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性高职“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致力探索新型“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融入国家产业基地,建设新型“园区学校”,依托学校筑巢引凤,建设新型“校内工厂”,实现了办学合作方的互利多赢和共同发展,为地区性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益思路。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校中厂;厂中校;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36-04
  一、引言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秉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按照“政校企行合作”的办学思路,积极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与镇区政府、企业、行业合作建立新型“厂中校”——园区学校;依托学校现有资源,筑巢引凤,建设新型“校内工厂”。新型“校中厂”的合作办学模式,是由校方提供场地,并进行管理,同时引进行业、企业或具有行业影响的专家到校内举办教学工厂和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厂中校”的合作共建模式,是由镇区政府提供场地,学校提供师资,企业提供设备、技术,行业提供指导,把学校办到产业园区。通过政校企行四方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开展融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于一体的教育教学,实现了合作方的互利多赢和共同发展。
  二、立足学校特色资源,建设新型“校中厂”
  (一)依托特色专业资源,建设多类型工作室
  依托区域行业大师,建设大师工作室。中山职院通过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引进多个技能大师,在校内建立工作室。由大师亲自向有关专业的学生传授技艺,并培训教师,指导专业建设。在传授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让学生全面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使工作室成为“学徒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场所。目前建有的大师工作室主要包括世界知名手模大师马乐山工作室、苏绣大師周雪清工作室和音响专家王伟涛工作室,这些工作室都是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的。引入代表性企业,建设企业工作室。为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合作效益,中山职院在校内实训区域开辟专门场地,引进企业工作室,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开发。比如,与企业共同开发与其需求同步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课程内容开展项目设计,把项目引入课堂,与企业方面实现实时实景互动,技术人员参与全程项目指导,学生在企业教师指导下参与项目制作设计。
  依托动漫游戏研发工作室的建设,动漫专业与智乐、金龙游戏游乐设备有限公司等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参与企业多个动漫游戏软件项目的开发,其产品已投入生产和实现销售。该专业还与其它国内企业合作开发出数字灯都等三维城市地图项目,与国外企业(新加坡)合作,开展“中国佛教动画研究制作中心”软件项目设计制作。
  (二)结合本地学生特点,建立“双创”教学工场
  中山职院结合本区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和本地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强烈的实际情况,着力加强创新创业的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过程。因此,专门成立创新创业(“双创”)中心,建立“双创”教学工场。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建有一个综合性的创新创业教学工场,共有“IT创新创业教学工场”和“灯具创新创业教学工场”等20多个师生(合作)创新创业项目进驻其中,为在校学生搭设了创新创业实践性平台。教学工场入驻项目既是学生创新创业的场所,又是教师的工作室,通过引入项目真实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根据企业真实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切入企业真实流程改革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情境企业化、师生身份社会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途径实践化、教学成果商品化、考核形式多样化、教学管理柔性化,营造了全真的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据麦可思公司调查,学院毕业生创业的比例达3.2%,比同类学校高出近一倍。近年来学生共获专利授权量600多件,连续三年位居广东省高职院校第一位。
  (三)探索新型“校中厂”模式,打造“校企合作中心”
  为支持学院深入开展政校企合作办学,中山市政府批准同意学院工业中心项目立项建设,打造“校企合作中心”。该中心共投资1.3亿多元,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7万多平方米。
  工业中心采取政校企合作的方式运作,并以企业化方式进行管理,与中山市现有的实训基地实行错位式的互补性发展,推进校企合作“校中厂”的建设。主要引进大型集团和上市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与服务中心、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行业协会实验室、试验基地、中试基地等单位和机构。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实行管理,企业提供师资、技术和设备,采取筑巢引凤、来料加工、创业孵化、企业赞助、共同经营等形式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专业建设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教学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系(院)与工业园区一体化、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一体化、教学课堂与生产车间一体化。
  三、融入区域产业基地,建设新型“厂中校”
  (一)融入电梯产业基地,合作建设电梯学院
  国家“火炬计划”电梯特色产业基地坐落于中山市南区,在此聚集了以“三菱电梯”和“蒂森电梯”等为代表的电梯及配套企业40多家,涵盖电梯设计研发、生产组装、营销物流、教育培训、安装及保养维修等多个产业链,初步形成了电梯产业聚集发展的格局。中山职院积极应对中山市电梯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借助行业指导,与当地政府和园区企业紧密合作,循着“先办专业,再建学院”的办学思路,由南区政府免费提供2万多平方米场地的用于机电实训基地建设,在全国首开高职教育的第一个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将专业办在电梯特色产业基地。
  1.高起点定位,确立行业影响。电梯专业从成立开始,即以高起点办学、为全行业服务为宗旨进行专业建设。充分借助行业指导,与国内电梯行业和技术管理的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院机械化研究分院(中国建机分院)合作,建立了以该院院长为主任、《中国电梯》杂志主编为副主任的电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制定电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宣传推广工作,完成了系列专业教材建设和实训设施建设工作,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此外,吸收行业知名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在校生和毕业生到各地电梯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在完成学历制教育的同时为电梯企业提供内训服务,建立了电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培训和鉴定等社会服务。   2.企业行业介入,共建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行业的介入及“校企行”三方的深度合作,构建以电梯零部件制造、电梯维保安装、检验检测和工程管理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为有效实现电梯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三菱电梯公司、蒂森电梯公司、京通资讯公司、中国建机分院等企业行业合作开发标准共通的课程。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设置电梯安装工程、电梯维护与修理、电梯安装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及安装维修技能鉴定考证培训等一系列双方共享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既为本专业学生服务,同时也为企业员工培训服务。对于校企共享共用的专业课程,在企业与学校的教学场地分别授课,必要时学生与企业员工可以换位学习,校企两方人员共同承担主要教学任务。通过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的方式,50%以上的专业教师来自行业及企业生产一线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其中包括中国建机分院、蒂森电梯公司等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比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电梯行业典型职业岗位课程教学考评系统”,可根据功能选择匹配,满足企业培训、员工自学、企业员工能力考评等需要。
  3.“校政企行”合作,开发教学资源。中山职院与蒂森电梯公司、中国建机分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企业行业合作,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和优质课程教材,并设专职人员负责实施。此外,根据企业行业需要,还开发了电梯考证培训和企业培训的三维图画版电梯系列教材,并按照项目式导向来组织编写并公开出版。编著了《电梯构造与原理》、《电梯安装与维修》等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材。校企合作开发的电梯专业系列自编教材已投入使用的有7种,其中,已公开出版3种。而且合作完成了具有行业推广价值的电梯安装维护、电梯零部件拆装等课程的三维动画软件系统和教学考评系统。
  由南区政府在电梯产业基地科技园区提供场地,学院和企业共同投入实训设备进行电梯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实训教学活动全部在电梯产业基地内完成,既方便了教学活动与生产工厂的密切衔接,也方便了基地内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还为教师参与基地内企业的挂职锻炼和科研服务创造了条件。同时,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训设备设施,完成了门类齐全的实训设备设施建设,多项电梯实训设备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完成开发并投入使用,填补了行业空白。
  4.“校政企”合作,共创服务平台。中山职院以电梯实训中心为基本依托,通过协议合作方式,与政府企业合作,承建并运营电梯特色产业基地创新平台和科研服务中心。该平台依托企业、行业及校内专家,为电梯行业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咨询服务;承担电梯企业行业的技术开发项目;为电梯企业提供检测试验技术服务。根据多方合作协议,以电梯专业及相关专业为主建设和运营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成立由专任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担任管理人员的创新服务平台运营管理机构,其建设和运营将充分体现生产性、服务性和示范性,主要服务于教学与生产、服务于行业和企业技术进步,平台将进一步增强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对外服务能力。
  依托行业首开全国电梯行业首批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山职院出任国家电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副组长单位,与中国建机分院共同发起,并参与国家电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工作。目前正在与有关电梯企业合作开发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技能鉴定站将为电梯安装工、维修工展开各种级别的培训、考核和鉴定工作,电梯从业人员也将通过鉴定拿到国家级职业证书。
  5.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培养体系。学院充分利用专业资源,发挥自身行业影响,创新培养人才合作方式,探索形成集电梯专业学历教育、岗前培训、成人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与国内八所职业院校联合开办电梯专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与有关院校合作开展“2 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二年在合作方学校学习基础课,第三年到我校学习专业课,并由我校负责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其中,2010年9月与湖南邵阳职院合作的“2 1”模式电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已经顺利完成第一批。2011年3月开始面向国内中、高职学校开展“2 1”形式的电梯专业合作办学推广,同时发起成立由知名电梯企业和中、高职学校组成的“电梯人才培训校企合作联盟”。学院教师带领学生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已完成安全钳部件和高速电梯噪声降解等项目。通过校企项目合作开发适合推广复制的电梯构造等四门标准化课程已经初步成型,对电梯专业课程师资的快速培训模式构建基本完成。
  通过企业成人大专班为企业培养人才,2011年3月与德资蒂森扶梯公司合作开办的电梯专业企业成人学历班顺利开学,经过成人高考录取的28名蒂森公司技术骨干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电梯维护与管理专科课程的学习,助推企业技术人员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6.“校政行”发起,共建电梯学院。为适应区域产业扩张需要,中山职院、中山南区政府、中国建机分院共同发起,由南区政府拟投入资金1亿多元,划拔土地100余亩,依托电梯专业建设的已有基础,遴选部分优质企业成立南区电梯学院。电梯学院的运营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校政行三方为主要发起人,吸纳国内骨干企业参加成立电梯学院理事会,构筑电梯学院管理架构。政府负责场地供给和建设,以及部分教学科研设备的投入;学校将现有电梯专业的人员和实训设备纳入电梯学院,负责电梯学院的日常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国建机分院作为行业指导单位,负责行业宣传推广、教学科研设备规划和专业师资培养等。
  电梯学院建设定位为全国电梯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为南区电梯产业升级扩张以及全国电梯行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电梯学院既有“厂中校”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场所“厂中校”,是一种新型独特的“园区学校”。
  7.“校政企行”合作,实现共赢发展。通过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行合作三个维度的深度合作,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政校企行”合作模式,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为各合作方带来了切实的价值利益,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发展。由于技能人才的培养紧跟产业发展动向,中山职院电梯专业的学生一毕业,马上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毕业生供不应求。因开设了电梯专业,并参与制定了电梯安装工、电梯维修保养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2008年度国家电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国仅两家单位获此殊荣。2009年全国电梯行业首批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落户学院;2010年“电梯维护与管理”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立项;2011年该专业受邀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成果展,其成果获得我国职教理论界与实践界的一致认同与好评。电梯学院的运作与建设,对南区电梯產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南区电梯产业产值2009年同比增长12%以上,2010年同比增长近三成;南区电梯产业基地也由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升级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通过教学、考证和技术项目的合作开发,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平台,拓展了新的利润空间。这种“校政企行”合作的共赢模式,为深化多方合作办学,全方位共同培养人才夯实的利益基础,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融入古镇灯具基地,合作共建灯具学院
  中山古镇是中国最大的灯饰产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拥有“国家火炬计划”古镇照明器材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号称“中国灯饰之都”。中山职院的专业建设积极融入产业基地,在全国首开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灯具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新工种,编写“灯具设计师“系列培训教材,帮助该镇建设灯饰专利数据库和灯饰产品快速维权中心,并拟将获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灯具设计与工艺实训基地迁移到灯具产业基地。以此为基础,古镇政府拟在与中山职院合作共建灯具学院。灯具学院的建立将从技术、人才、设备、职业资格标准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服务灯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山职院按照电梯学院和灯具学院的政校企行合作办学路径,正在拓展和深化二级(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模式。
  四、结论与展望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校中厂,厂中校”的建设,是地方高职院校依托地方政治经济社会资源,深入融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开展合作办学的有益探索,可为其它有关院校的合作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但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有待解决:一是政府对学校的支持要制度化,不应随着领导的变换而发生改变;二是为解决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的问题,应逐步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明确企业的责任,保障企业的权益;三是应着力解决行业弱势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充分给权放权,提供制度保障,有效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指导作用;四是学校在推进政校企行合作过程中,应尽量让参与主体(教师)为合作方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比如可以考虑把教师的合作服务能力及业绩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教师考核及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欣.高职产学研结合特色定位与运作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2]万伟平.公办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3]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作者簡介:万伟平(1973-),男,江西九江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评价。
其他文献
摘要:理工科大学的音乐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实践问题,应从音乐教学模式,音乐实践教学,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音乐教学环境这四方面加以改善,才能培养出既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高端技术人才。  关键词:音乐教学;理工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90-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在朝着创新型国
摘要:理想的教育是培育幸福的人,而感受幸福却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并通过让学生扮演两种角色、树立三种意识、感受四种幸福来提高学生的幸福能力,让幸福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教师才算是理想教育的践行者。  关键词:师生;幸福能力;心态;角色;意识;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
摘要:我国教育的现状是与教育原本的目的有一定偏差,教育实践者和受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探讨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尽量避免功利思想的影响,关注受教育者一生的成长和幸福感受。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269-03  一、中国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教育,历来是社会讨论的热点,关注此事的不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还有家长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充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一环。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三年思想动态情况的调研,初步剖析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动态;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35-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摘要:教材、生活、课外阅读是写话教学的土壤、阳光和雨露。以教材为依托,以生活为源泉,以课外阅读作支撑,调动学生的写话积极性,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开拓学生的写话思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切身感受,通过写话,从小培养写作兴趣。  关键词:阅读;感悟;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74-02  《语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德职业教育的异同点,查找出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办学条件、学生就业、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  关键词:中德职教差异;社会地位;办学条件;学生就业;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61-02  笔者于2007年6月,参加了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为期六周
摘要:微博、BBS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和新挑战。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要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以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挖掘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功能。因此关注高校网络舆情,把握舆情发展动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关键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但随着社会发展、信息量的增加,高校学生接触的信息日益繁杂,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也日益多元化。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过多因袭着传统内容,与实际需要有明显脱节。人性化是新兴教育方式之一,大大弥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枯燥性、陈旧性等不足。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导师和研究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研究生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系统,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在对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导师和研究生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和谐的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建议,并提出建立和谐的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和谐;导师和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数学中规律题的发现,规律题的解决方法的归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结出学习数学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方法,发现、归纳,引领学生走出数学这座迷宫。  关键词:规律;发现;归纳;兴趣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无穷奥妙的世界,姹紫嫣红,鸟语花香,万物灵动是它的外形,处处相关,物物相连是它的内涵。要想让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很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就要善于发现其内在规律,而数学这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