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教育散发人文之美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uche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除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关注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如何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美术活动变得更富人文之美是本文要探讨的课题。
  我国建国以来中小学的美术学科,多年来都是把它看作是技能类的学科。美术教育主要目的是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新课程改革提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引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观看美术作品,而且还要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美及作品含义。欣赏不是一个个体的孤立的行为,而往往是在一种群体互动和交流环境中进行的,学生要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和共享。
  一、挖掘作品内涵,培养人文精神
  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是艺术家感受到外在的现实生活与内在情感相交合的产物。内涵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对于学生来说,如何欣赏大师的作品,了解其深刻含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内涵。但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我们又要以人文方法来理解美术作品。人文方法“是一种以主体的体验、理解为基础的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方法”,它有别于科学领域强调理性分析和论证的方法。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了传授为主,剥夺了学生自己体验和理解美术的权利。《新课标》特别强调了体验是艺术课程的学习方式之一。因为体验就意味着学生自主地对美术作品的观察、理解、思考、分析,意味着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比较、操作、尝试、甚至争论。强调体验,强调学生的理解,就是强调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的学习。在欣赏评述过程中只有利用人文方法,才能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欣赏课要更好地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必须注意分析美术作品时不单要讲技能,更要从美术文化进行分析,把美术作品放到广泛的情境中去学习。只有挖掘作品的内涵,与大师对话,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继承传统文化,涵养人文素养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甚至意识到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构筑国家、民族现代先进文化的基因 。”
  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就应该让学生知道民族、民间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许多传统手工艺、如泥塑、面塑、剪纸、皮影戏、年画等,这些“前工业时代”,即农耕社会留下来的民间艺术正在远离我们的视线,将面临消亡的危险,对这些“准古董”进行搜集、记录,甚至学习是历史性的责任。为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组织学生访问民间艺人和其他传统文化保留者、搜索、记录有关资料;也可学生描绘、制作有关民族、民间艺术。
  我们知道,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诗文就如那一粒粒的珍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在欣赏评述中也可以利用古诗词与中国画欣赏相结合,就能窥探到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体验到我们民族最瑰丽的文化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体验生活文化,陶冶人文情操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新课标》正是要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美术学习的。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术,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和美术经验相联系,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将自己对生活和美术的理解融于一体。欣赏评述是知识的内化过程,我们通过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逐步陶冶人文情操。
  例如,上虞市刘伟达老师在执教《伞的设计》一课,他紧紧抓住上虞这一“中国伞城”特色。课前,刘老师让学生从家中选择一两把有特色、自己喜爱的伞带到学校,布置在教室周围,营造了浓浓的伞文化情景。利用多媒体从伞的起源故事,到伞的历史演变,再到伞的家庭制作,边形象展示、边热烈讨论,一同感受着伞文化的多元和神奇。再到网上看看有哪些伞,学生发现原来国际互联网上还有如此详尽的来自同学们家乡的伞业产品以及来自部分同学家中的伞件样式及市场信息。此情此境,刘老师趁“热”激活着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引导着同学们感受美、创造美的潜能。在学生欣赏伞的过程中,老师始终抓住以生活为中心,选择贴近生活文化,让学生在感受中陶冶人文情操。这节课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优化课堂教學,体现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美术课程与地方乡土特色的结合;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民族文化与世界美术人文、科技的结合。
  学生在欣赏中进行评述不是指专业的美术评论活动,尽管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不同程度。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深入生活,引导他们对欣赏对象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激发审美情感,陶冶人文情操。
  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就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利用学生对动漫画的兴趣,引导他们观看积极向上的动漫,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和审美修养。另外,鼓励学生利用绿色网络,登陆一些有益儿童身心发展的网站,如“红泥巴”、“小画虫”等,共同探讨,共同发展。
  美术课程本身具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必须长期地、一贯地在我们的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我们可以更好的利用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学好美术的同时,养成优良的品德,具备丰富的情感,成为一个文明、高尚的现代人。
其他文献
笔者最近遇到这样一个情况:月考中语文卷里11分的两道诗歌鉴赏题是高一期末考试中原封不动的一道题。但是一半的学生根本没发现这道题考过,一半的学生感觉似曾相识,但答案是什么已完全不记得。结果就是——考过和没考过是一样的。  这个现象给我这样的启示,第一、我们不能奢望考试时出现考过的题,这个概率很低。第二、即便在高考中出现了考过的题又会怎样,学生做过的题浩如烟海,什么样的脑子能记得做过的所有题。2008
期刊
摘要:教师课堂教学的反思应该逐渐从传统反思途径,转化到以“学生的学”反思“教师的教”的层面。本文通过三个反思问题:①学的内容与教的内容是否一致,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②学的活动是否真实、有效,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参入课堂,并通过自身的脑力劳动表达出自己的思考;③学的氛围是否愉悦、自然、活跃,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生动、有趣,论证了如何以“学生的学”反思“教师的教”。  所谓新课程,“新”体现在哪里?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注重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问题,尽最大努力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教材的编写也力求體现数学生活化的理念,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仅仅是学到了书本当中的一些知识,不会或者说不去想如何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更谈不上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  而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已经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新课程的理念,内容与运行机制的设计创意、价值追求等要转变到课程创造性实践中来,关键在教师观念的革新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新课程不仅要求政治教师具备传统的教学基本技能,而且要具备适应新课程需要的研究能力,课程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教师的能力结构要优化,要更新,要充实调整,那么如何提升中学政治的教师的综合素质就很值得我们反思。  一、反思的背景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学生个性教育的提出,学生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业水平差距也在迅速加大,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分化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线教师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来自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和“三高一低”全体学生均衡发展的学校教学质量目标考评的双重压力。因此,面对一群个性差异和学业水平差距均很大的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按照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人才创新意识的竞争。如
期刊
摘要: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Teaching is for communication.模式, 没有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博采众长, 要立足于教学实际,综合考虑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因素, 运用交际教学法,要学会把各种类型的交际活动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学科也取得了进步。但中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哑巴英
期刊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拓展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措施有: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自主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开设班级博客。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看优秀电影,写影评。  如果语文是树,课外阅读就是根;如果语文是火,课外阅读是燃烧,如果语文是鹰,课外阅读就是飞翔,语文是离不开课外阅读的。  一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创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当代许多大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因此创业教育成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培养的工作重心之一,越来越受到学生、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创业课程体系对大学生创业培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大学创业课程体系存在缺陷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需求的现状,探讨如何构建指导性和实用性强的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和热点。进
期刊
摘要:我国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多的研究,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会展人才培养方式为研究案例,通过对目前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找出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的具体解决措施。  一、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   我国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时间不长,但也有不少相关研究。近两年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