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小学数学中反映数和形本质属性的数字、图形、符号、名词术语和定义、法则等都是数学概念。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极强的基础性,概念教学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概念时,要根据不同概念的不同特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按感知、形成、巩固和运用四个阶段进行教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创设现实情境,引入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求概念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充满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在概念教学时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尤为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产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概念的引入方式要恰当,要根据不同的概念创设不同的情境。创设情境引入概念的方式很多:创设故事情境引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新课学习。动手操作情境引入,一些有数学背景的玩具和游戏不仅能愉悦、陶冶学生的身心,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教师在设计具体情境时切忌单刀直入,全盘托出,而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紧密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旧到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入。
二、加强实践探究,建构概念
当学生感知概念后,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必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和学习手段,剔除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抽取其基本属性,认真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找准概念中的重点难点给学生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自己正确、清晰的知识框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托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要想获得正确的概念必须有一个主动、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并不能把现成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简单地“灌”或“塞”给学生,不能只重视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对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探究与发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结论获得的过程。如我们可以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把八根小棒分成两份,交流不同的分法,然后引导学生将几种分法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发现“4根与4根”的分法的本质特征是“每份的根数一样多”,并指出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三、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如:开始学习“角”,教师凭借常见的直观实物(五角星、三角板等),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意义。
四、联系实际运用,拓展概念
数学概念既然来源于生活,就必须回归生活。教师要设计富有实用性、生活性的习题,让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思考“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等问题,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对新学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地多次重复。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获得外,还要加强数学概念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组织情境练习既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概念、巩固知识,又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在实践中主动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例如,学习了“等腰三角形”之后,可设计一组操作题:(1)画一个等腰三角形;(2)画一个顶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3)画一个腰长为2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如: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要求学生利用“轴对称”这种特性自行设计一个图案布置本班教室,进行成果展示。如教学“约数与倍数”时,课堂小结后我宣布下课,师生告别后我突然一言不发,正当学生莫名其妙时,我神秘地问:“你们想不想做游戏啊?”学生答:“想。”我又问:“那你们想坐下吗?”学生答:“想。”“那我们就来做个就座游戏吧。”接着我提出就座要求:我这里有几个数,当你的学号是它的倍数或约数时,你就可以坐下,但坐下前必须用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说一句话。我先后出示“2”、“3”、“5”,学生一批批地坐下,再问剩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坐下?你希望老师出示哪个数?但现在老师只能出示一个数了,那该怎么办?学生愣了几秒后异口同声地说:“1。”从而知道了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下课后学生仍兴趣盎然,意犹未尽。一个小小的游戏,会让孩子们回味许久,而它无形之中所渗透的知识也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脑海里。
总之,概念教学的各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引入后要紧接着形成,形成后要及时巩固,巩固中要加深理解,同时又要为概念的发展做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掌握使用,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现实情境,引入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求概念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充满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在概念教学时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尤为重要,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产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概念的引入方式要恰当,要根据不同的概念创设不同的情境。创设情境引入概念的方式很多:创设故事情境引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新课学习。动手操作情境引入,一些有数学背景的玩具和游戏不仅能愉悦、陶冶学生的身心,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教师在设计具体情境时切忌单刀直入,全盘托出,而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紧密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旧到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入。
二、加强实践探究,建构概念
当学生感知概念后,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必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和学习手段,剔除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抽取其基本属性,认真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找准概念中的重点难点给学生讲解,帮助学生构建自己正确、清晰的知识框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托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要想获得正确的概念必须有一个主动、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并不能把现成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简单地“灌”或“塞”给学生,不能只重视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对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探究与发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结论获得的过程。如我们可以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把八根小棒分成两份,交流不同的分法,然后引导学生将几种分法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发现“4根与4根”的分法的本质特征是“每份的根数一样多”,并指出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三、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这样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如:开始学习“角”,教师凭借常见的直观实物(五角星、三角板等),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意义。
四、联系实际运用,拓展概念
数学概念既然来源于生活,就必须回归生活。教师要设计富有实用性、生活性的习题,让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思考“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等问题,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对新学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地多次重复。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获得外,还要加强数学概念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组织情境练习既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概念、巩固知识,又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在实践中主动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例如,学习了“等腰三角形”之后,可设计一组操作题:(1)画一个等腰三角形;(2)画一个顶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3)画一个腰长为2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如: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要求学生利用“轴对称”这种特性自行设计一个图案布置本班教室,进行成果展示。如教学“约数与倍数”时,课堂小结后我宣布下课,师生告别后我突然一言不发,正当学生莫名其妙时,我神秘地问:“你们想不想做游戏啊?”学生答:“想。”我又问:“那你们想坐下吗?”学生答:“想。”“那我们就来做个就座游戏吧。”接着我提出就座要求:我这里有几个数,当你的学号是它的倍数或约数时,你就可以坐下,但坐下前必须用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说一句话。我先后出示“2”、“3”、“5”,学生一批批地坐下,再问剩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坐下?你希望老师出示哪个数?但现在老师只能出示一个数了,那该怎么办?学生愣了几秒后异口同声地说:“1。”从而知道了1是所有自然数的约数。下课后学生仍兴趣盎然,意犹未尽。一个小小的游戏,会让孩子们回味许久,而它无形之中所渗透的知识也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脑海里。
总之,概念教学的各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引入后要紧接着形成,形成后要及时巩固,巩固中要加深理解,同时又要为概念的发展做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掌握使用,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