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读信的时候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w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概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都挺热衷一件事,那就是“交笔友”,大家通过写信的方式,跟远方的陌生人交流。说是“陌生人”,是因为通信的两个人并没有见过,只知道彼此的姓名与地址。课余时间,凡是有“笔友”的同学就一封封信写过去,又盼望着一封封信回过来。
  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也有“交笔友”的经验?——估计你们就连“写信”都很少了。现在想起来,“交笔友”还真是一段有意思的经历。最近我刚读完的一本儿童小说,一下子让我记起很多年前的这些事。这本书叫做《我的外国笔友》,今天就把它推荐给同学们。
  我的“外国”笔友——这个厉害了,通信的两个人竟然来自不同国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艾比·卡森,是一个生气勃勃、热爱生活的六年级女孩。糟糕的是,不喜欢做作业的她,最近学业成绩掉到了留级边缘,以致于不得不参加辅导班完成额外的作业。而她抽中的内容是“笔友计划”,必须与一个不同国家的学生通信,通过这件事得到更多的学分。
  萨迪德·巴叶,是村里最优秀、英语最流利的学生。老师们收到了艾比的信,经过商量,最终决定由萨迪德的妹妹回信,由他进行指导与协助。
  艾比·卡森,美国人;萨迪德·巴叶,阿富汗人。就这样,两个原本身处地球两处“八竿子打不着”的小学生,开始了一段奇妙而友好的交流。
  艾比是个诚实的女孩,她在第一封信里就坦白,这是她额外的作业,并且希望得到回信,她的分数就多一些。不过,即使这样,交笔友这件事还是让她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我不知道这封信要写给谁。只有收到你的回信,我才会知道是谁在和我通信。不过,只要想到這封信是飞跃千山万水才到达的阿富汗,我就觉得很神奇。”
  这番话真的打动了我,我一下子想起很久以前,我与我的笔友——虽然他并不在外国,但我们同样是兴致勃勃写下一封信,然后投进邮筒,接着那封信就跨越空间阻隔,来到笔友手中。即使距离比不上他们,但这份心情不是一样的吗?信寄出后,就希望笔友能早一天拿到,又特别希望他早一天回信……
  萨迪德虽然满心不乐意,觉得这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纸张、浪费邮票,但他不得不遵守对马哈默老师的诺言,帮助妹妹写回信——当然,这并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如果你自己读书,马上就会知道。折腾了好一会儿,萨迪德终于想出一个主意,总算顺利地写成了第一封回信。
  当雅米拉“写”的第一封回信到达艾比手中时,一切都不一样了。本来她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可是真的读完了这封信,她忽然获得了“一个全新的体验”,也因此更加用心且郑重地给雅米拉回信,她“趴在客厅的大桌子上涂涂写写,桌上摊着地图、纸张和百科全书”。要知道,她可从来没有这样认真地对待过她的作业!
  这一对外国笔友之间,就这样开始了书信往来,那么,后来会怎样呢?他们有没有一直写下去?艾比是否能获得分数没有留级?萨迪德的代笔有没有被发现?一切都将在故事里逐一揭晓。是的,我很喜欢这个温暖的故事,这不仅是两个孩子的交往,更是两种文化与两种生活的交流。
  最后我想说,正在阅读这篇推荐的同学们,若有机会也来交一位远方的笔友吧,当你们读着对方的信时,共同享有的阳光将会闪耀在那些字上,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有最好的作品,而我最好的作品仅仅是一个样子丑陋的小熊娃娃。  记得2017年的一天,媽妈带回一堆毛线、纽扣,说要教我做小熊娃娃。我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赶快学了起来。  首先,妈妈教我怎么拿织毛线的针。动作看上去很简单,实践起来却让我大费周折,甚至手忙脚乱。经过反复训练,我能将针拿得非常熟练,而且也逐渐学会了织毛线的动作,妈妈直夸我聪明。  接下来,妈妈教我怎样将毛线穿进针孔里。我第一次小
期刊
一年级的小学生上课时无精打采,老师提醒大家说:“请大家拿出精神来!”  于是同学们开始在书包里翻找起来。有位同学举手提问:“老师,请问哪个才是‘精神’?”  上算术课的时候,老师问小明:“如果你把手伸进右边的裤兜里发现了25元钱,伸进左兜里又发现了35元錢,这说明了什么?”  小明回答:“这说明我的手一定伸进了别人的裤兜。”  语文老师让学生用“却”和“但是”造句,并解释道:“这两个词都是转折连词
期刊
盛夏时节,漫步在荷花池旁,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国画中的荷花有很多的寓意,比如公正廉洁、兴旺发达等。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则将荷花塑造成了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形象。正是因为人们的喜爱,荷花成为了古往今来画家们笔下经常描绘的对象。无论是大气豪放的写意墨荷,还是形象逼真的工笔荷花,我们都能从中读出荷花的美丽与纯洁。{宋}赵倩《芙蓉锦鸡图》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培养了大
期刊
同学们好,国学讲堂又与大家见面啦。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个“亭林治学”的故事,一起来读一读原文吧。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 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出外游历。先生,指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思想家、爱国志士)。  2.
期刊
漫畫:现实背后(下)
期刊
那一年,我是初来乍到的插班生。  除了两三个住得近的小伙伴,我就没有其他的好朋友了。每天,我安安静静地听课、做作业,或是独自跑到操场边,看那满架的五角星花开得烂漫无比。  转眼就到了五月。那天,班主任肖老师轻快地走进教室,对大家说:“今年‘六一’节,咱们班要出一个舞蹈节目,去参加县里的汇演。”她说话的时候,清秀的脸上总是带着春風般和煦的笑容。  听到这里,我的心跳不由地快了半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期刊
如果要评选世界电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战争片,斯皮尔伯格的这部《拯救大兵瑞恩》绝对榜上有名。和同样出自他手的《辛德勒名单》不同,《拯救大兵瑞恩》把视角拉到了血肉横飞的真实战场上,用极其残酷而真实的画面还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重、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以及身处这场战争中的人们所目睹的黑暗与光明。  故事从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开始,为了扭转欧洲大陆上盟军面对纳粹节节败退的不利局势,同
期刊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哀牢山余脉,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  人们开垦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叹,他们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梯田从山脚可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3700多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变化
期刊
帽子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生活用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初,帽子主要用于保护头部,遮阳保暖。但是到了现代,帽子更多的作用是彰显个性、装饰打扮,成为了展现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各种各样造型奇特、功能各异的帽子令人目不暇接。墨西哥大草帽  墨西哥的宽边大草帽沿用了数百年,因为当地阳光充足,宽边的草帽起到了很好的遮阳效果,是农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这种大草帽以其独特的造型深受墨西哥人民的喜爱,成
期刊
夏天,五彩缤纷,生机蓬勃。它的美好,自然有无数人来描绘、讴歌。然而,每到三伏天到来,酷暑难当,不管是人还是动植物,在烈日曝晒下都少了几分精神劲儿,变得烦闷、躁动起来。难怪老话说:“头伏日头二伏火,三伏天无处躲。”三伏天,正好就是阳历的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也是我们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可以安安稳稳地待在房间里吹空调、吃冷饮,再不用受暑热困扰。可是,在古代,人们又是怎么度过这炎炎夏日的呢?我们且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