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命沉渊的古代采珠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eery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珍珠,孕育在珍珠贝腹内。珍珠贝,生长在大海和江河湖泊之中。在人工养殖珍珠尚未出现的漫长岁月里,人类要想获得珍珠,必须潜入大海和江河湖泊中去采撷珍珠贝,然后剖开珍珠贝寻找珍珠。人类采撷珍珠的历史,是用血肉之躯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人类采撷珍珠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与危险的过程。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采撷珍珠的职业,是一个高危职业。每一颗晶莹圆润的珍珠,都是采珠人用健康甚至生命换来的。当珍珠在封建帝王、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的冠服上光芒四射时,也有采珠人的血光、泪光隐隐闪现。
  世界上最优质的珍珠,是生长在大海里的海水珍珠。潜入烟波浩瀚的大海里采撷海水珍珠,比潜入江河湖泊中采撷淡水珍珠更具风险。因为孕育海水珍珠的20多种珍珠贝,有的生长于10多米深的浅海海底,有的栖息在几十米深的深海之中。神秘莫测的海底,沟壑纵横,礁石密布,暗流汹涌,漩涡不断,还有毒海蛇潜伏于礁石缝,毒海蜇漂浮在海水中,更有恶鲨鱼成群结队地巡游觅食。采珠人潜入海底,不但要承受海水的巨大压力,面临被暗流卷走、漩涡吞没的风险,还随时会遭受毒海蜇、毒海蛇和恶鲨的突然袭击。
  
  南海明珠——南珠
  
  我国的海水珍珠,全都产自南海,因而被称为南珠。南珠的主产地,是广西的合浦县沿海。南海的采珠业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形成于商周时期,兴盛于先秦两汉时期,却是有史料可查的。从商周时期至唐宋时期,南海的采珠业一直沿用着潜海捕捞的原始方式采撷珍珠。采珠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居住在岭南沿海,以舟楫为家、以采捕为业的“疍民”。“疍民”家的男孩,七八岁便下海扑腾,在长辈的指导下学游泳、学潜水、学采珠了。到了十五六岁时,已经练就了一身潜海的好本领,成为了一个合格的采珠人。采珠人潜海采珠,通常是父子、兄弟结伴,十余个人驾驶着一艘采珠船,一同入海作业。
  古代的采珠船,是一种特制的木船,像渔船那样以风帆作动力,但形状和渔船稍有不同。渔船的船头是尖的,船尾是平的,状若梭子。采珠船的船头和船尾都是圆的,船体比渔船宽阔,好似一只巨大的椭圆形木盆。采珠船上必备的工具有缆绳、陶缸、草荐、木桶、木盆、竹篓、采珠刀等等。圆头的采珠船行驶起来当然没有尖头的渔船那样灵活,时常受阻于大海中的漩涡。采珠船如果在航行途中遇到较小的漩涡,就沿着漩涡的边缘驶过;如果遇到较大的漩涡,便将船上的草荐一张张地抛进漩涡之中,待漩涡受到草荐的阻挡变小、变慢时,采珠船才能安全地驶过。
  采珠船的目的地,是珠母海中珍珠贝聚生的海区——珠池。采珠船航行到珠池海面时,船上的采珠人便分成两组,有分工、有合作地开始了海上作业。一组人潜入海底采撷珍珠贝,一组人在采珠船上负责驾船和接应。潜海采珠的,都是身强力壮、水性好的青壮年男子,一个个赤身裸体,系一根细而长的绳索在腰部,一手持一柄磨得雪亮的采珠刀,一手挽一只腹大口小的竹制采珠篓,入水时做一次深呼吸,憋足一口气,潜入海底便睁大了眼睛寻找珍珠贝,找到了便拾入采珠篓中。有的珍珠贝是利用附着性极强的足丝附生在礁石上的,采珠人用手捡拾不动,便挥动采珠刀,砍断珍珠贝的足丝,再将其拾入采珠篓中。憋不住气时,采珠人便摇晃系在腰部的长绳,向在船上负责接应的同伴发出上浮信号。牵着绳索等候在船舷边的接应者,大多是年岁较大、采珠经验丰富的长者,一看到垂入大海中的绳索在晃动,便迅速扯起绳索,将采珠人提出水面,让他换气,同时接过他装有珍珠贝的采珠篓,把他采到的珍珠贝倒入贮满了海水的陶缸中暂养起来。
  采珠人从采珠船上纵身跳入大海,顷刻间便不见了踪影,在船上接应的人,只能通过手中牵着的长绳感觉到他的存在。接应者若是看见采珠人潜海处有缕缕鲜血浮出水面,便知道大事不好,采珠人已在水下遭到了恶鲨鱼的袭击,慌忙将采珠人提上来时,已经是胸溃腹破,脚残手断,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即使侥幸逃过一死,也成了个残废人。有时候,提上来的仅仅是采珠人的残肢断臂。
  毒海蛇和毒海蜇虽然没有恶鲨鱼那样凶猛,可一旦被它们袭击,也是凶多吉少。被含有剧毒的毒海蛇咬伤,若不能及时抢救,很快便会中剧毒死去;被毒海蜇蜇伤,则无特效药可医,蜇伤处往往红肿溃烂,痛苦不堪,严重者也会危及生命。
  采珠人在海底憋不住气,摇晃绳索发出上浮信号时,如果在船上接应的人提绳索提得慢了点,采珠人便会被憋得七窍流血而死。有时候,在船上接应的人突然感觉到牵在手中的绳索变轻了,急忙提起时,仅余一根不知何时断裂了的绳头,那说明采珠人已被暗流卷走,或者被海底的漩涡吞没了。失踪在海底的采珠人,连尸首也找不回来。
  采珠人在大海中遇到的致命杀手,不仅仅是毒海蛇、毒海蜇、恶鲨鱼、海底暗流和漩涡,一些巨大的珍珠贝,也会成为致命杀手。在南珠之乡合浦沿海,流传着种种采珠人遇难海底的惊险故事,其中的一个故事,便是采珠人遭遇巨大珍珠贝受困溺死的恐怖故事。
  这个恐怖故事发生在哪一个朝代,已不可考。说的是一艘采珠船驶入著名的白龙珠池采撷珍珠,采珠人身系长绳潜入海底不久,在船上牵着长绳接应的人便看见长绳猛烈晃动,急忙提起绳索,可是绳索重若千钧,无论如何也提不动。几个人一起用力提,绳索就像在大海里生了根似的,还是纹丝不动。起初,大家以为是采珠人的脚卡在了礁石缝中拔不出来,因为这样的情况,每一个采珠人在海底偶尔都会遇到。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另派一个水性好的采珠人下去施救,才有可能帮助受困者把卡住的脚拔出来。可这一次情况极为特殊,当施救者潜入海底准备救助受困者时,却看见了令他吃惊的一幕:受困者不是被礁石缝卡住了脚,而是被一只大若澡盆的巨贝夹住了手腕。施救者无论怎样用力拉扯,都没法帮助受困者拔出手腕。用尽全身力气去掰巨贝的外壳,两扇外壳如同紧闭的石门一样沉重,根本掰不开。挥起采珠刀猛砍巨贝的外壳,可外壳坚硬得如同岩石,一刀砍下去,只能砍出一道白印子。情急之中,施救者只得采用断腕求生的狠心方式,挥动采珠刀,砍断了同伴的手腕。待施救者抱着同伴浮出海面时,已经晚了,这个倒霉的采珠人已经因为溺水时间过长停止了呼吸。
  那次以后,这只巨贝又先后多次夹住其他采珠人的手腕,让多名采珠人溺毙海底。原来,这只巨贝腹中孕育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硕大夜明珠,每当它张开贝壳时,这颗夜明珠便光芒四射,吸引了看到它的采珠人。采珠人谁不想采到这颗夜明珠发一笔财呢?可他们谁也搬不动这只沉重的巨贝,只得伸手到巨贝腹中去掏取夜明珠。不料这时巨贝猛然关闭贝壳,采珠人的手腕便像被老虎钳钳住似的,再也拔不出来了。后来,一位采珠经验丰富的年老的采珠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才收拾了这只屡屡置采珠人于死地的巨贝。他在采珠船上煮熟了一个南瓜,让两位水性极好的采珠人用棉絮包着滚烫的南瓜潜入海底,趁巨贝张开贝壳时,把南瓜硬塞进巨贝腹中。巨贝受到惊吓,猛然合上贝壳,便被南瓜烫死了。十几名采珠人一起潜入海底,用十几根缆绳拴住巨贝,才将它拖上了采珠船,从它的腹内取出了那颗夜明珠。这种巨贝,便是最大的海生贝类——砗磲。
  由于海底充满了未知的风险,采珠人潜入海底之后能否采撷到珍珠贝,能否活着回到采珠船上,就全凭运气了。因此,岭南沿海的采珠人一直在做改变原始采珠方式的努力,以减少潜海采珠的风险。
  
  古代采珠技术的改进
  
  大约到了唐代,南海的采珠人开始有了一些防护措施,他们从赤身裸体潜海采珠,变为身穿防护衣、携带呼吸管潜海采珠。防护衣,是一件用棉布或熟牛皮缝制的紧身衣,把躯体和四肢紧紧地包裹起来,还有一只与紧身衣相连的头套包住整个脑袋,只露出眼睛、鼻子和嘴巴。呼吸管是一根用锡制成的长管子,两头各有一个喇叭口,一个喇叭口露出水面进空气,另一个喇叭口罩住采珠人的口和鼻子,让他潜入海底之后还能够换气呼吸。有了防护衣,采珠人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住毒海蜇、毒海蛇和恶鲨的袭击了;有了呼吸管,采珠人不但能潜入更深的海底,还能在海底待很长时间,采撷到的珍珠贝也更多了。
  随着指南针、航海六分仪等航海仪器的发明和应用,采珠船能够航行到更远的海域了。此时的采珠船也大有改进,采珠人在船上安装了木轱辘或铁轱辘绞车,潜入海底的采珠人需要上浮时,在船上接应的人便摇动绞车,将他连人带珍珠贝一起拉上来,这比赤手空拳地提绳索更快速、更省力。
  到了明代,采珠人相继发明了两种不用潜海也能采撷到珍珠贝的采珠方法。
  一种是铁珠拨拨海采珠。采珠人打造出一根数丈长的铁珠拨,联络起数十艘采珠船,选择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的好天气,一起驾船出海,驶到海上珠池,在珠池中围成一个圆圈抛锚停泊,沉一只用铁器作坠物的麻绳网兜入海底,采珠人站在船上,手持长长的铁珠拨,朝着海底一阵阵拨弄,将珠池中的珍珠贝拨入网兜中,待网兜里装满了珍珠贝,便摇动绞车,将网兜绞到采珠船上。这种方法降低了潜海采珠的风险,却存在着许多缺陷:一是铁珠拨长而且沉重,要力大如牛的壮汉才操作得动,体弱力小者则难以操作。二是将铁珠拨伸入目力不能及的海底拨采珍珠贝,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除非海底珍珠贝密集,否则不能保证有所收获。有时海底珍珠贝稀少,百余名采珠人手持铁珠拨拨弄一整天,也收获寥寥。三是孕有大珠的老贝,大多栖息在深海,藏身于礁岩,铁珠拨够不着,铁珠拨能采撷到的,多是细小而普通的珍珠。因此,铁珠拨拨海采珠的方式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便被淘汰了。
  另一种是铁珠耙耙海采珠。采珠人受农民使用耙子耙田的启发,设计出了一种重达数百斤的铁珠耙,在铁珠耙上围一圈用麻绳编织成的网兜,将铁珠耙连同网兜一起沉入海底,采珠船乘风扬帆,用直径三四寸的粗缆绳拖着铁珠耙破浪航行,从海底的沙石里把珍珠贝耙出来,滚落进网兜中,待网兜沉重到拖不动时,落帆抛锚停船,摇动绞车,把装满了珍珠贝的网兜绞到船上。铁珠耙耙海采珠,比铁珠拨拨海采珠先进了许多,但同样存在着多种缺陷:一是投入成本高;二是不易操作;三是只能耙采平坦的浅海里的珍珠贝,耙采不到深海和沟壑纵横、礁石丛生的海域里的珍珠贝;四是耙采到的除了珍珠贝之外,还有海底的珊瑚、石头、海草等杂物,让收获大打折扣;五是铁珠耙经常被海底的礁岩挂住,断裂在海中难以寻回;六是如果采珠船乘风破浪快速行驶时,铁珠耙突然挂在了海底的礁岩上,会把采珠船猛然带翻,沉没海中,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因此,岭南沿海的采珠人只能在平坦而无礁石的浅海海域使用铁珠耙耙海采珠,在沟壑纵横、礁石丛生的海域和深海海域,依然沿用着潜海捕捞的原始方式采撷珍珠。
  岭南沿海是台风高发地区,古代的采珠人气象知识有限,不能准确预报台风,驾驶采珠船出海作业全凭老天爷赏脸。如果老天爷不赏脸,在海上突然遭遇台风袭击,采珠船便会被狂涛恶浪撕成碎片,采珠人全部葬身鱼腹。采珠人解释不了台风的成因,认为是海神在作怪,每年农历三月开采珍珠时节,都要宰杀五牲,焚香点烛,燃放鞭炮,遥对珠池跪拜,祭祀海神。如果在祭祀之后还遭遇台风,便以为是祭祀不诚,海神不悦,或者是过多地采撷大海中的珍宝触怒了海神,此时无论采撷到多少珍珠贝,都必须一只不留地倒入海中,然后空船返航。
  
  历史上的“人命易珠”
  
  对采珠人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的大自然,而是来自于贪婪残暴的封建统治者,也就是“人祸”要大于“天灾”。封建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对珍珠的贪欲,往往不顾采珠人的死活,不但对岭南沿海的采珠人课以沉重的珠税,派出如狼似虎的兵丁强征珠税,还经常滥下采珠诏命,强逼采珠人冒死为皇家采撷珍珠。
  五代十国时南汉王朝的末代皇帝刘鋹,是一个奢靡荒淫、凶残暴虐、嗜珠如命的无道昏君,他曾经下诏在岭南沿海广设采撷珍珠的专门机构——媚川都,派出八千军士,像押送苦役犯似的强押珠民出海,把大石头绑在珠民的脚踝上,沉入数百尺深的大海中采撷珍珠贝,采不到不许浮出水面。谁要是采不到珍珠贝偷偷解开绑在脚踝上的大石头浮出水面,在船上监采珍珠的军士便刀斧相加,将其砍死。每一个媚川都,每天都有珠民溺死海中。自设置媚川都以来,溺死珠民不计其数。即使到了严冬时节,海水冰凉得刺骨,媚川都的军士也不许珠民息工。珠民潜入冰凉的海水中采珠上来,已经被冻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在船上接应的珠民急忙用煮热的毡子把他裹住,裹慢一点,人就冻死了。如果潜海太深、承受的海水压力太大,即使不被溺死和冻死,也会患上减压病,七窍流血死去。
  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垄断南海珍珠,开创了派太监到南珠之乡监采珍珠的先例,在盛产珍珠的雷州和廉州的大海边各修筑了一座珍珠城,由监采珍珠的太监率兵驻守。珠民们以生命作赌注潜海采撷来的珍珠贝,全都要集中到珍珠城剖贝取珠。剖出的上品珍珠,一颗不留地远道运去京城,供皇室享用。
  监采珍珠的太监是受了皇命而来的钦差大臣,一个个趾高气扬,狐假虎威,横行霸道,敲骨吸髓,强征暴敛,鱼肉百姓,弄得岭南沿海民不聊生。珠民们走投无路,或结成盗珠团伙携带武器冒险下海盗采珍珠,或树起反旗聚众暴动,但都遭到明朝军队的血腥镇压,最终落得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悲惨下场。明万历十年(1582年),廉州府的珠民不堪苛政暴动失败,就有120人同时被斩首于市曹。一时间,廉州府沿海“积血为化海水丹,万落千村半已残”。
  明代诗人顾梦圭,曾经写过一首名为《珠池叹》的诗,描述了监采珍珠的太监在合浦胡作非为带给当地百姓的痛苦:
  往时中官莅合浦,
  巧征横索如豺虎。
  中官肆虐去复来,
  谁诉边荒无限苦?
  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由于宫中急缺珍珠,嘉靖皇帝便发下圣旨,命两广仿照弘治十二年(1499年)大规模采珠的旧例,组织人力、物力下海采珠。两广巡抚奉旨,从岭南沿海各州县筹集采珠经费,调集了大大小小的采珠船600艘,征用了采珠民夫1万多名,并派出大批军士随船监采。这支采珠大军连续出海采珠3个多月,耗费了白银9318两,仅采得嫩小的珍珠80两。监采珍珠的军士和采珠民夫在大海上遭受风吹浪打,日晒雨淋,又饥寒交迫,劳累过度,病死、溺死了47人,有4艘采珠船被风浪打沉,26艘被风浪打坏,6艘连人带船失踪在狂风巨浪中。
  嗜珠如命的封建皇帝为了获得珍珠,不顾百姓死活强驱珠民入海采珠的暴政,历史上称为“以人命易珠”。以人命易珠的悲剧故事,在历朝历代都在不同程度地反复重演着。一部中国海水珍珠采撷史,实际上是封建帝王和达官贵人的奢侈史,潜海采珠人的血泪史。
  历代有良知的诗人,有感于采珠人的艰辛、危险与苦痛,秉笔直书,写下了许多描述采珠人悲苦和封建帝王暴虐的诗歌。
  唐代诗人王建,写过一首《海上谣》:
  海人无家海里住,
  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
  未央宫中常满库。
  明代诗人林兆珂,写过一首《采珠行》,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倏忽狂飙吹浪起,
  舵折帆摧舟欲圮。
  哀哀呼天天不闻,
  十万壮丁半生死。
  清代诗人冯敏昌,写过一首《采珠歌》:
  江浦茫茫月影孤,
  一舟才过一舟呼。
  舟舟过去何舟得?
  得得珠来泪已枯。
  这些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采珠人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以人命易珠”的暴政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贪得无厌,对南海珍珠狂采滥捕,导致南珠资源日渐枯竭,到了清朝末年,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南海珍珠采撷业,走向了衰落和消亡。文
其他文献
[题1]下面是苯和一组稠环芳香烃的结构式……①苯;②萘;③蒽;④并四苯;⑤并五苯;并m苯。(1)写出化合物②~⑤的分子式:①C6H6②③④⑤。(2)这组化合物的分子式通式是CH(请以含
今年上半年,大理供电局紧紧围绕网省公司部署,结合大理区位特点,从“服务意识、服务方式、服务能力”入手,深化市场化环境下的客户全方位服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优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恰恰是主要渠道,因此也是教师探索的中心。探究并应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设计好课堂教学程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防止两极分化,进而大面积提高初中化学
探究是指通过仔细地考察来了解某一事物 ,这是它的基本定义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给出了一个操作性定义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 :需要做观察 ;需要提出问题 ;需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以其现实主义的诗风在诗坛上独树一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他处世立身的准则。即使在仕途潦倒、老病孤舟时,也始终
7月11日,由中国中车旗下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我国首列“公交化”160 km/h CRH6F型城际动车组在完成20万km空载、重载试运行后,正式在广西南宁至北海区间载客试运营。CRH6F
高三数学复习 ,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与侧重点都各不相同 ,要求也逐步提高 .一、基础复习阶段———系统整理 ,构建数学知识网络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
研究函数问题 ,通常要透视函数的本质特征 .反比例函数 y =kx(k为非零常数 )的本质特征是“变量y与x的乘积是一个常数k” .由此可以得到反比例函数的两个重要结论 :若A点是反
人际交往水平影响着考生的心理状态和应考效率。本文提出了三个观点:1.考生应了解班级组织关系的特点,正确看待老师的管理作用,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过程,发挥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修辞则是一门讲求语言运用效果规律的科学。因此,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都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