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下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中国电影逐渐走向海外,优秀的电影字幕翻译有助于海外观众了解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电影中的文化负载词体现了汉语中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是译者最难处理的部分。字幕翻译同口译不乏相通之处,释意理论所倡导的脱离源于语言外壳对于字幕翻译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而现今运用释意理论对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国漫电影《风语咒》为例,运用释意理论对该电影字幕进行分析,探讨电影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及其翻译效果。
  【关键词】 释意理论;字幕翻译;文化负载词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5-0078-0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愈加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和电视剧引到海外,广受海外观众好评。其中优秀的字幕翻译可谓功不可没,但电影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却始终是字幕翻译的一大难题。电影《风语咒》讲述了双目失明的少年朗明使用秘术“风语咒”封印四大凶兽之一“饕餮”的故事。片中人物对话中包含着大量文化负载词,体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是,如果电影缺少明确精炼的字幕翻译,广大海外观众就难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释意理论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有助于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剖解,根据目标语的语言特点进行重组,可达到较好转换,帮助观众有效理解剧情。本文结合《风语咒》这一影片,将释意理论应用于影视字幕翻译当中,以供为更多的字幕翻译从业者提供新思路。
  二、文化负载词的分类与特征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负载词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和社会文化负载词。生态文化负载词反映了某个语言地区的气候、自然特征和地理环境,如“倒春寒”“三伏天”。语言文化负载词反映了某个语言的语法特征和音位特征,包括歇后语、谚语、习语、叠词、拟声词等。“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就属于这一类别。物质文化负载词指某个语言群体使用的特殊物品,包括衣服、食物、工具等。“千里”“吊脚楼”“夫妻肺片”就是典型的例子。宗教文化负载词反映了某一语言宗教特点。中国文化受道教、儒教、佛教的影响深远,因此出现了“借花献佛”“轮回”“醍醐灌顶”等词语。社会文化负载词反映了某一语言群体特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如“赛龙舟”“穿针乞巧”“本命年”等。
  该片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可分为4类。第一类为成语,成语具有固定形式,一般为四字格,背后隐含传统故事与典故。成语的使用,既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又能达到言简意赅的功能。成语语言凝练,但通常含有大量信息,完整传达的需要同字幕不宜过长的要求存在矛盾之处。
  第二类为俗语。俗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社会劳动实践中的总结,不拘泥于特定格式和字数,句式较为松散灵活。其中不乏蕴含地方特色的表达,因此给译员带来了较大翻译困难。译员同样需要表达出其深层意义,减少观众的理解困难。
  第三类为古诗词。诗词作为中国文学中的重要瑰宝,以凝练的语言、特有的韵律、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强大的魅力。译员翻译时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深入理解其蕴含的意义,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准确的传译。
  最后为特殊仙侠词汇。仙侠词汇的背景是一个虚幻的世界,無逻辑可言,很多功夫招式甚至超脱于科学。但正是因为这些特质,仙侠世界才如此让人如痴如醉。这样的表达在西方语言中难以见到,西方观众也难以理解。如若翻译缺乏准确性,那么则会影响观众的理解;如若翻译过于贴近观众现实生活与文化,则会使得影片的魅力降低。译者需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
  三、释意理论与字幕翻译
  法国释意学派翻译理论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与玛利亚娜·勒代雷提出,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的口译理论。释意理论的核心观点为“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
  同时,释意理论还包含口译过程三角模型,分别为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理解是口译程序中的第一步,译员不仅要明白讲话者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讲话人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这就需要译员利用自己的认知补充对源语言进行释意,这个释意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快速的心理活动。第二个阶段就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所谓“脱壳”不过是指译员脱离开原语的外在语言形式,提炼出外壳中所蕴含的信息内容。第三个阶段为重新表达。在这个环节中要考虑的因素有:自己采用的意义能否将源语的意义完整地表达出来,能否准确转达说话者要表达的思想、意象和情感,能否适应目的语听众的语言文化背景,最后还要考虑到目的语听众的接收效果。
  字幕翻译虽为笔译,却是以演员的口语表达为重。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类型:原声口语的浓缩的书面译文。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接收到的信息不仅有人物的对白、动作,还有背景音乐、画面特效处理等。这些信息共同作用,相互补充,给观众营造一种强大的氛围,使观众沉于其中,随情节而动。因此字幕翻译应力求简洁明炼,通俗易懂,这样观众才能有效理解剧情。针对其中的文化负载词,译员应先结合剧情理解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寓意,不受原语的外在语言形式的限制,提炼出外壳中所蕴含的信息内容,做出恰当的翻译。
  四、《风语咒》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两种语言代表两种文化,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翻译,还是文化的翻译。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中英两种语言进行转换时,容易出现词义空缺。不同译本对听众所产生的翻译效果不同。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源语词汇中关键的隐含意义应当在翻译时转换为非隐含意义,二是源语词义的重现应优于形式的再现,三是翻译过程中译员应充分考虑文化负载词所处的上下文语境。   (一)直译法
  直译,即按照源语的字面意思进行语义释意。对于文化负载词来说,这种翻译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语语言特色,但是采用此方法时也需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确保译文在保留特色的同时为听众所理解,若观众理解出现困难,则不宜采用。该片片名《风语咒》的翻译为“Wind Spell”,简洁明了,引人入胜。这种翻译方法虽然表面上看来违背了释意理论的“脱离源于语言外壳”的准则,但是释意理论并不是一味追求脱壳,也要对表意进行传译,因此只要听众得以理解,翻译效率较高,那么就达到了良好翻译的标准。
  例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Man must conform to the earth, earth to heaven, heaven to Tao and Tao to nature.
  分析:该句为侠岚要使用法术筑起屏障时所念的道义,核心含义为人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采取直译法,彰显了中国道家思想的魅力,也符合整个电影营造的仙侠氛围。
  例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译文:A pair of turtledoves are cooing on an isl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river.
  分析:该句出自《诗经》,意为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許渊冲先生将其译为“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之所以采用倒装是为了和下文进行押韵。而在字幕翻译中,字幕只出现几秒钟时间,进行平铺直叙更加有利于观众的瞬时理解。
  (二)意译法
  一味地为了保留原文的形式使译文意义变得含混不清甚至是晦涩难懂,还不如大胆地抛弃原文的形式而直达其意。意译与直译相反,追求源语意义的表达,不拘泥于源语形式,这与释意理论的脱壳较为一致。在直译文化负载词无法传译出其意义,也无法减少观众的理解障碍时,直接表达其蕴含的意义更能达到较佳的传译效果。当然,这对于译员的要求无疑会更高,译员需重新整理语言。
  例3:在闲庭信步中享受着春风拂面露华浓的翩翩少年就是我。
  译文:The handsome boy walking calming and enjoying the soft spring breeze is me.
  分析:“闲庭信步”指在很大的院子里散步,形容很悠闲的样子,有时也形容信心十足。“春风拂面露华浓”改自李白《清平调·其一》中的“春风拂槛露华浓”,意为看见牡丹花之艳丽就想到(杨贵妃)容貌之光彩照人。但在此句中显然说话人并不是想表达此意,说话人改编古诗词有故意卖弄文采之意,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为自己在享受和煦的春风,悠闲自在。对此句采取意译法既能减少古诗词的晦涩难懂,又能表达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例4:虎背熊腰
  译文:Sturdily-built
  分析:“虎背熊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的背比喻成熊背,将人的腰比喻成熊腰,指一个人身材壮硕。译者当然可以将其译为“strong as a bear in the hips and with a back supple as a tiger's”,翻译更为精确,但考虑到当时语境和句式的长度,秉持着字幕不宜过长的原则,译者只简洁地译出了壮硕之意。
  例5:冤有头债有主
  译文:They are the ones to blame.
  分析:“冤有头债有主”是中国的一句俗语,意为所有的冤屈与债务都是有主可寻的,运用这句俗语时,说话人一般有句潜台词为“这事跟我没关系”,有时也会跟着这句俗语一起说出来。因此,译者采取意译法,直接将说话人的潜台词译出,达到台词的交际效果。
  (三)音译加注
  音译,指用发音相像的汉字翻译外来语,这种用于音译的汉字失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语音和书写形式。在字幕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可对特殊名词进行音译加注。《风语咒》中出现了很多仙侠招数名词,不加以注释的话观众难以理解。
  例6:火离曜月、天乾蝶舞、水坎冰封破、千叶降龙
  译文:Huo Li Yao Yue (Fire Leaving the Shining Moon), Tian Qian Die Wu (Butterflies Dancing in the Universe), Shui Kan (Ice-breaking), Qian Ye Xiang Long (Subduing the Dragon with a Thousand Leaves)
  分析:仙侠本就是存在于架空宇宙,脱离现实,仙侠招数自然不符合现实逻辑,但正是这种脱离现实的题材才富有许多超凡魅力。采取音译加注的方法有利于观众在感受这种魅力的同时,不失对于句意的理解。
  例7:侠岚
  译文:Shalen (Sacred Guardian)
  分析:该片的主题围绕“侠岚”而展开,“侠岚”意为奋不顾身保护百姓的人。如若直接采取意译法则会缺失该片蕴含的中国风,因此在“侠岚”一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译者采取了威妥玛式拼音法将其音译并在后面加注,而后面再出现“侠岚”就只出现对应的音译形式,观众就能很好地理解该片主题。
  (四)省译法
  针对汉语里某些特殊文化负载词,在不影响观众理解剧情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省译法,精简信息,省略或整合不必要的信息,准确传达整体意义即可。这对于译员来说可以大大提高翻译效率,译员也需进行准确判断,以免造成漏译。
  例8:太极八卦斧钺钩叉刀枪剑戟只要顺手我只想赢得胜利。
  译文:I only want to win the victory regardless of what weapon in my hand.   分析:“太极八卦”出自《周易》,阐明了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斧钺钩叉刀枪剑戟”其中某些兵器為中国特有,构造特殊,难以在英文中找到对应的词。在这句话中,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赢得胜利即可。因此将前面列举的手段和兵器省略掉并不影响句意。
  例9: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译文:You live your life and I live mine.
  分析:该句为民间俗语,意为各走各道,各不相干。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因在玉门关之南得此名,和玉门关同为汉唐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今日尚存的宽约36丈的阳关大道,与独木桥的狭窄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强烈地表明关系破裂的程度之深。译者省略了“阳关道”和“独木桥”,用“生活”代替,省去了观众理解“阳关”的困难。
  例10:你非要跟妈亲兄弟明算账吗?
  译文:Would you have to settle the matter of money so clearly between us?
  分析:“亲兄弟明算账”是一句俗语,指即使是同胞兄弟,也要在钱财方面算清账目,也泛指人际关系再亲密的人,在钱财上也必须有透明度。译者省略了“亲兄弟”一词,“你非要跟妈明算账吗?”和原句意思并无差别。如若刻板直译,观众反而会对两个对话人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
  此外,该片中还出现了古今计量单位的不同,如“一炷香之前”“十文钱”。一炷香时间约为如今的30分钟,可直接进行翻译。而“文”为古时最小的货币单位,一文钱在如今的价值难以衡量,因此译者采取“便士”这一英国最小的货币单位,使其源语观众和目标语观众的反应大致相同。
  五、结语
  文化的复杂性要求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分析其表层含义和内在含义,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风语咒》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多种多样,目的各不相同,译者采取直译法、意译法、音译加注、省译法,不仅准确传达出了其含义,更让海外观众体验到了中国风动画的美感个韵味。释意理论对于字幕翻译有指导作用,字幕翻译从业者应深入挖掘,以完成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翻译这一难题。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232.
  [2]Nida Eugene A.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Leiden: E.J.Brill,1964:91.
  [3]孔韶辉.综述释意学派翻译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J].青年文学家,2009,(02):127.
  [4]王溱琪.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浅议[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97-98.
  [5]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1.
  作者简介:
  佀静恬,女,汉族,河南濮阳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 2019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
  刘著妍,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甲午营口之战是辽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战,大致经历了日军攻占营口外围、两次攻击营口牛庄、激战于营口西炮台,最后攻占炮台,营口失守。  【关键词】 营口西炮台;宋庆 ;乔干臣;乃木希典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5-0084-03  一、营口外围战  中日甲午战争进至1895年初,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清军为阻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饮食文化逐渐融入旅游业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文旅项目,受到游客的青睐。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孜水淘糌粑为例,探讨该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水淘糌粑饮食文化空间的建立、嵌入当地其他节日文化中、政府制定规范化政策、培养水淘糌粑专业型人才、增加当地人的文化自豪感等方面提出了水淘糌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为藏区其他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成就的文化果实,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独特的时代价值,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也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载体。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关联,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起源。深化革命文化研究,依托革命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和认同度。  【关键词】 革命文化;涵育;
期刊
【摘要】 本文从索绪尔将语言的运行比作下棋之喻入手,分析了语言的运行与下棋之间存在的同异,并且对语言符号学独特的规则(任意性)也展开阐述,通过对任意性原则、语言符号的组成部分(所指和能指)、任意性与象征性的比较、任意性與系统性的前因后果式的关系等内容的分析,本文提供了一个关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论的大致分析。任意性原则作为索绪尔语言学的基础性原则,它的成果与传统的音义理论划清界限,并为系统性的发掘
期刊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三部分进行分析,探讨全景式展现淮海战役整体过程的长篇小说——《鏖战》一书所具有的历史视野和文本创新,以及对于淮海战役文学化书写的创新拔高之处。  【關键词】 《鏖战》;淮海战役;文学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7-0013-02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淮海战役英雄故事文学经典
期刊
【摘要】 大学生承载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与责任,为避免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取向出现偏差,应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基于此,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入手,结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分析思政教育的渗透要点,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 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经济生活表现形式,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及社会的主流思想,而对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进行更加生动的创作,也让人们感知文化魅力所在。文艺复兴时期是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经济以及政治在逐渐转变的同时,社会生活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哥特式艺术就是这一时代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这时期大量的著作都体现了哥特式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雾都孤儿》中的哥特式表现
期刊
【摘要】 《人面桃花》是格非的转型之作。作者在保留先锋文学的创作风格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物的塑造,叙述的技巧和语言的优美性。本文从当代文学思潮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多角度阐释作品的深意。  【关键词】 格非;人面桃花;文学思潮;革命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7-0006-02  二十世纪初问世的《人面桃花》与稍晚发表的《
期刊
【摘要】 跟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大众物质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当前的产品需求的重点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从一开始单纯意义上的产品已经慢慢的转向了对消费者诉求的满足,产品也随之变的越来越多样化,竞争也变得非常的激烈,对产品的需求不再像传统的需求那样局限,对产品甚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高需求,感性意象产品也开始慢慢的涌现。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如果能够掌握消费者的心理和想法,并且深
期刊
【摘要】 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都以婚恋为题材,且以对新旧社会交替下矛盾、冲突的婚恋观念与现象的广泛而深入的刻画而获得成功。《半生缘》由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十八春》删改而成,以曼桢与世钧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顾家、沈家两代人的婚恋观及其对家庭和儿童产生的影响,反映出上世纪30年代的社会风貌与婚恋实况。其中许多人物形象、观念、成长经历从当代的视角来看依旧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即试从几组重要的人物分析入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