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兵团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fine_mis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加快知识更新和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对相关人才培养的要求,该课程需要在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以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本文对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对电气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电子技术;兵团精品课程;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王宪磊(1983-),男,陕西子洲人,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助教;周鹏(1970-),男,河南信阳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工程教改项目“电子技术兵团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05)、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立项编号:TDGJ0914)、塔里木大学质量工程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立项编号:TDZGKC0908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1- 0107-02
  
  “电子技术”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是既具有动脑和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又是一线的操作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基本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并迅速成长,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1]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要更新观念,改革原来不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一、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作为“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能够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改变原有不合适的教学体系,应当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实践能力。[2]
  1.提高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原来一个班级一起到实验室做实验,因为人数多,做实验时真正动手的学生很少,可能只有一个人在做实验,其他学生都在观看,没有亲自动手做,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现在要改变原有实验模式,每次只有十多人做实验,这样可以保证一人一台实验设备,可以给每位学生亲自做实验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鼓励创新精神[3]
  原来的“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主要是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学生主要是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最后分析实验结果,这样对学生缺少启发。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设计实验电路来验证新的理论知识,以此锻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的能力,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做实验是一种乐趣,可以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看到学习的成果。要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电路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3.改变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的传统模式
  加大实验学时,独立开课,独立考试,以充分体现“电子技术”课程实验的重要性。这样可以督促学生重视实验,学好实验操作技能。为此制定了新的实验大纲,采用实验单独开课、单独考试的方式,提高了实验环节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把实验成绩单独作为判断学生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可提高广大学生的实验热情,变被动为主动。[2]
  4.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书
  要结合实验设备自身特点,编写与设备配套的指导书,实验指导书中要加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个数,广泛激发老师们的积极性。根据以往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改进相应的内容,同时新的实验指导书中增加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题目,不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电路,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确定实验方案,自己设计实验电路,自拟实验步骤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实验思考和动手能力,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二、实习和课程设计改革
  1.往年电子技术实践环节的不足
  塔里木大学往年的“电子技术”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中,学生都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以3~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实践任务主要是进行MF47型万用表和调频调幅博士208HAF收音机的组装、焊接和调试,最后确保万用表和收音机都能正常工作。这样的实践有缺点,主要是电路图已告知,学生只要按图把一些元器件正确组装,然后经过调试,基本上都可以正常工作,这样学生只锻炼了元器件的检测能力、组装能力和焊接能力,而没有锻炼学生根据实际要求自己设计电路图的能力。设计电路图能力恰恰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设计电路图能很好地把书本理论知识串接起来,能把学过的书本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通过设计电路图可以熟悉各元器件的作用,以及元器件所组成电路的整体性能。通过电子技术课题组成员的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很有必要要求學生自己独立设计电路图。学校给学生提供设计所用的元器件,让学生自己设计好电路图,再组装、焊接和调试,力求使学生做出的实物能正常工作,以便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电子技术实践环节的新举措
  经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急需对电子技术实践环节进行改革。2009年开始,电子技术实践环节采取新举措,不再只是往年的万用表和收音机的简单组装、焊接和调试,而是提高了要求。要求学生先分组,也是3~4名学生自由组合,提倡学习好的学生主动和学习差的学生组成一组,以达到协同合作、共同进步的目的。当然分组中学生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因为自己要做出实物,所以分组时学生的兴趣也要充分考虑,力求使每位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实物。学生分组完成后,指导老师要给学生出一些设计题目供学生参考,积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题目,然后自己设计。设计题目力求新颖,让学生想做、愿意做、这样学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设计任务,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达到最大程度的升华,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对以后的专业课产生兴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由于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必须寻求相应的理论依据,因此加深了对理论内容的理解。设计实验一旦获得成功,学生自然为自己的努力而高兴,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动力。[1]
  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毕竟要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需要一定的能力,指导老师要努力解决学生设计电路图时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巩固、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设计中遇到的新问题正是学生需要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的,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设计中也使学生熟悉了一些元器件的作用和性能,让学生懂得要完成一个功能可以选用很多元器件,但应当选用一个最合适的元器件,这样使学生对电子技术中的各种元器件都有所了解,扩大了知识面。同时设计中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如果自己不设计电路图,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开拓。只有自己设计电路图,学生才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设计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检验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学完理论课不进行设计能力的锻炼,学生就无法发现学习中的漏洞,更无法弥补本该掌握而未掌握的知识。当然,这样的新举措对一些学习差、不想学习的学生来说增加了压力,一些学生可能设计不出电路图,这没关系,老师可以认真给学生讲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设计中。当学生自己设计的实物能正常工作时,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学习兴趣。如果实物做不出或无法正常工作,也没关系,只要学生参与了整个设计过程,从设计中学到了一些知识,对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他也是有收获的。所以这个新举措很有必要,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电子技术实践取得的成果
  (1)“电子技术”课程实践为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作出了贡献。参加电子设计大赛首先要求参赛学生有很强的电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关键是实践方面的能力。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要求参赛学生一看到设计题目就能想办法自己设计电路,自己分析如何实现题目所要求的功能。这些能力就是学生在平时的电子技术实验和课程设计中锻炼出来的。正是依靠平时的积累,学生在参赛时才能面对设计题目游刃有余地完成。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队员是按照学生平时在电子技术实验和课程设计中的综合表现来确定的,所以说电子技术实践为参赛队员的选拔提供了参考依据。
  (2)“电子技术”课程实践在毕业设计中也取得了实效。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做电子技术方面的设计时,要求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的分析与计算,还要求学生做出实物,即要求学生能把自己毕业设计的成果通过实物反映出来,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而学生在平时的电子技术实践中已培养出这些能力,所以说电子技术实践在毕业设计中也有重要贡献。
  4.对今后电子技术实践的展望
  在以后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电路设计能力的提高,将更多相关的课程糅和进来,达到全面提高电子技术应用的目的。“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将学生自己做出的电子实物择优选出一些,对外搞宣传并安排展览活动,让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能展示给别人,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使其他对电子技术感兴趣的学生也能参与进来。可以把电子技术实践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使其成为学生的业余爱好。
  (2)在适当的时候,在学生中成立家电维修兴趣小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术义务为教职工、学生和社会人员服务。这既可以使学生学有所用,施展自己的才能,从实践中体会到知识技术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又可在实践中锻炼其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工作品德。[3]
  三、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在“电子技术”課程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实践教学改革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培养综合性、创新性的技术人才。在“电子技术”这门动手实践要求高的课程中,如何根据其特点,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使高校学生能更好地面向社会,是值得我们关心和不断深入探讨的课题。[3] 总之,“电子技术”相关实习和课程设计改革以后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建青.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2010,(6):77-78.
  [2]王树斌,叶迎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08,(25):366,377.
  [3]赵芳.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9-10.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考研为例,对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实施措施、初步成果等考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生物技术;考研  作者简介:谢果(1979-),男,重庆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吴敏芝(1979-),女,广东中山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期刊
摘要:以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和专业引导作为出发点,阐述了开设“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和目的。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等方面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专业导论课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专业导论;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彭熙伟(1966-),男,云南昆明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廖晓钟(1962-),女,广东汕头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
期刊
摘要:专业与产学研建设是高职系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布局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三步法”,经历访谈、总结、制定方案三个步骤可得出专业与产学研建设的布局方案,并在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信息系做出了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关键词:专业与产学研布局;三步法;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邓子云(1979-),男,湖南双峰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信息系,副教授。(湖南长沙410131)谢英
期刊
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较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在进行相关课程的讲授时,通过加入趣味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兴趣。介绍了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几种趣味教学法,事实表明适当地进行趣味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趣味教学;课堂教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作者简介:康伟(1977-),男,河南驻马店人,中国石油大学(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以电类专业为例,探讨了软件教学资源的建设。基于电类专业涉及的多种工具软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面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两个方面,探讨了以分析、仿真和开发类课题资源为主的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建构主义;电类专业  作者简介:张熠(1970-),男,江苏徐州人,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从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现状出发,以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着眼于民办本科“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改革,主要阐述了如何按照模块化的结构组织优化教材内容、如何借助于仿真软件阐述抽象的理论以降低课程难度等问题。把实践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知识点的处理方法等各个方面,比较具体详尽地提出了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的构建思路。  
期刊
摘要:探讨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教育体系,认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应该分三步走:首先是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培养,在获得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积累后,让学生进行全开放的自主实验,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變,在此基础上,挑选优秀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周学君(1964-),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
期刊
摘要:根据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培养模式,总结三峡大学在工业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基本思路:定位于近机类专业,提出了一套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势学科,基于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培养目标面向生产制造业,体现自身学科特色的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计划针对性强,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满足了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培
期刊
摘要:“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基于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根据目前“钢结构”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钢结构”课程设计的一些改革措施,为提高“钢结构”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CDIO;钢结构;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戴素娟(1963-),女,江苏南通人,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
期刊
摘要:从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体系的优化、多元化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实验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建设等方面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及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基础化學实验;课程改革;课程建设;探索;实践  作者简介:李巧云(1961-),女,江苏徐州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徐肖邢(1953-),女,浙江诸暨人,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