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传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doochild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山青青,春烟迢迢,赤水濛濛。
  有一股神秘气息蒸腾在这逶迤一线的地方,有什么正在暗示我,有酒的醇厚。有香味。不是那种浓香,不是轻浮的香,不招摇,很深,好像蓄谋已久的,很厚。有的东西就是厚的,很厚,宽阔,神秘,深藏不露,但又无处不在。是的,不会张扬,自然而然,低空的、渗透的、感染的,或者有可能在土里涌动的。像蚯蚓,像三月沉重的苏醒,像根在延伸……我喜欢这样的气息,纠缠着人们,在天地间四处扩散,仿佛嬉戏和梦游。我想起可能有—个千年的隐士,有一个得道的高人正在这儿。是的,我突然想起,是一种称之为水魂的东西。是神灵。
  水淋淋的。它爬上岸来。
  我喜欢这样的水。虽然我不胜酒力。
  生活充满艰辛悲痛,而酒化解了这一切。像春烟弥漫在天地之间,弥合了一个巨大的空洞,将现实与梦境、神话与生活混沌连接起来了。这也许就是古人说的天地有厚德吧?
  是的,让我心送涟漪,还有一种兴奋,一种对冰与火的投入与期待。虽然,你可能对这浓烈的气味有畏惧,但有刺激,有诱惑。循着什么进入?水在明白无误地流淌着。是一条河?是的,就是她,在茫茫天地间,可能我们只能通过这条河来找到它的源头。它代表了水,又不是水。是水的精粹,水的灵魂。有水的外形,但不是水,是借水的形体来完成它的野心,是水的辉煌的巅峰,水的火焰。我们并不懂它,因为它藏匿着,又坦然着,冰凉,清澈,恬淡,柔软,不在乎,野性。它在夜晚流淌的声音就像是诵读着一篇天上的(也许是大地深处的)经文。它是文化。不能否认河流的属性。而且是艰深的、玄妙的文化,不是凡尘能够读懂的。后来它用瓶子装着,在漫长的时间里,历史酿就了酒的个性。它就是文化和历史的证据,甚至是民族历史中激荡的华彩乐章。有一种智慧是用水来承载和贮存的,不让它流淌,静静放着,密封着,冥想着,进入历史的大荒。酿造过后可能是漫长的等待,以液体的方式,走进历史,燃烧后来的生活,寻找听得懂它语言的人和时代,塑造人类。
  我到过旧金山的帕纳山谷,那里同样是酒的故乡,山谷里氤氲着另外一个民族的智慧与情感。在那里我读出了田园牧歌,读出了从大自然采撷的精美片断。酒是牧歌,是收成,是我们农耕时代的丰收的喜悦。你看采摘葡萄的人们,你看蓝天白云,看成群的奶牛,看那些隐藏在葡萄园中的酒庄,看山谷里流溢的雾气和天空中飞翔的鹰。酝哪,酿哪。田野上、山冈上、风里、秋天里溢淌着醇美流蜜的空气。那么浓稠、高雅。你看赤水两岸,那个时候,同样高粱摇曳、河水流响,人们收获着沉甸甸的穗子,将它们投入到掺了酒曲的石窖中,也是酝啊,酿n阿。后来,一个容器将那化为水的神物全部收走了,密封了。但是,这个容器里,如果你仔细倾听,却依然能听到河流奔涌和庄稼爆裂的声音,能闻到丰收时的醇香和农人的沉醉。听到庄稼成熟后在风里沙沙的喧嚷和絮语,夜半露寒时的呢喃,经久不息。它是永恒的声音,永恒的浓烈和醉意,永恒的荡漾,它贮存在我们心里。它使我们保持对水的源头和祖先文明的追溯与回忆,对诗的热爱,对过往历史的兴趣,对朴素生活的梦想。
  因此,酒不是工业,不是商品,它就是文化在漫漫烟波中的传承,是文化的倒影。
  在这里,用赤水酿成的酒,终有了这么一种气质:采天地灵气,怀厚德致远。天地灵性,至厚至德。是水与人,人与天的同气相求。想想吧,同样是高粱与酒曲的碰撞,是一场天作之合的邂逅,这里的高梁特异,而五月的女人踩曲,是如此的柔情蜜意,仿佛是对酒的爱恋缠绵的序歌,是摇篮里的天籁。一双赤脚,踩兮舞兮,酒曲慢慢地从山野女人精心的伺弄中诞生了……还有_次一次的发酵、加沙、蒸馏、取酒、贮藏、等待、勾兑……多么神奇美妙的过程。不要用科学仪器分析,她所含的香有多少种,所含的微生物有多少种,真的,我宁愿什么也不知道。但只求像天地的鼻扇,吸进她灵香袅袅的意境,它的优雅细腻的云态,它的亦幻亦真的叩访。而一种叫水魂的生命,她的神秘性是不可以分析的,并且要拒绝分析。在这儿漂浮的神秘物质,是永远也抓不到它的,犹如尼斯湖水怪和神农架的野人,一闪即逝。是它参与了整个酿造的过程,一只神奇的手,在搅动着这场壮丽的水的演出,在书写水的传说。
  酒也不是食物,不是的,它是介乎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一种东西,我姑且称它第三物质,它可以滋养灵,也可以滋养肉。它来自深山,取自深谷。雾霭茫茫的赤水,一勺一勺,一湾一湾,一程一程,一滩一滩。你究竟叙说着什么,你为什么有如此的魅惑?不是说这里,说在遥远的神农架,有这么一位老人,一个铁匠,几十年从不吃饭,只喝酒,也不吃菜,就一盘石子儿,用油盐炒了吮着下酒,下顿洗净了再炒。酒能支撑他几十年不吃饭的身体,里面有什么神奇的物质呢?
  现在,我走在茅台古镇的烟雨中,走在赤水河畔。一切都在酒的萌动中,仿佛酒是一粒快要冲出大地的种子,一次风生水起的潮汛。我感受到了。对,酒是种子。酒是用水耕种出来的。我终于明白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文学院,院长)
其他文献
应邀到广东省梅州市丰顺中学执教高中语文思维教学示范课,教学内容《游褒禅山记》由丰顺中学语文组科老师指定。代表广州市到400余公里外的县城一中上一堂课文被指定、学情全不知、老师很期待的文言文阅读思维教学展示课是有着一定挑战性的。慎思之后,我确立了四个教学目标:1.读懂内容,积累语言;2.理清结构,赏析写法;3.参透哲理,不易远志;4.深思慎取,明理笃行。   科学明确的目标可以保证教学“有谱”,除了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地位跟社会崇尚的风气息息相关,但良师总是人们崇敬的对象,除非是在那不把人当作人看的年代。最近,有两位老师语出惊人,引发众议。  6月份,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说,今天的教育就是让学生“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7月份,上海海事大学英语教师梁震宇对学生提出雷人的要求:没有iPad,就别上我的课!  我想,因为两位老师的话关涉教育的本质和底线,故才引起广泛关注。 
中华书局出版的“迦陵说诗”系列丛书包括《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叶嘉莹说唐诗》《叶嘉莹说诗讲稿》等六种。叶嘉莹以深厚的学养和流畅的语言向人们生动地传达古典诗歌的魅力。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记忆和审美传统的描述者、追寻者,更是诗词之美的创造者、发挥者。  在当下这个阅读泛滥的时代,赏析是一个几近奢侈的词汇。阅读被网络扭曲为一种扫描式的快速浏览。目光永远
河北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大型图书《图文中国共产党纪事》,以其新颖别致的立意、宽广独特的视角、翔实厚重的史料、图文并茂的形式,采用编年纪事的笔法,逐日、逐月、逐年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90余年的光辉历程,是一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和重要社会意义的大型图书。我认为这部图书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第一,该书以新颖别致的立意、宽广独特的视角,全面记述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以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视野总结
忙了好久,我主编的“品尚书系”终于在2013年8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书系共包括六本,即:张颐武著《中国梦的世纪》、解玺璋著《五味书》、谢有顺著《消夏集》、李少君著《文化的附加值》、谭旭东著《我的书生活》以及我自己所著《未名湖畔的青春》。需要再次说明的是,我虽挂名书系“主编”,但正如我在该书的后记中所说,其实我只是丛书的版权总代理,仅仅是起到书稿的组织和出版过程中的一些沟通作用,其余的工作则都
现代生产方式和市场体系带来和推动的个人权利、民主宪政、理性化或驱魅、文化认同等问题从西向东强烈凸显,人们感受到社会存在与文化系统处于紧张之中。由于对中国来说现代性和全球化带有“外生”和“被动”的性质以及比较特殊的意识形态的背景,情况因此显得更加复杂。以蒋庆、康晓光、陈明等为代表的大陆儒家就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中开始萌芽生长起来的(参见方克立:《大陆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
母亲一生喜欢爱养花,什么花都种。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小四合院里,说是个四合院,实际上是一个大杂院。原本,那是个大户人家的庭院,弟兄三人,就前后贯通地建了三座小四合院。解放后,大户人家迁走了,四合院就膨胀起来。由于当时北京人口骤增,民用建筑又跟不上,于是,便都在四合院里搭建起一排排砖瓦小平房来,特别是唐山地震之后,这种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就更多了,把来往的通道都挤得仅可容身了。好在,院子当心还留出一个小小
今天所谓的“中国模式”,准确地说,应该是指向了中国经济的模式,因为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模式和社会模式,尚不明确。而经济模式,如果放在历史的流变中加以分析,并不新鲜。唯一可以强调的是,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置身于一个深度的全球化背景中,也许未来所有的变量,都在其中。如此一来,所谓“中国模式”的辩论,更多的可能仅仅是一个蔓延在街头巷尾的话题,一个人人都想参与,但人人都莫衷一是的谈资。好在历史陈列在此,让我们
受上世纪80年代后期蔚然兴起的文化热驱使,曾读过一些鲁迅先生的书信。一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警言,及其由此作出的推论——“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着实让当时偏好文化史的我兴趣横生。不过此论是褒是贬,未免有些困惑,也不求甚解。此后,循着葛兆光先生《道教与中国文化》从学理层面的探幽发微,就个中的一些内涵,渐有所思亦渐有所获。时隔多年后的今天,拜读师友蒋伟国先生赐赠的大著《中国道姑别样人生
自上世纪80年代海外汉学家夏志清对中国现代文学重新阐释以来,沈从文、钱锺书、张爱玲等一些作家作品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逐渐浮出历史水面,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所关注。对这些曾被遮蔽的作家进行历史还原是治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题中之义,而如何还原其文学史地位却又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任何一种人文研究,都应本着历史的、客观的精神,力求恢复研究对象的历史真貌。就文学研究来说也不例外,基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