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施初中历史学科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lee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是教师必修的功课。
  但是,由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稿”)存在三大缺陷:一是内容标准部分将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用若干个行为动词来表述,要求不详,如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使用的是“了解”和“知道南昌起义、讲述井冈山会师的故事”同处于识记层次,使原本应是理解的要求变成去机械地记忆。尤其是有的表述不在上述行为动词之内,如何理解、如何操作只能靠揣测、摸索。
  例如“实验稿”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就是作“初步了解”的要求,表述非常含糊不清。二是课标要求与教科书编写脱节。以本地使用的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例,课标要求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等重点知识,但教科书中都没有表述和涉及,造成教学的无所适从。三是内容标准虽然按历史的时序编排,但有别于学科体系。
  这就使各级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即将实施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修订稿”)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意见报告、座谈会等形式,有效弥补了“实验稿”的不足之处。如何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有效开展教学,笔者总结如下:
  一、在研读课程前言中把握教学导向
  “修改稿”前言阐述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制定《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它体现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称“纲要”)关于义务教育的精神和课改理念,其主旨精神集中于三个方面:
  1.育人为本。“修改稿”前言首先提出: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修改稿”课程性质强调: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学生的公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改坚定不移的方向。
  2.贯彻“三性”。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对此,“修改稿”课程理念部分强调:历史课程的编制,要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使课程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落实好这一“强调”有利于我们明确航向、提高课堂实效。
  3.服务社会。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且具有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修改稿”前言指出: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服务于社会。分析、领悟这一精神,对于进一步搞好课改新阶段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在研读课程目标中体现学科特征
  “修订稿”课程目标总体体现出尊重历史,求真求实的原则,强调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真相的方法。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实践上可操作的规范。它突出专业层面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口号式、概念化的词句。他使课程标准能够在教学中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1.以课标为依据,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克服教科书相对滞后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博览群书,关注史学动态,善学习、勤思考,这是讲真实的前提,2007年任世江老师在《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一文中探讨的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到底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还是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引发了史学界的一次求真、求实教学的讨论,也促使了历史真实教学的发展。二是要有冲破教学禁区的理念和胆识,这是讲真实的保证。
  例如,近代以来的列强侵华战争,目前使用的课本在介绍起因时远远落后于学术界的进展。第二次鸦片战争缘起于洋人入广州城问题,学术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考证清楚了,但我们的教材仍然因袭旧说。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到什么时候都应该受到谴责,但是,咸丰皇帝从拒绝公使进京到坚持要洋人行跪拜大礼,又下旨扣押英、法使臣及随行人员,包括记者在内共计39人,在刑部大牢里折磨死20人。介绍这些火烧圆明园的诱因能充分看清楚清政府的愚昧,进而可引导学生分辨中外交往上的复杂是非,从一件一件历史事实上摈弃以“斗争哲学”为特征的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逐渐培养文明、开放的世界意识。
  2. 准确定位认知目标,克服长期以来教与学常犯的“以论带史“的错误。“修改稿”在“过程与方法”中提出了“通过多种途径感悟历史,形成历史表象,经过归纳、分析、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的发展规律。”还提出“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异同、联系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这就需要教学中在重视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学会让学生整理和甄别所获得的历史信息,并由此获得历史真相。
  以“修改稿”内容标准中“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为例,让学生查阅相关化石资料不是活动的主要目的,要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鉴别,比较、分类,在此过程中感受和分析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真正克服在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课程目标中用结论代替“过程与方法”的倾向,使具有学科特征的核心目标—获取历史真相的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三、在研读内容标准中突出教学实效
  1.建构以时序性和系统性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修订稿”内容标准部分用“点线结合”的方式代替“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即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线”,以精心选择的能够说明主线的生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点”,通过这种点线结合的体例,使学生从细节进入历史,感知历史,初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规律。
  比如“实验稿”的中国古代史部分,在“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个学习主题下,讲了“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事实”,紧接着的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首先讲“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东汉的内容只字不提,那么三国是如何产生的呢?“修订稿”则增加了东汉的兴亡“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专权;初步了解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这就改变了传统的断章取义的教学习惯,使学生在弄清历史来龙去脉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修改稿”在内容标准中的各个课题中设有若干层次的要求,首先列出“学习要点”,对学习内容做了基本规范,是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其次列出“学习提示”,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应重点认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一些课题中还列有“学习延伸”,是建议教学时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学习要点”和“学习提示”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延伸”是对教学拓展的建议,在具体实施时可酌情处理。使学生从初步感知历史,进而适度提高到一定的理性认识,避免初中内容高中化,甚至成人化,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个性差异,凸显课堂的学生主体性,培养学习兴趣,使课堂效果最大化。
  四、在研读实施建议中优化教学评价
  “实验稿”的评价建议存在两大弊端,其一,混淆评价与测量的区别,在“实验稿”介绍的诸多方法中,大多是评价过程中的测量方法,而不是评价方法。另外,这些方法的冠名和定义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但却使人眼花缭乱。把初、高中阶段合在一起,更难以看出其系统性和连续性。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只要稍微了解中学实际的人都会知道这些方法缺少可行性、操作性。“修订稿”的实施建议中对评价建议从评价的设计、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关键目标的评价案例展示四个方面作出了较为翔实的描述,综合起来看,至少要在教学实际中体现以下“四性”:
  多元性—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不仅指评价标准具有不同的深度,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指的是难易层次,既有简单的,也有中等的,还有难的,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层次上获得发展,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广度是指,由于学生是一个立体的人,不仅其知识、能力要获得发展,其作为人应具备的情感、价值观、道德品质乃至人格等各方面都要获得发展。
  开放性—评价内容。内容开放性是指历史教学评价的内容要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使学生的个体深处的潜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可行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历史教学评价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等,但是,多样的方法与手段若是没有了可行性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因此,首先,在教学中要根据评价的不同任务、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其次,教师要熟悉所选择的评价方式的操作过程,进行细致周密的部署、安排,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在实际操作中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使教学评价方法在科学性、灵活性的基础上尤显可行性。
  总之,作为一名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应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吃透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有效地开展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在动态与发展中驾驭课堂,使教学更高效,师生同成长。
  (江苏省如皋市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学生活动与教学进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命力  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但是长期以来沉闷、无聊、空洞的说教成了思想品德课的代名词。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学、不喜欢听;另一方面,教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教学
期刊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各单元都要分别穿插编排几首古诗词。学生的朗读、背诵这些优秀作品,不仅可以让他们记住精美的诗句和传世的箴言,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知识,感受诗词的音乐美,更是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可见,加强古诗词教学多么重要。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的重要性,它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与积累。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他们记
期刊
一、生成性思维作文案例教学的理论支撑  生成性作文写作的案例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下,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图景。对于生成性作文教学,实践探索早于理论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里亚地区在幼教中就进行了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瑞吉欧教育的创始人和推行者马拉古兹也因此于1992年获LEGOO奖(教育工作贡献奖),他甚至还被加德纳认为是与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和皮亚杰齐名的教育家。虽然瑞吉
期刊
1 .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  2 .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  3 .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  4 .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  5 .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  6 .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犹如涌泉;  7 .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  8 . 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  9 . 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  10 . 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
期刊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家长、教师不重视。这种不重视不是个别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著名教育家、特级老师于漪说:“其地位与价值在开设的课程中已经下降到小四子、小五子,和外语无法并驾齐驱。”于漪的话还说明着另一个事实:语文的不受重视并不是老师的水平问题。作为语文教学情感派的掌门人,要说于漪的课没有魅力怕是有点困难。语文的不受重视实由大家对语文在高考中权重的认识决定。  单从语文的分值来
期刊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但有的老师迫于学校、社会对学生学习成绩要求的压力,只简单枯燥地印制大量的所谓阅读理解短文训练:选文、题后考查都千篇一律,机械地操练应试技巧。结果弄得学生是怨声载道,把原本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文字游戏,怪不得很多学生提起阅读头都大了,提起上语文课就打瞌睡。据调查,大多数毕业班级语文课甚至成了学生偷偷完成其他功课作业的课了,而
期刊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高考理综合中占比例很大,“物理难学”的印象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
期刊
摘要: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是班主任专业理想和专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成功的法宝。师生心灵的交流,是智慧和情感的沟通。走进学生心灵,体验真挚的温情。  关键词:心灵 真爱 沟通  教育事业是心灵的事业,教育是对人类灵魂的教育。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唤醒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唤醒心灵的美丽”。学
期刊
物理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应用学科之一。一直以来,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用计算题的完成始终是他们的难点,特别是在考试过程中,应用计算题更是令不少学生望而却步,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深感头痛的问题。打开他们的试卷来看,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能比较顺利的完成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题的同时,应用计算题的完成却有些勉强,错误率较高。然而,应用计算题往往又是物理学科的重中之重,所占比例相当大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  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