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盛唐的边塞诗派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述以高适与岑参为主的边塞诗派的主题,并以《别董大》与《《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为例,结合古诗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分别从历史起源、风格以及文学的角度三方面来阐述边塞的主题,通过分析作者的经历、文学作品来解释这一主题在品中如何展现以及该主题的产生原因,据此来揭示盛唐边塞诗歌盛行的原因。
  关键词:边塞诗;豪放;浪漫
  1 边塞诗派的历史起源及其风格
  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 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人是一群具有北方豪侠气概的天才型诗人,他们动辄以公侯卿相自许,抒发出了大唐盛世所特有的气势,但是只有高适一人在“安史之乱”后因功封侯,其余诸人多担任一些微末官吏,但是他们那大唐最强音的呼声却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忽视的。
  盛唐的边塞诗具有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豪放、浪漫、悲壮等各个方面。
  2 作者经历及文学作品
  高适(700-765)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
  岑参(约715年-770年),出身于官僚家庭,与高适并称“高岑”。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744年(天宝三载)也就是三十岁时中进士,授兵曹参军。749年(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751年回长安。754年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757年(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766年(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2.1 高适的《别董大》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2.2 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赏析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这是天宝十载六月,李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岑参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平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見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岂能愁见轮台月”,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请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祗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呢?这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
  3 边塞诗派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边境战争十分频繁,给诗人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素材。边塞诗歌的表现内容与盛世的时代精神之吻合,因此尤为适合表达时代的主流情绪。盛唐边塞诗是对我国古代边塞诗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边塞诗人在人生态度上积极进取的,而不是消极退却的,他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乐观情绪何英雄气概以及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他们对人民特别是对士兵都有深厚得同情,他们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这就是边塞诗派能在盛唐盛行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童晓龙(1996-),男,汉族,浙江金华人,就读于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短篇力作《试金石》的分析论述,向读者介绍其作品里出现的英雄主义主题。文章分析了作者作品中悲壮而伟大的英雄主义的来源,本质上是由于作者早年的游历经历和法学教育背景导致的。文章进一步指出,尽管英雄主义是悲壮的,孤独的,它的思想价值至今仍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关键词:史蒂文森;《试金石》;英雄主义;主题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
期刊
摘 要:在千百年的历史当中,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至今未能盖棺定论。有人极力称赞他的军事才能,赞扬他“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灭如也”[1];但也有人称他是“乘资跋扈,肆行酷烈,剥削元元,残贤害善”,[2。这篇文章主要通过不同时期对曹操的褒贬评价,并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曹操;评价;才能  1 历史评价  1.1 身前评价。曹操少年时期纨绔子弟的形象,却被一些人看中
期刊
摘 要:《申报》是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其内容丰富,记载翔实,以文艺副刊影响最大。《申报》上发表的词作数量众多且内涵丰富。本文试图从民国词的数量及内容、词作者概述以及传播介质三个角度探求和还原《申报》在民国期间刊载的词作的概貌。  关键词:《申报》;民国;词  1 民国词的数量及内容  经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民国期间,《申报》上发表词作至少约有861首,涉及词人200余位。由于民国历
期刊
摘 要:《西游记》作为一部明朝的神魔奇幻小说,时人称之“以幻事言真理”。讲述了师徒四人历经苦难取经修成正果的故事。而“孙悟空”无疑是作者吴承恩塑造的最为成功的经典形象。作为创作者,他将内心的抱负与理想寄予这只石猴,并将其诉诸笔端构成一个完整丰沛的人物形象,同时在文本中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审美意象出现。孙悟空在整部故事中的经历亦是作者一场修心之旅,作者通过结合其个人经历不断将这一审美意象完善化。这一审
期刊
摘 要:音乐鉴赏是培养高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高中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的走马观花地欣赏,而是要充分揭示音乐的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具有艺术魅力的部分。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
期刊
摘 要:陶渊明的归隐,是对儒家道家思想之间徘徊和选择的过程,是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在天下无道,官场黑暗的现实面前,儒家固穷安贫的精神成为他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而他自然守真的追求也蕴含着深刻的道家玄学的意味。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思想成因  说起陶渊明,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钟嵘在《诗品》中说他是“千古隐逸诗人之宗”[1],南宋周紫芝有诗:“少陵有句皆忧国,陶令无诗不说归。”杜甫是入世的,陶
期刊
摘 要: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要件,也是贯穿于中华传统文明发展当中的一条主线,在传统社会中作用于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成为维护中国文明传承的重要因子,和文化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当中,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和为贵的价值观最具代表性,由这两个维度切入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有利夯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事业。  关键词:“和”文化;天人合一;和为贵  中国传统“和”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
期刊
摘 要:中国历史上最具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就是汉代和唐代,它们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汉唐时期,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十分便利的交通和统治政策为国际交往提供了便利。汉唐时期陆路四通八达,并且开辟了海上交通,因此,汉唐在当时世界上的声望是非常高的,一度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交流的中心,同时也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本文从汉唐时期的发展以及“汉唐气象”的意义入手,从汉唐时期文化的独特性等方面探究“汉唐气象
期刊
摘 要:《四朝代》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风俗习惯方面都有涉及。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克立· 巴莫亲王能够把泰国老百姓心目中对国王的眷恋和忠诚表现得生动美丽。这部作品的背景是泰国曼谷王朝第五世皇到第八世皇时期与国王有关的故事,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但老百姓对国王的这种眷恋和忠诚,是不会改变的。  关键词:小说;四朝代;克立·巴莫亲王  《四朝代》以泰国曼谷王朝第五世皇至第八世皇
期刊
摘 要: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媒中最关键的一环,若只是一味地追求时效性与商业利益,不顾及到大众传媒对人的行为的导向性,则年深日久,人心思变,必然会引起社会动荡,如若真到如此境地,则悔之晚矣。  关键词:新闻写作;大众传媒;行为导向  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通讯、互联网设备走进千家万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方便快捷,沟通渠道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