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早熟油豆角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介绍了大棚油豆角春季早熟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油豆角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播种、覆膜、定植、大棚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内容。
  [关键词] 油豆角;大棚;春早熟;技术
  一、品种选择及处理
  1.品种选择
  以紫花油豆和黑白花油豆为主栽品种。品种可选择可选分枝少,以主蔓结荚为主,肉厚、纤维少、不易老化、抗逆性强、品质佳的早熟品种。
  2.浸种催芽
  选饱满无病斑的种子,室内晾晒12h.用55℃的热水烫种10min,不断的搅拌。然后将水温降到25℃浸种3h。捞出包好放到30℃的温度下催芽24h左右,投洗2次,待胚根突破种皮即可。
  二、育苗
  3月中旬播种育苗,亩用种量5kg。
  1.扣棚
  定植前25~30d扣棚烤地,一般在3月中旬扣棚。
  2.整地施肥
  种植豆角应选肥沃、疏松,2~3年内未种过豆类的壤土或沙壤土。播种前10天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500kg,结合施氮磷钾复合肥50kg,施肥后隔4~5d翻耕一次,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3.配制营养土
  过筛的大田地或葱蒜茬土6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份,炉灰或河砂或大粪面1份。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磷酸二铵1.5kg,多菌灵100g,混拌后蓋上农膜闷3d,消毒灭菌。
  4.装营养钵
  亩用8cm×8cm的营养钵4500只,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内,蹲实后距营养钵上口2cm,摆到育苗架床上。
  三、播种
  适时播种春豆角大棚促成栽培一般于3月上中旬播种,催芽播、直播均可,将营养钵浇透底水,渗后每个营养钵点播3粒带芽的种子,覆土1.5cm,盖上地膜。
  1.温度管理
  播后白天20~25℃,夜间15~16℃,60%种芽拱土时揭去地膜。苗期温度管理,幼苗子叶展平,白天18℃~20℃,夜间12℃~15℃。第1片真叶展开白天20~25℃,夜间15~18℃.定植前7天,白天15~20℃,夜间12~14℃。
  2.水分管理
  出苗到定植前适当浇水3~4次,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3.壮苗标准
  日历苗龄30d,生理苗龄3~4片真叶,茎粗节间短,根系发达,叶片肥大。
  四、覆膜
  定植前7d覆上地膜,膜下灌水,50cm小垄,用1m宽地膜覆双垄。膜下滴灌在1m的垄上铺上滴灌带,再覆上1m宽的地膜。
  五、定植
  4月中旬定植。小垄株行距:30cm×50cm;大垄双行株株距:株距30cm×垄上双行间行距40cm×垄距100cm。亩埯数4100~4200埯,保苗8200~8400株。栽植方法,在覆膜的垄上按30cm的株距打孔,亩埯施磷酸二铵10kg,栽苗后浇透水,水渗后封严苗孔。大棚内保温扣小拱棚,外保温四周围草苫子。
  六、大棚管理
  1.温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28~30℃,夜间15~20℃.生长期白天23~26℃,夜间12~16℃。
  2.肥水管理
  前期控制灌水,伸蔓期结合灌水亩追磷酸二铵10kg,进入结荚期10d左右灌1次水,隔2水亩追施磷酸二铵10kg。结合打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0.02%的钼酸铵,0.3%的尿素。
  3.通风管理
  定植7d内不通风,以利缓苗,放风前棚内两侧边柱用农膜围上50cm高的围裙,防止放风时冷风伤苗。前期棚内超过30℃时中午短时间放风,缓苗后到开花前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开花到结荚期棚内温度不超过26℃,通过放风调节棚内温度。6月上中旬撒掉棚膜,露天生长。
  4.上架及喷施叶面肥
  在植株枝蔓长到20cm以上时,应搭好支架,并逐渐引蔓上架。植株开始结荚后,用人粪尿薄施1~2次,结荚盛期要加大追肥量,同时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植株早衰。
  七、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1)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80%炭疽福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炭疽病;
  (2)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防治锈病;
  (3)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新植霉素霉素4000倍液,30%DT杀菌剂500倍液防治细菌性疫病;
  (4)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菌核病;
  (5)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灰霉病。
  2.虫害防治
  用40%乐果1000倍液或大功臣粉剂防治蚜虫;虫螨克水剂防治菜青虫。甘兰夜蛾和红蜘蛛。
  八、采收
  定植后40d左右即可采收嫩荚,结英初期3~4d采收1次,结荚盛期1~2d采收1次。
其他文献
一、技术简介  中药材因产地不同,因土壤、气候、阳光(光照)、水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药材的品质、有效成分及药效也有差异,所以自古以来强调地道中药材。地道中药材是在药材最适宜生态区域、最佳环境条件下所生产的优质中药材,其药用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药理功效比较显著。药材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因此药材的栽培应更加注重安全、卫生、无污染。无公害栽培是药材栽培最基本的要求。推广中药材无公害栽培技术是发展药材产业的
期刊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非常支持不断出台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尤其近年来小麦价格连续上涨,突破1.1元大关,高的产量能极大增加收入。所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很重要,以下简述一下冬小麦高产栽培要点。  一、品种选择  一定要选择高产、抗病、耐密、紧凑型品种。结合北方多年种植情况,小麦主推品种有豫麦49-198、石新828、泰山23、京东12等。  二、施足底肥,配方施肥  1.每亩施优质土杂肥30
期刊
高山反季节栽培就是因为在炎热的夏秋季,由于气温的缘故,不耐热蔬菜无法种植;而在高海拔山区,由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那里较低海拔地区凉爽,就可以种植平川地区因高温而不能种植的蔬菜。大白菜一般适合在海拔800以上的山区种植。  一、品种选择  高山夏季反季节栽培的大白菜,应选用具有早熟,速生快长,生长期短,耐热性强,抗病性强,结球紧实等特性的优良品种,适合湖南高山反季节栽培的大白菜品种,主要有:  
期刊
一、品种来源  平芸1号新品种是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系统育种方法,从当地农家品种“泾川白芸豆”的变异单株中经多年选育而成。于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认定。  二、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08 d,株高41.3cm;一级分枝11.5个,主茎节数10.8个,单株荚数32个,荚粒数4.3个;株粒重27.9g,百粒重16.5g,百克粒数600粒;粒白色,色纯,卵园型,籽粒饱满
期刊
[摘 要] 啤酒大麦“S-4”在盘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种植后,具有耐寒、抗旱、分蘖力强、抗锈病及白粉病、成穗率高等特性,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产10%以上,生育期适中。本文介绍了其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啤酒大麦“S-4”;特征特性;示范种植;栽培技术  啤酒大麦“S-4”是云南省大理州密度县农技推广中心所选育的一个新品种,2009年引入盤龙区滇源街道办事处参加品比试验,产量居所有参
期刊
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是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理念,克服了传统水稻栽培技术中的缺点,具有节水、投入少、保护环境、提高地力、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等特点。在我区推广多年,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为全区粮食总产增加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个别农户在推广该技术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增产幅度不大,甚至减产。因此,特建议在丘陵区推广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择品种田块  不是所有品种和田块都适宜水稻超高
期刊
[摘 要] 介绍了水稻新品种郑稻18的特征特性,并对该品种在本地区机插秧技术进行总结,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郑稻18;特征特性;机插秧  郑稻18由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黄淮地区种植,在本地区作机插稻种植表现产量高、抗病抗倒性强等优点,现将其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本地区适期机插秧播种,全生
期刊
一、培育旱育壮秧  1.苗床培肥与整地  (1)肥床的标准:土壤深厚、肥沃、疏松呈“海绵状”,有机质含量≥3%。  (2)苗床选择:首先选用菜园地,其次选用水源便利、排灌系统良好的旱地。  (3)培肥方法:于秋冬农闲季节进行。  ①还草培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碎草5kg尿素50g、复合肥50g,然后进行机械耕翻耙匀,一般耕翻3~4次,使土、肥、草充分混合均匀。  ②有机肥培肥。每平方米苗床铺施优质腐熟
期刊
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豆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豆是我国重要的小杂粮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B族维生素、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疗保健药膳价值。发展绿豆生产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一、种植条件和种植方式  1.土壤条件  绿豆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一般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地块,禾本科作物的茬口。重茬地块、盐碱地
期刊
一、品种来源  富农1号是由甘肃农业大学和甘肃富农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粮饲兼用玉米杂交种,以自选系富092为母本,外引系78599-1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于2007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甘审玉2007001)  二、特征特性  生育期125~130d,株高260~280cm,穗位高100~110cm,总葉片数21片。株型紧凑,抗倒伏力强。对大小斑病、矮花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