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权思想的文化基因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l307821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权”问题上,我们应该摆脱西方形而上学意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争论,拒绝、反对霸权主义的价值统治,回归到“多元一体”的历史事实与文化要求中,回归到国际关系的多元诉求与共识中,回归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与实践中.人权的诠释与实现,必须考虑到世界的多元性与文化的多样性,必须与各自的文化传统相适应.只有从“本己”的文化基因中培养、生长出来,人权才能获得其正当性,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文明在其悠久的历史中,早已积淀了非常丰富的人权思想资源,如“贵\'人\'”“尊德”“追求和谐”等,并很早就明确提出且积极践行着“以民为本”的思想.然而一直以来,西方总是别有用心地在全球范围内蛮横、偏执地推销其人权价值,致使世界秩序总处在威胁与挑战之中.面对这危机,中国的人权解释及其实现路径,或许是一剂“良药”.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的安全生产风险治理体系和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基于2010—2019年29起重特大危化品事故的分析显示,当前安全生产风险治理领域存在着突出矛盾,包括风险隐患多而治理能力偏弱,从事安全生产及监管的人员的能力水平不能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安全生产需求,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快而治理理念与安全技术更新慢,源头治理和事后应急之间存在选择困境,以及治理制度网络日益致密而治理效能有待提升等五个方面.这些突出矛盾正是导致安全生产领域事故高发难治的关键原因.化解这些矛盾,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扎
王建疆教授提出的别现代包括了三点主张——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是现代、后现代和前现代三种潮流的交织,由此带来了一种特殊的现代性:停顿,领悟人与自然的统一,重新调整现代化的方向.一些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停顿,领悟和面向生存的再定位.分析和研究论证别现代的这三种倡议是这篇论文写作的目的.首先,对天人合一的传统或者前现代原则进行了解读.中国当代美学中,"天"有时会以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进行解释;"自然"的实现又常以宗炳"澄怀味象"的原则来描述.在这种美学中,观看意味着对个人自我本性(自性)的彰显.与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体现,是正在孕育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难探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一系列震撼世人、名垂青史的伟大精神.梳理百年革命精神的孕育形成、丰富发展、开拓创新的历程,总结其发展传承的基本经验,探寻其当代启示,对凝聚起中华儿女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力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性在于超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局限性.由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坚持民族国家本位主义,因而出现三重困境:一是民族国家内部与外部的断裂性风险,二是民族国家与全球社会的非对称困境,三是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的形态学冲突.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三重困境的出现,一方面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登上人类历史舞台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提示人们注意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对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超越性.
《新莱茵报》是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唯一一次完全掌握了报纸编辑权和经营权后的新闻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一次完整体现.2018年,《新莱茵报》的编译工作开始启动.在编译工作中,编译研究人员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贯彻其中,确保了编译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新莱茵报》的完整编译给马克思主义新闻史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史料基础和学术视野,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地位.《新莱茵报》编译工作的时代意义有二: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理论研究和当代的新闻实践更好地结合,为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百年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其中非常重要的成功密码就是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斗争中的领航标,使党在长期复杂斗争中始终方向明确,"胜不骄,败不馁",正确"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形成团结凝聚力的精神基础,坚定理想信念能够形成党的坚强严格的组织纪律并推动党的不断自我革命形成坚不可摧的团结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是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凝成党坚毅不拔与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力、勇立潮头与敢于作为的强大担当力和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的强大战斗力.
许征帆等人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史》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视研究《福格特先生》的学术著作.在20世纪80年代其他人仅有对《福格特先生》零星阐述的背景下,它以一个章节的地位、7200字的体量较为全面深入地阐述了《福格特先生》的思想、背景、地位.包括:风格独具的战斗性篇章;"主角"卡尔·福格特的介绍;《福格特先生》的背景;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回顾;对欧美各国爆发革命条件的再认识.该书对《福格特先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对《福格特先生》的研究是全面深入的,有明确的革命视角,其高度在国内迄今无人匹敌.当然该书对《
齐泽克、鲍德韦尔曾就理论、后理论问题展开论争.理论之后,理论何为的探问,是重审这场论争的意义所在.鲍德韦尔对“大理论”的顽症的批判并非缺少事实,但这不是理论自身的问题.鲍德韦尔的后理论、中间层研究建基于认知主义,深受经验主义囚禁,缺乏理论超越性,不可能有齐泽克所言的从经验到普遍的关键“一跃”.后理论由于本体域、先验维度的缺席,当齐泽克在这一地带构建起幻象电影理论时,它对电影未来趋向几乎是盲视的.先验意识的电影结构发掘以及神经影像技术贯通电影内外,这改变了电影本质,出现了后电影与后人类的叠合.后电影本体转向
自进入“低生育陷阱”后,实行鼓励生育措施的呼声在我国社会上和学术界都不时出现.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为进一步提高生育率,激发民众的生育意愿,2021年,我国出台了“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旨在为民众创造生育福利.梳理东亚、北欧部分国家以及美国的社会背景及实施鼓励生育政策的情况,分析生育政策与社会文化、儿童养育、女性就业及性别平等三组关系,对我国实施“三孩”政策具有重要启示,即制定生育政策要兼顾国家引领性与地方灵活性、构建具有兼容性的生育激励政策群、提供可负担且有质量的儿童早期照
中世纪的英国犹太人,来源相对集中、数量比较有限、分布相当广泛.他们因身份标记、宗教、教育、婚姻、语言、职业等要素而与其他族群形成较为明显的区别.他们长期依赖于王权的保护,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在若干领域里有出色的业绩和贡献.他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世纪英国人的概念,而且丰富了中世纪英国的历史.他们的命运不仅体现了中世纪西欧政治、经济与社会的一般特点,而且体现了中世纪英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特别之处.是以,犹太人是在考察中世纪英国史时通常被遗忘和忽视但不应被遗忘和忽视的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