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方法谈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活动的展开,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下进行的。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更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新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的提出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开始,而问题的的解决则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目的。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呢?下面简要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1算一算
  
  数学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许多计算问题也是如此。如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以“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为基础,学习前学生已经会列竖式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与其通过常规性地讲解计算法则,倒不如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因而我出了两道题:54+23和54+28。在巡视中发现54+23=77基本都对,而54+28出现了三种情况:
   5 45 4 5 4
  + 2 8 + 2 8+ 2 8
   7128 2 7 2
  从中学生自然发现问题:“4+8”满十了,怎么办?在认知冲突中展开的探究活动是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需求,肯定带有无比巨大的主动和热情,所获的知识是牢固的,情感、技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赛一赛
  
  喜爱比赛,感受赛程中紧张、刺激的气氛是儿童一般都有的心理,而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比赛则更易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和兴趣。例如,在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编了一些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如下:
  4+4+4+4+4+4
  2+2+2+2+2+2+2+2
  8+8+8+8+8
  7+7+7+7+7+7
  比赛前,我故意让他们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计算比赛。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认为老师肯定输。可谁知,老师却很快报出了答案。“怎么老师算得这么快?”学生急于探索“看起来必输却出奇地赢了”的奥秘,问题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带着这强烈的求知欲望转入下一阶段的探究学习,其效果不言而喻。
  
  3找一找
  
  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发现的数学问题,我们要引导学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身边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前,布置学生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三角形”。课上学生开始交流:自形车的三角架,安装空调室外机的架子……学生找的越多,就愈来愈明确这样一个问题: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本领,使生活中那么多地方要用到?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带着疑问走入学习,最后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正是学生身上最难能可贵的数学品质。
  
  4猜一猜
  
  小孩子天生喜欢猜测,新大纲中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测。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出示一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和圆形等等,让学生从中找出正方形和长方形。接下去鼓励学生大胆猜一猜他们所熟悉的好朋友——正方形和长方形究竟有哪些特征?不管学生猜测的结果如何,都是学生直觉思维的直观反映。让学生在这种猜测中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实验、讨论来验证自己的猜测,使新旧知识顺畅连接起来,为后继学习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算一算、赛一赛、找一找、猜一猜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此外,还可以有玩一玩、做一做等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只有这样,才能巧妙展示知识的先后联系或新知识的生长点,找准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自然地进入探索活动,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其他文献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小学科学教学就在于让学生成为科学现象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何落实这种教学理念呢?结合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1创设情境,引领发现    探究是每一个人天生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而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  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
期刊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那么,什么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简单地讲,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
期刊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教材是载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可供探究式学习的知识与方法,若能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定能逐步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本文以《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教学为例,谈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学习的情景资料有:①近代物理发展史实的音频、视频资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
期刊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建设电类专业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教学大纲、教材构建、师资队伍培养、专业实训室建设、教学方式的改进等问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电类专业建设教学方式    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应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应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所以总理的话为我们明a确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随着国家制造业信息化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平等交流、和谐互动是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然而现实的课堂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往往呈现出教条僵化或形式主义的倾向。下面是我在平时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互动的点滴尝试。    1有效预设,激发创造潜能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教师过分重视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课堂的动态生成,更多关注教学过程的严密性
期刊
阅读理解能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即是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工作。为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首先要铺筑阅读路——丰富词汇量  抓好词汇教学,把握好单词关,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排除影响学生阅读的障碍。我们要想
期刊
现在完成时是初中新课标要求考查的重点语法项目之一。学生从八年级下册开始初步结识,它是初中阶段几种基本时态中用法最为灵活的一种。很多学生由于对现在完成时的语法特点理解不透彻,经常与一般过去时及其它时态混淆不清,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这一语法规则,并能学以致用。    1注重讲解,使学生易于理解    现在完成时的结构是: 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
期刊
小学生语文作业严重呈现出“机械呆板,负担沉重”的操作模式,如频繁的重复抄写,机械的死记硬背,枯燥的题海训练,单一的知识仿效,钻牛角尖的偏题怪题等等。这种种的作业形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小学语文作业形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正视存在的问题,改革“机械单一”的作业形式,设置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作业,激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提出了在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几条探究性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变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从而更好的理解和灵活掌握知识,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学习主动性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学中时刻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主动性是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集独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