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的“求全”与“去偏”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u00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古老而精辟的军事格言,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一直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而它正出自中国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学家孙子之口。孙子之所以在军事史上享誉中外,名播千秋,被尊奉为“兵圣” “百世兵家之祖”,除了他曾经辅佐阖庐经国治军,“西破强楚” “北威齐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立下赫赫战功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撰著了一部近六千言的不朽兵学巨著——《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典兵学的最优秀代表,《孙子兵法》从战略的高度和哲学的层面,观察、分析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活动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克敌制胜的具体方法,奠定了中国兵学的坚实基础,规范了中国兵学的发展方向,确立了中国兵学的价值精神。唐太宗李世民所言“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唐李问对》卷上),可谓是深中肯綮,恰如其分。
  孙子的兵学理论体系固然博大精深,胜义迭呈,但最让人为之折服的,乃是他在论述具体军事问题时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论。它洋溢着朴素辩证的思维理性,为人们正确认识、高明解决军队建设与战争实施提供指导,也为人们从事其他社会领域的活动带来启迪。其中,在理想层面的“求全”和在操作层面的“取偏”,就是孙子朴素辩证思维理性的集中表现之一。
  ◎求全,理想的目标
  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求全”文化,追求万全,争取圆满,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广大民众的心态意愿。孫子同样对“全”情有独钟。《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提到“全”的地方多达十余处,如“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兵不顿而利可全”,“自保而全胜”,等等。可见“全”在孙子的兵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同孔子学说的核心“仁”、老子学说的核心“道”以及墨子学说的核心“兼爱”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孙子看来,推行“全胜”战略是理之所宜,势之必然。它对己方来说,代价最小;对彼方来说,反抗最小;对普通民众来说,灾难最微;对天下来说,获益最大,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最合算的博弈。为此,孙子推导出用兵的最上乘境界:“上兵谋伐”“不战而屈人之兵”,主张用“全胜”之策角逐于群雄,争胜于天下:“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取偏,现实的战术
  能有这样的境界,无疑堪称崇高的理想主义者,孙子的确了不起,但更加了不起的是,孙子同时还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在他的心目中,“求全”只能是一面旗帜,一种理想,如果拘泥于“全胜”,而忘记战争厮杀这个残酷的铁血事实,将“理想”和“实际”简单地等同起来,则不免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般自欺欺人了。换言之,孙子清醒地认识到,一味追求万全之策是不现实的,因为“先作万全之计,然后图彼。得之则大克,不得则自全”,“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云云,只能看作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其实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很难有真正的万全,更不应为追求万全、争取圆满而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以至错失战机,陷于被动,与成功失之交臂,图虚名而招实祸。
  正因为孙子早已将这层关系明了于胸,所以他在高举“全胜”这杆大旗,于理念上汲汲追求万全之策的同时,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却一直磨砺着“战胜”这把尖刀,注重“取偏”的实效,特别强调突出重点,剑走偏锋,主张集中兵力,寻找突破口,各个击破,在此基础上扩大战果,克敌制胜,“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孙子指出战略家最大的过错,在于不分主次、轻重和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由此可见,在“兵圣”孙子那里,理想上求“全”与操作上重“偏”是高度统一的。孙子真正明白了“舍得”这层道理,即有舍才有得,得与失是辩证统一的,因而强调五“不”:“途有所不由,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君命有所不受”,绝不能为求“全”而大包大揽,绝不应为“全胜”而放弃“战胜”,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正合,以奇胜”。应该说,孙子这种剑走偏锋的思维方式是充满深邃的哲理的,其“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基本理念正与老子的名言“多则惑,少则明”所体现的精神旨趣相吻合。
  显然,孙子有关“求全”与“取偏”的辩证思维,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终极目标与阶段任务的统一。这在今天也不无启迪意义。“求全”只能是理想,是旗帜,是鼓舞人心,激励士气的美妙图景,“取偏”才是现实,是手段,是真正可以践行、可以落实的选择。至于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更有必要借鉴孙子的用兵艺术和人生智慧,做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分清缓急,甄别主次,开拓重点,把握关键,集中兵力,各个突破,以求获得最后成功。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红楼梦》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名著,有不少文字叙述饮食文化特别是酒的文化。  酒作为饮料之王,被誉为“白药之长”,按照生产工艺主要有发酵酒、蒸馏酒和配制酒三大类。《红楼梦》描写的酒,这三大类型都有。发酵酒第三十八回提到了黄酒,第六十三回提到了绍兴酒,第四十四回写贾琏灌了黄汤,第四十五回写凤姐灌了黄汤伸出手来打了平儿,第七十一回写贾母大寿,尤氏劳乏了几回,黄汤辣水没吃,第十六回写贾琏凤姐喝的惠泉酒,
期刊
酒·引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期刊
传统饮酒文化的根基就在于“酒礼”和“酒德”,饮酒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种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时这种礼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这种礼节,使饮酒成为文明进程或文化氛围的一部分,现在宴会上碰杯即为酒礼。  ◎古代饮酒礼仪  从西周时代开始,我国就已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它成了礼制社
期刊
追溯一下“酒”的历史,就可以知道,酒本是古人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看一下古体“医”字:医——在古代,“酉”字即指酿制酒的容器,表明酒本属于“医”。《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即本指酒类饮品,古代的醪醴。因其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故逐渐成为治疗疾病的名词,而作为饮品的醪醴,则用“酒”表示。  ◎医酒一家,酒本为药  根据《内经》的相关描述,酒的性质和作用为:性
期刊
中国古代的“酒道”,精髓就是“中和”二字,主张对酒无嗜饮,这与庄子的无所贪酒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主张饮酒有节,酒可以饮,但要饮而不过,饮而不贪,饮似若未飲,绝不可太过,故谓之“和”;和就是平和谐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饮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恰到好处,有乐而不误事,才能被称之为“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杯盏琼浆玉液中,寻找酒中之道。
期刊
《史记》《庄子》以及其他典籍中,几乎没有庄子饮酒的记载。庄子论酒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却与孔子不同,代表另一种文化精神。另外《楚辞·渔父》与《庄子·渔父》具有相同的思想倾向,可以看作道家观念的阐述。  《楚辞·渔父》中记载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
期刊
中国是诗国,诗的梦里故乡。而一部诗史就是诗神与酒仙拥抱的历史,中国的月亮在诗人的眼中似乎就浸泡在琼浆玉液中,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杯酒前落花流水,一枯一荣。陶渊明独酌东篱下,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
期刊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然而中国的酒是如何诞生的?这种集天地精华的神秘的液体,为何拥有那么多动人的传说?它有着什么样的力量,能承载人类千百年来的悲欢离合?如果没有酒,中国的文化史该如何书写?
期刊
杜甫《饮中八仙歌》与杜甫其他的诗的沉郁顿挫,充满忧患意识的现实主义风格不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浪漫气息的“肖像诗”。诗人以洗练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饮中八仙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盛唐时各种酒会盛行一时,参与者甚众。这次酒会的“饮中八仙”,都是当时的名人,或同朝为官,或诗文相交,或意气相投,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期刊
白居易有首《劝酒诗》写了喝酒的乐趣:劝君一杯君莫辞,为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越走。身后堆金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得酒中真趣者,即为酒中仙。且行且歌,且饮且叹,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在酒國的悠悠岁月中,一醉便是千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