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实施德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会课是学校通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而恰当的班会主题能够实现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
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常能听到班主任们抱怨说班会课找不到可讲的内容,更有甚者改班会课为其他课,理由是该讲的平时已经讲得太多了,自己都有点厌烦了。究其原因,不少班主任将班会课理解为事务处理课,一旦事务在此之前已经处理了,本节班会课就无事可做了。而笔者认为认真做好计划并结合实际,抓好班会主题,能够提高德育实效。
一、计划与变化相结合
每学期开学伊始,班主任便拟定了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包括计划开展何种主题的班会。的确,一个周到、切实的计划,对提高班会课的质量是一个起码的保证,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学生在成长变化,周围的环境也在发生改变,如果仅仅死守计划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这一必须的德育教育目标的话,就会使我们的班会陷入呆板、说教的境地。为提高班会的实效性,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将教育内容具体化,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开展班会还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对计划进行必要的改动。比如在我们的计划中,第八周班会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这时学校发生了有同学为满足好奇心而胡乱使用灭火器的事件,作为班主任谁都不会再按部就班地进行计划中的教育内容,于是,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自然被临时确定为班会主题。又比如 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学生的思想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也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难道班主任能眼看学生因上网影响学习而仍照搬计划大谈远大理想吗?因此,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及时抓准班会主题,这样的班会才会取得真正的效果。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会受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甚至会犯下或可能会犯下或大或小的错误,班主任在学期计划中,可以预设某些传统的班会主题,但更多的情况是我们无法料想到的,因此,在主题班会的设定中应注重德育计划与实际情况变化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班主任既能达到计划达到某种德育教学目标的目的,也能灵活地让学生及时正确地认识身边事物,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
曾参加过两次德育现场会,必不可少的内容便是主题班会的展示课,看着台上将主题班会程序演绎得毫不紊乱的学生,看着他们多少有点麻木的表演,作为班主任我也在不断地反省,我是否也曾如此地“表演”过?学生们的生活在变化着,应该说针对他们学习生活实际而设计的这一次班会课第一次是成功的,而第二次、第三次呢,重复的内容甚至可以冲淡最初取得的教育效果而走到相反的一面,也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反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缺少学生情感的班会是无法感动人心的,而忽略学生情感的班会表演无疑是对学生天性的扼杀。因此,无论是班会主题的选择、确定或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情感的介入都是极其重要的。
我所带班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环境造成了他们接触面窄,自卑心重,自信心不足,不善交际等问题,因此,如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成为班级工作的重点,这也是学生自己力图达到的。围绕这些内容开展的班会,诸如“学会交往”、“自卑与自信”、“从?一个高校学生的自杀?谈起”等等能贴近学生的心灵,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学生们,包括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即使他们仍然羞于发言,但积极参与的兴奋及兴趣可以从他们眼中读出。班会主题抓住学生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德育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作为班主任,认真分析学生,结合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实际,抓好班会主题,既可让自己避免无话可说,又能引起学生共鸣,才能最终获得德育实效。
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常能听到班主任们抱怨说班会课找不到可讲的内容,更有甚者改班会课为其他课,理由是该讲的平时已经讲得太多了,自己都有点厌烦了。究其原因,不少班主任将班会课理解为事务处理课,一旦事务在此之前已经处理了,本节班会课就无事可做了。而笔者认为认真做好计划并结合实际,抓好班会主题,能够提高德育实效。
一、计划与变化相结合
每学期开学伊始,班主任便拟定了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包括计划开展何种主题的班会。的确,一个周到、切实的计划,对提高班会课的质量是一个起码的保证,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学生在成长变化,周围的环境也在发生改变,如果仅仅死守计划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这一必须的德育教育目标的话,就会使我们的班会陷入呆板、说教的境地。为提高班会的实效性,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将教育内容具体化,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开展班会还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对计划进行必要的改动。比如在我们的计划中,第八周班会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这时学校发生了有同学为满足好奇心而胡乱使用灭火器的事件,作为班主任谁都不会再按部就班地进行计划中的教育内容,于是,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法制教育等等自然被临时确定为班会主题。又比如 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学生的思想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也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难道班主任能眼看学生因上网影响学习而仍照搬计划大谈远大理想吗?因此,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及时抓准班会主题,这样的班会才会取得真正的效果。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会受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甚至会犯下或可能会犯下或大或小的错误,班主任在学期计划中,可以预设某些传统的班会主题,但更多的情况是我们无法料想到的,因此,在主题班会的设定中应注重德育计划与实际情况变化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班主任既能达到计划达到某种德育教学目标的目的,也能灵活地让学生及时正确地认识身边事物,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
曾参加过两次德育现场会,必不可少的内容便是主题班会的展示课,看着台上将主题班会程序演绎得毫不紊乱的学生,看着他们多少有点麻木的表演,作为班主任我也在不断地反省,我是否也曾如此地“表演”过?学生们的生活在变化着,应该说针对他们学习生活实际而设计的这一次班会课第一次是成功的,而第二次、第三次呢,重复的内容甚至可以冲淡最初取得的教育效果而走到相反的一面,也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反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缺少学生情感的班会是无法感动人心的,而忽略学生情感的班会表演无疑是对学生天性的扼杀。因此,无论是班会主题的选择、确定或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情感的介入都是极其重要的。
我所带班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环境造成了他们接触面窄,自卑心重,自信心不足,不善交际等问题,因此,如何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成为班级工作的重点,这也是学生自己力图达到的。围绕这些内容开展的班会,诸如“学会交往”、“自卑与自信”、“从?一个高校学生的自杀?谈起”等等能贴近学生的心灵,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学生们,包括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即使他们仍然羞于发言,但积极参与的兴奋及兴趣可以从他们眼中读出。班会主题抓住学生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德育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作为班主任,认真分析学生,结合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实际,抓好班会主题,既可让自己避免无话可说,又能引起学生共鸣,才能最终获得德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