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如何改革生物教学,使之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一个生物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开展创新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在传统观念中,教师以权威的形象教育学生,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遏制着学生创新意识的成长。要搞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创造富有创新气息的教学环境,让师生成为平等的主体,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促进、共谋发展的“双赢关系”,形成“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亲近教师”的新局面。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强化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长;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获得创造的成功和喜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基础知识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要正确认识和重视创新教育,寓创新教育于基础知识教学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之中。一个人的创新才能是在日积月累和长期探索中形成的,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获得的。由此,教师应该结合生物学教学进行创新教育,这是生物学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须在原有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统摄成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这些都离不开创新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须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作答。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联系实际,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防止只抓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或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創新教育的倾向。
  三、注意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创新教育的促进作用。
  兴趣,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学好功课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一位日本教育家曾说:“你想制造庸才吗?那很简单,就是让他对什么也不感兴趣。”我们要在生物学教学中队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这对创新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就难以开展创新教育。
  讲究整个教学过程的善始善终,就可以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不论在哪一课之始还是一堂课的中间部分或一堂课的结尾,都要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通过制造悬念、设疑引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采用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采取开放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育。
  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开放搞活,不应使教学方法仅仅框在讲授、练习、考试、讲评的简单“讲—练”循环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富有创意的课堂中,生动活泼地完成学习任务。结合生物学教学可穿插开展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例如,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的相关事件;做环境保护的社会调查;带领学生参观开放的实验室;让学生做验证性或探索性的生物实验;调查社区生物;引导学生做家庭小实验(如观察蒸腾现象和植物细胞失水或吸水现象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社会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采用心理激志法进行创新教育。
  学生一般认为发明创造是科学家才能做到的,对此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惧怕心理,认为自己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做到。其实,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只是大小不同抑或价值不同罢了。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想方设法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创造热情和欲望。
  首先,鼓励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是不同于智力和学习能力的思维形式。据科学家们研究,三、四岁孩子的创造发明能力,比起已经失去灵活思维的成年人,能产生更为惊人的结果。所以,学生不要以学习基础差为借口,放弃了自己所具备的创造力;老师应在传授知识时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能见解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应给予肯定、鼓励,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用科学家的创造精神来感化学生。许多生物学家,为探索生物的奥秘,献出了毕生精力,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创造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如孟德尔,利用八年来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分离和重组的假设,正因他的大胆假设,奠定了遗传学作为独立的科学分支的基础。像这样的科学家举不胜举,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介绍。
  最后,介绍最新生物科研成果,展示生物学的远大前景。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迅速发展,其成果对解决粮食危机,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能源开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生物科技成果,特别是中国生物学家的科技成就,就可以让学生对生物学前景进行认识,激起他们的创造热情。如:袁隆平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自1976年我国大面积推广以来,为国家增产稻谷达一千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收入300亿元。此外,近年来,我国的人类基因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克隆到若干的白血病致病基因,这些科研成果都是直接服务于人民、造福于社会的。通过介绍这些例子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六、通过鼓励求异进行创新教育。
  中小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是经前人实践检验过的,他们的学习主要是顺应和同化的过程,总是把思维活动纳入预计的轨道,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我的建议是: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潜能的氛围,启发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说出来,即使是猜想,或者是不合理的解释,也应适当鼓励。比如,讲述生物的进化时,46亿年前的事情,很多知识本身就只是假说,没有有力的证据。所以,学生往往有不同意见,嘻嘻哈哈地议论:地球上的生物会不会是外星人的杰作?对于这种观点,老师不必轻易否定,只需告知:书本上的知识有些也只是假说,但一些关键问题已得到验证,在没有有力证据时,不能推翻,并鼓励他敢于大胆设想,说不定将来可以改写这部分知识。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求异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比如美国的老师很少对学生的议论加以干涉,生怕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求异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效仿呢?
  另外,老师设疑也可以诱发求异思维,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进行全方位思维,同样可以达到求异思维的目的。
  总之,我认为,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不仅要考虑教学环境的创设、教法的研究,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有关的影响因素,还要想方设法从心理上、思想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产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如今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地理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地理课堂。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特征,总结了几种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希望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合有所裨益。  关键词: 地理学科 课程资源开发 开放课堂  现如今,地理学科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而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鼓励教师和学生
摘 要: 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而如何把德育落到实处,如何把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日益受到关注。为此,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各学科课程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初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应结合学科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德育要求,积极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德育渗透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文根据职高地理教学的特点,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提出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教材内容的提炼与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善、交叉
摘 要: 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育中,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存在着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现象,怎样改变这种局面是摆在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学习知识是在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中进行的,培养学生的兴趣,把案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综合能力 创设情境  1.绪论  目前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最大尴尬,就是地理不作为升学考试科
摘 要: 《高分子物理》是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及材料化学专业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其中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分析了如何根据学科特征选择教学方法,对高分子物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进行教学,达到使学生深刻理解的目的。  关键词: 高分子物理 概念 教学方法  随着高分子科学与技术不断发展,高分子科学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与学科,是一个重要的交叉学科。高分子
摘 要: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过程中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意识到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对其学习物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能自觉探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是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初中阶段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典型的物理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关键词: 新课标 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  1.正确
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入世后经济形势需要的化肥分销体制的立场出发 ,在有关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我国化肥分销体制的现状、入世后我国化肥行业面临的规则与挑战 ,提出入世
摘 要: 本文以大学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探讨了高校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合理运用课外的非本专业知识对于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为高校教师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化学 课外知识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大学化学课程(一般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是低年级本科生进入大学课
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思想的承载者,教育教学改革,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理念、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提出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突破传统的“你讲我听”的抑制个性发展
摘 要: 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善于科学提问的品质,本文列举多个案例分别就学生提问的频度、难度、维度、角度和深度作探讨。  关键词: 提问 案例 策略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的概念体系和新获得的信息的顺应和同化过程中,在变化着的客观世界与思维着的主观世界的矛盾统一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