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里的“种菜族”:是乐趣还是无奈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ouaim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钢筋水泥、逼仄的城市空间里,一些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竟开始自己种菜。
  在城里种菜
  刘明乐家住山东省济南市中区玉函小区,孩子正在读高中。“我对买的菜始终不太放心,特别是韭菜、花菜等,总怕农药太多。为了让孩子吃得好点,就想办法自己种菜”。
  刘明乐说,最早那几年自己每年会买一些成箱种植好的韭菜苗、芹菜苗等,品质比较好,一般一箱要四五十元。“市场上的韭菜一两元钱一斤,这个韭菜算起来要五六元钱一斤,还是挺贵的。”
  后来刘明乐发现,市场上有专门用来种菜的泡沫箱子售卖。他说,这个泡沫箱子的成本比较低,可以自己种,施用专门的肥料,尽量不用农药,很放心,当然也很麻烦。“要经常打理,周末几乎全耗在上面了,浇水、施肥、捉虫,不容易。”
  种菜一段时间后,刘明乐有了心得,还改进了种植方法。他用一些塑料管,两边堵上,用锯在中间锯出长方形的种植区域,填上土、撒好种、施完肥之后,悬挂在阳台护栏上。
  “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对土壤深度要求不高的韭菜、香菜、菠菜等矮小的蔬菜,管理也比较方便。”刘明乐说。
  像刘明乐一样,在城市里种菜的人越来越多。在阳台、在楼顶、在小区绿地、在任何一块闲置的土地上,只要没人制止,不少城里人都有把它变成菜园的冲动。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联发江岸汇景小区的一个楼顶上,八九个泡沫大盒拼成了一个小菜园,里面种着辣椒、青菜、小葱、大蒜等。“别看我这里的菜长相没有市面上买的好,但吃起来更有味儿。”菜园主人袁大爷说。
  在南昌市高新区创新二路华恒公寓内,由于管理不严,一些居民在小区的绿化带种起了菜。小区退休居民莫阿姨说,她之前就想在小区里种点菜,但担心物业公司不允许,现在看到别人都在种,“接下来我也种一点”。
  在离南昌市赣江大桥不远的江边也出现了菜园。笔者在现场看到,地上开垦出数块大小不等的菜地,种了各种蔬菜。一位正在菜地里忙活的市民告诉笔者,他就住在附近,几年前看到有人在这里种菜,于是跟着来种。“没人管这事,所以我就一直种了下来。”
  有乐趣,更有无奈
  城里人为啥热衷种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因。家住北京海淀区的李蔚云在城郊租了一小块地用来种菜。他告诉笔者,自己种菜主要是因为家里有孩子,想给他提供一个感受田园生活的地方。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干过不少农活,那时候觉得很辛苦,但现在想起来,那种泥土的芬芳、收获的喜悦,真是太美好了。”李蔚云说,现在他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放眼都是钢筋水泥,所以他租了一块地,让孩子可以亲近自然,体验播种与收获的喜悦。
  不过,也有很多人是出于对蔬菜质量的担忧,选择自己种菜。
  刘建勇是湖南长沙市民。他在自家楼顶用花盆花钵种了莲藕、辣椒、丝瓜等蔬菜,阳台上也种了一些。“如果不是小区物业管理人员阻止,我本来打算扩大种植规模的。”刘建勇说,两个月前,自己七八个种着蔬菜的泡沫箱子被物业管理人员收走了。
  买房的时候,刘建勇有意选择了顶楼,就是为了在楼顶种菜。他说,选择自己种菜,是因为对市面上的蔬菜质量不太放心。
  “几年前,我接触过一些菜农,得知有些蔬菜在上市前一天打了很多药。”刘建勇说,按理说,这种刚打完药的菜,至少要过一个星期才能卖的。“我并不是对市场上卖的蔬菜信心全失,只是心存疑虑。他们究竟用了多少化肥、农药,打完药后能不能保证过一段时间再卖?与其疑虑重重,不如自己动手,吃着放心。”
  尽管面积不大,但刘建勇种的菜基本上能够满足全家人的日常食用,几乎不用到外面买。即使需要外出采购,他也绝不购买非当季蔬菜,并且一定会优先选择那些挑着担子的流动个体菜农。
  与刘建勇有相似担忧的人不少。在南昌汇景小区楼顶种菜的袁大爷说,现在外面卖的蔬菜听说都是农药化肥“喂大”的,不安全,自己平时没事种点菜,既能消磨时间,又能省钱,最重要的是家人吃起来放心。
  在阳台种菜的济南市民刘明乐认为,蔬菜是每日生活必需品,阳台种植很难满足一家老小的需求。“只能作为一个补充,主要是为了吃到一些容易遭受病虫害、大田种植可能施用过多农药的蔬菜。”
  “种菜族”仍在壮大
  笔者采访了解到,城市“种菜族”多为经济条件较好、家里有孩子且闲暇时间较多的家庭,许多是“三代同堂”,“菜园子”日常由老人打理。目前,这样的家庭在城市很多,他们对于优质蔬菜的需求推动着城市“种菜族”不断壮大。
  湘台现代农业科技园在长沙市望城区一条干道旁,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生态农业庄园,里面有100多亩的“开心农场”,分为30平方米一畦和240平方米一单元,专供市民认种。尽管认种价格在每年数千元到上万元,但笔者看到,几乎所有的田垄都已经写上了认种者的名字。
  工作人员张森介绍,认种者可以自行打理,也可以当“甩手掌柜”完全托管给农场员工,“托管的市民基本上都会明确告诉我们,不能用农药。”张森说。
  已经退休的阳正文以每年15800元的价格在湘台租种了一个单元,每个周末他都会来这里打理,每月可收获各种蔬菜几百斤,完全能满足全家三代五口人的吃菜需求。“一开始是抱着锻炼身体、打发时间的目的种菜,但后来家里人觉得自己种的吃起来确实不一样,激励我把种菜当做一项工作认真地干下去。”阳正文说。
  显然,阳台、楼顶、小区绿地等已经满足不了城里人巨大的种菜热情,类似湘台这样的“开心农场”越来越多。
  在南昌市近郊的云耕农场内,每块地的旁边都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菜园主人的名字。农场负责人李昕告诉笔者,云耕农场是一个私人定制农场,它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菜园主人可以自己来种,也可以通过手机APP下达指令,由我们的农技团队作业,菜园主人能通过摄像头随时掌握蔬菜生长情况。
  “我们的会员每年交3600元钱,按正常年份,每块地可采摘200~250公斤时令蔬菜。”李昕说,目前,他们100亩耕地已开发了30亩,注册会员200多人,还有900多人正在注册。
其他文献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这里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日新月异的农村发展势态也日渐成为这座古都的一道风景。  眼下,这里日益壮大的农村集体经济,正备受人们关注。这样一组数据,清楚地反映了近年来洛阳市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取得的成就:2012年年底,洛阳市近7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空白,经过3年多的努力工作,全市培育集体经济示范村50个,消除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1208个,占
期刊
贵港位于广西东南部,西江流域中游,浔郁平原中部,辖区内的覃塘区因盛产莲藕,有“莲藕之乡”的美名。覃塘莲藕藕体鲜嫩、味道清香、口感粉绵,素有“藕中之王”的美誉。在清代,覃塘莲藕是皇宫必不可少的贡品之一。2006年,覃塘莲藕通过了自治区无公害莲藕生产基地认证;2014年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覃塘莲藕已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相传古时候,贵县(今贵港)有一个一望无际的池塘,塘中恶龙兴风作
期刊
4月17日(星期日)早上9时,很多城里人尚在睡梦中,陕西省商洛市刘湾街道枣园村里已经传出了清脆的“ABC”读书声。在当地农村淘宝服务站里,枣园村村民、当地村淘合伙人李毅和他的妻子正领着20多个孩子,跟着屋里的一台联网电视屏幕读英语。  自从3月底淘宝教育与农村淘宝合作的“乡村教育公益行”活动开展以来,每到周末,这个乡间小课堂就吸引着远近五六个村庄的孩子早早赶来参加,不大的屋里小朋友坐得满满当当。 
期刊
近日,农业部印发《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对此进行了解读。  超1/3承包土地已流转出去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有超过1/3的承包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新增流转面积4000多万亩。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已有1
期刊
炎热的夏季,甘肃、山西等地出现的局部蔬菜滞销卖难的现象有一个共同点——当地的农民发现,“别处种我们这种菜的人突然多了”。这意味着在岁末年初玉米等粮食作物筹备大幅度调减的同时,很多不知道种点啥的粮农加入了菜农、果农的行列,然后,在扎堆上市的时节,一起创造了新的阶段性过剩,出现“新卖难”。  风起于青萍之末。早在4月份,蔬菜价格春节后依旧居高不下时,农业部农产品市场预警专家就发表文章《菜价季节性回落警
期刊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诸多原因,贫困问题一直存在并困扰着中国的发展。  扶贫攻坚路,悠悠中国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国人民矢志不渝、接力奋斗,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为加速世界减贫进程贡献中国力量。  扶贫开发工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
期刊
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日前下发通知,决定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旨在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型经营方式+配套产业”模式  国家农发办主任卢贵敏认为,当前农业综合开发历史环境发生深刻变迁,我国农业正处于经济新常态下转型的关键期,农业
期刊
“回忆六零年,天旱人怨,惹得千军劈太行,绝壁断崖红旗乱,杨贵当先。  天河绕群岭,白云指尖,翠谷绿波清水流,山涧人影依稀攀,英雄犹见。”  这是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李政新再次探访林州红旗渠后写下的亲身感受。他说,“修建红旗渠的初衷是解决林州人民祖祖辈辈最渴望的吃水问题,林州干部不惧艰难、劈山引水,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也是党和国家关心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社会问题的缩影。”  7
期刊
河南西峡,豫鄂陕三省交会处的一个人口小县、区域大县,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山多地少。  尽管是一个区域大县,但因为地处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中央的要求是保护环境、保证水质。而西峡县对自己的要求是,既要农民富起来,又要山清水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资源环境的约束对西峡县日益趋紧。  虽然是一个人口小县,但因为西峡县历届班子坚持生态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
期刊
“好山好水西峡、宜居宜养西峡、创新创业西峡、活力魅力西峡”是西峡县新一届县委对西峡的形象定位,言简意赅、意境丰厚,令人充满遐思和憧憬。  毫无疑问,“四个西峡”折射出了西峡新一届县委可持续发展的前瞻理念,将引领西峡踏上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跑道”。  “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西峡历届县委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先于一切的发展理念和严于一切的工作标准,全面构建大生态、大保护、大绿化格局,在严格治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