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机制: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x8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道德的双重性、学术性、师范性是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的三个特性。大学医学教育、入职培训、职后系统的“双职业”培训是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创新与完善管理机制是促进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环节。
  关键词:创新;管理机制;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012-02
  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具有办学长、实践性强等特点。随着国家《教育振兴计划》对医学教育的重视,高校医学教师的培养与发展路径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课题之一。
  一、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的特性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其中包含态度的专业化、知识的专业化和教育的专业化[1]。基于高校教师专业化的一般性特性,结合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新的改革实践要求,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
  1.职业道德的双重性。高校临床医学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医(护)师,既要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又要遵从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他们既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又要救死扶伤、钻研医术。
  2.师范性。师范性是指通过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获得“如何教”的知识和技能的特性。高校医学教师,首先是教师,必须以教学为天职,以育人为已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是高校医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3.学术性。学术研究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2]。一方面,从专业教学来讲,高校医学教师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是其教书育人的需要。高校教学是一种较高水平和层次的专业教学,没有科研就不能站在学术的前沿,以先进的理念和科技武装头脑。另一方面,从服务社会来看,医学教师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临床,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目前高校医学教师培养路径及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科技的不断创新,迫使高校医学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决定了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形式,开始从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转变。
  1.毕业证制的职前培养。高校医学教师的来源主要是相应学科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而这些毕业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完全致力于自身学科的研究,并没有接受系统教育课程的学习。目前从整体来看,高校医学教师的职前培养可以说既没有专门的培养院校,也没有定向的培养计划。
  2.资格证制的岗前培训。针对刚入职的高校医学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及技能,我国从1997年起正式推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即高校教师资格证制。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四门课程,即《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学习且考试成绩都达到60分以上,就可获得省颁发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3.结业证制的职后培训。随着知识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教育。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进修暂行办法》,拉开了高校教育职后培训工作的序幕。多年来,形成的培训的主要形式有:国家级骨干教师进修班、省级骨干教师进修班、高级研讨班、出国进修班、国内外访问学者等。其基本做法是教师修完相应的课程,颁发结业证书。
  三、创新管理机制是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医学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高校培养的医学生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其中高校医学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加强师德、医德教育,促进高校医学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发展。师德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最根本的问题。师德是经过长期的积淀后被提炼出来的,它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特征。今天的师德是对过去师德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应该是现代师德内涵的本质所在。处于现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师德既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更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追求与约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对于高校医学教师来说,既是教师,也是一线的临床工作者,他们同时也应具备医德。
  2.加强学术交流,促进高校医学教师学术专业化的发展,高校课程内容应处在本学科专业知识发展的前沿上。陈旧、落后的知识需要删除,最新的知识需要及时地补充进来。在这里,删除什么和补充什么,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教师是不明了的,因此高校教师必需是一个学科的专业研究者。
  3.构建新型院系合作管理模式,促进高校医学教师教学专业化的发展。为了适应医学类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医学教师应既是学术高超的医者,也是教技一流的师者。目前,医学院校大都是聘请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医生担任医学教师,他们在医学专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往往比较欠缺,甚至存在着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为了改变医学教师存在的不足,江苏大学在附属医院成立了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由附院的院长、书记兼任第一临床医学院的院长、书记。(1)充分利用院系合作平台,完善医教一体化管理机制,第一临床医学院内部组建了教学管理综合办公室,并在临床学科内建立了4大学系、22个二级教研室、13个三级教研室,完善了医疗、教学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构建了新型的院系合作教学管理模式,为“双职业型”医学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新平台。这个新平台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科建设、教研教改等工作;负责各类考试工作;规范教研室管理,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负责教学评奖;按时参加直属高校教学例会;等等。(2)充分利用院系合作平台,完善医学教师的规范培训:①制定和落实好医学教师职业培训制度;培训方式主要分為岗前培训和系统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通过系统培训(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提升教学技能。②给医学教师提供进修、发展的机会。每年选派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为期1—6个月的国内外进修,学习掌握医学教育发展的前沿技术和手段,使教师的教学视野更加开阔。③明确临床教研室的工作制度,建立标准化教研室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将临床教、学、研有机结合,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3)充分利用院系合作平台,强化对医学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管与考核,为提高教学质量,在院系合作平台上,加强对医学教师的日常管理。①实施制度化管理,建立年度考核制度、业绩评估制度、教学质量奖惩制度等。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一是建立公开课,实行听、评课机制,安排优秀医学教师开设公开课、讲座,要求青年教师听课、评课。二是建立“传帮带”机制,发挥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功能,让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资深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在学术、教学等方面给予指导。三是建立说课、讲课比赛机制。说课、讲课比赛是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重要手段。③建立医学教师聘任机制,聘用在医德师德、学术、教学三方面的优秀者承担临床课的教学任务。④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教学质量考核与职称晋升有机结合,将教师职称与卫生职称的晋升有机结合,对教学优秀者给予加倍的经济奖励,等等。
  综上所述,由大学医学教育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再到入职后系统的“双职业”培训是一个高校医学教师成长的基本路径,其中的创新与完善管理机制是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环节。
  参考文献:
  [1]桂树飞.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24):43-45.
  [2]刘小强.定向型的高校教师培养:美国博士生教育改革的新动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45-48.
其他文献
摘要:经过几年的磨炼和实践,驻村工作队员成为参与、帮助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本文结合工作队员驻村西盟县南亢村实际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就驻村工作队员如何树立理想信念、强化本领学习、建功田间地头,真扶贫到位到家,扶真贫对标对表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驻村工作队员;西盟县南亢村;脱贫攻坚;扶贫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
摘要:少数民族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实践成果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水平。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不断投入、强化措施、帮扶重点等,着力改善民族地区的教学水平。本文首先科学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特点及民族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在全面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语言水平和文化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快速提高教学效
摘要:高等儀器分析作为环境类研究生的必修基础课,是环境工程类研究生课题理论深入研究的重要手段,以环境类研究生高等仪器分析课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目前研究生的招生情况,从当今研究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开展引导式教学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实践环节,鼓励研究生到大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担任助研,丰富高等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提高研究生对高等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为环境类研究生日后开展课题研
摘要:通过构建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体系,结合基于校企多方协同培育策略,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047-02  “工匠精神”出现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引发社会极大关注。一方面,这反映出我国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另一方面,也体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上海迪士尼乐园优化问题,包括为顾客提供游园引导、建立休息区等,给游客以更佳的游园体验。利用最小二乘法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的入园人数并将游乐场的游客量情况分为高峰期、中低峰期两种状态,分别利用TSP模型和M/M/s/K模型进行游客疏导。利用Dijkstra算法建立最短路径分析模型,将游乐园依据地理位置和项目人数分成三个区域,将地图离散化成以“一分钟步行的路程”为间隔的点,点与点之间用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2.0时代,然而,在高校外语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中,实习实训资源短缺问题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严重制约着国际化人才培养。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正在促进高校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高密度的校际、校企国际合作与交流正在使高校产生大量外事活动。对这些外事活动进行整合,有序引进外语专业学生参与,使外事工作同时服务于高校外语专业实践教学。建立“全程导师制”有效管理机制,可
摘要:基于学习产出(Outcomes-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的理念,课题组开展了“哲学与自然科学”通识课程改革与实施,重点开展了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的多元化、采取激励机制赋予教学动力、学生反馈来反向设计教学互动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中引入“设题—研讨—分析”型教学,同时保障体系中采取激励和退出机制,最后通过不记名式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分析和指导教学内容优化等,这对进一
摘要:区域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增强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复杂地学问题并获得综合认知能力的重要过程和途径,在该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西南地区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区域差异显著且典型,是开展区域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的理想地区。本文对西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目前的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精选路线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基于实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三位一体”的教育实习模式提出的背景、内容、具体的做法与措施等方面的讨论,探索一种更科学规范的符合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并保证实习质量的实习模式。  关键词:“三位一体”;教育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161-02  一、“三位一体”教育实习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直以来,师范生的培养工作主要由高校来承担,教育
摘要: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合格人才的培养。文章以微生物学中的病毒为例,通过领略科学家在病毒研究中的突出贡献,激发大学生的科研态度、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病毒;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041-03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