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水利专业“以岗导学,教产融合”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水利行业人才需求,实时调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以岗导学,教产融合”项目化课程体系,将职业标准融入相应课程,以水利工程施工流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重构教学内容,强化综合技能训练,为北京水利行业培养急需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 以岗导学;教产融合;课程体系;水利专业;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5-0021-03
  一、背景分析
  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m3,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远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m3的缺水下限。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刚性增长,人多水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已超过自然承载能力的极限,缺水成为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北京市高职类唯一设置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学校,因此,培养一大批理念新、懂技术、会管理的现代化技能水务人才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水利行业跨越发展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加快推进水利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支持下,学校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在充分调研、论证和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岗导学,教产融合”项目化课程体系,引领行业发展,强化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就能适应岗位需求。
  二、“以岗导学,教产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以岗导学,教产融合”,就是教学过程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与生产相融合;采用校内双师素质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策略,两类教师分工明确,各取所长;以实用技能考核为重点,结合顶岗实习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技术标准融合,提高学生职业资格取证率,也为其今后取得建造师、工程师资格奠定基础。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见图1。
  (二)课程体系系统化设计
  课程体系设计按项目化课程基础平台、项目化核心课程和项目化拓展课程三段式系统化构建。
  项目化课程基础平台构建。按照工作岗位能力培养要求、职业资格取证要求、后续课程衔接要求,整合开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将《建筑材料检测》《计算机制图》《力学与结构》等5门与平台中岗位核心能力有关的操作技能课程,以专项技能课形式在校内反复模拟训练,为实施教产融合奠定基础。
  项目化核心课程构建。通过与北京通成达水务有限公司、北京金河水务有限公司、北京碧鑫水务有限公司等多家水利企业合作,以突出水利施工技术为重点,按照岗位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结合职业资格取证,与企业一线的相关技术人员合作开发项目化课程。如《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构建思路为: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将课程调整为《水利工程工种施工》和《水利工程专项施工》两个部分;在项目化课程设计中,先安排水利工程工种施工技术,学生学习了钢筋工、混凝土工、砌筑工、模板工等多项工种的施工方法与流程后,再学习水利工程专项施工(如水闸、渠道、橡胶坝等);在学习水工建筑物专项施工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将施工组织管理内容纳入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教学中。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改革调整,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的更好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达到以实践促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项目化拓展课程构建。根据北京水资源的现状及水利行业发展的趋势,加大拓展课程的建设,与北京市水利科学院、北京湖人灌溉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建设节水灌溉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节水灌溉技术的虚拟应用、奥林匹克园林节水施工与管理等内容。开发农业类、园林类、高尔夫类等三大类的灌溉工程案例,学生完全按实际工程标准设计工程图纸、制定施工与安装方案。这些教学案例来自真实工程,在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三、“以岗导学,教产融合”核心课程实施案例
  实施过程中,教师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以《水利工程造价与招投标》项目化课程实施过程为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项目调研。根据企业岗位(企业招标组织、工程咨询机构和施工现场内业组)的实际需求,调研确定本课程的设置环节、技能要求、安排顺序与实训内容,特别是课程开设前所必需的基础课程,如《工程识图与CAD》《施工组织设计基础》《水利工程施工》等。调研涉及对象广泛,代表性强,不仅重点调查北京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还走访建筑招投标咨询机构。
  项目开发。在调研基础上,成立由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系牵头,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坌集信达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等企业深度合作的项目开发小组,重构项目化教学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组织编写项目化教材。项目组对本课程包含的“项目”和“学习情境”,均按照北京通成达水务有限公司内业组招投标与造价岗位工作流程设计。在北京通成达水务有限公司调研时,企业把水利水电工程投标文件编制岗位分为经济标编制、技术标编制和信誉标编制三个部门,教材按照岗位需求设计为三个项目,再根据不同岗位生产环节,共同开发23个情境,对照每个情境,合理安插案例教学,准确把握教材项目化水准。
  项目组织。由2名校内教师和2名校外教师共同参与水利工程造价与招投标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校内的2名教师分别由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组成,实施“一帮一”,校外兼职教师分别由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和北京坌集信达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高级工程师担任,实现了师资重构。
  项目考核。引入企业评价机制,注重成果考核和过程考核。模拟企业分工和考评机制,完全引入企业评价机制,学生员工化。细化企业考核评价机制,应用于教学评价。打破期末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模式,破除不同权重的计分模式,实施项目化全程考核。在引入竞争机制上根据标书编写质量和团队合作贡献率综合打分,由企业一线主要领导编制用人评价表,对实践成果进行考核,将优秀人才推荐到相关工作岗位上。   四、课程改革成果
  项目化课程建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开发了《水利工程识图与CAD》《水利工程测量》《水利工程质检与验收》《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力水文应用》等10门项目化基础平台课程和核心课程的教材,2013年已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由教学团队主编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实训》与《水利工程测量》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结合教育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
  教师职业能力提高。项目化教学改革中,校内教师培养采取“老带新”方式,重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校外采取和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结对子形式,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行业信息,掌握施工新技术,提升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通过实施“以岗导学,教产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其相对应的课程体系、项目化教学等全方位的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生职业技能扎实。学生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参与全国及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受到相关单位的高度评价。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共156人次,获得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100%。
  社会评价效果好。通过实施“以岗导学,教产融合”项目化教学,学生实践技能、知识应用能力显著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高度评价。以北京通成达水务有限公司为例,连续三年已录用水利专业毕业生共计12人,学生在从事施工与管理、从事材料检测等工作岗位表现优异,已成为企业青年骨干。目前,用人单位争相招聘水利专业毕业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彦国,范建蓓,徐志扬,吕永锋.“专业平台 岗位方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机械职业教育,2012(11):22-25.
  [2]王德山,邵剑平,徐汇音,李洁.构建高职“校企融合、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8):35-36.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Water Sector personnel needs, real-time adjust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raining objectives, to build a “post-guidance, teach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project-based curriculum,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into the appropriate courses to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cess-oriented, project as a carrier task-driven reconstruction teaching content,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skills training, for outstanding high-end skills-Beijing train much-needed water industry expertise.
  Keywords post-guidance learning; teaching-production the integration; curriculum system; water conservancy special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其他文献
摘 要 利用质量工程数据,通过构建包括规模因素、资源水平因素、效益因素在内的高职教育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发现,江苏省各地区间高职发展不均衡,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尚不够协调。这种不均衡主要是由高职发展历史、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各地所采取的高职发展策略决定的。  关键词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指数;质量工程;成因;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 G718
摘 要 与我国台湾相比,大陆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存在评价目标片面、评价标准单一、评价功能狭窄、评价方法粗糙和评价体系局限等诸多不足。通过分析比较海峡两岸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的差异,提出大陆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过程评价为主体、以能力评价为根本,注重学生自我评价”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大陆;台湾  中图分类号 G718.5
摘 要 以H省C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例,通过对大学组织转型相关文献和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践探索的梳理,总结归纳出高职院校组织变革转型的四个核心要素:领导核心、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组织学习、培养模式变革和校企合作。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组织转型;要素;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07-0035-05  一、高职院校
摘 要 针对高职课程体系评价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等问题,从课程体系的实施目标、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三个方面构建高职课程体系评价指标,将模糊评价法引入课程体系的评价中,并明确模糊评价法的基本步骤。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模糊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关键词 高职院校;模糊评价法;课程体系;评价指标;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 实践教学模式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内涵建设。依托技能竞赛、技能认证、单开实践课程和校内顶岗等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开展开放式实践教学,扎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
摘 要 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基石,其能否科学有效设置与师资队伍建设、设备设施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招生就业网络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各项工作互为影响与制约。针对职业院校在新专业设置中存在的注重短时效应,盲目随意,特色不够鲜明,新专业内涵模糊不清,新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等问题,职业院校在新专业设置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方向,立足自身条件,坚持自身特色,突出优势,适度超前,形成新专业的品牌效应。  关键词
摘 要 职业化背景下教师在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中的行为存在诸多不同之处。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过程的研究,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价值要求三个方面探讨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职业行为对学生态度产生的影响,以及教师如何运用观察、倾听、评价和反馈等行为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  关键词 职业化;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教师行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
【摘要】菲律宾拥有亚洲最有竞争力的熟练劳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些特色,如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模块式课程设置、职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学生学习的灵活性、质量保证机制的有效性等,这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也存在借鉴意义。  【关键词】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力标准  【作者简介】鞠慧敏(1976~),女,山东潍坊人,北京师范大学教
摘 要 移动微学习方式是一种随着技术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农村科技教育模式,将学习内容微小化,符合农民学习时间不固定、学习场所不集中、学习风格差异化的特点,这种学习方式非常适合在农村推广应用。移动微学习在内容设计上有其独特性,应遵循模块短小、目标简明、内容实用的原则开展学习活动。  关键词 移动微学习;科技教育;农村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要紧密结合经济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同时需要自身转型升级,高职院校自身转型升级具体可从提升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四种能力着手,即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服务地方发展实体经济的能力,服务地方产业优化升级的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地方高职;转型升级;服务能力;经济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