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强迫症,放松心情好应对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r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我诊室里的小枫,看起来柔柔弱弱,文雅大方,说起话来轻轻软软的。

我好像得了强迫症


  她说:老师,我以前关门的时候总是不放心,要检查好多次,但并不影响我去上课。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好像严重了,而且每次检查完门锁到了教室,脑子里还是反复想门锁了没有,总是这样想,上课也想,下课也想,脑子太累了!
  我:哦,变严重了,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小枫:我读的是师范学校,大专三年级的时候可以申请“专升本”,我特别想报名;但是,最近省里有个师范生基本功大赛,老师想让我参加。
  我:老师让你去参加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小枫:因为这几年我都是学年第一名,基本功还挺扎实的,可是我还想专升本,这两个事儿有点冲突了,让我觉得压力好大。
  我:还有别的原因吗?
  小枫:前几天室友晚上回到宿舍后,睡前忘记锁门了。好吓人啊!还有另一个室友出门的时候忘了把钥匙拔下来。虽然我也知道这些事儿都是偶然的,可是让我更紧张了,检查门锁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总觉得有事儿要发生。我是不是得了强迫症?您能帮帮我吗?总是这样真是太痛苦了!
  根据小枫提出的问题,我们更仔细地沟通后将其典型的问题行为归纳如下:
  内心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适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差错。
  行为循规蹈矩,对自己要求严格,拘泥细节,不会变通,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如果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和程序,就会感到焦虑不安或要重新做。
  犹豫不决,常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小枫的控制欲和支配欲较强,常常不合理地要求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她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
  此外,小枫平时与人交往很关注细节,总觉得身边同学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自己很难与他们深入交往下去。因此,小枫在校园里基本是独来独往的状态,缺乏亲密的朋友关系。

放松心情好应对


  首先  小枫要做的是学会放松,不苛求自己。
  我给小枫的建议是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留白,不把生活程序化、刻板化。在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时,不要把时间排得太满,每天给自己留有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如每天晚上睡前听听自己喜欢的歌,或者学习累了去操场上跑跑步。使一直紧张刻板的生活有一个弹性的空间,以保持心理上的放松。
  其次 采用日本学者森田正马创建的顺其自然的心理疗法,让小枫认识和了解强迫症的表现及产生机制,在觉察和了解强迫症的基础上,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坦然接纳自己的强迫行为。
  当检查的想法出现,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再去关注或评价它的对错。如小枫担心门窗没有关好,锁完门后就不再回去检查,并暗示自己没检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会带来什么灾难性的后果,自己只要把专注力放在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上就行了。一开始这样做有点难,惯性思维可能会不断地把人拉入检查与不检查的冲突中,从而带来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自己意志的努力,强迫行为会慢慢减少或消失。
  最后  对于小枫的强迫检查症状,可以通过真实的情境再现让她确信自己行为的真实性,通过多次的反复验证,使得小枫慢慢放下焦虑的念头,确立足够的自信。
  真实情境的再现可以通过“拍照”或找“证人”等方式进行。我建议小枫以后在检查门锁或检查其他一些重要事情的时侯,可以即时用手机拍照以留作证据,或者找个要好的朋友做自己的目击证人。在遇到一些不确定事情时候,可以找身边的好朋友求证一下,以验证行为的真实性,减轻内心的焦虑。

培养健康人格是长期的工作


  个体的强迫行为往往源自早期长期累积在内心深处的焦虑、恐惧和不安全感,某种强迫行为只是偶发的摆脱焦虑的行为方式,而小枫的强迫行为也不例外。小楓告诉我,她早年被寄养在亲戚家,家庭教育方式也很严苛,这样的经历使得她内心深处极度缺乏安全感,经常产生恐惧感。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期的人格培养和塑造,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需要小枫和父母的共同努力。
  值得欣慰的是,小枫发现随着年岁增长和生活条件的好转,近几年来,父母对她的态度比以前更温和细腻,对她生活上的关注程度也比以前高,经常会给她买些水果或牛奶送过来,也不再朝她发脾气了。小枫对父母的亲近感逐渐增强,以前小枫甚至想远离父母,远离家庭。现在因为与父母关系较亲近,感觉家庭很温暖,所以喜欢回家,喜欢和父母在一起吃饭、聊天,跟以前要逃离家庭的感觉完全不同。这些对小枫内心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塑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她内心深处培养对人际的信任和关爱能力,从而缓解强迫行为。
  后来,在进行回访时,小枫高兴地说自己的强迫检查行为减少了许多,而且心情也比以前放松了许多。即使会出现强迫行为,自己的心情也没有以前那么担忧和害怕了。当然,要想完全改变小枫的人格特质并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小枫早期的童年经历、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一些现实因素共同造成了她目前的人格特征,其改变也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患者女,75岁,主因“咳嗽、咳痰伴左侧胸痛4d”于2019年10月18日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患者咳嗽呈阵发性,咳少量白色黏痰,无咯血,无发热,伴胸痛,胸痛多为隐痛,
期刊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個咨询案例:咨客M,银行职员,独生女,家境不错,父亲做生意,母亲是家庭主妇。男友N,是一家汽车4S店的销售人员,父亲早逝,母亲是国企退休工人。  相处中,M认为男友不舍得给自己花钱,而且凡事都要经过母亲同意,就是一个妈宝男。N则认为女友铺张浪费,凡事都要自己花钱,而且对自己的母亲不够孝顺,经常发脾气。  在来咨询之前,他们又因为去买婚房用的家具产生了分歧。M坚持选择国际一线品牌家具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常常合并多重慢性疾病(comorbidity)[1-4]。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也指出慢阻肺患者经常合并的慢性疾病包括肺癌、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抑郁/焦虑和胃食管反流。就慢阻肺共病患者的治疗管理,指南认为共病的存在并不能改变慢阻肺的治疗;无论是否存在慢阻肺,其他慢性疾病都应按照该种疾病的常规标准予以治疗。
高一年级的班主任李老师跟我反映,自开学一个多月以来,她班上有一个叫小昊的男生特别依赖她,特别黏着她,下课时间经常去找她,一有机会就凑在她身旁,拍集体照时更是一定要挤到李老师旁边。  小昊在班上的人际关系并不好,尤其和女生的关系很差。作为班主任,李老师比较关心小昊,因此小昊很亲近李老师。李老师四十多岁了,是一个和蔼可亲、很温暖的老师。按常理来说,学生喜欢班主任,把老师当妈妈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李老师还
期刊
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半年余,加重伴胸闷气喘1个月”于2019年3月9日入住我科。患者半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咳白黏痰为主,未重视,间断自服“头孢”等药物,效果欠佳,咳嗽咳痰仍反复。近1个月咳嗽咳痰较前加重,伴胸闷气喘,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咯血。3月7日患者就诊于南京某二级医院,查胸部CT示两肺弥漫囊结节状改变。为进一步诊治,患者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两肺弥漫性病变性质待查”收入我科。
气管支气管损伤(TBI)是临床上少见但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也是常见的战创伤之一,多发生于颈部、胸部的创伤或医源性损伤,造成气管支气管破损或断裂[1].随着交通事业及医疗急救的
期刊
脓毒症给全球造成极大负担,每年发病人数达3 200万,死亡约530万,多数病例发生在低收入国家[1]。除了短期死亡外,脓毒症患者还会遭受许多远期并发症,生活质量下降,5年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2-6]。大约50%的脓毒症幸存者发展为脓毒症后综合征,出现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噩梦、焦虑和抑郁[7-8]。脓毒症更多源于宿主对感染病原体的反应而非病原体本身,是一种由先天免疫系统激活介导的炎症性疾病。
一个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医务人员医学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医务人员医学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所受医学专业教育水平的高低,但更主要取决于是否进行长期不懈的医学继续教育。很多人的医学继续教育在医院图书馆完成。医院图书馆承担着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其管理和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图书馆是医院医务人员接受教育和自我继续教育的重要场所。医院图书馆管理和建设直接反映医院的文化建设和医院的学术实力。医院图书馆管理对医院的文化建设作用巨大。
睡眠是我们维系生命不可或缺的生理需求,但是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与生活压力的倍增,失眠的发生率正在不断增加。201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且这个数据正在逐年攀升。高质量的睡,有多重要?  高质量的睡眠可以保护我们的脑皮质细胞,使大部分脑细胞处于良好的休息状态,让神经细胞得到能量的补充,提高人的记忆力。  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
期刊
前段时间,休学了一个多学期的小慧重新回到了校园。可就在返校的第二天,小慧在课堂上放声大哭,老师、同学都不知所措。在老师的建议下,小慧被父母带到了我的诊室。小孩子怎么会抑郁?  小慧的妈妈向我介绍了她的情况,半年前某天放学的时候,小慧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拿起凳子冲到学校的走廊准备往天井下跳。幸好旁边的同学眼疾手快,第一时间把她阻拦下来。她不停地哭,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去看了精神专科,医生诊断小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