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视眼之谜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byf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渴望飞翔,最终让人类发明了飞机等一系列飞行工具;渴望“鱼翔浅底”,让人类最终发明了潜水艇;而红外线成像技术的成熟最终也让人类能够在夜晚像猫头鹰一样探视其他生物的行踪,但当人类借助于一系列笨重的仪器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时,还是忍不住会慨叹,为什么我不是乌(鱼或者猫头鹰)?
  但是在河南,居然有一位不借助任何仪器就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环境中读书的“夜视奇人”。难道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真有某些幸运儿可以获得造物主的垂青,拥有一双异于常人的“夜视眼”?
  发现他的夜视本领也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农忙之余,邻居或者几个相交不错的朋友喜欢聚在一起打牌,就在众人兴致勃勃之时,突然停电了。大家一时都手忙脚乱,然而就在黑暗中,有一个人却依然可以出牌,并且不断地催促众人赶快出牌,并且他喊出的牌型花色等到点亮蜡烛之后大家发现居然丝毫不差。开始大家还以为他只是凑巧蒙对,后来逐渐发现即使再度熄灭灯火,他依然可以像在明亮的环境中一样出牌。
  这个人叫刘朝行,他的夜视本领很快传开,并引起了一些专家和新闻记者的兴趣。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当地一家媒体协同一位眼科专家专门来到刘朝行家中,对他的夜视能力进行了专门检测,结果让在场的所有人大为震惊——当灯熄灭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堪称“伸手不见五指”,不用说报纸上的字,就连报纸的轮廓也只是勉强辨别,但刘朝行居然可以慢慢地读出报纸上的字句。也就是说,刘朝行的“夜视”能力基本上得到了确认。
  作为业内权威的眼科专家此前也从未遇见这样的情况,为了搞清事实真相,他决定对刘朝行的眼睛进行详细的检查。根据初步的检查和询问结果,刘朝行的亲属中间并没有人也具备这项堪称特异功能的本领,而他的眼球构造也与常人无异,既不像猫或者猫头鹰的眼睛那样瞳孔可以扩大,一点微弱的光亮就能满足觅食的需要:也不具备红外线成像仪器那样精密复杂的脉冲光电设备,而且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刘朝行的眼睛高度近视。
  难道近视会催生“夜视”?带着这样的疑问,眼科专家决定运用电脑验光仪对刘朝行的眼睛进行验光检查,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验光仪竟然打印出一张没有任何结果的检测单。验光师怀疑机器出现了故障,立即找来两名一般患者进行测试,验光仪却又恢复了正常。难道刘朝行神奇的“夜视眼”还能对验光仪造成干扰?
  心有不甘的验光师决定用手工的方法为刘朝行进行验光,结果发现,刘朝行双眼的近视都超过了3000度,这也就意味着,在正常的明亮环境中,刘朝行的视力不仅没有过人之处,而且几乎只能看见一米之内的物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能让电脑验光仪“失灵”——当患者近视超过2600度时,电脑验光仪将无法得到准确的验光结果。
  医生把刘朝行带进了医院的暗房,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黑暗环境。医生再次让刘朝行表演他的“夜视”绝技,然而这次刘朝行没能继续自己的神奇——他无法辨认自己手中纸条上的字迹。
  一时间种种传言包围了刘朝行,有人甚至把他与多年前号称“能突破三维空间”的骗子张宝胜相提并论,刘朝行非常苦恼。就在此时,一位来自北京的记者慕名找到刘朝行,请他到北京的演播室进行表演。急于证明自己的刘朝行欣然应允,随行人员包括当地媒体工作人员、眼科专家和很多质疑者。演播室是一个没有窗户的大房间,只要把灯关掉,立刻漆黑一片,在这里,刘朝行又一次向现场的人们甚至电视观众证明了自己,现场的记者用红外线成像设备对他进行了仔细的观测,结果排除了刘朝行作弊的可能,他只是慢慢地阅读报纸上的文字,跟平常人的阅读完全一样,当然因为近视,他必须把报纸尽量贴近自己的脸庞。
  为什么在医院的暗房中刘朝行的夜视眼会失灵,而到了北京的演播室,夜视能力又突然恢复?眼科专家对刘朝行的表演过程以及两处房间的环境进行了详细对比之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刘朝行的夜视能力并不是天生异秉,而是一种后天的视觉代偿功能。因为突然进入一个黑暗环境,刘朝行同样什么也看不见,而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逐渐适应黑暗环境。当然,他适应黑暗的能力明显要高于常人。而他适应黑暗的能力正是得益于他的高度近视——因为他从来没有配过眼镜,从来都没有真正看清楚过外面的世界,所以实际上他一直都是在相对昏暗的环境中辨别物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对黑暗环境更强的适应能力。
  人的身体是很聪明的,当身体的某项机能发生某些缺损的时候,身体可能会调动其他部分或者是本身的一些修复功能,帮助我们去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就如同盲人通常都具有灵敏的听觉。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羡慕鹰击长空或者鱼翔浅底,因为造物主让人类进化出发达的大脑,已经是对于人类最慷慨的馈赠。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现代农业伴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发展而发展。当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果蔬上的农药残留也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忧虑。其实“农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有的人把肥料之外的所有农用物质都当作“农药”,而有的人只把“化学合成”的用于抗虫杀菌的药物叫作“农药”。  不管按照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概念,农作物种植中的农药种类都极为巨大。在新闻媒体上,也经常出现“某某果蔬上检出多少种农药”的报道。在讨论如何“去除”这些农药残留之前
期刊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后来“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却改不了“抠门儿”本色,皇宫里的窗帘是用很便宜的青布制成:衣服也很简单。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难得的。  要了解一个帝王是否奢靡,看其内宫的人数便知道了。赵匡胤的内官是历朝历代最简朴的,宦官只有五十余名,宫女也只有二百多名。即便如此,赵
期刊
【说真相】  很多学生对温暖的被窝都有着极大的眷恋,早上该起床的时候,总喜欢磨磨蹭蹭。这不,江苏省淮安市一名14岁的初三学生就赖在被窝不肯起床了。而他之所以仅仅因为不起床就成为大家关注和热议的“宠儿”,与他有个“敢为人先”的父亲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天,当父亲像往常一样喊他起床时,他一会儿抱怨喊早了,一会儿又抱怨天气太冷了,反正就是找这个那个理由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父亲眼看上学就要迟到,着急了
期刊
背景提示  因在高考时写了一篇布满古文字的作文,四川考生黄蛉被称为“甲骨文达人”。他的幸运并未止步于高考录取,还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但是,川大专门安排来给他“开小灶”的返聘教授何崎却认为这名学生缺乏做学问的定性,“有些浮夸”,而且也没有表现出真正的文字学功底和天分。于是这位教授拒绝继续指导黄蛉。  与2009年成为高考红人不同的是,“甲骨文达人”黄
期刊
在西汉历史上,主父偃绝对称得上大才子。他曾上书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一改过去诸侯国只能由长子继承的办法,允许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自行分封,使每个子弟都成为侯。从表面上看,这恩德给的真不小,一家子里一下子多出那么多侯,可实际上分封是一种分割,大的诸侯国变小了,强的诸侯国变弱了,诸侯王们有苦说不出。这个建议一下子消除了汉武帝的心头大患,主父偃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就不奇怪了。可令人惋惜的是,就像自古红颜多
期刊
决斗,最近在微博上很流行。真正意义上的“决斗”,我国从来没有,这是个舶来品,是西方人发明的玩意儿,在欧洲早期社会发展中,在大约11世纪到15世纪之间,决斗开始出现一发展一流行。起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欧洲的司法水平落后。在当时,如果控辩双方互相不服气,或者法官不能做出裁决,控辩双方便往往以决斗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至于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当时欧洲社会上的骑士精神很发达,他们为了争夺或保护荣誉、尊严
期刊
我为王维而来。  说得时髦一点,我是王维的粉丝。说得虔诚一点,我是王维的信徒。可无论怎么说,辋川都是我的圣地。  我在一个风日明丽的四月天里独自赶去朝拜,风尘仆仆。  车窗框住了方方正正的一片风景。山还未至,水已在眼前,是辋水。河沟宽而深,淌在里面的水却浅而窄。湍急的水击着河床上的大石,跳波自相溅,白鹭却已经不见了。想象的空间还是有的,我试图在脑海中把这河道灌得满满的,两岸再添上几笔绿烟葱茏的草和
期刊
亲爱的树洞:  你好!  我偷听回来一个秘密。这个秘密让我百感交集,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  昨晚我从浴室回宿舍,楼梯问的灯坏了,我在暗处慢慢爬楼梯。当时比较晚了,同学们都进了宿舍。就在楼梯间拐角处,我隐隐约约听到上层的走廊有哭声。我蹑手蹑脚躲在扶手后面一看,哭的竟是小雅,而她旁边的是班长李丹。  我心里一震,想到:那么晚了,她们俩还在聊什么。但是立刻我就明白了,肯定是因为小雅和我关系的决裂,小雅要
期刊
现实不是拿来妥协的  我高三了,感觉自己慢慢变成了个“小愤青”,总觉得身边的人都很功利,我很羡慕国外的一些青少年,那些同龄人在这么美好的年华里正做着截然不同的事情,他们的青春更丰富更有意义。可是,跟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让我又很苦恼,难道我就只能妥协于现实吗?——流烈酒浪  何炅回复  有句歌词是:“你不是我,怎知我痛?”被羡慕的人的苦衷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也不了解你说的更有意义的国外青少年是指的哪些
期刊
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国际出发。  这一次,我只是和它擦肩而过。  我走进的是仅两步之隔的国内航线入口,可是我仍然在国际出发的登机口,伫立了好久。六个月前,很好的朋友从这里出发,经停维也纳飞往里昂。因为是早上的航班,而他的飞机是凌晨一点到达的T3,所以要在候机厅里等五个小时,我于是也在网上陪着聊了五个小时。我一直无法探知独自远行的人真正的内心,是留恋?是慌张?还是笃定?在机场,我一直充当的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