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媒体对大学生形象的建构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群体所反映出的一些特质可以视为当前社会的缩影和折射,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形象了解主要是通过媒体的新闻报道来呈现,对大学生媒介形象的建构进行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大众媒介新闻价值观的必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法,来考察武汉地区主流媒体通过一系列长期的新闻报道是如何建构起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媒介形象的。
  【关键词】大学生形象媒体建构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视为当前社会的缩影和折射。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形象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媒体的新闻报道来呈现,因此,新闻媒体在大学生形象建构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
  一、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1、样本抽样与分析单位
  考虑到分析资料的权威性、代表性、连续性以及易得性,我们把研究对象限定在《长江日报》和《楚天都市报》这两份报纸,《长江日报》是武汉市委机关报,《楚天都市报》是大众化的都市报,也是武汉地区暨湖北省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这两份报纸都是武汉市甚至是湖北省的主流媒体,选择这两份报纸是试图用风格不同的两份报纸相互补充,尽量使资料全面、立体、完整、可信。本研究将两份报纸中所有与大学生相关的报道均纳入研究范围之中,资料选取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
  分析单位的选定:首先,本研究所界定的“大学生”研究样本涉及全日制高等学校以及各类民办高校的大学本专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其次,新闻报道的主题围绕着“大学生”。
  2、统计方法
  为了弥补出现“各自为政”分析方法所可能带来的偏差,本研究采用了交叉分析法,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的基础上,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研究结果
  1、样本基本情况
  有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一共有1205篇,其中,《长江日报》606篇,占50.3%;《楚天都市报》599篇,占49.7%。
  2、关于类目的建构
  本文主要通过两大类目来考察新闻媒体对大学生形象的建构,其一是新闻报道的内容,即报道主要反映了大学生哪一方面的形象,如生活、就业创业、学习、见义勇为和公益活动、情感、社会实践、理财消费、科技创新活动、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其他。其二是新闻报道隐含的倾向性,比如反映大学生的正面形象、负面形象、受难者形象以及其他无明显倾向。
  3、主流媒体如何建构大学生形象
  依据对两份报纸关于大学生群体的报道分析,我们对样本主题进行了分类统计,如表1。
  (1)关于新闻报道的倾向性。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长江日报》在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这一时期中,对大学生典型的正面形象报道数为106篇,占同一时期该报关于大学生报道总量的17.5%;对大学生典型的负面形象报道数为17篇,占同一时期该报关于大学生报道总量的2.8%;反映大学生弱者形象的报道数为11篇,占同一时期该报关于大学生报道总量的1.8%。《楚天都市报》在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这一时期中,对大学生典型的正面形象报道数为131篇,占同一时期该报关于大学生报道总量的21.9%;对大学生典型的负面形象报道数为10篇,占同一时期该报关于大学生报道总量的1.7%;反映大学生弱者形象的报道数为10篇,占同一时期该报关于大学生报道总量的1.7%。从报道数量的百分比上观察,主流媒体对大学生形象的报道是以正面形象的建构为主。
  对典型的大学生正面形象的报道主要集中在见义勇为、公益活动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其中有关支教活动的报道一共19篇,例如《武大学生做公益微博晒账务大家来监督》、《支教团做兼职赚钱为乡镇小学开实验课》、《大二女孩感动校园》等。
  有关见义勇为的报道一共37篇,例如《新世纪湖北12名大学生献出宝贵生命高校清明祭奠身边英雄》、《公交车上勇敢指认小偷女大学生被赞“够爷们”》等称赞大学生见义勇为、一身正气的行为。特别是关于武汉大学医学部学生公交车上救人的系列报道,如《五学子公交救人正能量感动一座城》、《他们是武大5万在校生的优秀代表》等,对5位学生的义举予以充分肯定。
  有关公益活动的报道一共53篇,包括捐髓救人如《我省志愿捐髓者54%为大中学生》、《武大博士生捐髓救人》等报道;环保宣传如《参与环境保护践行绿色生活》、《大学生上街清洗垃圾箱》、《武汉有支大学生救鸟队》等报道;关爱老幼如《大学生志愿者助七旬老人回家》、《大学生“蓝灯行动”照亮自闭症儿童》等报道;服务社会如《维持车站秩序编写春运指南大学生志愿者给力铁路春运》、《武大志愿者每周当一次“城管”120人首次上岗感叹“不容易”》等报道。
  有关科研创新的报道一共80篇,包括专利创新如《9名大学生1年拿下11项专利》、《武昌理工学院大二女生获国家专利》、《喜报频传华科大二学子连获四项发明专利》等报道;各类竞赛如《武大本科生获模拟APEC赛冠军》等;科研论文如《江大本科生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华农“科研狂人”一年发表7篇SCI论文》等报道。从报道内容分析,大学生科研创新多半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启发,并且能够服务于社会生活。
  (2)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报道。两报在连续的21个月时间中,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报道总量为155篇,占有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总量的12.9%,媒体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题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相关的报道中不仅有政府为大学生就业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更多的是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报道。如《我省创建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每月组织一次主题沙龙》、《放弃高薪工作开网店卖鸡蛋大学生乐当“土鸡蛋哥”》、《专科生尚未毕业就成外企经理》等报道。但同时从《近半女大学生毕业求职遇性别歧视》等新闻报道中也可以发现,在求职的市场竞争中,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弱势。   (3)关于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进行社会实践的报道。关于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进行社会实践的新闻报道占总量的8.1%,在大学生新闻报道数量中排序为第六。例如《坐票与站票为何一个价?铁道部回复武汉伢信息公开申请》报道了江汉大学法学专业大四学生向铁道部递交了公开车票定价依据的申请。《华农学子为武汉更美“寻方子”》报道了华农16位学子探究如何让破解城市管理与流动商贩生存的矛盾。《山中桃李难外销华农学子微博助农》报道华农全国科技兴农重点社会实践团第十小分队前去暑期实践,并为当地果农创建了微博。《大学生暑期调研为餐饮企业支招》报道湖北经济学院的14名学生通过走访调研,为武汉市餐饮企业的发展支招。
  (4)关于大学生负面形象和弱者形象的报道。关于大学生负面形象的报道多为考试作弊、争执引起的纠纷、精神障碍问题、入室盗窃,例如《一考生作弊被捉时称不知作弊器具从何而来》、《纺大两男生争执一死一伤》、《女研究生精神障碍住进了医院》、《“留守大学生”盗窃室友1.82万元》等报道。
  有关大学生弱者形象的报道多为身体疾病、求职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等,如《大一女生带病军训突然不能站立》、《近半女大学生毕业求职遇性别歧视》等报道。
  三、结论
  从本次调研内容分析表明,主流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是比较关注的,报道所在版面大多在“教科文卫”版和“i新闻”,其他社会新闻版和理财版也有一些关于大学生的报道。报道类型多为新闻事实报道,对一些有重要影响和引起社会反响的见义勇为新闻则会做系列报道。媒体关注的议题中有关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占居首位,占报道总量的30%,校园生活中主要涉及到文化生活、日常生活、毕业文化等方面,整体上以报道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重点;其次为就业创业问题,占报道总量的12.9%,从新闻报道建构的形象看,目前大学生对就业和创业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待的,在就业观、择业观上与过去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放弃对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追求,主动选择自主创业、开办小企业;第三,媒体对大学生在学习、科研方面的报道排在第三位,这表明媒体为大学生所建构的形象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属于好学向上、积极创新的,无论是日常的学习、考试、深造抑或是大赛、科研、发明,湖北地区的大学生都打破了公众以往认为大学生不热衷于学习的固化形象,从而塑造了其聪敏、阳光的群体形象。
  两家主流媒体对湖北地区大学生形象的建构以正面形象为主,主要是通过大量有关见义勇为、公益活动、科研创新的报道来塑造大学生热心公益活动、敢于见义勇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有少量负面形象的报道,主要集中在考试作弊、争执引起的纠纷、精神障碍、入室盗窃等问题上,特别是关于心理健康的报道,如《黄冈籍名校博士退学后失踪三年》、《女研究生精神障碍住进了医院》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广泛议论,媒体对“名校博士”和“女研究生”身份的强调容易给公众一种误导,认为书读得越多、学历越高,精神压力就会不可避免地越大,就越容易造成精神问题,这种报道有意无意迎合了社会上关于博士、硕士特别是女性博士、硕士“妖魔化”的言论,笔者以为是不恰当的。
  经分析,我们认为主流媒体在对大学生群体的报道中,总体正面形象或中立的报道比较多。从主流媒体的价值观念出发,媒体对大学生现存的复杂心理问题以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并没有过分渲染。媒体对大学生群体形象的建构,关键在于媒体是否能够坚持客观、真实的报道原则,而不能以商业化的眼光去追求猎奇和所谓的话题效应。
  【本文为“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主流媒体对大学生形象建构的实证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G534】
  参考文献
  ①卢德平,《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
  ②金兼斌,《大众传媒中的大学生形象》[J].《国际新闻界》,2006(2)
  (作者: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讲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5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召开“有爱无碍,检察公益诉讼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总结推广检察机关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的典型经验。在全社会共同关心无障碍环境建设之际,笔者认为,当前应加快我国无障碍环境的立法。无障碍环境立法,涉及我国无障碍环境的立法基础、无障碍环境的立法需求和我国无障碍环境的立法构想。  无障碍环境的立法基础
【摘要】报纸以一定时期的社会活动为报道内容,本文着重研究《益世报》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探查《益世报》学生运动报道特点,发现《益世报》在一定时期的报道立场。学生运动作为传统社会运动的一种,可以从《益世报》对学生运动的报道中看出报刊与社会运动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探究在当代中国,大众媒介如何进行社会运动报道。  【关键词】益世报五·四运动社会运动报道  二十世纪前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为了各
“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黎老师 电话:18618250915 010-59766299-646 邮箱:zhutixuexi@joyschool.cn  语文主题学习官网:http://www.52xyzt.com/jjsd/index.jhtml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交流QQ群:202468487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交流QQ群:182408609  通信地址:北京市
【摘要】本文试以现代化范式为基础,并且结合新史学“一切都是当代史”和“一切都是思想史”的理论背景,运用相关新闻学、政治学的知识,通过以《大公报》在重庆谈判前后的相关社评和相关言论分析,以小见大地反映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阶层在面临抉择时的反应以及其所面临的现实与理想间的差距。并且试图以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在具体历史情境下的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今天重新反省百年来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导语:丹麦是个小国,全国面积才42916平方公里,人口才562万。因此,每个公民都不能被遗忘,政府的工作“以人为本”。  今年年中,联合国机构公布的《2015年全球幸福报告》显示,在全球158个国家和地区中,丹麦排在瑞士和冰岛后面,是世界上第三幸福的国家。而在前三年的报告中,丹麦的排名都是第一,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尽管今年的排名后退了两位,但人口只有562万的北欧小国丹麦依然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幸
【摘要】本文以《河池日报》和《右江日报》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两报中涉及桂西北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存在相似之处,均通过“正面”为主的报道立场,重点关注少数民族风俗方面内容,着重图片报道形式,从新闻报道中再现了民俗文化丰富的少数民族角色,同时也再现出被动的接受帮助的少数民族角色。  【关键词】《河池日报》《右江日报》少数民族角色再现  一、研究目的  桂西北地区
从本期开始,“信息技术课堂案例分析与策略”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里,我们将陆续展现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普遍会遇到的棘手问题(例如,本期我们通过案例共同探讨差异性教学策略),并在成功解决问题的案例分析与对策中,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吸取宝贵的经验;这里,我们需要倾听您的困惑,更需要您的献计献策。唯有关注自身成长,信息技术才会获得更充足的“阳光”,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才会愈加宽广。  明天,讲述成功案例
一个跃升的无线城市——台北市无线网络新都  金溥聪台北市政府副市长  八年来,台北市政府以“营造网络新都,打造无线城市”为方向,提出了“多用网路,少用马路”的核心理念。  2003年及2006年,台北市两度入选由世界通讯端协会(WTA)所属智能城市论坛(ICF)组织评选的“世界七大智能化城市”,并于2006年6月9日获得“2006年度智能化城市”的首奖。2006年12月6日,台北市参加了国际无线网
陈晓明:我关注东西的作品也有好多年,个人和他有着二十多年的友情。东西做小说是会让我惊喜的,他最早的小说大家可能都熟悉,《没有语言的生活》,这部小说获得1998年鲁迅文学奖。这篇小说的构思颇为独特,它对几个人物的刻画都是非常独到的。东西随后写了很多作品,包括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后悔录》,可以看到他的叙述和中国过去的长篇小说有非常大的不同,中国过去的长篇小说大多是贴着历史走,按历史的编年来写。这可
【摘要】当今社会,媒介素养在师范生素质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师范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对信息的把握、处理和传播能力将影响师范生在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我们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师范生的媒介素养进行调查,了解师范生媒介使用现状,发现媒介对师范生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师范生的媒介能力与其媒介使用情况关系密切。研究还发现高校师范生的媒介素养在教育实践的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并对调查中发现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