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感受活生生的数学,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老师就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的本领。
1. “随手拿来”,数学就在你的身边
比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教师可让学生从身边的电视报纸上剪下部分节目时间安排表,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积累,让学生发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 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让学生从四季的更换、周而复始这一现象,获得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老师启发说:“如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有的学生就会说:“每个星期都是从周一到周日,周而复始。”……老师就可以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试算:(1)1÷3;(2)14.2÷22。”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学习“循环小数”这一概念,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让学生理解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为“循环小数”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3. 调用经验,在创造活动中学数学
如教“乘数是整数的小数乘法”一课中,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小明到文具商店买铅笔,每支价格是0.45元,买7支需要多少元?
教师可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去商店(超市)是如何购买物品的,然后让学生当营业员,计算出购物的货款,每支铅笔0.45元,买1支多少钱?2支呢?3只呢?……
第一步:结合生活经验,口算得数:
0.45×1=0.45(元)
0.45×2=0.90(元)
0.45×3=1.35(元)
0.45×5=2.25(元)
第二步:
①让学生观察,积中有几位小数,乘数有几位小数;
②找规律:发现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第三步:
①想一想:为什么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②讲思路:0.45×7=45×7÷100,先看作整数来乘,被乘数扩大了100倍,要得到原式的值,积就要缩小100倍。
③最后指导学生列竖式,总结计算法则。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运用经验,通过创造活力,把经验提炼为数学法则,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识结构。
4. 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三年级的“小统计”时,我们采用了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积木代替鱼,一块积木表示一条鱼。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多。正是在这样的做法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
总之,教师要做一名有心人,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的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
二、寻找数学与生活衔接点
1. 数学语言通俗化
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但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的接受,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即教师的语言要通俗化,又不失科学性和准确性。
2. 数学概念形象化
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即概念。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对有些数学概念一字不解。这就需要我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其循循诱导。
①数学问题(例题)生活化和实用化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景,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又如在学了“年月日”这一课之后,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出生月份是闰月还是平月,如此切身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数学学习情景化
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做基础,而学具、实物模型的情景操作是最好的显性活动。
如教了“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可在每张座位上都布置一个简易商品店,标上“一个书包31元,一个文具盒8元7角,一块橡皮5角,一支铅笔1角,一个削笔器28元3角”。并且每人手中都有一份换好的零钱,让同座位的同学各轮流扮演营业员和顾客,买你最想买的一件商品。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兴趣高涨。在学生对钱数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老师问:“老师给你40元钱,谁能告诉老师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商品?”学生的想象得到了激发,自然会争先恐后地为教师出谋划策。
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一、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老师就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的本领。
1. “随手拿来”,数学就在你的身边
比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教师可让学生从身边的电视报纸上剪下部分节目时间安排表,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积累,让学生发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 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数学
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让学生从四季的更换、周而复始这一现象,获得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老师启发说:“如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有的学生就会说:“每个星期都是从周一到周日,周而复始。”……老师就可以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试算:(1)1÷3;(2)14.2÷22。”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学习“循环小数”这一概念,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让学生理解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为“循环小数”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3. 调用经验,在创造活动中学数学
如教“乘数是整数的小数乘法”一课中,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小明到文具商店买铅笔,每支价格是0.45元,买7支需要多少元?
教师可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去商店(超市)是如何购买物品的,然后让学生当营业员,计算出购物的货款,每支铅笔0.45元,买1支多少钱?2支呢?3只呢?……
第一步:结合生活经验,口算得数:
0.45×1=0.45(元)
0.45×2=0.90(元)
0.45×3=1.35(元)
0.45×5=2.25(元)
第二步:
①让学生观察,积中有几位小数,乘数有几位小数;
②找规律:发现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第三步:
①想一想:为什么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②讲思路:0.45×7=45×7÷100,先看作整数来乘,被乘数扩大了100倍,要得到原式的值,积就要缩小100倍。
③最后指导学生列竖式,总结计算法则。
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运用经验,通过创造活力,把经验提炼为数学法则,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识结构。
4. 依托儿童生活事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三年级的“小统计”时,我们采用了小猫钓鱼的故事情节。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积木代替鱼,一块积木表示一条鱼。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多。正是在这样的做法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
总之,教师要做一名有心人,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的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
二、寻找数学与生活衔接点
1. 数学语言通俗化
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但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的接受,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即教师的语言要通俗化,又不失科学性和准确性。
2. 数学概念形象化
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即概念。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对有些数学概念一字不解。这就需要我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其循循诱导。
①数学问题(例题)生活化和实用化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景,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又如在学了“年月日”这一课之后,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出生月份是闰月还是平月,如此切身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数学学习情景化
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做基础,而学具、实物模型的情景操作是最好的显性活动。
如教了“元、角、分”的认识后,教师可在每张座位上都布置一个简易商品店,标上“一个书包31元,一个文具盒8元7角,一块橡皮5角,一支铅笔1角,一个削笔器28元3角”。并且每人手中都有一份换好的零钱,让同座位的同学各轮流扮演营业员和顾客,买你最想买的一件商品。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兴趣高涨。在学生对钱数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老师问:“老师给你40元钱,谁能告诉老师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商品?”学生的想象得到了激发,自然会争先恐后地为教师出谋划策。
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