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pi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改革时代,语文教改也势在必行。改什么?怎么改?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我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改 建议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的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
  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双方的心理负担,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師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出色的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当然,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要寻求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广大语文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历史学科包含内容十分广泛。 在日常历史教学中,面对众多的人物、年代、事件以及背景、过程、结果、性质、意义等等,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生动活泼、和谐高效呢?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及时调整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新式的板书——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可用提问的方式,并把它板书化,告知学生你该知道什么、你知道了吗,上课伊始就引起
期刊
谈到教师,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师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其实,这些观点在都强调“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的教育原则。  班级作为一个教育单位,是个不小的群体。这里集聚了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各异,性格有别,知识层次不同,经济条件以及人生追求不一样。每个学生
期刊
摘 要: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是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过渡与转型期,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学科的衔接与跨越,学好高一数学至关重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提高高一数学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一数学 高中数学 学习方法 学生  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績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家长认为是因为小孩玩耍或是高中老师不如初中的老师。其实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没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建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文化。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化学教学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 改进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为适应新的教学
期刊
一年多的时间,我区进行了一些新课程改革,其中影响很大的当数如何提高课堂的高效性。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特别是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的高效性?下面我想提出我个人的建议。  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是指课堂,应该包括三个部分:课前、课堂与课后。课前,最主要的任务应是预习下一节的内容,以提高对课堂的适应能力,加快进入状态的速度,从而提高效率。课前预习不要求全但要求精,即质量高,同时
期刊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近几年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如何更好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探索实践,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合作平台  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選择的权利交给了学生,为自主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因此,要使学生的数学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就必须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给予学生独立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数学课堂 自主学习 能力  中学生数学学科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受到普遍重视,而且其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数学成绩
期刊
在中学物理实验室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有很多,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中主要介绍的是伏安法。  如图1图甲所示,这是课本上的学生实验电路图,只要测出两组U、I的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对电路的接法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要测电源的内阻,所以对电源来说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同样,电流表也可以接到如图1图乙所示的位置,即对电源来说是电流表内接,这种接法行吗?由于电表有内阻,
期刊
有学者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的责任是提升人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始于生命,达于精神。教育活动要把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完善人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新课标》指出:新课改要以学生实践为主,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
期刊
每一年的九月,是小班幼儿入园哭闹最厉害的一个月。开学的第一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刚刚被父母抱着还笑容满面的幼儿,一看到快要进教室了,他们一下子就变了脸,怎么也不肯进教室,拉着父母就往外走。有些幼儿,家长抱着他刚踏进教室门便紧搂家长的头颈又哭又闹,死活不肯松手。如果老师从家长手中抱过孩子,这些孩子就会大哭大闹,有的甚至打老师、咬老师。当他们看到父母已经真的走了,他们当中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就表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