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一种职业,每天只让你逛商场购物,进咖啡店品“蓝山”、“卡布其诺”,吃麦当劳快餐或打高尔夫球,这一切不仅全部免费,每次还有20 美元左右的报酬,你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时下风行美国各地的“神秘购物者”。
潇洒职业:全职购物
我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青海女孩,1999 年有幸被美国纽约商学院录取。来到这座有“商业王国”美称的国际大都市,真让人大开眼界。
2000 年2 月的一天,我在互联网上浏览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招聘“神秘购物者”的广告,觉得这是一个很新鲜有趣的职业。这些身份特殊的“顾客”往往受雇于一家与商家们签约的神秘购物公司,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应一些企业的要求到他们的商店踩点“购物”,通过实地的观察体验,了解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度及清洁、服务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掌握商店的实际经营情况,找出漏洞。然后,再将这些所获的“情报”整理成报告,递交给这家企业的老板。对商家来说,通过这种花钱买破绽的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做到药到病除,干净利落。而在我看来,做“神秘购物者”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你想啊,无论是购物、就餐、在酒吧品酒,还是旅行或打高尔夫,都是有报酬的“工作”,无疑是条淘金的捷径。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成了纽约SRRSE 神秘购物公司的一员。
根据规定,我每天至少得上街“购物”一次,每次的报酬为15 美元,每周工作40 个小时,一年收入大约3 万美元,不过,这一收入还不包括免费的日用品、就餐和周末的度假花销。应该说,这是一份收入不错的活儿,但每次“购物消费”都是一种紧张而又刺激的经历,简直就像“间谍”似的。
第一天上班,一家饭店老板抱怨最近顾客明显减少,于是我应邀去那家著名餐馆“用餐”。点了几个法国菜和主食后,我就开始频频看表,计算从服务员拿走点菜单到将菜端到自己桌上到底花了多少时间。这还不算,还得顺带观察饭店里的卫生情况,甚至连一些小细节也绝不放过。比如我看到自己坐的那张餐桌上,尽管放着盛话梅之类的开胃小零食的碟子,可早就空空的了。按理说,服务小姐应当立即将开胃小点补上,或者将空碟端走。可她们并没有这么做,我就得将这一切默默地记录下来。再看看手表,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所点的饭菜仍不见上来。
我明白了生意不好的主要原因,问题就出在等候时间太长上。回去后将自己在饭店的所见所闻归纳写成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公司转交给了这家饭店的老板。
商场“间谍”:最忌“穿帮”
我们公司每个月有2 万多项“侦察任务”,执行这些“秘密任务”,在需要暗暗记下许多细节的同时,还要时刻警惕被人识破,因而压力也是蛮大的。
一天,我受命了解一家婚礼承包商在价格和服务上是否有欺诈行为。我冒充婚礼的来宾,到纽约著名的希尔顿大酒店参加热闹的婚礼招待会。混迹在婚庆人群中,我不能对任何人讲话,甚至连眼神的直接接触也要尽量避免,因为一旦聊起来就容易出错,他们很快就会知道我压根儿不认识新郎和新娘!虽然这次侦察行动有风险和难度,但我还是设法收集到了婚礼承包商在价格上欺诈消费者的有力证据。
到大型百货店执行任务时,我们还会使用数码相机和录音装置,甚至是高科技的“针孔式”摄像头。但多数时候,我和同事进商场,都会带一张事先印好的表格作为指导。我们必须通过默记,摸清客户服务的状况,包括良好的眼神沟通,友好的态度以及销售人员对于所售产品、所提供服务的知识掌握程度。然后去洗手间或者到一个没有商店雇员的僻静走廊填写表格。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仅有表格是不够的。比如在车行,当顾客和汽车销售人员详细交谈的时候,安置在我们随身物品上的针孔式摄像头可以发挥作用。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客户渴望通过眼神交流、谈话语调和身体语言进行沟通。”尤其是一辆数十万美金的奔驰、宝马、劳斯莱斯,能否顺利地卖出去,就靠销售人员的这些“软件”功夫了!
生意火爆:轻掘百万美金
在SRRSE 公司工作满一年时,我的信用卡上竟存了4万美金,若折合成人民币就是34 万元!而我的同事莎莎每年的收入在20 万美金以上。莎莎对我说,别每天被动地等着老板给你安排业务,要主动找他要活。任务多就表示你很能干,况且还能挣到比别人多几倍的美金呢!其中一个最大的窍门是科学安排时间,也就是寻找最佳的“免费协同效应”。看看她一天的“活动”就会把人吓一跳:早晨到一家快餐店吃干酪汉堡包,赚了10 美金。接着去商场购买日用品,有15 美元进账。刚把买(免费)的东西送回家里,就接到老板的电话让她去一家高尔夫球场,打完球赚了60美金。下午去车行试开一辆“陆虎”,给她带来了75 美元的报酬。离开车行她来到一家婚纱专卖店,花了半小时来试穿礼服,这又为她带来15 美元的收入。晚上莎莎又兴高采烈地玩起了游戏机……这女孩太精明了,把每一分钟都变成了坚挺的美金!
中国人的智商本来就不低,经这位“赚钱高手”的点拨,我的脑子马上就开了窍——从此开始大胆向老板要活儿。接着就去“拜访”高档酒店、货运站、车行、加油站、银行、保险公司。甚至有公司付钱让我佯装购房或应聘职位。应聘大公司的一份工作,并对招聘人员的表现写份报告,就能为自己带来高达50 美金的收入。唯一的问题是:如果我获得了一个职位,必须马上拒绝。这方法太棒了,第一个月就让我赚了7900 美金,是过去的3 倍多!后来我把莎莎的“免费协同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平时生活中的食品饮料和衣服等全是免费的,汽油也不例外。当汽车抛锚时,请人修理同样会给自己带来收入。外出旅游,一天的差旅费津贴为100 美元。
当然,在美国“免费的午餐”也不是那么好吃的。一天中我大部分的时间是开着那辆水星多用途厢式车,在纽约四处奔波,车上堆放着许多文件和地图、便利店的空杯子和棒状营养品。每天晚上到家已经过了11 点,还要在电脑上写报告到凌晨一两点钟,然后通过互联网发给老板。
第二天6:30 分就要起床开始工作。我的手机经常响,有时深夜还会接到公司的指令。“去夏威夷海滩?我想没问题!”
2002 年,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都认识到了“神秘购物者”的独特作用,纷纷聘请“调查公司”相助。以“肯德基”为例,它的国际公司遍布全球60 多个国家,繁衍的“子嗣”多达9900 多个。然而在万里之外,老板又怎么能相信它的下属能循规蹈矩呢?一次,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收到3 份国际公司寄来的鉴定书,对他们外滩快餐厅的工作质量分3次鉴定评分,分别为83、85、88 分。公司中外方经理都为之瞠目结舌,这3 个分数是怎么评定的?原来,肯德基国际公司雇佣了一批“神秘购物者”,让他们佯装顾客、秘密潜入店内进行检查评分。这些“神秘顾客”来无影、去无踪,而且没有时间规律,这就使快餐厅的经理、雇员时时感受到某种压力,丝毫不敢懈怠。
见“调查公司”的生意如此火爆,当年10 月,我说服一位美国投资人(他出资20 万美金,占49% 的股份)与我联手开办了一家名为CCPSA 的神秘购物公司。虽然只有十几名“购物侦探”,但广告打出不久,业务就像“小山”般压来,弄得我不得不经常招聘经验丰富的“神秘购物者”,后来把大名鼎鼎的莎莎也“挖”了过来。她兴奋地拥抱住我说:“王,你的野心真大,我欣赏你这样的东方女孩!”如今27 岁的我已有了100 万美元的“家底”,还想把公司开到中国的上海。
链 接:
近年来“神秘购物公司”在美国大受青睐,如今已发展到500 多家,每年的收入达5 亿美元!普通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寻找神秘购物公司并登录其网页,成为他们的职员。也可以通过报纸广告和职业介绍来获取这份工作。训练将通过因特网或者当面进行。
2004 年12 月,《世界日报》报道,温州已经诞生了中国首家“神秘购物公司”——温州市全景市场研究公司。
潇洒职业:全职购物
我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青海女孩,1999 年有幸被美国纽约商学院录取。来到这座有“商业王国”美称的国际大都市,真让人大开眼界。
2000 年2 月的一天,我在互联网上浏览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招聘“神秘购物者”的广告,觉得这是一个很新鲜有趣的职业。这些身份特殊的“顾客”往往受雇于一家与商家们签约的神秘购物公司,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应一些企业的要求到他们的商店踩点“购物”,通过实地的观察体验,了解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度及清洁、服务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掌握商店的实际经营情况,找出漏洞。然后,再将这些所获的“情报”整理成报告,递交给这家企业的老板。对商家来说,通过这种花钱买破绽的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及时发现并改进存在的问题,做到药到病除,干净利落。而在我看来,做“神秘购物者”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你想啊,无论是购物、就餐、在酒吧品酒,还是旅行或打高尔夫,都是有报酬的“工作”,无疑是条淘金的捷径。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成了纽约SRRSE 神秘购物公司的一员。
根据规定,我每天至少得上街“购物”一次,每次的报酬为15 美元,每周工作40 个小时,一年收入大约3 万美元,不过,这一收入还不包括免费的日用品、就餐和周末的度假花销。应该说,这是一份收入不错的活儿,但每次“购物消费”都是一种紧张而又刺激的经历,简直就像“间谍”似的。
第一天上班,一家饭店老板抱怨最近顾客明显减少,于是我应邀去那家著名餐馆“用餐”。点了几个法国菜和主食后,我就开始频频看表,计算从服务员拿走点菜单到将菜端到自己桌上到底花了多少时间。这还不算,还得顺带观察饭店里的卫生情况,甚至连一些小细节也绝不放过。比如我看到自己坐的那张餐桌上,尽管放着盛话梅之类的开胃小零食的碟子,可早就空空的了。按理说,服务小姐应当立即将开胃小点补上,或者将空碟端走。可她们并没有这么做,我就得将这一切默默地记录下来。再看看手表,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所点的饭菜仍不见上来。
我明白了生意不好的主要原因,问题就出在等候时间太长上。回去后将自己在饭店的所见所闻归纳写成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公司转交给了这家饭店的老板。
商场“间谍”:最忌“穿帮”
我们公司每个月有2 万多项“侦察任务”,执行这些“秘密任务”,在需要暗暗记下许多细节的同时,还要时刻警惕被人识破,因而压力也是蛮大的。
一天,我受命了解一家婚礼承包商在价格和服务上是否有欺诈行为。我冒充婚礼的来宾,到纽约著名的希尔顿大酒店参加热闹的婚礼招待会。混迹在婚庆人群中,我不能对任何人讲话,甚至连眼神的直接接触也要尽量避免,因为一旦聊起来就容易出错,他们很快就会知道我压根儿不认识新郎和新娘!虽然这次侦察行动有风险和难度,但我还是设法收集到了婚礼承包商在价格上欺诈消费者的有力证据。
到大型百货店执行任务时,我们还会使用数码相机和录音装置,甚至是高科技的“针孔式”摄像头。但多数时候,我和同事进商场,都会带一张事先印好的表格作为指导。我们必须通过默记,摸清客户服务的状况,包括良好的眼神沟通,友好的态度以及销售人员对于所售产品、所提供服务的知识掌握程度。然后去洗手间或者到一个没有商店雇员的僻静走廊填写表格。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仅有表格是不够的。比如在车行,当顾客和汽车销售人员详细交谈的时候,安置在我们随身物品上的针孔式摄像头可以发挥作用。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客户渴望通过眼神交流、谈话语调和身体语言进行沟通。”尤其是一辆数十万美金的奔驰、宝马、劳斯莱斯,能否顺利地卖出去,就靠销售人员的这些“软件”功夫了!
生意火爆:轻掘百万美金
在SRRSE 公司工作满一年时,我的信用卡上竟存了4万美金,若折合成人民币就是34 万元!而我的同事莎莎每年的收入在20 万美金以上。莎莎对我说,别每天被动地等着老板给你安排业务,要主动找他要活。任务多就表示你很能干,况且还能挣到比别人多几倍的美金呢!其中一个最大的窍门是科学安排时间,也就是寻找最佳的“免费协同效应”。看看她一天的“活动”就会把人吓一跳:早晨到一家快餐店吃干酪汉堡包,赚了10 美金。接着去商场购买日用品,有15 美元进账。刚把买(免费)的东西送回家里,就接到老板的电话让她去一家高尔夫球场,打完球赚了60美金。下午去车行试开一辆“陆虎”,给她带来了75 美元的报酬。离开车行她来到一家婚纱专卖店,花了半小时来试穿礼服,这又为她带来15 美元的收入。晚上莎莎又兴高采烈地玩起了游戏机……这女孩太精明了,把每一分钟都变成了坚挺的美金!
中国人的智商本来就不低,经这位“赚钱高手”的点拨,我的脑子马上就开了窍——从此开始大胆向老板要活儿。接着就去“拜访”高档酒店、货运站、车行、加油站、银行、保险公司。甚至有公司付钱让我佯装购房或应聘职位。应聘大公司的一份工作,并对招聘人员的表现写份报告,就能为自己带来高达50 美金的收入。唯一的问题是:如果我获得了一个职位,必须马上拒绝。这方法太棒了,第一个月就让我赚了7900 美金,是过去的3 倍多!后来我把莎莎的“免费协同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平时生活中的食品饮料和衣服等全是免费的,汽油也不例外。当汽车抛锚时,请人修理同样会给自己带来收入。外出旅游,一天的差旅费津贴为100 美元。
当然,在美国“免费的午餐”也不是那么好吃的。一天中我大部分的时间是开着那辆水星多用途厢式车,在纽约四处奔波,车上堆放着许多文件和地图、便利店的空杯子和棒状营养品。每天晚上到家已经过了11 点,还要在电脑上写报告到凌晨一两点钟,然后通过互联网发给老板。
第二天6:30 分就要起床开始工作。我的手机经常响,有时深夜还会接到公司的指令。“去夏威夷海滩?我想没问题!”
2002 年,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都认识到了“神秘购物者”的独特作用,纷纷聘请“调查公司”相助。以“肯德基”为例,它的国际公司遍布全球60 多个国家,繁衍的“子嗣”多达9900 多个。然而在万里之外,老板又怎么能相信它的下属能循规蹈矩呢?一次,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收到3 份国际公司寄来的鉴定书,对他们外滩快餐厅的工作质量分3次鉴定评分,分别为83、85、88 分。公司中外方经理都为之瞠目结舌,这3 个分数是怎么评定的?原来,肯德基国际公司雇佣了一批“神秘购物者”,让他们佯装顾客、秘密潜入店内进行检查评分。这些“神秘顾客”来无影、去无踪,而且没有时间规律,这就使快餐厅的经理、雇员时时感受到某种压力,丝毫不敢懈怠。
见“调查公司”的生意如此火爆,当年10 月,我说服一位美国投资人(他出资20 万美金,占49% 的股份)与我联手开办了一家名为CCPSA 的神秘购物公司。虽然只有十几名“购物侦探”,但广告打出不久,业务就像“小山”般压来,弄得我不得不经常招聘经验丰富的“神秘购物者”,后来把大名鼎鼎的莎莎也“挖”了过来。她兴奋地拥抱住我说:“王,你的野心真大,我欣赏你这样的东方女孩!”如今27 岁的我已有了100 万美元的“家底”,还想把公司开到中国的上海。
链 接:
近年来“神秘购物公司”在美国大受青睐,如今已发展到500 多家,每年的收入达5 亿美元!普通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寻找神秘购物公司并登录其网页,成为他们的职员。也可以通过报纸广告和职业介绍来获取这份工作。训练将通过因特网或者当面进行。
2004 年12 月,《世界日报》报道,温州已经诞生了中国首家“神秘购物公司”——温州市全景市场研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