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的角度来比较英语中的“will”和汉语中的“将(jiang)”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5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和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自然有许多不同之处。在英语和汉语中,有的看似相对应的词条也会有很大区别。“体”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语法范畴,在英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多的是关注词汇而不是“体”,这就使得所学的知识不能得到正确的运用,甚至导致误用。本文将从“体”的角度分别对英语中的“will”和汉语中的“将”的用法加以阐述,并进行对比。该研究有助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的“will”,同时对中英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体”最早是指俄语和其他斯拉夫语中完成体和未完成体这种基本的二分法。在斯拉夫语中,动词有比较清楚的和界限分明的体的概念,用添加前缀或后缀或变化中间元音的方法来表示。现代语言学者发现该现象与英语很相似,就引进了“体”这一术语。依照现代语言学理论,句法组合是构成“体”的依据。尽管“体”是在句子中体现出来的,但它是有关动词的语法范畴。
  依据于时间的特征,Vendler(1967)把动词短语分为四类:结果、完成、活动和状态。任何语言中都有表示时间概念的一套词汇和语法。时间主要是由“现在”“过去”和“将来”三类组成。将来时是一种重要的语法范畴,每种语言都会借助某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将来时,英汉两种语言表示将来和将来时的形式和标记各有特色,本文主要谈论的是英语一般将来时标记“will”与汉语表将来的虚词“将”之间的异同,从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来寻找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差异,借以推动英语教学。
  英语将来时的基本结构是由动词原形前加助动词“ wi11/Shall”构成。英汉两种语言的将来时作为一般体均指既不正在进行又不确定完成与否的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方式。国外的一些知名学者,曾对“体”下定义,并做出过具体的阐释。关于英语中的“will”和汉语中的“将”的各自用法的研究也有不少,然而,两者的用法加以综合对比的研究却微乎其微,因此,本文将从“体”的角度对两者加以对比研究,将有助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两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免搞混淆,且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中的“will”,同时,对中英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will的基本的用法
  (一)表时限
  表示将来的动作或状态,这是“will”的最基本用法,will+原形不定式表示简单将来,would+原形不定式表示过去将来。
  (二)表意愿
  主要用于第一人称,表示说话者或主语的意愿,决心,意向。
  (三)表色彩
  “will”也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色彩都是贬义,特别是重读will就有批评的含义。
  (四)表重复
  “will”也可表示习惯或反复发生的动作。
  (五)表功能
  如主语为物,则意为“起(不起)作用”,“will”则要译为“能, 行”。
  (六)表事实
  will可表客观事实。如:Gold won't dissolve in hydrochloric acid. 金在盐酸中不溶解。
  (七)表委婉
  用于疑问句, 第二、三人稱, 表示询问、请求、命令 ,但话语更委婉随和一些。如用would,则语气更客气。
  (八)表推测
  指现在或将来;用于进行式时指现在;用于完成式时则指过去。皆用于第二、第三人称。
  三、汉语中“将”的基本用法
  (一)作副词
  (1)表示一种主观上对未来情况的判断,如“将来”一词。
  (2)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临抵一定数量,如“将”,“将近”,“将及”。
  (3)表示动作或情况不久就会发生,如“将”,“将要”。
  (4)表示动作或情况刚刚结束,“将”,“将才”,“将将”, 其中 “将将”的重叠用法带有勉强意味。“将”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存在。
  (5)“将”作副词,除了表示“将要”“将近”等义之外,另外,还表示“一定”“肯定”的意义。
  (二)作动态助词
  “‘动+将’结构是近代汉语中特有的格式之一 ,它在魏晋前后出现,使用了一千多年”。但今天 “将”不再具有动词性,而是彻底虚化为助词,依附于前面的动词,与动作的状态或方向有关,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的中间。
  (三)作介词
  (1)工具介词
  表示“拿”或“用”,在句中起引进工具手段的作用。
  (2)处置介词
  表示处置义。就处置式来说,在较早时期,“将”用得较多,在现代汉语中相当于“把”,如:“将革命进行到底”。
  四、对比“will”和“将”的用法
  从上文可以得知,在英语和汉语中,“will”和“将”的用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甚至在很对情况下,两者是不能互换的。当“will”单纯表将来时,可以译成“将”,在汉译英时,“将”用作副词表主观上对未来情况的判断时,可以译成“will”,也就是说两者存在一一对应的情况。但“will”的其他用法,如表意愿、功能或推测时,“will”再译为“将”显然不妥;而汉语中的“将”用作介词表工具或处置及当副词表表示动作或情况刚刚结束的用法是英语中的“will”所不具备的。因此,当在翻译中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应仔细斟酌,弄清楚“will”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后,再做翻译,而不是一见“will”,就盲目地翻译成“将”。
  五、总结
  在英语中,带有“will”的句式是比较常见的,用法也很多。同样,在汉语中,带“将”的句式无论在口头语还是书面语都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情况下,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认为“will”和“将”都表示将来,因此,一遇到带有“will”的句式就想当然地翻译成“将”。结果,有时候,他们翻译出来的文章与原文意思大相径庭。本文已对“will”和“将”各自的用法进行了描述并做了对比,由于作者的知识有限,本研究不是很全面,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虽然本研究有局限,但还是有助于中国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中的“will”,同时对中英翻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一、学校实施分层教学的背景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应该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我们学校而言,班容量非常大,升入高一的学生来自很多地区,入学分数相差很大,有的同学基本上是满分,而有的同学则20分,30分,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等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分层教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对学生课堂听课、布置作业、课下辅导的分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他们的主
期刊
一、小组合作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概述与现状  小组合作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基于小组团队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主演“导”,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分析整合探讨结论,最后得出结论。  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英语教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和已有经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
期刊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追求快捷、简短、高效的事物。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一系列的微事物的新型事物逐渐涌现出来,例如,微小说、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相应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逐渐出现了微课程、微型学习等新教学的方式。何为微课?“微课 ”主要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那么微
期刊
语文教学离不开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二者密切配合,相辅相成。而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绝大部分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教学只剩下了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很少涉及。而中学生正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一、观念的转变是改革之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应改变观念,把单纯的语文课堂教学变为多元化课堂教学。单纯的传授只是起“受业”的作用,并不能称为一名称职的老
期刊
我校根据本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体教育资源,挖掘学生艺体潜质,在开展艺体教育工作中,形成了学校艺体教育理念:满足多元需要,促进和谐发展。立足于学生、学校、艺体教育的长远发展,使学生人人享受艺体教育,拓宽了育人渠道。2012年4月广西教育厅批准我校为广西第一批特色普通高中立项建设试点学校,成为二十二所立项建设学校之一。  如何让艺体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并在社会中有更大的影响力,我校认真分析学校实际,走可
期刊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容易造成他们思維的具体形象性与空间观念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对于一些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为解决这一问题,将现代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新的形势下,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正确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下面就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具体做法。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导入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特别注重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上课伊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诱导学生设疑思考,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在课堂导入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在设计导入时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认为要从两大方面着手:  一、常见的导入方法的运用及功效分析  导入作为联
期刊
一、基本概念  1.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教学总战略的细化,它指出了学生在个人素质提升和社会发展中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素质等综合能力。一方面,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创新与实践技能及团结协作、尊老爱幼等基本情感价值观。笔者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完善教育理念,指导
期刊
一、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  第一,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在“特殊认识论的指导下,以人为本位,重教轻学,以教代学,以教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的“接受器”教师在课堂上再现数学的定义、公式、定律、学生模仿、记忆、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学习。  第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受“知识中心主义”的影响,以书本知识为本位,重间接经验的传授,轻直接经验的获得。“
期刊
一、生命的启迪  新一天的阳光,又照射到浩瀚的大草原上。  牧羊人把羊放出羊圈,把它们赶到了放牧的地方。  羊群四散开来,各自自由自在地尽情觅食。  夕阳西下,牧羊人把羊赶回了羊圈。  羊群安静下来,每只羊都在悠然地咀嚼着今天的收获。虽然在这一天,此羊觅到什么草,彼羊觅到什么草,不尽相同,但此时它们都在反刍,都在消化吸收着自己的劳动所得。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它们都成长为一只只肥壮的个体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