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感:本质、类别与意义

来源 :当代教育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orkFl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情感是伦理学与德育学研究绕不开的问题.人有多种多样的情感,为什么有些情感可以冠以“道德的”?研究者从情感的利他性、情感对象的性质、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系等多种角度进行了探索,但很多内在矛盾依然未能得到解决.文章将道德情感理解为对善恶问题的好恶反应与态度.在不同道德处境下,作为道德主体的样态也是不同的.在不同主体样态下,对善恶的好恶反应与态度则呈现出不同的性质、类型.在不同主体样态下,也可能存在着性质各异的反道德情感.根据道德情感是对善恶的好恶反应与态度这一定位,可以把道德情感分为“赞善”(赞人赞己)的情感,包括崇敬、感恩、自豪、勇气等;“责恶”(责人责己)的道德情感,包括愤怒、恶心、蔑视、愧疚、羞耻、后悔等;混合性(赞责混合)道德情感,包括同情、宽容、关爱等.道德情感的意义在于其既是道德之端,具有激发、强化道德行动,预防、阻止不道德行动,改正错误、补救过失等作用,自身又可以沉淀、发展成为道德情操与道德德性.
其他文献
“吃”及其NP的搭配研究,长期以来是认知语义和生成句法两大流派的研究对象.虽然两大流派各有洞见,然而他们的不同结论给汉语动宾形义错配研究带来了一种“混乱”现象,出现了各自为政、解释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种现象,我们把“吃”后所有“NP”分为两大类:宾语(补语)和非宾语(附加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吃”后NP的二分法和连续统图式,进而提出了NP的“可食性”层级.最终,我们发现上述两大流派其实并不对立,而是互补,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认知语义和生成句法的综观研究法不仅可以阐释所有“吃”及其转喻宾语以及非宾语
本研究基于动态系统理论,以1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被试,对其书面语形态复杂度动态发展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历时跟踪,并尝试使用动态变异分析技术(移动极值图和移动相关性)探究形态复杂度和词汇复杂度、句法复杂度的交互关系.研究发现:(1)形态复杂度总体呈稳定趋势,而个体内呈非线性发展趋势;(2)形态复杂度与词汇复杂度、句法复杂度存在复杂的动态交互关系,时而支持、时而竞争.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了针对书面语形态复杂度教学的几点建议.
当今国际词典学研究呈现出跨学科或交叉性研究的趋势,语言规划导向的词典编纂就是将词典学与语言规划结合起来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本文结合学界现有相关研究,追溯中西语言规划与词典编纂互动的历史,探讨语言规划导向的词典编纂之理论前提,并尝试构建语言规划导向的词典编纂之描写框架,以期引起学界更多关注,进而推动该领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
课程是学校教育实践的核心,课程政策是教育规划落实的关键.文章首先通过深挖史料,纵向梳理了我国“外语+”课程政策演变的五个阶段,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外语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由组合到复合,再到局部融合,呈现逐步深入的态势.在此基础上运用语言教育政策分析框架,探讨了“外语+”政策演变的动因机制,发现各种宏观环境因素对于该政策影响较大.文章进而基于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文科”建设的要求预测了“外语+”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指出强化外语课程与其他各领域课程的跨学科深度融合,培养“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新型外语人才,将是下
世界各民族语言都有表“友谊”义的词语,而交流方式的多样性、文化与习俗的差异,使各民族表“友谊”的词汇不尽相同.通过比较俄汉语言中表“友谊”义的词汇,本文发现俄语中这类词汇的语义切分比汉语同类词语更为丰富,如汉语“朋友”一词在俄语中被细分为四个词语.此外,通过分析“XX之交”这一汉语表达式的俄译方式,文章进一步探讨俄汉语中表“友谊”义词语的异同,并对“XX之交”的俄语翻译提出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俄汉“友谊”义词汇的异同及其成因,并为汉俄词汇的翻译提供借鉴.
作为重要的积极心理因素,“坚毅”在二语习得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探索二语“坚毅”能够丰富“坚毅”的总体研究,推进外语学习积极人格特征研究,深入了解二语学习者成功的条件,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鉴于此,本文从内涵、方法、主题等三个维度对二语“坚毅”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探究其研究现状,并从方法、主题和实践三个层面对未来二语“坚毅”研究进行展望.
从布尔迪厄社会翻译学理论入手,分析熊式一的《天桥》汉自译本中译者行为痕迹,从文化专有项明晰化、人物塑造明晰化、叙事空间明晰化和家国情怀明晰化等角度,探讨译者社会经历中所积攒双重文化惯习与自译过程中译创机制,阐明自译中译者翻译惯习和译者创作惯习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厘清自译惯习、场域和资本与译者自译行为的实践逻辑关系,为今后的自译研究提供一定的文本参照.
托尔斯泰长篇小说《Воскресение》(《复活》)首部汉译本由我国近代翻译家马君武译出,取名《心狱》.汉译者对原作题名进行重设以及对原作文本进行裁剪,这种翻译操控导致小说主题意旨发生明确异变,从而使得原作宗教层面的个人“精神复活”主题转化为世俗道德层面的“良心发现”议题.在近代中国历史语境中,译者采取这样的做法有多重原因,其中的决定性因素系彼时文学翻译作为“改良群治”的社会—政治工具理性和“拿来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
庞德始终关注并强调诗歌与音乐的相互关系,并依此构建了独特的音乐诗学.为了反抗表征为五步抑扬格的“节拍器序列”的僵化传统诗律,他依据情感的“音乐序列”提出了“绝对节奏”,以期在音乐节奏的“固定元素和可变元素”中求得平衡.为了发掘语言与音乐的互动效果,增强自由诗歌的艺术性,他创新了“音诗”理论,以期“通过言语的声音和节奏来诱发情感的交互作用”;同时,为了融合东西方跨越语言文化的多主题、多声音,他创造性地使用赋格的手法统筹《诗章》的文体结构,使碎片化的诗歌主题皆有法可依.庞德的音诗理论为欧美现代新诗的批评与创作
文章依据张之洞的奏章、公牍与书信等考察这位晚清重臣任职湖广总督期间对其幕府译员的赞助行为.研究发现,他多方招募、高薪稳固并屡次荐奖各类中外翻译人才.由于恪守“中体西用”的原则,张之洞赞助翻译包含五个前提:(1)严格管理和监督新学堂和留学生的翻译活动;(2)赞助译员的最终目的 是要消解翻译;(3)严格选拔和监督洋译员;(4)排斥与其意识形态相左的译者;(5)对翻译东文东籍前迎后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