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风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a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和访谈等形式调查研究高校实施学分制后学风的现状,分析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对于保证高校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分制;学风建设;创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李磊(1981-),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王玉萍(1978-),女,江苏泰州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思政研究会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008)、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分制下基于‘契约’理念的大学诚信教育”(项目编号:09SJB880112)、2009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GSY2009ZD0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1- 0133-02
  
  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优良的学风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采用了学分制管理制度,这种学年学分制虽然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它对高校的学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学风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实施学分制后高校的学风现状,分析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高校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一、学风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和内容
  本次調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60份,涉及22个专业(包括理、工、文)。调查对象为一到三年级大学生,各年级所占百分比依次为40.3%,36.9%,22.8%,其中,男生占72.6%,女生占27.4%。
  调查问卷共设计32道题目,题目类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问答题,涉及范围从课堂学习到课余时间安排,从教师教学情况到学校教学管理,内容全面,数据详实准确。此外,还通过学生座谈会、访谈等形式扩展了调查的深度和广度。
  2.调查结果概况
  调查显示,目前64.4%的学生认为我校学风状况“很好和较好”,66.5%的学生认为所在班级的班风“很好和较好”,53.8%的学生课余时间经常用于自习,66.9%的学生每天自习超过2小时,其中有21.7%的学生每天自习时间超过4小时,这些均表明我校学风状况总体良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69.2%的学生认为实行学分制后增加了学习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一部分课程,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爱好。40.3%的学生偶尔或经常抄袭作业,仅有35.3%的学生独立完成作业,31.5%的学生经常或者有过作弊行为,47.5%的学生虽然认识到考试前学习不利于知识的掌握,但是认为短期有效,这些数据也表明我校学风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83.1%的学生认为加强学风建设“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加强学风建设持积极的态度。
  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
  在学生学习目的的调查中,虽然32.7%的学生为拿更多的证书等硬件,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24.4%的学生为今后的深造作准备;30%的学生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理想作准备;只有3%的学生没有想过,这些数据虽然表明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在日常学习过程中,59.5%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25.2%的学生迷恋上网,41.1%的学生认为学校缺乏学习、学术气氛,20%的学生学习纪律意识差,迟到旷课现象严重,37%的学生学习浮躁、考试突击,这些都表明虽然学生对学习目的有简单的思考,但是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行为的不稳定性和思想的不成熟性。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的调查中,有48.9%的学生认为学习困难的最大因素是自我控制能力差,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这可能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高中时存在着学习和升学的压力,接受着填鸭式教育模式,进入大学后教育模式发生了转变,原先所面临的升学压力也消失了,教师督促的减少,造成了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失去了明确的学习目的。
  2.学习态度有待端正
  学生的上课出勤、课堂听课、课后复习、考试等都表明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查发现,75.3%的学生有过逃课的经历,其中50.8%的学生承认自己有过偶尔逃课,24.5%的学生甚至认为旷课与否并不重要,只要不影响学习就行。通过座谈发现,因为现在大部分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每节课的知识量非常大,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很少做笔记,只是把教师课件拷贝回去,课后也很少花时间复习功课。47.7%的学生临考前才开始复习,只有23%的学生注重平时积累,31.6%的学生在过去的考试中“经常设法作弊和有过作弊行为”,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状况不容乐观,考试前采取临时“抱佛脚”的策略,考试过程中有作弊行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3.教师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大规模地引进教师,虽然这些教师大都具有高学历,但是大部分没有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有的甚至没有参加系统的岗前培训就走上了讲台,这就导致了“沉闷课堂”和“逃课热”等丑恶现象愈演愈烈。调查发现,认为我校教风“很好和较好”的占56.3%,认为我校教师敬业精神“很好和较好”的占63.4%,认为我校教师学术水平“很好和较好”的占62%,这些均表明学生对我校的教风、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学术水平是认可的,但是在教师的授课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介绍新知识方面,分别有44%、59.2%、47.7%的学生认为教师“水平一般”,在造成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中,22.4%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另外,调查显示,22.4%的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锻炼机会,无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可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没有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很大关系。通过座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青年教师授课情况“一般满意和不满意”,这可能是因为我校近些年大规模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虽然这些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是他们在授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4.专业概念模糊
  调查表明只有24.5%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了解,17.5%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了解,58%的学生“一般”了解所学专业。从年级来看,82%的大一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对专业特点、课程设置、毕业前景等情况都不甚了解,经过一年的学习,仍有26%的大二学生对自己专业完全不了解,大三虽然只有6.8%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完全不了解,但是非常了解的学生也只有21%,这可能是由于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大学所学专业的情况。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认识的能力不足也是造成专业概念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
  5.缺乏专业学习兴趣
  调查表明只有27.9%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满意,56.9%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一般满意,甚至有高达15.2%的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存在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抱着先升学再择业的想法,导致升入大学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实施学分制后容许学生在大二可以选择转专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只有少数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成功地转到自己有兴趣的专业学习,所以仍有部分学生产生了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的情绪。另外,调查也表明所学内容枯燥陈旧、缺少实践锻炼机会、课程设置不甚合理都是学生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受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学习目标。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大一新生利用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等,通过聘请专业教授、辅导员、优秀毕业生给大一新生授课,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其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约束的自立能力,激发其内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尽快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习惯,帮助新生尽快确立远大理想和新的奋斗目标;二、三年级则通过结合专业教育和“两课”重点对学生进行成才规律及学习自觉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围绕专业自觉拓宽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四年级则主要侧重于考研和就业引导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明确职业定位和目标,制定适合于自身的实施计划和策略,并在考研和就业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2.强化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学风建设的直接创建者,也是学风建设的推动者,更是学风建设的受益者。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内在动力和关键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求学精神和动力,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加强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才能产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自觉全面地提升自身素质。
  加强学风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排头兵,认识、理解问题的角度和宏观把握、思考能力等表现相对优秀,应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和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协助教师维护好课堂学习秩序,对迟到早退现象进行监督,对学习“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现象进行抵制,对优秀学生及其经验进行宣传等,这有利于督促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以优良教风促进学风建设
  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只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是学生探索真理的领路人。教师教得好,有助于学生学得好。多年的实践证明,良好的教风必然会促进形成良好学风。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多,高校大规模扩大教师队伍,高校在引进教师时往往只关注引进者的科研学术水平,而忽视考核引进者的教育教学能力,有的学校为了缓解师资的匮乏,甚至讓一些没有参加岗前培训的教师直接走上讲台,这些现象多少会影响教学质量,给不良学风的形成提供机会。因此,教师在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应强化育人意识,掌握教学规律,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言传”和“身教”,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引导。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引进教师具有的较高学术水平的特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授课过程中将本专业学术前沿内容和书本理论相结合,这样不但更新了授课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4.制度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风建设需要有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制定一套科学而又严明的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时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约束力,一方面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制定其他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现行的学分制管理制度的特点,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实验与实习管理、考试管理、各种“评优”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制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更多的学生以全面素质的提高来推动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展基,陈建平.农业高校理科专业学风建设现实瓶颈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2]王巧玲.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1).
  [3]易宁,丁小华.高校学风状况的调查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4]王建辉,陈大鹏.当代大学生学风状况及学风教育方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从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体系的优化、多元化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验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建设等方面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及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基础化學实验;课程改革;课程建设;探索;实践  作者简介:李巧云(1961-),女,江苏徐州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徐肖邢(1953-),女,浙江诸暨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
期刊
摘要:“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加快知识更新和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对相关人才培养的要求,该课程需要在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以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本文对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对电气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子技术;兵团精品课程;实践
期刊
摘要:创建高校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时期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战略问题。在研究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内涵的基础上,围绕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特征和构成要素,对创建高校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党建  作者简介:李云先(1972-),女,湖北咸宁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上海201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减轻党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实行高效、便捷的党建管理的策略选择。构建党建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组织的互动、资源的共享和对学生党员的有效管理是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本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管理系统  作者简介:郭晓笑(1982-),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外国语学院小和山校区,助教;毛立峰(1982-),男,浙江杭州人,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课堂,学生沦为配角,大学课堂缺乏生机。而师生互动模式重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高校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及其有效性,需要避免互动形式上的单一、互动内容上的偏颇,尤其需要从前提和条件等方面保证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素质教育;情景创设  作者简介:刘洪深(1977-),男,山东乳山人,长沙理工大学经
期刊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基础能力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研究系统阐述了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的内涵,深入分析了当前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的现实意義,探讨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的实施策略,旨在以《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针,扎实推动高职院校办学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高职
期刊
摘要:根据笔者所调研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特点为研究切入点,为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及针对性,研究提出应以隐形教育和社会实践为主、解决实际问题和加强学习环境建设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隐形教育  作者簡介:江广华(1956-),女,湖南醴陵人,上海电力学院直属外语系,副教授;陈春莲(1977-),女,湖北蕲春人,上海电力学院直属外语系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各领域对统计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满足新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专业统计人才的需求,如何改变现今教学观念和优化教学方法,已成为“统计学”课程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观念  作者简介:刘元欣(1974-),女,北京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102206)庄严(1975-),男,辽宁沈阳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期刊
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及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着重强调了实践教学和多种手段教学的重要性并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教学方法    提高民族班教学质量,为新疆培养少数民族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直是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多年来,我们在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民族班教学实践
期刊
摘要:针对现阶段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的六部分教学内容设计了切实可行的项目,并在教学过程以这些项目为中心,引导学生完成了本课程知识的学习,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    虽然当前计算机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高中教育本身以高考科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虽然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