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传统作文教学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作文教学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 在小学作文教学实际中,高耗低效问题较为严重。 小学生存在生活阅历简单,教师的教学费时、单调、乏味 , 缺乏创新。帮助和引导学生获取信息 ,使小学生既有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文字表达能力,又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做到只要生活有所感悟,就能我思我写。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实践表明,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激活作文教学课堂,促进小学生积极思维和写作,提高作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有着特殊的功效,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作文整合的教学模式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素材,丰富写作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 四大名著,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可以给学生反复播放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写作。
2.创设情境,激发写作
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交互、集成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开展作文教学。在多媒体作文教学中, 首先要运用多媒体的综合优势,创设优美的习作氛围。为了能获得大量形象、生动和具体的写作素材,关键是要有丰富的表象,这就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许多学生在谈及作文的难处时,都认为作文的最大困难是没有什么东西好写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现实生活观察不够,不能细致地观察,分不清主次,导致生活积累贫乏,在其记忆储备中找不到相应的事物表象。信息技术可使作文教学环境更加形象、生动、逼真,做到情景交融。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地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的重点处还能将有关的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推进、放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样就使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使他们的认知更接近自然,更加真切,有利于激发起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创作,增添作文情趣。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其中,是这类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但如何调动学生,要使小学生喜欢作文,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来,最为关键的是发掘、调动其情感因素,使他们乐学、好写。首先,创设的情境要源于生活,可以是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不同背景,用以再现丰富多姿的生活现象,让学生走进广阔生活的不同领域,坐在教室里就能尽观世界。还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场面场景,景物场景,事件场景和人物场景。.当学生看到、听到和感受到以后,就有所感悟,便会产生写作冲动,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将不同的感悟进行梳理,最后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作成文。
3.提供资料 ,促进写作
3.1根据资料,想像写作 。资料展示某个场景。如“ 奇妙的动物世界”一题,便是将纪录片中奇妙的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场景展示出来,再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进入,如游客、摄影师、画家、生物学家等,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展开丰富的想像,在心里与动物亲切地对话和交流,然后进行写作。这样,利用同一材料,根据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便可写出不同观点、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文章。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写出精彩的具有个性的作品。
3.2把握素材,组合写作 。资料是一组相关的素材,如可以是同一区域的不同地方,也可以是某件事情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片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将其展示出来,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确定一条线索,将这些材料串联组合成文。如“新万州”一题,便是用 CAI课件,如:商业大街、幸福小区、高速公路和新建机场等,如何将这些材料有机组合,写成一篇反映新万州的好文章呢?我建议小作者以小公民身份进入画面,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再按空间顺序将几个画面联系起来,加上自己的观察、认识 和情感 ,这样,一篇篇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便跃然而出,
3.3提供材料, 修改作文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文字资料修改作文。资料根据学生存在的一些共同性问题,如描写不具体,详略不得当, 中心不突出等进行教学设计。将学生的“问题作文” 制成CAI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阅读,找出问题,再对照自己作文中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发言讨论,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现场修改,加以鼓励,以克服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错误。这类课如果有条件在网络教室中进行,更可增加交流互动的多向性。特别是在学生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既可由教师随时将学生修改了的文章当场展示再评再改,亦可让学生 了解其他同学的修改情况,学习借鉴。
3.4思考问题,探究写作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文字资料,展示的资料既有“问题作文”,也有优秀作文。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分析、练写,逐渐总结出写作中的一些规律,如 :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如何 恰当地运用优美的词汇?怎样抒情议论?将写作知识和技能日积月累, 写作能力也 逐步提高。
3.5依据资料, 拓展写作。选择灵活多样的现代教育媒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材料内容,特别适合三年级作文教学。提供的材料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组图形;可以是一段音乐,也可以是某个场景 ;可以是某个故事的开头 和结尾,也可以是某篇课文的部分内容;然后,再指导学生根据这些资料,鼓励学生大胆而合理地想像,想象声音 、色彩、画面 和场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精彩纷呈。
4.开放创新 ,促进写作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作文教学,模式从时间和内容上都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它不局限于课堂40分钟,还包括一些家庭、社会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前活动,在网上收集和查阅资料,再回到课堂上,展示材料、作品,介绍交流体验,谈论自己的感悟。学生兴趣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只有 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其自然,让学生自己写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学生才会乐于去写。当学生把作文看作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一种能表现自我的方式时,那么他们作文 就会不断地提高 。
5.综合型作文
综合型作文课融创设情境、提供资料、开放创新为一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多种功能,以创设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供资料,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做到言之有物;同时提供开放性教学,教会学生观察、认识、感受生活,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地为学生创建写作的条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用媒体,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的多种功能,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在实践运用中还要注重其有效性的发挥,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与效益。调动课堂内外的作文教学资源。作文教学本身应具备内容的丰富性,教师要用好课堂现有的资料,还要特别注重课外的信息,注重学生身边的、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通过作文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观察,学会交流。
发挥教师在作文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无论是播放、演示型的教学,运用多媒体交互型的教学,还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教师的策划、引导、帮助、评价都至关重要。在学生的作文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目标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可见,其地位非但不会被削弱,而是加强了。
总之,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优化了课堂环境,也改变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写作能力。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既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又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发展的需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1.积累素材,丰富写作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过多少朵晶莹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如 四大名著,语言华丽多彩,生动活泼,值得学生学习、借鉴。可以给学生反复播放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写作。
2.创设情境,激发写作
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交互、集成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开展作文教学。在多媒体作文教学中, 首先要运用多媒体的综合优势,创设优美的习作氛围。为了能获得大量形象、生动和具体的写作素材,关键是要有丰富的表象,这就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许多学生在谈及作文的难处时,都认为作文的最大困难是没有什么东西好写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现实生活观察不够,不能细致地观察,分不清主次,导致生活积累贫乏,在其记忆储备中找不到相应的事物表象。信息技术可使作文教学环境更加形象、生动、逼真,做到情景交融。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很好地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集成,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的重点处还能将有关的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推进、放大,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样就使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使他们的认知更接近自然,更加真切,有利于激发起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创作,增添作文情趣。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其中,是这类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但如何调动学生,要使小学生喜欢作文,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来,最为关键的是发掘、调动其情感因素,使他们乐学、好写。首先,创设的情境要源于生活,可以是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不同背景,用以再现丰富多姿的生活现象,让学生走进广阔生活的不同领域,坐在教室里就能尽观世界。还可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场面场景,景物场景,事件场景和人物场景。.当学生看到、听到和感受到以后,就有所感悟,便会产生写作冲动,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将不同的感悟进行梳理,最后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作成文。
3.提供资料 ,促进写作
3.1根据资料,想像写作 。资料展示某个场景。如“ 奇妙的动物世界”一题,便是将纪录片中奇妙的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场景展示出来,再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进入,如游客、摄影师、画家、生物学家等,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展开丰富的想像,在心里与动物亲切地对话和交流,然后进行写作。这样,利用同一材料,根据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便可写出不同观点、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文章。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写出精彩的具有个性的作品。
3.2把握素材,组合写作 。资料是一组相关的素材,如可以是同一区域的不同地方,也可以是某件事情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片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将其展示出来,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确定一条线索,将这些材料串联组合成文。如“新万州”一题,便是用 CAI课件,如:商业大街、幸福小区、高速公路和新建机场等,如何将这些材料有机组合,写成一篇反映新万州的好文章呢?我建议小作者以小公民身份进入画面,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再按空间顺序将几个画面联系起来,加上自己的观察、认识 和情感 ,这样,一篇篇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便跃然而出,
3.3提供材料, 修改作文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文字资料修改作文。资料根据学生存在的一些共同性问题,如描写不具体,详略不得当, 中心不突出等进行教学设计。将学生的“问题作文” 制成CAI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阅读,找出问题,再对照自己作文中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发言讨论,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现场修改,加以鼓励,以克服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错误。这类课如果有条件在网络教室中进行,更可增加交流互动的多向性。特别是在学生修改文章的过程中,既可由教师随时将学生修改了的文章当场展示再评再改,亦可让学生 了解其他同学的修改情况,学习借鉴。
3.4思考问题,探究写作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文字资料,展示的资料既有“问题作文”,也有优秀作文。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分析、练写,逐渐总结出写作中的一些规律,如 :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如何 恰当地运用优美的词汇?怎样抒情议论?将写作知识和技能日积月累, 写作能力也 逐步提高。
3.5依据资料, 拓展写作。选择灵活多样的现代教育媒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材料内容,特别适合三年级作文教学。提供的材料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组图形;可以是一段音乐,也可以是某个场景 ;可以是某个故事的开头 和结尾,也可以是某篇课文的部分内容;然后,再指导学生根据这些资料,鼓励学生大胆而合理地想像,想象声音 、色彩、画面 和场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精彩纷呈。
4.开放创新 ,促进写作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作文教学,模式从时间和内容上都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它不局限于课堂40分钟,还包括一些家庭、社会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前活动,在网上收集和查阅资料,再回到课堂上,展示材料、作品,介绍交流体验,谈论自己的感悟。学生兴趣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只有 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其自然,让学生自己写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学生才会乐于去写。当学生把作文看作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一种能表现自我的方式时,那么他们作文 就会不断地提高 。
5.综合型作文
综合型作文课融创设情境、提供资料、开放创新为一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多种功能,以创设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供资料,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做到言之有物;同时提供开放性教学,教会学生观察、认识、感受生活,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地为学生创建写作的条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用媒体,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的多种功能,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在实践运用中还要注重其有效性的发挥,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与效益。调动课堂内外的作文教学资源。作文教学本身应具备内容的丰富性,教师要用好课堂现有的资料,还要特别注重课外的信息,注重学生身边的、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通过作文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观察,学会交流。
发挥教师在作文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无论是播放、演示型的教学,运用多媒体交互型的教学,还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教师的策划、引导、帮助、评价都至关重要。在学生的作文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目标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可见,其地位非但不会被削弱,而是加强了。
总之,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优化了课堂环境,也改变了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写作能力。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既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又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发展的需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