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入手,语言提升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童话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童话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文本内容,抓住关键词,通过品读表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语言文字;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童话是一种基于想象的文学创作题材,阅读的对象主要是低年级的幼儿和学生,童话因为其内容丰富、情节有趣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童话教学能够帮助提升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在童话故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故事中主人公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同时也感受到中华文字神奇的力量。近几年,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加入了相当一部分童话作品,因此如何以提升学生语言文字为目标的童话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在童话故事中灰姑娘的水晶鞋是真实存在的,匹诺曹的鼻子确实会因为说谎而一节节地变长,巨人的花园里也真的只有冬天。童话故事追求的是心理,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逻辑与真实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追求其内容的真实性,就会破坏童话故事带来的美好,也会制约学生的想象力,影响其以后创造力的发展。
   三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依旧需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而这种学习情境大多数源于童话故事。因为童话故事内容饱满,语言文字活泼有趣,因此成为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内容,通过童话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一、立足文本,不单一化解读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也并不是完全符合现实。童话是属于儿童的文学题材,作者通过夸张、比喻的方法放大人物形象,将故事情节描写得生动有趣。虽然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文学作品也层出不穷,但真正的童话作品却是非常少的,大多数都是寓言故事、思辨性的故事或者是道德教育类的故事,主要是以教育为主,这种童话大部分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展开描述,并没有充分体现童话的真正优势。特别是一些教师在为学生解读童话时,容易出现一些单一化、概念化的解读,影响童话教学效果。比如,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一间老屋与一只小猫、一只老母鸡和一只小蜘蛛之间的故事。老屋由于年代久远开始体力不支,但是每当老屋要倒下的时候,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请求老屋不要倒下。老屋呢,也为了这些小动物一直支撑着,一直没有倒下。故事主要塑造了老屋这样乐于助人的形象。但有教师会进行概念化的解读,认为老屋的这种行为是发扬了奉献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并没有分析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的行为,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其他行为的解读。
   童话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但童话故事面对的主要还是低年级的儿童和学生,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立足于文本,在言语的基础上深挖童话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避免老师从成年人的角度进行单一化、概念化的解读。比如三年级语文课本中《那一定会很好》这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了一棵大树,后来又被农夫砍掉,变成了手推车和椅子,然后又被农夫的儿子据成木片,拼成了一块地板,铺在了阳台上的经历。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描述了大树的转变,虽然是转变,但也是大树下一个愿望的开端,而且它的每一个愿望都实现了。课堂上在解读这篇课文时应该以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基础立意,立足于大树本身,他虽然是一颗种子,但他依旧有很多的愿望,有自身的努力,但是每一次转变都不是因为它的主观努力而做到的,其中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所以这篇故事就告诉我们,要学会面对现实,用平和、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转变。同时老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关于大树行为的看法,发表不同的意见,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结合课文正确、客观地评价,在不过度解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
   此外,童话故事《一块奶酪》描述的是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搬运奶酪的故事,在搬运过程中,奶酪的一角不小心被碰掉了,而蚂蚁队长经过了一番的心理挣扎,放弃了偷吃的想法,并且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那一块奶酪渣。这个故事塑造了一个坚持原则,关心幼小的蚂蚁队长形象。后文的阅读提示中要求學生讨论是否喜欢蚂蚁队长,为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说喜欢这样的队长,因为它具有原则性,而且关心幼小。还有的学生说不喜欢这样的队长,因为它每次都是命令这些小蚂蚁,一点都不亲切。此时,老师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他们每一个基于文本内容的想法,并尊重他们的想法。
   二、找准定位,抓住关键词层层推进
   童话故事的段落与一般的语文课程内容不同,它在段落的划分、语言形式方面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方式,在有限的上课时间中,作为教师并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一一点到,所以对于童话教学而言,如何正确定位言语解读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第四单元的童话故事《小狗学叫》,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地阅读课文中对话的内容,体会小狗跟小公鸡、杜鹃学叫的过程,但是老师没有对小狗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具体的讲解,因此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故事的结局进行预测,产生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抓住课本内容中的关键词,从关键词入手,层层推进,并且结合课文中的图片和其他文字引导学生扩展思维。比如童话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讲的是两只蟋蟀在玩耍,红头蟋蟀被牛吃了,它的好朋友青头蟋蟀一直在鼓励它,并且让它在牛反刍的时候逃出来。后来在青头蟋蟀的不断鼓励下,红头蟋蟀一直在坚持,终于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出来了,算是一场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动词出现,比如“蹦、爬、喊、跳、蹭”,这些词生动地描绘了青头蟋蟀在自己的朋友红头蟋蟀遇到困难时的动作,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青头蟋蟀的急切,也对学生积累动词有很大的帮助。关键词“高兴地留下了眼泪”和“笑眯眯地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红头蟋蟀的喜悦,细致性的神态描写让学生体验到两支蟋蟀的快乐。    三、品读表演,发展语言表现能力
   童话故事主要是叙事性的,作者利用儿童身边的形象来塑造故事的人物形象,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使人物更加的生动有趣,而通过表演的方式来演绎故事内容会加深学生对内容的印象,同时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动性,所以表演是最能激发他们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方式,因此很多教师都会利用表演来进行教学。但在实际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如果是上课时的即兴表演,学生还没有充分地理解角色性格特点,所以在配合和演绎方面都会存在瑕疵,也就导致表演趋于形式化;如果是已经准备好了再表演,则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花费时间进行排练,这种方式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所以大部分学校和教师不会采取这种方式,这就导致表演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用了很多的动词描写,还有对话描写,所以这种童话故事很利于剧本的排演。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两只蟋蟀,感受当时的心情。让两个学生先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对话内容,然后根据前后文,体会人物心情。老师在此时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形容词“拼命地”“急忙”“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等,并且关注文中的标点符号,比如“!”和“……”。在练习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想象,比如结合“大吃一惊”和“蹦、爬”等动词,感受青头蟋蟀在当时情景下急切的心情。通过品读表演方式,让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不仅增加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在掌握和理解人物形象的同时,发展语言表现能力。
   总之,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遵循童话故事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单一化的解读、定位不准确、无意义的表演和过度追求真实性等问题,要善于运用童话故事的特点,立足于童话本身,传达其本身想要传达的内容,然后找准关键词,层层推进,最后通过品读表演,发展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童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三年級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领略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阅读浅析[J].新课程,2011(6).
   [2]朱国忠.童话教学需要启用“童话思维”:苏教版小学童话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1(7-8).
   [3]侯甜.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2018(6).
   [4]张小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2017(6).
   [5]陶炫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
   [6]支冬芬.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6).
   [7]吴建荔.遵循文体特征,关注儿童心理,优化教学策略:小学童话阅读教学浅议[J].新课程研究,2018(110).
   [8]聂荣才.也谈童话教学的价值: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童话教学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5(12):52-53.
   [9]倪莉.言语实践:行进在儿童与科普童话之间: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航天飞机》教学为例[J].教育视界,2016(14).
   [10]王娟.童真童趣童言: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童话教学的三个关键点[J].小学语文,2017:42.
   [11]杨波.童话可以这样学: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为例谈教材解读和实践[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10).
其他文献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大纲》规定,小学音乐中的器乐教学可以在增强学生的美感、乐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开发智力以及提高审美情操。注重培养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和爱好,开展铝板琴教学,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从而达到分段递进,情智共生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铝板琴;课堂教学;有效运用  一、情趣引领,分段递进  兴趣是学习的
摘 要:当前,环保问题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应对的课题。环保教育提倡抓早、抓小,在幼儿懂事时期就渗透教育,在其幼小的心灵种植绿色的“环保”种子,把生态环保变成成长之路必备的素质,成为终身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幼儿;环保教育;探究   当前,全世界面对的共同问题就是环保问题,无论是自然带来的危害,还是人类自身制造的各种“麻烦”,不得不说,环保问题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
摘 要:高三美术生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与普通高三文化生的课堂有着较大的区别,只有深入研究美术生及其学习规律,找到学科核心素养与美术生“最近发展区”的交叉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真正的获得感,学生的备考效率才会提高,趣味课堂才能真正出“味”。   关键词:趣味课堂;教学模式;高三美术生   美术生是现行高中教育阶段艺体生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据统计近三年全国高三美术生报考人数都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以广
摘 要:英语在高考中属于三大主科之一,掌握科学有效的英语解题方法对英语尤其对高考来说意义重大。结合教学经验通过分析高考英语七选五的做题方法,总结出新的通过一些信息词就可以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七选五解题能力和准确率。   关键词:高考;七选五;信息词;准确率   一、分析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的七选五   所谓信息词,就是能够给做题者提供一定信息的词,那么信息词主要有哪些
摘 要:语文作业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布置语文作业时应以挖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为主。实践中,学生语文作业的完成效率存在差异性,有的态度端正,作业认真;有的作业应付,字迹潦草;有的页面较乱甚至不能完成。针对此问题,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需求将分层导学的作业指导模式运用到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方面。深入探究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以期提升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的有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是极其重要的教学手段,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再加上自制能力不强,很难长久保持课堂注意力。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则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游戏中,通过音乐游戏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知识。对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展开探讨,提出音乐游戏教学法的使用方式,希望可有效
摘 要:目前线上教学已悄然登上教学的舞台,这对老师、家长、学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小学阶段的孩子自制力和自控力并不强,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课后作业的设计和跟进就显得非常重要。根据实际线上教学情况,谈谈有关作业设计和跟进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跟进   小学阶段的孩子,面对线上教学,自控性及自律性不是那么强。老师虽然没办法真切地看到孩子们在家听课的情况,但是可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正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价值观念培养和品德行为规范的重要时期。这就需要在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有效渗透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环节中,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健全良好的人格发展观念,以培养学生积极优秀的个人品质。因此从激励、导向、促进三个进阶式环节入手,探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德育的有效策略,为切实推动学生健康素养发展做出努力。   关键词:
摘 要: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的底气,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各种高尚品质扎根的土壤,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的摇篮。在历史长河中,不乏伟大的诗人,他们留下了大量爱国之作,或慷慨激昂,或正气凛然,就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过零丁洋》和《别云间》,它们是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二题材。因此,有必要在核心价值观下重新品味《过零丁洋》与《别云间》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家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自我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历来是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同样是高中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产生、教师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展现等,就提高学生主体性并发挥作用做一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激发;主体性;实践探究   在现代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