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融入校园文化教育的实践性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对每一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导向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大一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融入本校的校园文化教育,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论述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和实现途径,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吴薇(1975-),女,江苏太仓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江苏 太仓 215411)
  
  作为大学生思想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所用的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由中央审定,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统一教材。这本教材由于适用于全国高校所有大学生,兼顾一般,照顾多数,教材内容无法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而作为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标志,独特的校园文化更是无法在教材中体现出来。为此,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中融入独具特色的本校校园文化方面的教育,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效性的一种创新尝试。
  一、高职“基础”课中融入校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由师生员工共同创建、信奉、遵循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办学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标志。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对她的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的教育导向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在高职“基础”课中融入校园文化教育十分必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
  大一新生由于刚入校不久,对新学校需要有一个了解、适应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对学校的了解主要以感性直观为主,无法全面客观地了解这所学校及其校园文化。为此在“基础”课中融入校园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认识该校的“三风一训”,明确学校的文化底蕴、办学特色等,从而对学校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理性的认识。
  2.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在“基础”课中,将本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特色等内容告知学生,有助于学生在刚入校不久,就能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对自己未来的学业与职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明确学习目标,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对自己的学业生涯与就业进行初步规划,为其成长成才指明方向。
  3.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将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教育融于“基础”课中,突出职业性、就业性,突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对自己道德素养的培养,从而有助于大一新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实现自身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
  在“基础”课中融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如“吴健雄精神”,有助于学生以吴健雄博士为榜样,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以“吴健雄精神”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争做优秀“健雄人”。
  5.有助于学生树立起现代职业人的理念
  在“基础”课中融入彰显企业文化的独特校园文化,如校园“5S”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树立起现代职业人意识,围绕企业的用人要求、管理规范初步树立起现代职业人的理念。
  二、高职“基础”课中融入校园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以我校为例,在高职“基础”课中融入的校园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对学校的认识
  包括学院成立时间、地理区位优势、学院的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特点、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校,将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学院的区位优势与地方发展特点,将自身的发展前景与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起来。
  2.对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的认识
  (1)对吴健雄博士的认识。通过对吴健雄博士生平事迹的介绍、吴健雄博士的小故事等,帮助学生了解吴健雄博士,了解作为世界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吴健雄博士在物理学界的世界性贡献,进而以身为健雄人为荣,以吴健雄博士为自己的学习榜样。
  (2)对“吴健雄精神”的认识。通过对我校提炼出的“吴健雄精神”的内涵——“爱国、创新、求实、律己”,即终身不渝的爱国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谦虚简朴的律己精神的认识,帮助学生以“吴健雄精神”来指导自己的学业,并使学生不断弘扬“吴健雄精神”,争做优秀健雄人。
  3.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认识
  (1)对德国“双元制”的认识。通过对德国“双元制”的了解,使学生对我校的办学特色的基础有个初步的认识。
  (2)对学校的办学特色的认识。通过对我校“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更加注重企业的需求,更加重视企业的作用,依靠学院和企业双方共同助学生成才)的认识,使学生能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及早培养自身的职业意识,端正职业态度,树立起现代职业人理念。
  (3)对学校“双元制”人才培养形式的认识。通过对学校“双身份订单式”、“联合培养订单式”、“校企工学交替式”、“校内工学交替式”等多种灵活培养形式的认识,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和定位。
  4.对学院“一训三风”的认识
  (1)对学校校训的认识。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的代表。通过对学校校训的认识,使学生明确校训的深刻内涵,明确学校始终将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以“吴健雄精神”培育学生思想素质的办学特色,从而时刻铭记在心,注重培养自身优秀的品质和职业素养。
  (2)对校风、学风、教风的认识。校风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教师的教风既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又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影响;学风是学生精神面貌的体现,良好的学风能使学生们树立起远大和坚定的理想。“三风”之间互相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对 “三风”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统一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5.对校园“5S”管理模式的认识
  “5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修身。通过对“5S”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用“5S”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为迅速适应并融入企业,实现“零距离”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三、高职“基础”课融入校园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1.书本教材与补充资料相结合
  由于“基础”课本身没有校园文化教育内容的章节,而校园文化教育应该在大一新生刚入校就进行,以便在学生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上发挥导向作用,为此安排在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章节的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中讲授。将绪论章节的课时进行适当的整合,把关于校园文化的几个方面内容补充进去。
  2.课外实践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基础”课程的重要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借助“基础”课程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强化教育,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学校校园文化教育内容的把握。为此,可安排学生参观学校吴健雄陈列室、吴健雄墓园、学校文化广场,并根据所教班级专业情况安排参观实训工厂、实训车间、专业实训室等。
  3.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教育的作用,可将课堂教育延伸到全校和校外,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校内组织全校性的活动,如围绕吴健雄精神开展演讲比赛、读书活动、征文活动,围绕校园文化教育开展专题讲座,围绕企业文化邀请企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等等。在校外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如参观企业、经济开发区,服务社区等,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职业意识和责任心,增强校园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2006,(21).
  [2]卢小红.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融入职业观教育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3).
  [3]徐红,王鑫,赖何季.理工类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引导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J].科教纵横,2009,(1).
  [4]盛于兰.浅谈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互动及意义[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与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相关的规定没有得以明确,使得高校院(系)一级党政组织存在职责不清、各行其是的状况。尽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高校院(系)领导体制大多采用党政共同负责制,但在操作层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大大削弱了这一制度的运行效果。为此,迫切需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支撑体系来确保这一制度得以落实,从而为推进高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关键词:共同负责制;支撑体系;构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独立学院图书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其独特的优势、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路径  作者简介:帅敏(1977-),女,湖南怀化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办公室,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湖南 张家界 427000)    高等教育要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期刊
摘要:本研究采用意象对话技术对一名有异性交往恐惧的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分析与治疗,力图探讨该学生异性交往恐惧的心理过程与机制。在咨询过程中,作者和来访者用象征性意象进行交流,达到了解患者潜意识和解决患者潜意识中心理冲突的目的,有效缓减来访者异性交往恐惧程度。  关键词:意象对话;异性交往恐惧;大学生  作者简介:刘盛敏(1983-),女,浙江湖州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
期刊
摘要:高校学业不良问题日益突出,引发诸多负面影响,而其产生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有关。结合地方工科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人格特点,在干预转化方面应做到培养个体自控力,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形成多方联动力。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学业不良生;干预转化  作者简介:王明复(1954-),男,上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高级政工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朱洪春(1974
期刊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高质量的建设人才。然而,学习倦怠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特征与产生根源进行初步的探讨,期望笔者的研究使整个社会和高等教育者能够关注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倦怠;特征;根源  作者简介:魏婷(1980-),女,安徽芜湖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安徽 合肥 230
期刊
摘要: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叫白鹿洞书院学规,仅仅100多字,但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为学程序、修身、处事和接物等一系列纲领。学规中讲到的为学、修身、处事、接物的道理,凝聚着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即便放在今日,也仍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对我国当前德育文明建设也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白鹿洞书院;学规;朱熹;德育文明  作者简介:马云鹏(1983-),男,河南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从中职德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从分析中职德育工作的现状入手,探索中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构建中职德育工作的模式,以期促进我国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德育; 模式   作者简介:车燕(1983-),女,云南建水人,云南省红河州技工学校团委,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生德育教育。(云南 个旧 661000)    在教育大众化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
期刊
摘要:信息社会对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电力院校图书馆为研讨背景,对如何改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图书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管理员;素质;管理和服务   作者简介:刘平(1968-),女,河南南阳人,南阳电力技工学校图书馆,助理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河南 南阳473009)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性质的学习机构,是服务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过程控制系统”是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学好该课程对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针对过程控制实际发展情况和社会对过程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从教学内容及方法、实验环节等方面阐述了“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先进性教学的具体措施和经验,实践表明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过程控制系统;教学改革;双倍教学  作者简介:杨佳(1973-),女,重庆人,重庆理工
期刊
摘要:任何时期青年都是各阶级关注的对象,青年的思想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校园则是青年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培养接班人的阵地,是创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就读高校的学生数量不断增长,他们的成长关系着亿万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真情互动尤其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