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的难于描摹和难以言传,也成了乐评的两难之处:说深了,许多人看不懂;说浅了,更多的人会说没意思。沪上相当活跃的乐评人任海杰一直希望,他写的乐评能努力做到“专业无纰漏,业余能接受”;我以为,除了专业学术论文之外,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最近,继前几年的《音乐心情》之后,文汇出版社又推出了任海杰的第二本音乐随笔集《经典音乐如是说》,那么,且让我们来看一看他如何说。
“在指挥界,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一直是个话题。”
这是本书的开卷第一句话,这句话一下就吸引了我。文章的缘起,来自一部纪录片:卡拉扬晚年,某次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执棒,取得巨大成功,在和前来祝贺的夫人拥抱时,他喃喃自语:“富特文格勒又要不满意了。”这样一闪而过的一个细节,一般观众可能都不会注意,却被作者抓住了,并由此生发开去,深入剖析了卡拉扬的“心事”。文章不长,却跌宕起伏,把两人所代表的不同指挥流派,两者纠葛的来龙去脉,乃至个人行事作风等等,都作了简明生动的勾勒,展示了卡拉扬内心真实的一面。作者的敏锐,和对材料的烂熟于心,由此可见一斑。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在《伯恩斯坦的痛苦》一文中,作者又抓住了一个难得一见的镜头:伯恩斯坦头发凌乱,趴在工作台上,右手无力地前伸,手中的笔脱落,墨水滴落在几经涂划的乐谱上。由此出发,作者以富于感情的笔触,为我们解析了一个英姿勃发,极具个性的一流指挥家,如何一生钟情于创作,却始终离作曲顶尖大师差一步,徘徊于创作和指挥之间的内心纠结和隐痛。
正如大提琴家王健在为此书作的序言中所说:“我是海杰的知音,他的话我听得懂,还经常被他的话感动。”作者经常从一个镜头、一个细节、一个契机展开,再加上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叙述能力,深入浅出,使此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某种意义上说,还颇有点“可视性”。因而与一般乐评相比,就少了点隔靴搔痒,多了点亲切感人;少了点玄虚空洞,多了点真情实景。也许这就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书的上半部分主要谈交响乐,下半部分则主要谈歌剧。此书的第二个特点是贯通,可以看出作者涉猎甚广,用功颇勤。书中很少有对某一曲目条分缕析的文章,更多是依仗作者对音乐史和音乐家的熟悉,把作品放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从自己的认识过程和感受出发,广征博引,触类旁通。丰富的材料在作者的糅合和比对下,展示了别样的风采,尤其是对于欣赏歌剧,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例如,作者把1996年七十二岁高龄的男高音贝尔贡齐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引吭高歌、2005年男高音弗洛雷兹(Juan Diego Florez)在演唱《军中女郎》中的咏叹调“快乐的一天”时,“连喷十八个高音C”等集结为歌剧中的难忘时刻;把2001年在意大利演出的《弄臣》第二幕中,由于演唱出色,吉尔达和父亲利哥莱托的二重唱,与紧接着曼图亚公爵的咏叹调“女人善变”都让人欲罢不能,连唱两遍以及2003年,法国女高音娜塔丽·德赛在演出托马(Ambroise Thomas)的《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发疯时非常投入,乃至指挥一时无法继续,索性放下指挥棒,与观众一起向她鼓掌等精彩场景,汇集为歌剧中的疯狂场面;还有歌剧中的谢幕、一曲难忘、小角色之死等等,都在他的笔下一一再现,引人入胜。对“三高”以后的男高音和卡拉斯之后的女高音,他也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除了对一干名家名剧的评述,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有相当的篇幅,对国人原创的歌剧,如《秦始皇》《赌命》《西施》《楚霸王》等作了中肯的、相当内行的评论,关于剧本和音乐的得失,往往一语中的。
书中更有启示意义的是作者对音乐热爱与分享的理念。任海杰先生是位报社编辑,无论是职业,还是家世,完全没有一点音乐的专业背景。而且据《中国乐评人手记》一书所收录的,他的自述《音乐唤醒了我的第二次生命》所言,他是从小喜欢书法,而后喜爱文學,从事小说、散文创作,颇有收获;而与音乐,尤其是西洋音乐,早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直到“人到中年时,是音乐,猛一下开启了我灵魂深处的一扇大门,它让我领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么美妙,那么至情,那么丰富,那么百感交集。我仿佛重新开始了一次新的生命旅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收听上海电台的调频音乐开始,此后,就像“着了魔似地”,他没日没夜地听音乐,最多时,一天听十多个小时。他把晚上听音乐视为一天的“第二幕”,有时,听完现场音乐会,回去还要听唱片来进一步消化。他把音乐视为“生活的兴味,生存的乐趣,生命的境界”。他说:“一种全新的体验、感悟和境界似乎在召唤着我,使我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产生了想倾诉什么的愿望和冲动。”
还是王健先生在书序中说得好,任海杰“与生俱来的艺术敏感和对音乐的热爱,是他最大的发言权”。这样的感受日积月累,喷涌欲出,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乐评的天地。不是因为职业的需要,不是为了卖弄学识,而只是热切地希望有个途径,能跟同道友朋们分享。
如果你有机会能看完这本书,相信你会悠然心会:从一个“半路出家”的乐迷,到一个有一定影响的乐评人,无论是他的爱乐经历,还是他的乐评,他都像我们身边的老朋友一样,不是那样遥不可及;他在对我们絮絮而语,他在与我们携手并行,一起走向更美妙的音乐天地。全书的最后,作者引用了德国钢琴家弗格特的一段话:“人不想变成机器,就应该亲近音乐和艺术……音乐真的能感动人,而这份感动会改变人的一生,让生命更精彩。”音乐已经改变了任海杰先生的一生,那么,是否也会改变你我的人生呢?
“在指挥界,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一直是个话题。”
这是本书的开卷第一句话,这句话一下就吸引了我。文章的缘起,来自一部纪录片:卡拉扬晚年,某次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执棒,取得巨大成功,在和前来祝贺的夫人拥抱时,他喃喃自语:“富特文格勒又要不满意了。”这样一闪而过的一个细节,一般观众可能都不会注意,却被作者抓住了,并由此生发开去,深入剖析了卡拉扬的“心事”。文章不长,却跌宕起伏,把两人所代表的不同指挥流派,两者纠葛的来龙去脉,乃至个人行事作风等等,都作了简明生动的勾勒,展示了卡拉扬内心真实的一面。作者的敏锐,和对材料的烂熟于心,由此可见一斑。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在《伯恩斯坦的痛苦》一文中,作者又抓住了一个难得一见的镜头:伯恩斯坦头发凌乱,趴在工作台上,右手无力地前伸,手中的笔脱落,墨水滴落在几经涂划的乐谱上。由此出发,作者以富于感情的笔触,为我们解析了一个英姿勃发,极具个性的一流指挥家,如何一生钟情于创作,却始终离作曲顶尖大师差一步,徘徊于创作和指挥之间的内心纠结和隐痛。
正如大提琴家王健在为此书作的序言中所说:“我是海杰的知音,他的话我听得懂,还经常被他的话感动。”作者经常从一个镜头、一个细节、一个契机展开,再加上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叙述能力,深入浅出,使此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某种意义上说,还颇有点“可视性”。因而与一般乐评相比,就少了点隔靴搔痒,多了点亲切感人;少了点玄虚空洞,多了点真情实景。也许这就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书的上半部分主要谈交响乐,下半部分则主要谈歌剧。此书的第二个特点是贯通,可以看出作者涉猎甚广,用功颇勤。书中很少有对某一曲目条分缕析的文章,更多是依仗作者对音乐史和音乐家的熟悉,把作品放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从自己的认识过程和感受出发,广征博引,触类旁通。丰富的材料在作者的糅合和比对下,展示了别样的风采,尤其是对于欣赏歌剧,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例如,作者把1996年七十二岁高龄的男高音贝尔贡齐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引吭高歌、2005年男高音弗洛雷兹(Juan Diego Florez)在演唱《军中女郎》中的咏叹调“快乐的一天”时,“连喷十八个高音C”等集结为歌剧中的难忘时刻;把2001年在意大利演出的《弄臣》第二幕中,由于演唱出色,吉尔达和父亲利哥莱托的二重唱,与紧接着曼图亚公爵的咏叹调“女人善变”都让人欲罢不能,连唱两遍以及2003年,法国女高音娜塔丽·德赛在演出托马(Ambroise Thomas)的《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发疯时非常投入,乃至指挥一时无法继续,索性放下指挥棒,与观众一起向她鼓掌等精彩场景,汇集为歌剧中的疯狂场面;还有歌剧中的谢幕、一曲难忘、小角色之死等等,都在他的笔下一一再现,引人入胜。对“三高”以后的男高音和卡拉斯之后的女高音,他也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除了对一干名家名剧的评述,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有相当的篇幅,对国人原创的歌剧,如《秦始皇》《赌命》《西施》《楚霸王》等作了中肯的、相当内行的评论,关于剧本和音乐的得失,往往一语中的。
书中更有启示意义的是作者对音乐热爱与分享的理念。任海杰先生是位报社编辑,无论是职业,还是家世,完全没有一点音乐的专业背景。而且据《中国乐评人手记》一书所收录的,他的自述《音乐唤醒了我的第二次生命》所言,他是从小喜欢书法,而后喜爱文學,从事小说、散文创作,颇有收获;而与音乐,尤其是西洋音乐,早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直到“人到中年时,是音乐,猛一下开启了我灵魂深处的一扇大门,它让我领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么美妙,那么至情,那么丰富,那么百感交集。我仿佛重新开始了一次新的生命旅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收听上海电台的调频音乐开始,此后,就像“着了魔似地”,他没日没夜地听音乐,最多时,一天听十多个小时。他把晚上听音乐视为一天的“第二幕”,有时,听完现场音乐会,回去还要听唱片来进一步消化。他把音乐视为“生活的兴味,生存的乐趣,生命的境界”。他说:“一种全新的体验、感悟和境界似乎在召唤着我,使我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产生了想倾诉什么的愿望和冲动。”
还是王健先生在书序中说得好,任海杰“与生俱来的艺术敏感和对音乐的热爱,是他最大的发言权”。这样的感受日积月累,喷涌欲出,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乐评的天地。不是因为职业的需要,不是为了卖弄学识,而只是热切地希望有个途径,能跟同道友朋们分享。
如果你有机会能看完这本书,相信你会悠然心会:从一个“半路出家”的乐迷,到一个有一定影响的乐评人,无论是他的爱乐经历,还是他的乐评,他都像我们身边的老朋友一样,不是那样遥不可及;他在对我们絮絮而语,他在与我们携手并行,一起走向更美妙的音乐天地。全书的最后,作者引用了德国钢琴家弗格特的一段话:“人不想变成机器,就应该亲近音乐和艺术……音乐真的能感动人,而这份感动会改变人的一生,让生命更精彩。”音乐已经改变了任海杰先生的一生,那么,是否也会改变你我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