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教育,从何时开始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371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背景:
  眼下,很多大学新生走进大学校门的激动心情还没有消减,就已经有老师提醒他们要了解必须面对的就业现实,并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麦可思公司7月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较上届均下降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当前有三成以上本科毕业生、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着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人说,这说明大学生开始跳出传统思维,逐渐转向选择“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人说,这说明大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从选择专业到选择工作都非常盲目。总之,人们把目光聚焦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上。
  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进行详细规定,但课程设置则由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排。现实中,很多高校也是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系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很多人认为,这时开设已经晚了,而且目前的教学模式也有待改进。
  本期《话题》“职业规划教育,从何时开始”旨在通过大家的讨论使人们认识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时机和方式,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职业规划教育,从大一开始
   张 威
  
  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在多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以下因素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了解社会上的职业类型,不清楚职位的具体要求;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过于依赖学校和政府;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临近毕业仍在迷茫中徘徊;求职择业缺乏思路和方法,导致获得的面试机会不多。
  分析以上因素可见,不少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三个问题一直没有弄清楚:第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怎么读;第二,大学阶段如何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全面的就业准备;第三,求职择业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正是因为这三个“不清楚”,不少在校大学生都处于没有目标或者即使有目标也不清晰的状态,被动地适应大学生活,找工作时自然会四处碰壁。
  因此,大学生要围绕自己的职业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大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呢?我们认为,从大学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应对三个职业准备清单(职业准入条件、核心知识结构和必备的职业技能),帮助大一学生逐步树立职业目标,并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学习才有清晰的目标和充足的动力。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专题报告会、讲座等指导型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就业能力的提高仅靠这些方式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大学生最需要的是由“知道”转变为“做到”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基于此,如何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认为,有两大关键因素:一是让大学生“知道”,二是帮助大学生由“知道”转变为“做到”。
  专题报告会、讲座、就业指导课等指导方式基本实现了帮助大学生“知道”的目的,而团体辅导、个体咨询、校内网络信息平台辅导等辅导型指导方式则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由“知道”到“做到”的转变。
  团体辅导,就是把有相同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围绕着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探讨、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其核心是帮助大学生分析困扰他们的问题,并理出头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个体咨询,即一对一咨询。这对大多数高校来说都难以实现,因为高校能做专业咨询的辅导老师很少。但是,如果能对某些普遍性问题进行一定数量的一对一研究性咨询,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整理成解决该类问题的手册提供给有类似问题的学生参考,应该是可行的。
  校内网络信息平台也就是高校各院系网站。在该平台上,各院系通过将各专业职业准入条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例及毕业生去向分析报告等信息上传,供全体学生查询,以此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的标准,提高求职择业能力。
  (作者系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河南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师资培训专家)
  责编:思 齐
  
  职业规划教育,创新才能发展
   王 兴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004年6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超过50%的人毕业后一年内更换工作,可见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显得被动、盲从。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社会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导致自身定位不准,学习针对性不强,缺乏长远规划,就业竞争力下降。
  基于此,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模式改革和创新是亟须教育工作者思考和解决的现实课题。学校作为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主体,应充分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以保证职业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一是将学科教育渗透到职业规划教育。在学科教学中,以拓展学科内容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规划意识等,如核心课程与德育课、大学语文课、心理辅导课等相关内容的融合。二是建立“全程式”职业规划教育长效机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合理的规划指导,如大一时侧重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市场对职业的需求,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大二、大三时通过课堂教学、各种职业测试、咨询、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意向和职业潜能,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同时建立学生职业生涯档案,便于定期了解学生职业发展情况,完善相应的就业跟踪机制。三是要创建本土化的职业规划理论和测评工具。目前,我国职业规划教育所运用的理论和测评工具多是从西方引进的,其适用性存在一定差异。高校要从国家、地区的实际需要出发,采用有效的研究方法揭示客观规律,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四是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规划教育师资队伍。高校应积极投入,培养熟悉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基础并拥有职业规划师资质的“专家”型教师。五是知行统一,强化大学生职业活动体验。高校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互动座谈、自我测评、范例引导、模拟职场、辩论会等,让学生亲自体验职业生活,加深对职业世界的了解,进而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准确决策,确立自己生涯发展目标,最终达到人与职业的最优结合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
  
  “符号大学”折射的职业规划教育
   何红兵
  
  有人曾问,如果用标点符号表现大学生活每一年的特点,该如何表现?有人回答:大一是“?”,因为那时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凡事都想问为什么;大二是“——”,因为大二是分化的一年,有的同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的则浑浑噩噩过日子;大三是“!”,你会突然发现时间飞逝,得到的和失去的都是那么明显;大四是“……”,意味着当时的一切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上面的回答,我们暂且称之为“符号大学”理论。透过“符号大学”理论,我们可以好好分析一下职业规划教育何时开始的问题。
  对于大一的学生,他们刚刚走入大学校园,经历过高考的洗礼,暂获难得的轻松,激动的心情溢满心间,对大学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在这个时候,如果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可能较为困难。毕竟,理想中的大学是伊甸园,丢掉了压力,获得了自由,他们并不能够也不愿意想象接踵而至的就业压力,只是想享受大学生活的轻松与自由。可以想象,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怎会去思考那么多看似遥远的现实困境呢?苦口婆心的说教毫无用处。
  大三的时候,回首走过的两年,望向毕业的前方,很多大学生会感到时光飞逝,遗憾自身知识的不足,并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在我看来,此时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有必要的,却有点晚。一方面,剩下的大学光景不多,难以收到理想中的效果;另一方面,临近毕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学生的浮躁情绪变得浓重,难以静下心来给自己设定目标。而到了大四,大学生活即将成为历史,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职业规划的缺失也只能成为碌碌无为者的遗憾。
  “符号大学”理论中说大二是分化的一年,这个分化是双向的,既有人找到方向奋发崛起,也有人浑浑噩噩一无所获。而在此时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极为必要的。一方面,大学生分化形成的现实差距会让他们产生紧迫感,很多人渴望改变现实,却不知从何下手;另一方面,很多同学已经在学校各类社团、各种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需要专业的指导帮他们实现这个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职业规划教育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意义更大,效果也更好。
  其实,职业规划教育并不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与现实的交叉很多,离不开现实。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属于比较枯燥的文科类知识,难以让学生产生很高的兴趣。但要是结合现实,让大学生了解到就业形势之紧迫、职业规划教育之重要,他们的兴趣自然会大大增加,教育也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当然,职业规划教育何时开始只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它是个长期工程,对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来说,在大学的任何时间段进行职业规划教育都是必要的,只要认真对待,付出努力,职业规划的目标终将成为现实。告别大一的懵懂,淡化大三、大四的无奈,在大二的时候将职业规划教育列入教学计划,既结合现实又注入希望,因而可助学生勇往直前,收获成功。
  (作者系江西理工大学学生)
  责编:思 齐
其他文献
摘要:专业英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而新升本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学目前却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校、教师、学生一定要高度重视,各专业一定要根据本专业特点选好教材,培养合格的专业英语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考试考查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升本高校;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目前,高校对双语教学普遍很重视,非英语专业对专业英语课程的要求也越来
期刊
摘要:遵照教学规律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小班讨论”为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口,采用“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实行“互动式教学”,既能结合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又能取得小班教学的良好效果,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营造理想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理想课堂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
期刊
“有的学生上课不带书,甚至逃课。”“有的课没有用,老师讲得也枯燥。”  “谈恋爱和学习一样,属于个人的私事,与学风无关。”“大学生谈恋爱要把握好度,处理好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让自己的私事暴露在公共场合就不太好。”  ……  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反对”牌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学生刚发言完,老师就明确表态“不赞成”。这不是在吵架,而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举行的“学风建设大家谈”活动现场,老
期刊
来,一起寻找乡间的文化遗产吧   杨 雪    作为一名民俗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我常常为河南蕴涵着极其丰富、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而感到欣喜。因此,我希望在未来的几年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田野作业水平,去寻找散落在河南乡间的文化遗产,使它们在生存空间狭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借助影音技术保留下来,供后代铭记,而不至于默默地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消失殆尽。  这些“土里土气”的民俗文化不是经济发展的“绊
期刊
2010年度国家基金项目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洛阳师范学院立项国家基金项目1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批科研经费306万元,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  洛阳师范学院的本科办学时间至今不过10年。2000年之前,国家级项目还是个空白,省(部)级项目也非常少。那么,短短10年间学校是凭着什么“法宝”使科研工作喜结硕果的呢?  洛阳师范学院主管科研
期刊
话题背景:  2010年,一句“我爸是李刚”成为最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一。“李刚门”在激起人们声讨某些“官二代”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校园安全现状的关注。然而,在“李刚门”引发的“口水战”尚且酣战之余,媒体又爆出山东某大学威逼学生签订“生死状”,其中约定学生出现自杀、自伤等情况时,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负有管理学生、教育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虽然都是成年人,是有行为
期刊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都将提高质量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优化教育结构、强化办学特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将“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5项目标之一予以明确。日前,围绕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一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原工学院院长崔世忠
期刊
“‘瓦斯预测与治理’教育部创新团队完成了研究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同意通过结题验收,综合评议为‘优秀’。”日前,教育部科技司组织召开了河南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河南理工大学“瓦斯预测与治理”教育部创新团队结题验收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教授等组成的专家组对该团队进行了验收评审。  会上,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创新团队成员、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高建良教授代表团队
期刊
郑邦山同志的著作《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道路探索》付梓出版了,嘱我做序,我欣然应允。原因有二:一是这本书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二是我感动于邦山同志勤于思考、勤勉敬业的精神。  世纪之初,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一大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组建等方式跨入本科院校的行列。在新的起点上,发展观念如何转变、发展理念如何更新、发展体制如何转轨、发展模式如何选择等,都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我认真读了郑邦山教授的新著《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道路探索》(以下简称《探索》),感触颇深。书中所阐述的是安阳师范学院——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一位高校管理工作者对科学治校的执著追求。  《探索》彰显了鲜明的办学治校理念。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宏观、中观、微观,教学、科研、管理,环境、文化、服务……都是办学思想与理念的展开与具体化。比如,作者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由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