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途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678-02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也叫急死, 即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经治疗后已稳定或正在好转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现在多数学者主张为1小时[1]。疾病、剧烈运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造成猝死,其中多数是心源性猝死,约占70%以上。通过对36例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病以45-65岁中老年人为多,且与季节,变化有明显关系。诱发疾病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占79%),绝大部分病人因失去抢救时机而死于家中,及早实施有效心肺复苏(CPR)对成功救治至关重要。因此探讨猝死患者的诊断抢救及预防方法对院前猝死患者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现对我科两年以来院前救治38例猝死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男、女之比约为1.3: 1,年龄25-44岁4人,占10.5%;45-64岁23人,占60.52%;65-85岁人,占28.94%。
1.2发病季节:本组11例(28.94%)发生于10-12月份,21例(55.26%)发生于1-4月份,6例(15.78%)发生于5-9月份,可见冬春季发病率高于夏秋季,可能与季节交换及寒冷有关。
1.3发病的时间:0-6时发病者6例,占15.78%;6-12时发病者20例,占52.63% ;12-18时发病者6例,占15.78%;18-24时发病者6例,占15.78%。
1.4 原发病:冠心病18例,占47.36%;高血压6例,占15.78%;同时有冠心病及高血压9例,占23.68%;慢性支气管炎1例,占2.63%;无任何疾病4例,占 10.52%。
1.5 诱因 :发病之前情绪激动12例,占31.57%,酗酒4例,占10.52%,过度劳累6例,占15.78%,其余16例发生于睡眠中,占42.10%。
1.6. 猝死发生的地点:30例发生于家中,占78.94% ;2例发生于集市,占5.26%;2例发生于工作场所,占5.26%;3例发生于路边,占7.89%;1例发生于个体诊所,占2.63%。
1.7 抢救措施及结果:由发现猝死至急救医师赶到现场并开始抢救的时间约10-35分钟,本组38例中,33例均由急救医护人员 实行现场徒手心肺复苏(CPR)、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通气、吸氧、心脏胸外按压、电除颤等。建立静脉通道,静脉内注射肾上腺素,静滴多巴胺、碳酸氢钠等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纳洛酮、阿托品呼吸兴奋剂等,抢救持续时间30-90分钟。5例因死亡时间太长,出现尸僵,已无抢救意义。救治有效者5例,其中成功存活1例,为在急救医师到达前患者家属(也是医务人员)已进行正确的CPR。
2 讨论
猝死发生是指非外力性引起的无法预测的突然死亡,以心血管疾病居多,本组心血管病占86.82%。发病年龄以45-65岁居多,占60.52%,因为此年龄段人群正处于事业及生活顶峰时期,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工作紧张,劳累。再加上吸烟、饮酒、暴饮暴食、缺少睡眠、疏于锻炼、高脂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致冠状动脉痉挛或心脏负荷增加而至猝死。本组发病之前情绪激动者占31.57%,说明精神因素也是是猝死的一大诱因。精神刺激可因情绪激动或焦虑,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心率加快,呼吸加深或加快、出汗、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增加心脏工作量;同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多,有潜在病变的心肌不能担负交感神经兴奋等所造成的突然增加的代谢负荷,导致急性心力衰竭而猝死[2]。此外,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易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而猝死,因此,树立快乐的人生观,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要。饮酒也是引起猝死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酒精抑制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开始兴奋,造成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加快致心脏负担加重而易于发生碎死。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有助于减少猝死的发生。猝死与气候因素存在一定关系,本组38例中21例死于冬春季,占55.26%。有分析认为,天气寒冷刺激影响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调节,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增高,另外秋冬之交、冬春之交及冬季,天气干燥,血液粘滞性增高,容易形成血栓;年龄越大相关联性越明显,尤其原有心脑疾患的老年人,对季节剧烈变化适应能力差,故季节气候条件变化时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秋冬之交及冬春季节要多饮水,注意保暖、适当锻炼。从发 病 时 间看,本组白天发病比夜间多,分别占57.90%和42.10%;白天又以6-12时发病率为最多占 52.63%。有研究证实,心源性猝死在醒后3小时内最易发生,在对觉醒时间进行校正后,发现醒后3h内发病的危险性仍是一天中其它时间的3倍。因为血小板聚集活性、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冠状动脉血流量、可的松水平、血液粘滞度和血浆肾上腺素水平等,这些生理现象高峰均发生在清晨。儿茶酚胺在病人醒后站立时浓度出现显著的波动性升高,从而增加冠状动脉对儿茶酚胺血管收缩作用的敏感性。这些因素的升高,单独或协同作用,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机制,导致了清晨猝死发病的高峰。因此建议清晨至中午时间段内减少剧烈活动,改变服药时间等,以减少猝死的发生。本组 16 例發生于睡眠中,占42.10%。关于睡眠死亡原因,可能与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心脏抑制,血流缓慢,血液粘滞度增高,导致重要脏器(心、肺、脑等)供血障碍有关;也有认为安静时更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特别是粥样硬化的小动脉更易发生,使其附近心肌或传导组织的心电不稳定,从而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猝死[3]。 猝死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但绝大多数发生在家中,本组30例发生于家中,占78.94%;而大多数家庭成员对医学急救知识知晓率几乎为零,当患者突发疾病时手足无措,大部分先通知儿女亲友,再呼救120,在家等待急救医师到来,但是,即使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装备良好的抢救车辆,以及技术熟练的急救医师,但因种种原因,待猝死发生,电话呼救后急救车及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最快也需10min以上,但此时已失去抢救最佳时机,这也是抢救成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猝死 前 6 0%-70%的病人发生室颤,但室颤很快会转为心脏静止,从而对除颤失效。国内外实践证明心跳骤停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患者有希望被救活;4~6分钟开始复苏者,10%有可能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为4%;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2]。因此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所以,尽快对猝死病人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是抢救治疗的关键。本组徒手心肺复苏有效5例,其中成功存活1例,也是急救医师到达前患者家属(也是医务人员)已进行正确的CPR,急救医师到达后及时进行电击除颤另外4例除颤后仅恢复自主心跳,无自主呼吸,虽使用气管插管、呼吸兴奋剂亦无法救活。因此,进一步完善院外急救网络管理,普及急救知识、应用正确的心肺复苏治疗,使猝死者能在专业抢救人员到达之前得到正确有效的救治,对提高院外猝死复苏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萍芬,院外猝死714例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 1999;9(5);30 2
[2] 杜丽波,张慕兰,刘雅慧,心脏原因所致心脏骤停4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1):1063-064
[3] 孟晓梅,急性心脏事件的昼夜节律及对策[J]中国循环杂志2003,18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也叫急死, 即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经治疗后已稳定或正在好转的患者,在很短时间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现在多数学者主张为1小时[1]。疾病、剧烈运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造成猝死,其中多数是心源性猝死,约占70%以上。通过对36例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病以45-65岁中老年人为多,且与季节,变化有明显关系。诱发疾病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占79%),绝大部分病人因失去抢救时机而死于家中,及早实施有效心肺复苏(CPR)对成功救治至关重要。因此探讨猝死患者的诊断抢救及预防方法对院前猝死患者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现对我科两年以来院前救治38例猝死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男、女之比约为1.3: 1,年龄25-44岁4人,占10.5%;45-64岁23人,占60.52%;65-85岁人,占28.94%。
1.2发病季节:本组11例(28.94%)发生于10-12月份,21例(55.26%)发生于1-4月份,6例(15.78%)发生于5-9月份,可见冬春季发病率高于夏秋季,可能与季节交换及寒冷有关。
1.3发病的时间:0-6时发病者6例,占15.78%;6-12时发病者20例,占52.63% ;12-18时发病者6例,占15.78%;18-24时发病者6例,占15.78%。
1.4 原发病:冠心病18例,占47.36%;高血压6例,占15.78%;同时有冠心病及高血压9例,占23.68%;慢性支气管炎1例,占2.63%;无任何疾病4例,占 10.52%。
1.5 诱因 :发病之前情绪激动12例,占31.57%,酗酒4例,占10.52%,过度劳累6例,占15.78%,其余16例发生于睡眠中,占42.10%。
1.6. 猝死发生的地点:30例发生于家中,占78.94% ;2例发生于集市,占5.26%;2例发生于工作场所,占5.26%;3例发生于路边,占7.89%;1例发生于个体诊所,占2.63%。
1.7 抢救措施及结果:由发现猝死至急救医师赶到现场并开始抢救的时间约10-35分钟,本组38例中,33例均由急救医护人员 实行现场徒手心肺复苏(CPR)、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通气、吸氧、心脏胸外按压、电除颤等。建立静脉通道,静脉内注射肾上腺素,静滴多巴胺、碳酸氢钠等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纳洛酮、阿托品呼吸兴奋剂等,抢救持续时间30-90分钟。5例因死亡时间太长,出现尸僵,已无抢救意义。救治有效者5例,其中成功存活1例,为在急救医师到达前患者家属(也是医务人员)已进行正确的CPR。
2 讨论
猝死发生是指非外力性引起的无法预测的突然死亡,以心血管疾病居多,本组心血管病占86.82%。发病年龄以45-65岁居多,占60.52%,因为此年龄段人群正处于事业及生活顶峰时期,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工作紧张,劳累。再加上吸烟、饮酒、暴饮暴食、缺少睡眠、疏于锻炼、高脂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致冠状动脉痉挛或心脏负荷增加而至猝死。本组发病之前情绪激动者占31.57%,说明精神因素也是是猝死的一大诱因。精神刺激可因情绪激动或焦虑,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心率加快,呼吸加深或加快、出汗、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增加心脏工作量;同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多,有潜在病变的心肌不能担负交感神经兴奋等所造成的突然增加的代谢负荷,导致急性心力衰竭而猝死[2]。此外,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易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而猝死,因此,树立快乐的人生观,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要。饮酒也是引起猝死不容忽视的因素。由于酒精抑制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开始兴奋,造成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加快致心脏负担加重而易于发生碎死。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有助于减少猝死的发生。猝死与气候因素存在一定关系,本组38例中21例死于冬春季,占55.26%。有分析认为,天气寒冷刺激影响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调节,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增高,另外秋冬之交、冬春之交及冬季,天气干燥,血液粘滞性增高,容易形成血栓;年龄越大相关联性越明显,尤其原有心脑疾患的老年人,对季节剧烈变化适应能力差,故季节气候条件变化时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秋冬之交及冬春季节要多饮水,注意保暖、适当锻炼。从发 病 时 间看,本组白天发病比夜间多,分别占57.90%和42.10%;白天又以6-12时发病率为最多占 52.63%。有研究证实,心源性猝死在醒后3小时内最易发生,在对觉醒时间进行校正后,发现醒后3h内发病的危险性仍是一天中其它时间的3倍。因为血小板聚集活性、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冠状动脉血流量、可的松水平、血液粘滞度和血浆肾上腺素水平等,这些生理现象高峰均发生在清晨。儿茶酚胺在病人醒后站立时浓度出现显著的波动性升高,从而增加冠状动脉对儿茶酚胺血管收缩作用的敏感性。这些因素的升高,单独或协同作用,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机制,导致了清晨猝死发病的高峰。因此建议清晨至中午时间段内减少剧烈活动,改变服药时间等,以减少猝死的发生。本组 16 例發生于睡眠中,占42.10%。关于睡眠死亡原因,可能与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心脏抑制,血流缓慢,血液粘滞度增高,导致重要脏器(心、肺、脑等)供血障碍有关;也有认为安静时更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特别是粥样硬化的小动脉更易发生,使其附近心肌或传导组织的心电不稳定,从而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猝死[3]。 猝死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但绝大多数发生在家中,本组30例发生于家中,占78.94%;而大多数家庭成员对医学急救知识知晓率几乎为零,当患者突发疾病时手足无措,大部分先通知儿女亲友,再呼救120,在家等待急救医师到来,但是,即使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装备良好的抢救车辆,以及技术熟练的急救医师,但因种种原因,待猝死发生,电话呼救后急救车及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最快也需10min以上,但此时已失去抢救最佳时机,这也是抢救成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猝死 前 6 0%-70%的病人发生室颤,但室颤很快会转为心脏静止,从而对除颤失效。国内外实践证明心跳骤停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患者有希望被救活;4~6分钟开始复苏者,10%有可能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为4%;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2]。因此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所以,尽快对猝死病人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是抢救治疗的关键。本组徒手心肺复苏有效5例,其中成功存活1例,也是急救医师到达前患者家属(也是医务人员)已进行正确的CPR,急救医师到达后及时进行电击除颤另外4例除颤后仅恢复自主心跳,无自主呼吸,虽使用气管插管、呼吸兴奋剂亦无法救活。因此,进一步完善院外急救网络管理,普及急救知识、应用正确的心肺复苏治疗,使猝死者能在专业抢救人员到达之前得到正确有效的救治,对提高院外猝死复苏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萍芬,院外猝死714例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 1999;9(5);30 2
[2] 杜丽波,张慕兰,刘雅慧,心脏原因所致心脏骤停4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1):1063-064
[3] 孟晓梅,急性心脏事件的昼夜节律及对策[J]中国循环杂志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