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与探索——以中北大学“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建设为例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65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北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的高度,强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深植根于国防军工特色学科优势,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式,突破地理空间局限和学科专业归属,组建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师道”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学校依托虚拟教研室平台,采用“互联网+智慧教育”先进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活动,发挥其智库支持、协同培养、示范推广、教学研究和评价激励功能,解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共性问题,更高水平引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增强大学生“军工报国、科技强国”的意识和情怀.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新时代爱国主义是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应对新时代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武器.新时代爱国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践主题,以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为本质要求,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重要手段,旨在培养人民理性爱国情感,并将报国之行转化为自觉行动.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类综艺节目将电视媒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力展现多种文化元素,逐渐成为当今时代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依托,在强化专业知识,保障节目质量的基础上,融合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对古典诗词进行现代化传播与演绎,将精英文化与高雅艺术以相对通俗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带给观众强烈的审美体验,提高了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为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 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党员教育高度契合,具体表现在三重维度:目标维度的一致性、基因维度的相同性和内容维度的相通性.三重维度的内在契合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二者的互动融合既有助于红色文化在高校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效果,最终实现双赢发展.
Z型禀议决策是Z型企业集体决策制度的核心,也是Z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剖析Z型禀议决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得以存续的前提假设入手,借助外部性理论,对其潜在的,诸如决策集体问责制阙如、集体决策能力不稳定、反集体利益维护趋势等困境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剖析.随后又从完善多维度决策问责制度、加强周期性集体决策训练与打造高成本信任契约网络等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应对之策,从而为Z型禀议决策理论研究的完善提供了一得之见.
刘广明案引入了保护规范理论,为实现“利害关系标准”的客观化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保护规范理论作为连接主观公权利和行政诉讼的桥梁,其解释基准经历了从旧保护规范理论到新保护规范理论不断扩张地历史嬗变,兼具法规范基础的确定性和解释的灵活性.但各级法院在应用保护规范理论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保护规范理论机械适用以及误用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行政法解释规则以指导保护规范理论的解释.因此,我们需要完善保护规范理论的解释规则,探索保护规范理论的适用路径,从而实现利害关系标准的客观化、精细化.
叶至善的序跋写作极其讲究.《叶至善集》共收录了77篇序跋.赏阅这些序跋文,除了感受到序跋应有的旨意外,还可从中体悟出叶至善的编辑理念.他重视精品出版物的重印、再版,传导出好书、追求社会效益的出版观;注重语言文字的准确、流畅,传递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言观;重视“杂七杂八”知识的学习,倡导编辑要成为“杂家”的编辑观.
委婉表达是日语的特点之一,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可以在人际交往中避免冲突的发生,使交流得以顺畅、圆润地进行.日本人在长期的独特文化的熏陶下,产生了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委婉表达的各种形式及社会文化环境对它的影响.
自恨是一种心理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自恨程度较深、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流散境遇中的族群.犹太人、黑人是学界比较关注的曾经产生过严重自恨心理的两个族群.通过对他们的自恨现象的研究可见,自恨产生于人们的广泛交往之中.其文化原因在于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欺凌,后者所属的群体抛弃了自身的文化身份去迎合前者;社会原因在于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心理原因在于弱势文化的族群内化了其欲融入的强势文化的族群的社会偏见,从而自轻、自贱乃至憎恨自己.自卑是自恨的外在表征,严重的自恨会导致自恨者的心理扭曲与精神疾病.基于以上自恨原因与
通过比较《上甘岭》《英雄儿女》与《金刚川》三部电影中的风景呈现可以发现,影片中“风景”元素的艺术表达与不同历史文化时期的文艺指导思想有关,风景元素的呈现先后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以及新时期以来个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文化市场化三个不同阶段的文化语境影响,从而承载着不同的精神文化价值.在这种变化的背后始终不变的是自然风景在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超验”内涵,这种内涵影响着一个民族对神圣与崇高的感性体验与审美表达.
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进程中,孔子第76代嫡孙衍圣公孔令贻充当了不太光彩的角色,此乃世所公认之事.但历史本质纷繁复杂,通过排比多方史实不难发现,孔令贻对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态度,实际经历了由骑墙观望、瞻前顾后到竭力拥戴,最后悄然失声的过程.进言之,衍圣公孔令贻并非袁氏复辟的忠实拥趸,为维护自身利益,其态度随着彼时复杂的政治生态环境而不断变化,而且其拥戴袁氏复辟的话语表达多是因应时势的政治表态.不过,衍圣公孔令贻逢迎袁氏复辟的表现亦是不争之事实.因此,后人在甄别考证之际,须坚持唯物史观和历史主义的原则,将孔令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