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要关注挫折教育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l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挫折其实是一种壮丽的美,也是一种缺陷之美。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这类体现人在挫折的磨砺下不断成长成熟的作品比比皆是,它们都是表面缺失与内容丰满的有机统一,不管是从情节还是文章的内容实质来看,都体现了人在天灾人祸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人性之美、抗争之美。
  【关键词】挫折 执着之美 抗争之美 人性之美
  挫折的内涵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人们所处的具体环境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对待态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人生结局。人世间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都能够事事如意,但我们心里其实都知道:造化时时弄人,尽管希望人生处处是鲜花,但在现实面前还是不得不接受遗憾、接受痛苦。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应试教育的现实环境下,人们关注的仍然是考试的升学率,人文领域的教育更多的出发点依旧还是处于考试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如今处在高中阶段的青春男女们,没有多少人有着对生活痛苦经历的体验,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还缺乏一种积极应对的心理,缺乏一种敢与命运相抗争的精神。其实,只要人们用一颗积极的心去认识挫折,就会发现:对挫折的积极鉴赏无疑更能催人奋进,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
  读者能够把作者所表达的那种心灵的“哭泣”品尝出来,从而引起内心有关这方面的情愫,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如何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懂得如何欣赏和接受挫折,就要注重利用课文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不完满的认识熏陶,要让我们的学生在挫折面前勇敢的站起来就必须把挫折教育有机的融入和贯穿到教学过程中。
  一、能够唤起学生真正理解何为“性善论”
  在我们高中语文课本中,每一位主人公的身上时时都闪现着人性美的光辉——美丽、善良、慈爱的心灵之美和行动之美。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一文就是在告诉人们一个人生哲理: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善良、纯洁和责任感。在文中,作者“将‘珍珠’与‘泪珠’并列,其实暗含了一种比喻,不同泪水是不同真情的表现,不同泪水蕴涵着不同的人生内涵,而这同珍珠一样珍贵”。这篇优美的散文可以引领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才是人间亲情的真谛,引领学生从内心里对家乡、对故土、对祖国产生深情与挚爱。
  二、能够唤起学生对执着的共鸣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的追求之美,使作品中的主人公总是那样的丰满、那样的可人。他们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打击,但从未屈服过。他们身上的那种对理想百折不挠的追求,从不轻言放弃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气概,怎能不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怎能不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最好素材呢?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女主人公大堰河、《迢迢牵牛星》中的主人公织女和牛郎,给我们的学生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才叫爱,什么才是纯真的爱情。在对待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时,大堰河是那样的博爱,把母爱发挥到了极致;在面对封建家长制的“棒打鸳鸯”时,织女和牛郎仍是对彼此忠贞不渝。这种为了爱、为了幸福和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不是对学生进行正面情感教育的最好阵地吗?
  三、能够唤起学生对“与命运相抗争”的认同
  “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抗争美就是主体遭受灾难、毁灭时表现出来求生欲望,旺盛生命力的最后迸发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最大发挥。”所以,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我们无处都可以看见相类似的“制天命而用之”的痕迹,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中所体现的作者在一度心灰意冷之后的笑对生活的抗争,并使自己走出了生活的阴霾获取的成功。正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那些进步的爱国青年们敢于和当时迫害人民的反动势力做斗争,这也是一种不向所谓的“命运”低头的表现,更是一种积极的抗争。这些作品都可以唤起学生看到生活中阳光积极的一面,唤起学生对和平、民主和幸福的积极追求。
  四、可以充实学生对“美”这个字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毁灭”二字正好是对美的另一面认识和表现,没有毁灭就没有残缺之美可言。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一个人只是选择生活中如意的美好的一面,那么当灾难来临时,其精神世界只会崩溃。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告诉他们:当一道门向你关闭时,一定会有另一道门向你开启。只有美好的东西遭到现实的无情摧残时,才会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并对其进行认识和反思。与一般人们意识领域普遍接受的美不同,我们应该看到不完美其实也是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可以利用的催人奋进的美,一种“泪珠与珍珠”蜕变的美,只有失去了,才会懂得如何去珍惜和欣赏,才不会让其他的遗憾贯穿自己短暂的一生。
  正如泰戈尔曾说过的那样:“生活本身是苦难,它的美丽,不在于结束,而在于其过程中的风风雨雨。惟有经历风雨摧残的种子,才能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束。”为什么要历经风雨呢?这是因为:没有痛苦,人类就不懂得什么才是幸福;没有遗憾,人们就不懂得珍惜;没有挫折,人们就不懂得坚强。所以,挫折可以在人们心灵的深处经过激烈的斗争之后创造出灿烂的美和有价值的人生经历,给人以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和思考,是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因此有关它的教育作用在我们的高中教学中是不能忽视的。
其他文献
【摘要】班集是学校机体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重要基地,班集体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儿童稚嫩的心灵,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让班级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基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班集体班级管理师生关系因材施教  26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自己26年的班主任工作历程,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了。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了以下现象:学生已能对语言文字进行初步的阅读和理解,但却因此对语文开始产生麻木和小看的心理,阅读能力在这一阶段的提高甚微,很多学生的兴趣会明显转向数理科目。如何让学生继续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让他们在语言文字知识的宝库里尽情遨游呢?我认为让学生进一步建立起对语文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感)尤为重要,这能让语文学科对学生更显示出其他学科所无法抗衡的亲合力。没有一门学科会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获得几点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交流。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
期刊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阶段;同时,小学校园也是一个人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所以,小学班主任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定义主要是育人。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八年,有一些感触与同仁们分享:  一、班主任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人们在同一年龄时,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
期刊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经过不断探索,认为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新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满乐趣地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似乎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殊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
期刊
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百名教师千家访”活动,我利用工作之余走访了九年级九班学生的家庭,有了很大的收获。以下是我本次家访的感受:  一、家访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我们班有个叫买都的学生,这个学生平时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小动作又多,而且爱接老师的话……总之毛病很多。为了改变他,我约好他的家长,放学后和他一起去他家家访。没想到一进家门,他就像变了一个人,给我让坐、倒茶,然后就坐在
期刊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所谓“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
期刊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使学生克服写作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动机,就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一旦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由“怕”作文转为“爱”作文。《新课标》认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写内心世界的感受,他才会高兴地说,高兴地写;反之,只能是为作文而作文,言不由
期刊
赞可夫的研究理论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让学生都充满自信地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正是赞可夫的研究理论正确的有力证明。下面谈谈此教学法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做法  1、通过不同层次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的基本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英语词汇学习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