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大炮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t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与苏联曾经有过持续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漫长争霸,起于二战胜利,终于苏联解体。争霸虽烈、矛盾虽深,双方却并未有大规模冲突乃至战争发生,故而名为“冷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第一个就在于双方手中都有核武器,这是争霸中最为重要的力量因素,也是双方比拼的主要焦点。你造一颗原子弹,我要造两颗;你造氢弹,我也要造……在这种“核武竞赛”的紧张氛围下,一种号为“冷战魔炮”的疯狂兵器,带着恐怖杀气,来到了世上。
  缘起美军内斗
  核武器是人类有史以来破坏力最为惊人的兵器,也是最具威慑力的兵器,但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怎么运载、怎么发射,简单讲,就是如何扔到敌人头上去。
  用轰炸机运载投放,是核武器发明之初唯一的打击方式,如当年对日本广岛、长崎的核打击就是用两架经过改装的B-29“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施行。这种方式风险颇大,万一遇到敌方战斗机拦截,后果不堪设想。故而美国一直积极发展其他打击方式,考虑的额外方案除了新兴的导弹外,还有传统的大炮。
  准确的说,是巨炮。当时海军庞大的战列舰上装有口径超过400毫米的巨炮,能将差不多一吨半重的炮弹打到四十多公里外。而轰炸日本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虽自重四吨多,但核装药只有数十千克,其余都是弹体、起爆炸药,将其缩小精简到一吨半难度很低。
  照此逻辑,空军之后,能打核弹的就应该是海军了。答案却是陆军。
  原来美国并无独立空军,那是一直附属于陆军的航空兵,不料二战中表现出色,加上制空权战略思维的影响,战争结束,这支航空兵就独立成军了。以前的自家下属,摇身一变成了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同僚,美国陆军自然有想法。何况战后经济不太景气,大批军人复员,军费缩减,各军种之间都要挖空心思、编造名目从国会那儿争夺“口粮”。空军依靠其核打击王牌,屡屡得手,陆军如何咽下这口气?
  陆军又有什么兵器能打核弹?大炮?陆军的大炮口径至多不过240毫米,只能将一百多公斤重的炮弹打到二十公里外,想用其来打核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当时美国陆军在巴拿马运河部署有一种406毫米巨型岸炮,性能与海军巨炮差不多,奈何体积过于庞大,接近五百吨重,装在一个大型钢筋水泥炮台上,根本就无法机动。
  焦头烂额之际,一种从纳粹德军那里缴获来的兵器让陆军眼前一亮——K5型列车炮。
  所谓列车炮,就是用列车作为运载工具,拉着大炮四处跑。德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十分注重发展铁路,连带着将其作为重型炮兵的机动方式,先后研发多种列车炮,K5是其中极为优秀的一种。自重两百来吨,以两台十二轮机车即可进行机动,最大射程超过一百五十公里。这种火炮曾在二战意大利安齐奥战役中给美军造成严重伤害,被称为“安齐奥·安妮特快”。
  时间紧急,也就无需另起炉灶了。1949年,美国陆军的核打击研究组将这种列车炮作为改造对象,正式启动核大炮计划。其负责人罗伯特·斯瓦特兹在五角大楼一处房间中进行封闭式研发,两周就完成了改造方案,然后又转战该项目的承包商新泽西州皮卡汀尼兵工厂,在兵工厂的专家协助下,继续进行几周的封闭式研发以作完善。
  即便这位斯瓦特兹是火炮天才,这种神速也未免有些太过头了,但在陆军高层看来,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斯瓦特兹拿出来的方案不过就是对德国人的K5稍加改动,最大的“手术”也只是把那两辆十二轮铁路机车换成了两辆八轮牵引卡车,再削减削减重量,去除了铁路上用的那些框框架架后,“减肥”到了八十多吨重。
  因为这层血统上的关系,“诚实”的美国陆军将此炮唤作“原子安妮”,意为“安齐奥·安妮特快”在核武器时代的加强版本。
  炮造好了,就看配套的核炮弹了。陆军的核炮弹研制工作紧随核大炮,在1950年展开,大约用了三年,号称研制成功,编号为MK9,近三百公斤重,以“原子安妮”的能耐,能打到三十多公里外。至于威力,由于重量的原因,只有轰炸广岛之原子弹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对于大炮而言,这也很是惊人了。以当时的火力标准计算,“原子安妮”一炮,相当于陆军四千门155毫米重炮齐射!
  号称成功,并非真正成功,还必须得上战场检验,没有战场?那就上试验场。
  1953年5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八点半,第一门“原子安妮”被拉到设在内华达州的核试验靶场,开始第一次试射。此次试验代号为“Grable”,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当选后进行的一系列核试验中的第十次,也是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
  至于观众方面,那也是重量十足,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防部长、陆军参谋长、陆军部长……军方大人物之外,还有七十多名国会议员,至于记者和普通观众更是多达三千余人。历史上一门大炮的试射有如此盛大场面,还是前无古人的头一回,就差总统驾到了。
  但那位负责试射的炮手,陆军中校唐纳德·哈里逊,却一点也激动不起来,他也不敢激动,因为要去拉动那开炮炮绳的人是他,那可是装的一枚核炮弹,刚刚出厂,从未试射过,要是质量不过关,炸膛的话……
  军令如山,时间一到,哈里逊在军人神经的指挥下,机械的一拉。没有炸膛。
  只见那颗极度危险的核炮弹砰然冲出炮口,向预定的目标区域飞去。大约飞行了十一公里后,炮弹在半空中爆炸。
  巨大的火球、腾起的蘑菇云、扑面而来的热浪与冲击波、耀眼的光芒……观众一片沸腾。
  只是不知如此近距离的核爆炸之下,那飘荡在内华达沙漠上的辐射尘,钻到这些人的身体中后,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近距离参与此次核试验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Arthur W. Radford后来死于癌症,恐怕就与此有关。
  陆军立即宣布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新闻媒体则是大肆渲染美国手中又多了一根核大棒:“以前要用飞机扔原子弹到敌人头上,现在用大炮就能做到!这就是美国的进步!”
  但在陆军的死对头,空军眼中,这种言下之意要和他们的轰炸机争个高低的核大炮其实是一个可笑的玩具。别的不说,单单是那八十多吨的大家伙要移动到阵地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试射那天可是直升机引导、大批军车护卫开道,小心翼翼才到了阵地上,这要真到了战场上,敌人还会等你如此慢悠悠地摆好?再说号称三十多公里的射程,试射却只打了十多公里就要提前引爆,莫非陆军心中有鬼?即便真能打到三十公里,相比于当时射程动辄就是三十多公里的苏联火炮也全无优势,搞不好还没打就被人家猛烈炮火给覆盖了。   其实陆军心中还真是有鬼,最大的鬼就是“贵”,太贵了!为了那场引爆眼球的试射,足足花了好几百万美元。正因为下了血本,陆军更不可能放弃“原子安妮”,曾指挥过诺曼底登陆的艾森豪威尔,对这种军种之间的争斗岂能不知。反正他需要的也只是核威慑力,而不是实用价值,这一点,打起来惊天动地的“原子安妮”完全可以胜任,那场面还是很惊人的嘛。
  于是二十门核大炮被量产了出来,平均造价超过八十万美元,这些烫手的山芋一部分被运到欧洲西德,那里是对抗苏联的前线地区。另一部分则被送到韩国,在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不久演起了“核讹诈”的把戏。
  上面的人玩的不亦乐乎,下面的普通士兵和基层军官却苦不堪言。在西德和韩国的日子里,一个这样的大家伙,就得几百人伺候。为了防止被敌人侦测到阵地,每过几天就要拖着它转移阵地,还是在林多茂密的森林里!
  最令这些守卫者恐惧的是,以当时武器的发展与战争的演进,一旦有事,这种大炮根本等不到开火的机会。因为从准备到装弹再到发射它至少需要十五分钟,那还是训练时的最好成绩,战时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的话,恐怕得需要半个小时。半个小时,苏联坦克都杀到你面前了!或者是一顿狂轰滥炸,引爆了核炮弹,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根据武器发展和淘汰的基本规律,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不到十年就悄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当时它试射过的地方周围正在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核示威游行,因为当地老百姓担忧他们遭了核辐射。时至今日,还有八门“原子安妮”残存于世,呆在美国多处博物馆中。
  苏联天才怪作
  核大炮在美国很不受待见,在苏联却很受重视。当时斯大林已经逝世,在武器偏好上,他酷爱大口径火炮,而接替他的赫鲁晓夫,思维则已经进化到了导弹时代。按理说,赫鲁晓夫应该以导弹的标准,一眼就看穿什么核大炮不过是美国内部斗争的产物,是一种无用的核废物。但军界的惯性思维与政界一样,不是短时间就能转换过来,将军们在强烈建议也造几门出来,加上西方媒体的大肆渲染,造成一种威胁十足的印象,迫使赫鲁晓夫也不得不下令:立即研制苏联的核大炮,而且要比美国的大!
  承担此项重任的单位,乃是苏联陆军赫赫有名的格拉宾设计局,其领衔人物格拉宾技术上将是苏联火炮界的权威人物,二战结束时苏军装备的十四万门火炮中,有超过十二万门都是按照他的设计制造出来的。
  但即便是专业如格拉宾,对于原子大炮也是云里雾里,没有多大把握。在他看来,要用这种东西发射原子弹,根本就是不懂科学的外行玩笑。但上面不仅要他造一个出来,还要求比美国人的大。
  结果他也采取抄近路的方式,将斯大林生前念念不忘却最终流产的“苏联”级战列舰之主炮搬了过来,口径406毫米,炮身自重二十多吨。从这两项数据上看,是既比美国人的“原子安妮”口径大,重量又轻了许多,改造难度小得多。
  谁知上级的意思是要自行化。也就是要将这门大炮装到一辆坦克底盘上,让其能自行机动,变成一辆自行核大炮。这就难于登天了。
  先不说那坦克底盘是否承受得了如此巨大的重量,只算那大炮发射时的后坐力,就知道这应该纯属科幻故事了。
  当时苏联最为重型的坦克T-10,也是预定计划中核大炮的底盘改造对象,自重不过五十来吨,而那406毫米主炮发射时的后坐力是多少呢?超过八百吨!
  格拉宾还真是天才。他并未以纯粹武器或者传统火炮思维来对待这个核时代的怪物,而是上升到了国际政治高度:主要目的不是真要造出实战用的核大炮,而是为了应对美国的挑衅,那么,只要比美国人的大就行了,至于实战能力,理论上具备即可。
  于是,他采取了给核炮弹加装火箭发动机的方式,将核大炮发射时的后坐力大幅度降低到底盘能勉强承受的程度,只求能将那核炮弹打出炮膛,剩下来的路就靠自己身上的发动机吧。
  反正也不可能有什么试射。因为他根本没有把握保证试射时自行核大炮会不会轰然解体,然后伴随核炮弹提前爆炸!
  这种实战能力相比于“原子安妮”更加堪忧的武器被加班加点地造了出来,编号2A3,赶上了1957年11月7日的红场大阅兵。
  西方大为震撼。为之起绰号为“聚光器”,意为那巨大到与车身严重失调的炮管能聚集死亡的辐射之光。
  他们的情报人员随后探听得知苏联还在研制一种更大的家伙——口径420毫米!
  苏联内部代号为“273工程”的此物,乃是紧随“聚光器”而来的核大炮加强版,其420毫米口径的巨炮以及核炮弹都在吸取“聚光器”的基础上,经过重新设计优化,并非简单的将炮口扩大了事,其二十多米长的炮身能赋予七百多公斤重的核炮弹一定的初速,再加上炮弹自身的火箭发动机,号称能打到四十五公里开外,射速方面也颇为出色,五分钟一发。全面压倒“原子安妮”,只是从未上场一现真身。
  这种武器不知何时静悄悄地出现在了圣彼得堡炮兵博物馆中。产量则是一个谜,其实真正的性能数据也是一个谜,上面提到的都是公开报道,早有西方专业人士怀疑这种巨大的怪物可能只是一个唬人的模型,所以才会如此保密,生怕漏了马脚。
  至于曾经慢悠悠地压过红场,让西方军事观察家们吓了一大跳的“聚光器”,也只造了区区四门,不到四年就全部退出现役了。
  恐怖的中子炮弹
  “原子安妮”和“聚光器”等核大炮相继黯然谢幕,却并不意味着美苏在用大炮打原子弹这件疯狂事上的谢幕。恰恰相反,他们只是将第一代不成熟的试验之作淘汰了,换上更加成熟的进化版本来。
  美国在这方面的热情尤其高涨,因为其陆军力量,尤其是装甲部队比不过苏联。冷战高峰时期,苏联仅现役坦克就超过五万辆,美国还不到一万辆,如此大的差距,绝非空中优势能够扭转。故而后者认为,若大战爆发,要抵挡这股“红色铁流”,必须依靠前线炮兵发射大量的核炮弹。
  于是美国陆军再接再厉,于“原子安妮”之后,继续以重金投入核炮弹小型化的研制中,并在1956年,也就是“原子安妮”试射后大约3年,就发展出了一种口径203毫米的核炮弹。这是为当时美军大量装备的M110自行榴弹炮所量身打造,虽然弹重仅百来公斤,爆炸威力却超过万吨TNT炸药,差不多是“原子安妮”的两倍。   此后短短几年功夫,美国陆军又发展出口径155毫米的核炮弹,重量才五十多公斤,装备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到营级单位,一旦交战,就有三千多门核大炮可以执行前线反装甲部队的核打击任务,破坏力十分可观。这种核炮弹也引起美国海军兴趣,下了不少订单,装备到他们的军舰上。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种更加恐怖的核炮弹出现在美军武库中,这就是中子炮弹。所谓中子炮弹,简单讲就是一种采用特殊技术制造出来,以专门杀伤人员为目的的邪门核武器。据美国史料称,这种武器的发明者美国物理学家塞姆·科恩,是因为目睹朝鲜战场的废墟,产生了“要终结战争”的念头,进而构想出了一种专门杀人却不会留下太多核污染的中子炮弹来,他称其为“有史以来最为道义的武器”。这位“仁慈”的美国科学家一度想劝说美国总统尼克松用中子炮弹打越战,幸亏尼克松脑袋清醒,没让他得逞!不过中子炮弹在对付苏联“红色铁流”方面的潜力却被美国陆军看中:丢一颗中子弹下去,那些蝗虫般的坦克因为里面的乘员被悉数杀死,进入无人驾驶状态,等待美军前去接受!这多好!
  美国陆军相继发展出了口径203毫米和155毫米两种中子炮弹,其上装有密码保险系统,输错密码就自动锁死,无法爆炸。
  在武器进步神速的同时,也有不少“核笑话”出现。如在“原子安妮”诞生后不久,美国陆军就拿出了一种堪称史上最小的核武器——M388核火箭筒。这种经过精心设计的火箭筒,可以发射一种缩小到二十多公斤的核火箭弹,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小的核武器。爆炸威力接近二十吨炸药,而且辐射量惊人,对付集群步兵有奇效。但要命的是射程太近,最大不到四公里,由此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射手自己也会在“奇效”之下丧命。更要命的是,如此近距离运用的武器,还能等到开火的那一刻?需知当时苏联坦克的火炮射程都超过了五公里,你还只能打到四公里以内,更不用说那些射程达三十多公里的大口径火炮了。明为打人,实则是让人打,还是一个区别于寻常靶子的“核靶子”,伺候它的炮手一定会觉得自己陷入了危险的黑色幽默中。大约美国陆军当时是被苏联庞大的坦克部队逼疯了,才想出这种可笑的自杀式兵器,并顽强地存在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退出现役。
  美国如此疯狂,苏联又怎能“稍逊一筹”。在陆军力量对比上,苏联本来就有压倒性优势,火炮更是其一贯所长,故而在核大炮的发展上,苏联也是颇为“出色”。其核炮弹装备范围极为广泛,大口径火炮基本上都有配备,特别是为了适应其装甲化、机械化陆军,这些核大炮都实现了自行化,战时将成为“红色铁流”的一部分,伴随冲锋,如有需要,就会边走边打出核弹来。那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场景。
  尤其可怕的是一种名为“郁金香”的自行迫击炮,其研制之初,就是以发射核炮弹为必备性能。结果是搞出来口径巨大到240毫米,在自行迫击炮中至今都是世界第一。其所配备的核炮弹爆炸威力相当于两千吨TNT炸药,看似不及美军“同行”惊人,却因为这种迫击炮独特的吊射弹道(曾在车臣战争中将十几层楼高的建筑一炮炸塌),具备一定的钻地能力,对修建在地下的工事有极强破坏力。
  幸运的是至今这种钻地核炮弹都没有得到爆炸的机会。当年“原子安妮”那一颗飞了十多公里就匆匆爆炸的核炮弹,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核大炮的发射记录。
  但愿那也是永远的唯一。
其他文献
从晚清以来,面对着欧风美雨的侵袭而束手无策时,中国人似乎总有一种将传统中国视为一个停滞社会的看法。自秦以后的两千年中国历史,常常被看作是日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所呈现的面貌为千年未变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同时还附带着讲求三纲五常和忠孝节义的儒家礼教。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且不说春秋战国的和战变动,也不论中古的动荡和佛教化,更不提曾经吵得沸沸扬扬的明末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就以经由内藤湖南、
期刊
最近,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再度陷入舆论漩涡之中,这让人们对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再度充满好奇。少林寺已经建寺超过1500周年。如果我们追溯它的历史,会发现少林寺有几个传统。  少林寺的初创者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跋陀禅师。在建寺之始,少林寺就受到孝文帝的供养。此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对少林寺非常重视,武则天和乾隆,都亲自到过少林寺。可以说,千年古刹少林寺见证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兴衰:每到一个朝代末期,战乱四起,
期刊
薛仁明先生的大作《所谓“拼爹”》,读后感慨系之。纵观三国精英人物中凡有所成就者,大多与刘邦类似,并不依赖于“拼爹”的平庸路数。有的是无法拼,有的是不愿拼。无法拼的一族中,诸葛亮堪称典型,此话怎讲?且听道来。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他家是西汉名臣诸葛丰的后代,老爸名叫诸葛珪,东汉末年在泰山郡当郡丞。那时的郡政府,长官是太守,副长官就是郡丞。郡太守相当于现今地级市的市长,而郡丞相当于副市长。郡丞
期刊
这里所说的“乱”,是指每个人都可以想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如同《论语》中说的“从心所欲”。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衣服是不能乱穿的。春秋时期,“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左衽”即左臂穿袖子,露出右臂,在当时,这是华夏汉族与所谓的夷族着装的最大区别,一旦“左衽”就不是华夏民族了,“失节事大”,你看,在古代不能胡乱穿衣吧。  封建的各个朝代,对于穿衣的要求是
期刊
枪炮与病菌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些西医便以葡萄牙人攫取的中国澳门为基地,开设诊所,售卖西药,施行手术,并通过招收中国学徒的方式,向中国内地传播西方医学。这些西医之中有不少服务于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自然不免也会干些贩卖鸦片的勾当。  在这些西医之中,有一位名叫马礼逊,他也是来到中华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其于1820年在澳门开设一家诊所,合伙人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医生李文斯敦,并为诊所配套开设了一间药
期刊
对景德镇来说,手工艺行业和手工艺人在近二十年的改变,比成为瓷都后这过去的一千年都还要大。究其根本,是陶瓷和手工艺这样延续千年的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年轻的手工艺人来说,他们不得不迅速学习和适应这新旧之间的剧烈变迁。  “在过去,光是磨这刀,就要学一年”。在一间小小的凌乱工作室里,景德镇的利胚(陶瓷成型中一道工序、工艺)师傅张华轻轻说道。他手中的刀,比手术刀还要细长轻薄,质地十分柔软,有些
期刊
西南边陲古城建水,古称“临安”,有十道源于明朝、兴于清朝并流传至今的名菜——雪地金花、山羊脆乳、会乡亲、象芽菜、青儿白娘上金山、云田熟藕、板井大豆腐、桂湖乌鱼、颜洞鲤鱼、汽锅鸡,称为“临安十肴”。其中“汽锅鸡”是用建水特有的紫陶汽锅为饮具烹炖出来的美味佳肴,为云南省唯一上国宴的一道名菜。  从汽锅鸡讲起  据当地人讲述,汽锅鸡是古时临安(今建水)一位姓杨的厨师发明的。在建水,汽锅鸡做法并不复杂,只
期刊
在中华大地的西部,有一条连接蜀地和秦地的千年沧桑古道,这就是习称的“蜀道”。我曾多次在史籍文献中细细读到过到它,也曾多次在现场情境中默默注视过它。不断积累起来的鉴赏感触,最后凝结成四个字——蜀道如诗。  蜀道如诗,因为这是一条古代诗人俯仰咏叹的古道。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从这里走过,然后又留下不知有多少的动情诗篇。单说脍炙人口的,诗仙李白的《蜀道难》,起首的“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
期刊
日本人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三年前我去过日本,对这个有着深切的体会。日本给你的全部印象可谓“日本社会是一个有教养的社会”,眼前的这一切让你很难想象到其过往的历程,一本《菊花与刀》十分形象地刻画了日本人这种矛盾的性格。带着种种求证和不解,我特地逛了逛日本的书店,从有限的看得懂的书籍里发现,关于中国的书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研究介绍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第二类则是唱衰现代中国的。我不禁哑然失笑。  
期刊
同治六年(1867年)是曾国藩谈古论今、臧否人物、判断时局最频繁的时期。此时的曾国藩常常与他的下属和幕僚谈论时事,其中他最看重的是一个青年才俊——赵烈文。二人后来以师徒相称,感情非常真挚。赵烈文跟随曾国藩南征北战,在历史大变局下,用极具冷静的视角对晚清的政局的变数和历史的趋势做出了准确而深刻的判断。  赵烈文,字惠甫,号能静居士,江苏阳湖人。其父赵仁基,道光进士,官至湖北按察使。赵烈文自幼系统地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