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管理者对预算编制的重视意识不断加深,需要对预算编制理论、方法等予以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对我国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丰富我国国有企业预算研究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问题;建议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不断深化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职能混淆、改革困难、缺乏竞争力以及资本损害现象严重等问题不断突出。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其牢牢掌握着我国发展的经济命脉。可见,要想实现国家的发展,就必须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而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控制企业成本、强化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我国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实施了预算管理,但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资金预算编制环节,存在的问题颇多,促使企业预算管理的效益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只能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以期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及方法。
一、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解问题
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开展的前提环节,其也是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部分。我国国有企业不少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存在理解上的偏颇。不少管理人员认为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并对预算执行不够忽视,对预算编制的指导作用不够重视。因此,在很多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当中,通常就是将预算需要的信息向上级汇报、向下级传达,仅止于此。这种仅重视预算编制的理解现象,促使企业内部预算执行和控制无法得到落实,促使预算管理在企业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预算考评也无法对员工形成有效的激励,最终限制了预算管理活动的效益提升。另外,还有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预算编制是决策层的事情,自己只要接受且完成预算编制制定的目标即可。事实上,这样的理解缺陷会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活动参与程度低,无法对预算编制形成正确的认知,无法对一线工作人員形成有效的指导。
(二)编制方法问题
在进行预算编制中,不少国有企业缺乏对自身资源隐形效益的分析,只是依据本公司年度实际收入情况与销售计划和合同的签订情况来编制收入预算。这种只利用增量法来进行的预算编制,存在非常大的僵固性,无法充分发挥出预算编制原有的灵活,也限制了预算编制在日常工作活动中的控制作用发挥。并且,这种单纯使用增量法的编制方法会对公司以往的数据产生极大的依赖性,大多以上一年的基础数据作为编制依据,编制过程过于形式化,预算管理更是流于形式,促使预算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的问题
虽然我国不少国有企业对自身的预算管理进行了优化,且已经实施了采购、物流和财务的集中管理。但是,预算编制的流程却没有跟随国企改革措施而发生变动,促使国有企业体系当中一些上下直属管理的公司而由上级公司来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但事实上,上级公司已经对下属公司的采购、物流及财务工作失去了管辖权,无法掌握公司的全部的经营状况,其来进行预算编制是不妥的,会造成预算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容易形成预算差异,促使预算编制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四)“讨价还价”的现象非常普遍
受我国人情社会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在编制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讨价还价的现象。下属企业通常期望制定相对较低的预算目标来实现自身生产效益的提升,以此避免各种处罚。而上级公司的预算编制人员会因为人情关系的影响,对下属单位管理层提出的请求往往无法直接拒绝,促使上下属公司之间会存在讨价还价的现象,或者是部分公司之间也会存在打太极的现象,影响到预算编制的效益。这种讨价还价会使得预算编制环节失去了实际意义,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也大幅降低。
二、解决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的研究
只有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的研究,才能实现对预算编制的全面认识。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大作用。企业只有将年度预算编制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让企业战略来引导预算编制,才能使得预算编制与企业发展路径相符,才能实现对生产经营的合理规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中下层管理人员以及基层生产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让员工对预算编制形成正确的理解,对企业预算编制的意义、内容和必要性予以宣讲,从而为预算编制的实施构建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
(二)运用零基预算方法来进行编制
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可以通过零基预算法来进行编制,让预算编制的工作人员摆脱历史数据的不良影响,对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可续行予以准确的判断。通过零基预算方法,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以及行业经济的实际情况,对各部门之间成本开支基于重要性原则来进行资金分配,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效费比,促使各部门能够合理的使用发展资源。
(三)依据企业管理流程对预算编制流程予以调整
为了实现对预算编制的优化,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集中管理改革的前提下,预算编制环节应该基于各公司及各部门之间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并对预算编制目标进行定期考核,以此保证预算编制的执行效果。比如说,在进行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时,由预算管理小组直接负责整个财务部门的日常预算管理活动,且对各项预算实施滚动式的编制,通过汇总进行编制审核,并通过监督控制活动对预算编制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差异予以解决,对公司年度利润总额、年度费用总额、年度税费及折旧费用总额予以编制。在进行采购部门的预算编制时,应由预算管理人员事先对采购材料的需求量、单价及税费等相关数据进行调查,然后制定出合理的采购预算编制。在对下属企业进行预算编制时,应基于“提高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的原则来进行,由总部预算管理小组参照各职能的要求和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下属公司的年度、月度预算编制予以制定。
(四)运用“联合确定基数法”来编制预算目标
联合确定基数法能够有效解决公司内控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编织者和管理者预算目标上讨价还价的现象。通过联合确定基数法,将预算编制管理权限予以分化,让代理人及委托人各自提出相应的预算指标,通过函数加权平均来确定最终的预算指标。这样,下属公司就无法跟上级公司进行讨价还价,且大大提高了公司内部信息的流通效益,预算编制者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掌握的更为透彻,大大减少了上下公司之间的博弈,上级公司为下属公司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预算目标,以此达到提高公司预算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深化阶段,其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其掌握着我国经济命脉,只有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才能保证企业成本开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进而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资源的使用效益,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的综合实力。因此,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的研究,对资金预算编制环节中存在的理解问题、编制方法以及与实际情况不一致问题予以解决,进而达到提高我国国有企业预算编制水平的目的,实现我国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爱芳.浅谈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理念创新[J].财会学习,2017,(07):46-47.
[2]张永林.浅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财会学习,2017,(01):31-32.
[3]郝春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6,(08):83-85.
作者简介:
何凤宜,深圳市国际招标有限公司东莞经营部。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问题;建议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不断深化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职能混淆、改革困难、缺乏竞争力以及资本损害现象严重等问题不断突出。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其牢牢掌握着我国发展的经济命脉。可见,要想实现国家的发展,就必须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而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控制企业成本、强化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我国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实施了预算管理,但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资金预算编制环节,存在的问题颇多,促使企业预算管理的效益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只能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以期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模式及方法。
一、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解问题
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开展的前提环节,其也是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部分。我国国有企业不少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存在理解上的偏颇。不少管理人员认为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并对预算执行不够忽视,对预算编制的指导作用不够重视。因此,在很多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当中,通常就是将预算需要的信息向上级汇报、向下级传达,仅止于此。这种仅重视预算编制的理解现象,促使企业内部预算执行和控制无法得到落实,促使预算管理在企业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预算考评也无法对员工形成有效的激励,最终限制了预算管理活动的效益提升。另外,还有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预算编制是决策层的事情,自己只要接受且完成预算编制制定的目标即可。事实上,这样的理解缺陷会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活动参与程度低,无法对预算编制形成正确的认知,无法对一线工作人員形成有效的指导。
(二)编制方法问题
在进行预算编制中,不少国有企业缺乏对自身资源隐形效益的分析,只是依据本公司年度实际收入情况与销售计划和合同的签订情况来编制收入预算。这种只利用增量法来进行的预算编制,存在非常大的僵固性,无法充分发挥出预算编制原有的灵活,也限制了预算编制在日常工作活动中的控制作用发挥。并且,这种单纯使用增量法的编制方法会对公司以往的数据产生极大的依赖性,大多以上一年的基础数据作为编制依据,编制过程过于形式化,预算管理更是流于形式,促使预算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的问题
虽然我国不少国有企业对自身的预算管理进行了优化,且已经实施了采购、物流和财务的集中管理。但是,预算编制的流程却没有跟随国企改革措施而发生变动,促使国有企业体系当中一些上下直属管理的公司而由上级公司来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但事实上,上级公司已经对下属公司的采购、物流及财务工作失去了管辖权,无法掌握公司的全部的经营状况,其来进行预算编制是不妥的,会造成预算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容易形成预算差异,促使预算编制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四)“讨价还价”的现象非常普遍
受我国人情社会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在编制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讨价还价的现象。下属企业通常期望制定相对较低的预算目标来实现自身生产效益的提升,以此避免各种处罚。而上级公司的预算编制人员会因为人情关系的影响,对下属单位管理层提出的请求往往无法直接拒绝,促使上下属公司之间会存在讨价还价的现象,或者是部分公司之间也会存在打太极的现象,影响到预算编制的效益。这种讨价还价会使得预算编制环节失去了实际意义,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也大幅降低。
二、解决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的研究
只有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的研究,才能实现对预算编制的全面认识。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大作用。企业只有将年度预算编制与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让企业战略来引导预算编制,才能使得预算编制与企业发展路径相符,才能实现对生产经营的合理规划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中下层管理人员以及基层生产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让员工对预算编制形成正确的理解,对企业预算编制的意义、内容和必要性予以宣讲,从而为预算编制的实施构建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
(二)运用零基预算方法来进行编制
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可以通过零基预算法来进行编制,让预算编制的工作人员摆脱历史数据的不良影响,对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可续行予以准确的判断。通过零基预算方法,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以及行业经济的实际情况,对各部门之间成本开支基于重要性原则来进行资金分配,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效费比,促使各部门能够合理的使用发展资源。
(三)依据企业管理流程对预算编制流程予以调整
为了实现对预算编制的优化,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集中管理改革的前提下,预算编制环节应该基于各公司及各部门之间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并对预算编制目标进行定期考核,以此保证预算编制的执行效果。比如说,在进行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时,由预算管理小组直接负责整个财务部门的日常预算管理活动,且对各项预算实施滚动式的编制,通过汇总进行编制审核,并通过监督控制活动对预算编制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差异予以解决,对公司年度利润总额、年度费用总额、年度税费及折旧费用总额予以编制。在进行采购部门的预算编制时,应由预算管理人员事先对采购材料的需求量、单价及税费等相关数据进行调查,然后制定出合理的采购预算编制。在对下属企业进行预算编制时,应基于“提高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的原则来进行,由总部预算管理小组参照各职能的要求和公司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下属公司的年度、月度预算编制予以制定。
(四)运用“联合确定基数法”来编制预算目标
联合确定基数法能够有效解决公司内控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引起的编织者和管理者预算目标上讨价还价的现象。通过联合确定基数法,将预算编制管理权限予以分化,让代理人及委托人各自提出相应的预算指标,通过函数加权平均来确定最终的预算指标。这样,下属公司就无法跟上级公司进行讨价还价,且大大提高了公司内部信息的流通效益,预算编制者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掌握的更为透彻,大大减少了上下公司之间的博弈,上级公司为下属公司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预算目标,以此达到提高公司预算工作效率的目的。
三、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深化阶段,其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其掌握着我国经济命脉,只有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才能保证企业成本开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进而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资源的使用效益,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的综合实力。因此,国有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国有企业资金预算编制的研究,对资金预算编制环节中存在的理解问题、编制方法以及与实际情况不一致问题予以解决,进而达到提高我国国有企业预算编制水平的目的,实现我国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爱芳.浅谈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理念创新[J].财会学习,2017,(07):46-47.
[2]张永林.浅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财会学习,2017,(01):31-32.
[3]郝春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6,(08):83-85.
作者简介:
何凤宜,深圳市国际招标有限公司东莞经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