升温并霎时蔓延开来,配乐也与此同时仿如一个黎明前的黑暗,开始了它紧张的前奏。喜欢音乐的朋友都清楚,这只是一个过场式的开头花絮,好戏还在后头。继续听下去,继续向下深入,我们开始毫发竖立,毛骨悚然,轰雷惯耳的大力噪音声响伴着张震那抑扬顿挫、急促铿锵的语气急剧攀升、下旋、爆响和坠落,于是,我们的听觉神经也顺势跟随着这鬼哭神泣的配乐游历了一次又一次、一场又一场的凌虐与蹂躏。这真的是一种摧残,但我却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种另类的享受和愉悦。我不反对任何人说这是典型的享乐主义,但对善于不断挑战自我的勇者而言,这将是一次心魂俱碎的考验和战斗。
其实,单从音乐的层面上分析,张震讲鬼故事系列中的配乐融合进了许多噪音音乐的元素(这样的动静对先锋噪音爱好者来说早已是见惯不怪了),并时刻伴有尖叫、哭嚎、闪电、雷鸣、玻璃破碎、狂笑等等声响效果的润滑和添加,这样一来,配乐所营造出来的音乐氛围便理所当然地升入到了一个荒诞并深具戏剧/悲剧色彩的情调包围之中,因此“恐怖”这个鬼故事当中根深蒂固的情绪元素,在张震这里就俨然变成了“半夜出来吓人”最有效的制胜砝码。从另一个角度看,配乐中自然声效和人为造声效果的切入,也更加令故事本身充满了一丝让人极度不安的悲观、恐慌、意外和不测。上述这些论断,在张震讲鬼故事系列里的《盒子》、《我要打车》、《厕所里的灯》、《对面楼里的姑娘》、《赌命素描》等多则故事中得到了循序渐进式的印证甚至连续不断、绵延不绝式的扩散与形成。
请千万不要以为该鬼故事系列里的配乐都是令人退避三尺的恐惧声响,在某些个情节片段里,平静优美的声音我们还是依稀能够品尝捕捉到的,不过,在这背后隐藏的依旧是那悠久深长的无限遗憾和层层不解的心理悬疑。因此在张震讲鬼故事中,我们可以阅读到人性聆听到善良,但更多的,我们还是领略到了种种的丑恶和罪行,说到底,在大部分的时间和故事情节里,人们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吓自己——人就是鬼,鬼就是人。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呢?面对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各种回答众说纷纭。为了留给自己一个永恒的悬念,我对这个问题持保留态度,即保持沉默。
最后奉劝各位,如果你有足够的胆量,请在收听张震讲鬼故事的时候将音量开大,低音加重,否则那种高低起伏、吓死人不偿命的动态气息难以活灵活现地在你的心中开花结果。
白色的雪花点悄然落下,午夜,来到了……
游魂,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