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的临摹工作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jie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段先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把敦煌学的局面打开,全国敦煌学界的人都在看着。那时人很少,研究人员难找,那个时代他能打开局面,可以说他是开山辟路。
  想到段先生,想谈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临摹
  
  这不仅是谈段先生而是谈这件事,段先生是一面旗帜、是领头人。
  1944年常书鸿先生创办的是敦煌艺术研究所,实际人员也都是画画的,当时的人员少,也就不过十个八个。而今史苇湘先生、段文杰先生都已去世了。当时来的人都是抱着来学习的态度,都是想学习了敦煌艺术就走,没有想到要长期留下来。
  临摹作为一种学习手段,从古代到现代,都是美术学习的一个基本方式,包括西画,也讲究临摹。过去美术学院的师生们也经常来敦煌临摹壁画,只有这样亲手临摹之后,才能体会其中的技法。临摹以后拿到外面展览,展览有两个意义,一个是自己的艺术展示,另一方面也有一个传播的作用。当年张大千临摹了敦煌壁画拿到四川展览,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段先生就因为看了展览非常喜欢而来到了敦煌。从敦煌藏经洞发现将近半个世纪,日本松本荣一出版了《敦煌画研究》(1937年)。到40年代,我们中国人才逐渐知道了敦煌,就是因为张大千搞了展览。所以,临摹壁画不单是个人的事,从国家来说,也因为临摹品把敦煌艺术宣传了出来。解放以后,文化部专门有一个文件,明确提出来:临摹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就是创新的准备过程,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积累资料。为什么有这个文件,就是因为50年代有的人认为临摹工作没有一个头,要搞创新,但是当时研究条件不具备,作为回答这个问题,当时发了一个文件,核心的思想就是要积累资料,准备出版。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就是文物保护。当时的摄影条件也很差,主要还是黑白摄影,不能充分反映原作。临摹实际上就有代替实物的意义,用临摹品外出展览,就不会损坏原壁,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
  1950年原敦煌艺术研究所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实际上还是那些人,工作内容也没有改变。1951年修了几个窟檐,作了一些文物保护和修缮的工作。那时敦煌条件太差了,研究人员都不愿意来。除了我们几个由学校分配来的,别的人都不愿意来敦煌。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要求必须进行临摹。临摹品常常用于展览,体现着它的社会宣传价值。
  1948年在南京展览,当时蒋介石都来看了,说明国民政府很重视这个展览。1951年在北京故宫展览,国家非常重视,《文物参考资料》做了专辑,梁思成、宿白等国内著名专家都写了关于敦煌的论文,很多人都没有来过敦煌,但通过这个展览使很多人了解到敦煌艺术的辉煌。1955年第二次在故宫展览,这次展览就有第285窟了,王冶秋(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亲临现场讲解,因为他来过敦煌,他说这些展品跟洞窟中完全一样。1959年是解放后的第三次大展,那一次又增加了榆林窟第25窟的原大整窟复制,还有精彩的《都督夫人礼佛图》。这几次大展都影响很大,每次都有新的临摹品参展。当时没有电视等手段,如果没有这样的展览,北京和内地的人就无法了解敦煌艺术。
  50年代还有很多次在国外展览,如1956年在印度新德里展览,那是纪念释迦牟尼诞辰2500年,不光是中国,所有信仰佛教的国家都有人参加;1958年春节,到日本展览;1959年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办展览。这一时期,三次国外展览。那时还没有跟日本建交,敦煌艺术展览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已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形象、民族文化的宣传非常重要。这些都体现着临摹品的价值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连续在国外展览,差不多两三年就有一次展览,在日本展览多次,在法国、泰国都办过展览。这一时期的展览与过去不一样,以前的展览都是简单地加一个展品名称就行,而在这一时期,不仅仅要有题目,还要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你别看这短短的文字说明,其中就凝结着我们的研究成果,对一幅壁画的定名,是在内容考证的基础上产生的;还有它的时代,也同样是经过考古研究时代分期的成果。所有的说明,都不是随随便便写出来的,都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和思考。
  总之,80年代以后的展览比以前深化了,有研究性了,配合展览还要出版图录,图录中往往还要有论文。我们要做的工作多了,可是我们还是这些人,而且每一次展览我们都有新的展品参加。这样我们人手不够,就请院外的人帮忙,请一些美术学院的老师来帮忙,除了甘肃的,还请过四川的、西安的、鲁美的。这就是展览的深化,临本的价值就这样体现出来。尽管现在科技手段很先进,摄影录相的手段很多,但都代替不了临摹。临摹本第一是绘画性,不仅看古人是怎样画的,还要看临摹者是如何画的。这里就包括临摹者绘画的水平、他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所以,绘画性是很重要的。
  临摹品还有它的文物价值。段先生复原的画,有《都督夫人礼佛图》、第263窟《供养菩萨》,第263窟的降魔变没有画完。这三幅画中,《都督夫人礼佛图》是水平最高的。供养菩萨虽然很精致,但是我觉得北魏那种粗放的风格没有反映出来。魏画与唐画是有很大区别的,魏画没有唐画那种工整。第130窟的《都督夫人礼佛图》在5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比较模糊了,他对这幅画花了很大的功夫,对服饰方面的问题还专门作了考证。那时他也很年轻,他把这幅画复原出来。现在原壁完全模糊了,这时就体现出临摹品的文物价值来了。如果当时段先生不临摹这幅画,我们现在也就看不到这幅画了。我想起第321窟门外有地狱变等内容,当时如果有彩色摄影或者有人临摹下来,现在也有一个依据,可是现在完全看不到了,仅仅在《内容总录》上有记载,单凭文字的记录,谁也想象不出画面是什么样子。
  《都督夫人礼佛图》在当时只有段先生有能力复原画出。段先生的功底在于,他的线描技法有活力、有韵味,造型有生气,不板、不滞。如果和别人做个比较,史苇湘先生是工整、精致,面面俱到;段先生是非常有活力;李其琼则兼有二人的特色。李其琼的画也是很有韵味的,但在线描上还未达到段先生的高度。这幅画我觉得我也画不出来。
  我们还可以看看天梯山的壁画,有一幅段文杰先生临摹的菩萨头像,严格说来,还不完全与原作一样,如果比较这幅临摹品,感觉比原作更美(图版1-2)。这就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就是说临摹追求的是什么,这就是神韵,这体现着临摹者的绘画素养。
  临摹本还有它的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原作中往往有一些美的价值,不为普通观众所能领会,而临摹者把它提炼出来,放在观众面前,它与原本一样,但其中却突出了原作的精华,如段先生的临摹品,就是把原作的精神,它的神韵提炼出来了。这就是研究工作,包括临摹者的绘画技能、艺术修养、文化素养等等。没有这些综合的功底,你想把它抓出来也是抓不出来的。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段先生几百件作品都具有这样的价值,只是说他的 代表作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也不是说别人就没有作品达到这个高度。段先生作为一个领头人、一个旗手,在线描的水平方面还没有人能超过他。现在看不到有人能达到这个高度。
  综上所述,临摹品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一、可以代替原作的社会宣传价值;二、文物性;三、创造性。作为一项研究工作,从这个角度进行临摹,那么前人临摹过的东西,还可以再临摹,这与其他的绘画不一样。没有亲自去临摹,是说不透的。段先生的文章中讲到线描与“传神”等问题都是源于他的临摹实践。如果没有他以前的临摹实践,他是写不出来的。所以,为什么临摹,临摹品有什么价值,就要从这些方面来思考。
  
  二、怎样临摹
  
  怎样临摹,段先生提出了三种方式:一是客观临摹(或日现状临摹),二是旧色整理临摹,三是复原临摹。1955年北京展览时,他和潘絮兹在一起交谈,回来就写了《谈临摹敦煌壁画的一点体会》(载《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9期),阐述了上述三种方式。张大干先生临摹的都是复原的,但跟我们所说的“复原”不同。王子云等先生采用了现状临摹的办法,但也跟我们的“客观临摹”不同,他们应该是现状写生,他们与张大千有区别,尽可能地客观。这个思路是因为当时一些学者和艺术家都有议论,对张大干的临摹有所批评。认为那样的方法不真实。
  敦煌研究院一开始就有自己的标准和方法。段先生在解放前临摹的基本上是现状临摹,但也不像后来研究所那样要求严格。段先生早期的代表作中,我认为较好的就是第254窟尸毗王本生,他的晕染部分,很柔润的技法特征表现出来了。第254窟因为变色,原壁上线条不清楚了,但其晕染与新疆龟兹壁画一致,虽然变色了,但晕染的还是很柔润,没有绘画功底是画不出来的,不是糙的,而是很精。
  解放以后,要求较严格了。以第285窟临摹为代表,段先生和史苇湘先生是主力,临摹了有两年左右时间。第285窟的临摹不像现在有摄影办法协助,当时没有幻灯投影起稿,完全是凭手工。1955年所里才有了一个幻灯机,那是匈牙利赠送给文化部文化代表团的,以后才有了幻灯机放稿。当然手工的就有一点误差,现在是不允许了。第285窟的现状临摹就与第254窟的尸毗王有很大的差别,第285窟的就比较精了。以后的壁画临摹,主要的都是原大现状临摹。
  旧色整理方面,1954年整整画了一年,主要是图案,基本上都是旧色整理。那时常先生与段先生提出了一些专题,有图案、服饰、飞天、建筑等,组织大家按专题来临摹。实际上段先生与常先生在学术方面没有那么大的冲突,在50年代到70年代末,段先生没有担任什么职务,但所里的业务工作实际上是由段先生主持的。虽然经过多次冲击,段先生却一直认真地工作,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内心无私天地宽”。他从不背后议论人,虽然与常有些个人恩怨,他从不议论。这是难能可贵的。
  复原临摹,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具体的如前所述段文杰先生对《都督夫人礼佛图》的临摹就是代表,这里不再重复。
  
  三、临摹和研究
  
  虽然从理论上说临摹过程就是研究过程、就是创新的准备过程,但是不等于说临摹了就是研究了。因为当时实际上没有条件作理论研究,我记得50年代所里就没有一部完整的24史等史籍。60年代买了一些书,买了一部24史,还是没有标点的。我当时要读《魏书·释老志》,就去抄下来读,没有标点,读也读不准。甚至连历史年表都没有,当时仅有一本尚钺的《中国历史纲要》。1955年展览后,要求编写《小画库》,要写壁画中的生活故事画,段先生领着大家在艰苦的条件下编写了这一套小书。当时没有基本的参考资料,不具备搞研究的条件。
  虽然总的来看,临摹就是研究的过程,但关键就是要看你是否真的在思考、在调查研究。比如“啖子本生”,是史苇湘先生给我介绍了佛经,我才仔细地读了,从而了解了这个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段先生经常给我们讲壁画的故事,最初我们也只是听故事,后来才逐步开始思考,除了了解画面的内容。还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么画,为什么这样构图等等,反复考虑,最后想明白其中的构图、线描、色彩诸因素的关系。所以,怎么样临摹,它不是照猫画虎。段先生就是这样考虑,从临摹中间思考了敦煌艺术研究的大纲,只是没有细化,没有深入。段先生的文章是高度概括的,这些都是来源于他临摹的积累。如果我们年青一代能够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把段文杰提出的这些思路更深入地发掘下去,就会把敦煌临摹艺术的路子走得更宽广。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俄藏敦煌写卷Φ242号《文选》唐抄注本,其作注时间大约在唐贞观末至高宗显庆年间,与李善注同时或稍早,有可能是在释道淹《文选音义》为底本基础上的抄本,并吸收萧、曹两位早期《文选》学者的知识,形成了以释义、博物、普及为主的注释体例,乃萧、曹之后《文选》注释与传授的一种重要注本。  关键词:敦煌写卷;文选佚注;传本系统;作者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期刊
内容摘要:“参”在传世文献中用作度量衡单位时多为重量单位,而秦汉简帛文献中则非如此,亦非指酒器“觯”。而是用作容量单位,为“小斗”的“三分之一”。  关键词:汉简;度量衡;参  中图分类号:K87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0-4106(2011)01-0058-03    作为度量衡单位,“参”在上古文献较为多见。在传世文献中一般用作重量单位,如《礼记·檀弓上》“请班诸兄弟之贫者”
期刊
内容摘要:笔者通过大量文献和图像资料论证了古代举重活动的表演性和娱乐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一些看上去很像举重活动的画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对这些画面的定名应该慎重。  关键词:举重活动;表演性;娱乐性;定名  中图分类号:K8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3-0023-04  About the Performance and Entertainment  El
期刊
中图分类号:K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1)03-0008-02    段先生是1946年9月到敦煌的,我比他晚一年到敦煌。我来时除了段先生外,还有霍熙亮先生、范文藻先生(后来去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等。我是学建筑的,但我对敦煌的建筑一窍不通,对石窟艺术也是一点也不懂。我们去后是段先生给我们讲解,才使我们走进了敦煌艺术的殿堂。50年代以后来的同志,差不多也都是段先生
期刊
内容摘要: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佛教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但事实究竟如何?本文通对当时敦煌僧尼人口与全国其他地区僧尼人口的比较,来探讨敦煌佛教在全国的真实地位,并分析造成人们对当时敦煌佛教在全国地位认识过高的原因。  关键词:敦煌佛教;僧尼人口;晚唐五代;地位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0-4106(2011)01-0073-08  长期以来,学者们普
期刊
内容摘要:元代蒙古族服饰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反映了蒙古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相影响。笔者已在《敦煌石窟中的蒙古族供养人服饰研究》(《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一文中,利用敦煌石窟中的图像资料、其他文物资料、文献资料对蒙古族服饰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笔者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以期揭示蒙元时期汉族对蒙古族服饰的影响。  关键词:蒙元时期;汉族服饰;蒙古族服饰
期刊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图像为依据,结合史料,对石窟和出土文物中的供养僧人服装类型及其变化进行探讨。佛教传人中土,各代僧人服饰有所差异。由于地域、民俗风情的不同,敦煌供养僧服在各时代不断变化,其形式多样,与印度原始僧服制度差别较大。显示了中土佛教僧服的复杂性与时代性。  关键词:服饰;供养僧人;敦煌石窟;出土文物  中图分类号:K879.41;K892.23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莫高窟第359窟西壁龛内屏风画表现的并不是《药师经》中“九横死’’的内容,而是依《观音经》内容所绘,主要表现“观音救诸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推论本窟屏风画与西披画面相组合,共同表达了对《法华经》的信仰。  关键词:观音救难;第359窟;屏风画;释读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0)05-0036-11    一、缘
期刊
2010年8月8-11日,中央文史馆、敦煌研究院和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在莫高窟联合举办了  “庆贺饶宗颐先生95华诞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举行了系列庆贺活动。  8月8日傍晚8时,来自中国香港、  台湾、澳门和大陆地区以及国外的500  余位嘉宾、代表、社会贤达齐聚敦煌  研究院陈列中心,参加了“莫高余  馥——饶宗颐敦煌书画艺术特展”开  幕式并参舭展览。这次展览荟萃了饶  宗顺先生敦煌书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