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解读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如何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生;可持续;发展;全面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育的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快乐的学习模式。我认为,“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体。因此,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特别是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本体,一切教育活动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这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虽然教育具有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功能,但“教育社会功能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建设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社会功能的根据。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质上的规定“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在此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运用;二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和统一起来;三是人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逐步向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切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方向前进,最终使人成为自由王国里的公民。在现阶段,我国还存在一些制约人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还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来充实和完善自己;以及教育中的应试主义倾向等等。应试主义的倾向使部分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片面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在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正因为此,“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让学生主动发展。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谛“以学生为本”不但强调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要求这种发展还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现在,人的主动发展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显得必需和重要。知识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的知识、智慧、能力等,它要求人拥有主动获取知识、主动适应环境以及创新等能力。正因为此,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要特别关注学生发展的内发性和能动性。所谓“内发性”是指学生的发展出自个人内心的要求,而不是被迫的。所谓“能动性”,是指学生在发展中表现出创造性。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治能力以及自觉性、主动性等品质。
  四、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本来是是环境保护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而如今已迅速成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全新发展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适应性发展。就是让学生具有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社会、生活、职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能力。二是潜能发展。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潜能,教育就是要使人的潜能得到不断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三是连续发展。学生的发展应是非间断的、连续的发展,今天的发展是日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的一生发挥着持续的影响。四是协调发展。学生的发展应实现与周围环境以及自身内部的协调,如生理与心理的协调、人格各方面的协调等。
  五、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社会要求长期以来,教育的价值取向有两种:教育社会本位论和教育个人本位论。我们强调“以学生为本”,不等于否定教育的社会功能。现代教育应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教育只有把学生放到本体地位,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全面、主动、可持续发展的人,实现教育的本体功能;只有让学生实现充分的发展,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教育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教育总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培养人才,因此“以学生为本”绝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条件,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動、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
其他文献
企业的薪酬体系,如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回想那次培训,虽然老总言传身教、孜孜不倦,把自己做市场所有的沟通技巧毫无保留地奉献了,但大家还是觉得有些枯燥。”培训课堂,只有循循善诱,引发听者的兴趣,让听者敞开心扉,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这无疑要从培训的基本功——课堂语言设计开始。    作为咨询培训师,经常要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企业和学员。培训,就是讲师用自己的思想和学员的思想相碰撞以及最后达成目标的过程。训练员工,语言的载体非常重要,方法和技
摘要:“中国梦”的提出高度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它也是当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体现,具有深刻的意义。“中国梦”是理想与现实、共性与个性、世情与国情、求同与存异、国富和民福的高度统一,它深化了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可纵向从过去、现在、未来,横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构建由强盛中国梦、法治中国梦、文明中国梦、和谐中国
一、云南省大病保险的发展情况  (一)大病保险发展政策背景  2012年8月24日国家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12]2605号)文件中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基本原则、筹资机制、保障内容、承办方式等方面做了具体要求。2012年12月31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云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云政办发[2012]23
两年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中国人才研究会组织编写了《新世纪人才学理论丛书》,其中《人才竞争战略》就是这套丛书中的一本.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中国梦的创新。中国梦不是一个虚幻的梦想,而是一个与中国的辉煌历史、独特的生活方式、发展和民族精神紧密联系的梦想。不同的国家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含义,通过有利于提高广大大学生的身體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广大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广大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三个方面阐述了高等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最后从社会、高校、个人形成重视的新局面;提高高校体育文化的定位,同时建设体育文化设施;高等体育文化要有广泛的学生基础三个方面给出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  前
摘要: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是博物馆的宗旨。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在最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博物馆优化其服务公众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的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成为了摆在博物馆人面前的共同的时代问题。从场馆环境、藏品与研究、陈列展览、配套设施、服务五个方向入手,软硬件方面同时推进博物馆发展,才能不断适应新时代参观游客的需求。博物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
目的:比较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收治的9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分为 A组(54例)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