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拧紧校园的“安全阀”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背景:
  2010年,一句“我爸是李刚”成为最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一。“李刚门”在激起人们声讨某些“官二代”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校园安全现状的关注。然而,在“李刚门”引发的“口水战”尚且酣战之余,媒体又爆出山东某大学威逼学生签订“生死状”,其中约定学生出现自杀、自伤等情况时,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负有管理学生、教育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虽然都是成年人,是有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人,但是像学生自杀等行为,也不能说学校完全没有责任,比如心理辅导、心理安慰、行为干预、性格疏导等责任,学校都尽到了没有?
  堂堂一所大学竟然与学生签订生死协议,显然是推卸责任,极为不当。但是,透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现在的学校越来越难管理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我们从这些年大学屡屡发生的自杀、自残、互殴、互伤事件中就可以看出,在家庭的溺爱袒护下,一些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做出非常之举,使学校防不胜防;加上一些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总是把责任推给学校。这样,谁还敢管理学生呢?
  不过,在质疑学校政策之余,我们能否静下心来想一下,究竟该如何从生活环境、心理健康和精神追求上改变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本期话题“谁来拧紧校园的‘安全阀’”旨在探讨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在校园安全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以期把脉校园事故的“症结”,拧紧校园安全的“阀门”。
  
  人性化管理为师生“保驾护航”
   王晓征
  
  在当今高校,随着管理对象增多、复杂性增加,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校园安全成为一个沉重话题。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与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管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笔者主要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层面来分析。一是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差。从大学校园频发的事故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二是大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近几年校园里大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其深层原因在于这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承受挫折能力差。三是大学校园管理不规范。从“李刚事件”中可以看出,一些高校在管理方面确实存在漏洞,管理责任分工不清,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相关责任人工作不积极,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致使一些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进入大学校园,给校园内大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
  大学校园的“安全阀”到底在哪里?如何用力拧紧它?笔者认为,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学校应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他们把生命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商丘师范学院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年新生入校时,学校就会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对各项安全工作尤其是公寓安全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并通过每周的例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收缴违规物品,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一切因素,从制度和他律上保证宿舍安全。笔者所在的政治学与法学系每年都要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通过演讲比赛、法规宣传、小品大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增强交通、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安全意识。二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在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笔者认识到,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全的人格。可是,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一开始没有被关注就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影响自身的发展。所以,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及早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商丘师范学院每年都要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果被用作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程度的依据。这样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既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也能够及时有效地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三要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管理和校园秩序的维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及时排查、了解学校相关管理漏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确保其有效实施。此外,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校园中的道路不是“大马路”,校园中的风景也不是旅游景点,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科研场所,所以,要对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
  (作者系商丘师范学院政治学与法学系党总支副书记)
  
  请承认校园的自杀率和犯罪率
   陈跃子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学家早已证明,正常的社会中的自杀率、犯罪率是必定存在也难以消除的。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教育者才能将校园安全置于一个客观的地位。
  反观此前,从“70码”到“我爸是李刚”,不少教育者不断地倡导“绝对的校园安全”与“零暴力”的校园环境。殊不知,家庭暴力的影响、学生群体的价值分化、青春期的身心躁动以及大众媒体带来的“示范效应”,都决定了校园暴力事件只能在相对意义上被“清理”,而不能在绝对意义上被“清除”。
  笔者丝毫不否认教育者出于责任与爱而致力于消除校园暴力的做法。他们动用很多资源和力量,排查和发现带有不良倾向的学生,但他们忽略了学生出现自杀和犯罪倾向的根本性问题。进而,出现不良倾向的学生犹如画地为牢般地被教育者关在“牢”里。更多的学生被边缘化为牢里的“囚徒”,痛斥他们破坏了“零暴力”的校园环境,却没有人给予他们爱和尊严。
  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后,祈祷者为枪手赵承熙也燃起了一支通往天国的蜡烛。而在我国,长期的“零暴力”教育,使学生对于校园自杀者和犯罪者的态度变得近乎仇视。而这种仇视,导致了带有自杀和犯罪倾向的学生愈来愈极端。
  正如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那样,教育者对校园“零暴力”的信仰量化到了校园的一个个指标之中,他们用一系列的条条框框去管理和惩罚每一个学生,仿佛暴力倾向或自杀倾向只是学生身上的一根标签,随手一抽便能扔掉。然而,这些学生尽管可能会暂时被夺下手里的刀或者停下跳楼的脚步,但他们内心的戾气、自杀和暴力倾向却隐而不发,而这正是校园安全事件愈演愈烈的根源之一。
  对校园暴力的“零”发生率控制导致了教育者在制止校园暴力时,大多寄希望于道德的说教、权力的震慑以及校规的惩罚。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以暴力的方式侵犯与被侵犯。
  因此,客观承认学校自杀率和犯罪率的存在,不做绝对意义上铲除校园暴力的预设,摒弃由此带来的行政化和威权化手段,真正从心理和文化意义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才能拧紧校园的“安全阀”。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
  
  学生是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王 瑶
  
  人们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反映出校园安全感的缺失。社会及家长对大学校园安全的担忧和恐慌,主要来自大学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而维护校园安全不在于事件是否发生,而在于学生是否有积极的应对危机的策略。因此不妨对在校大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要具备公民应有的安全意识和应付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具备维护自身安全、防范公共危机事件的意识,自觉地学习防火、防涝、防人身侵害等安全自救常识,同时,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行为规范,掌握必要的自卫技能。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的身心状况已经具备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有些媒体一味地强调改进学校的教育、管理条件以维护大学生的安全,这是一种过度保护的策略,是有失偏颇的,大学生应当增强公民意识,学会为自己负责。大学在新生教育中也应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以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的心态面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
  二是要营造公平、公正、宽容、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所处的小环境,是影响他们心理安全最直接的条件。营造公平、公正、宽容、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加强相互沟通与交流,稳定校园环境。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每一个大学生作出努力,一个人的诚信尚且不能形成诚信的风气,但大多数人的诚信所营造的良好风气却能改造许多人。同时,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管理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氛围的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自觉维护校园文化氛围的热情。
  三是要提高自身的应激能力,学会承受挫折。上大学之前,学习是青年学生的主导活动,为了取得好的学业成绩,学生几乎是全力以赴投入学习之中,家长、老师及社会也常常会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简单而平静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忽略了自我的成长、人格的发展,缺乏对生活困境和挫折的心理准备。进入大学以后,不少学生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幼稚、脆弱,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导致心理危机的出现。因此,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激能力,以成熟、理性的心态面对出现的心理困境。
  四是要积极寻求解决自身心理危机的途径。大部分高校都有心理咨询机构,学生有了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或困惑时,可以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心理辅导老师会用专业化的方法,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其走出心理低谷。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课堂、讲座、网络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此外,建议媒体更多地关注大学校园里阳光、积极的一面,不要过分报道和渲染校园危机事件的过程,以免使人们对大学校园的安全有过多的担忧,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系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生导师)
  责编:思 齐
其他文献
摘要:双语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双语教学改革近十年来,重点高校凭借强大的师资队伍、优质的教学资源等建设了很多优秀的双语示范课程,走在了双语教学改革的前列。而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教学型高校在这一轮教学改革中步伐迟缓,明显滞后。在高校双语教学改革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地方教学型高校应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焦点。  关键词:地方高校;双语教学;改革   
期刊
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后勤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充分挖掘后勤工作育人的潜力,切实发挥后勤工作在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M高校为例,对在社会化背景下如何增强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进行初步探析。    一、社会化对高校后勤工作育人功能的影响    M高校是2007年经教育部
期刊
河南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结合、人文社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多年来,学院依托河南省煤炭和纺织两大传统支柱产业,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面对近年就业压力日趋加大的严峻形势,学院始终坚持“内外兼修,多方并举”的指导思想,对内强化办学特色,加强工程教育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对外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发
期刊
摘要:加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物理教育教学质量,对帮助大学生牢固掌握物理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入手,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大学生    工科院校的大学物理教育兼有专业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功能。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
期刊
2010年12月1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现场会在建筑工程系召开。“建筑工程系的成功发展之路,说明坚持校企合作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道路走下去!”院长李生平在现场会上向每一位参会者发出号召。拥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省级教学名师的建筑工程系再次成为全院关注的焦点。建筑工程系的成功发展之路充分说明,校企合作是职教发展
期刊
摘要:专业英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而新升本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学目前却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校、教师、学生一定要高度重视,各专业一定要根据本专业特点选好教材,培养合格的专业英语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考试考查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升本高校;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目前,高校对双语教学普遍很重视,非英语专业对专业英语课程的要求也越来
期刊
摘要:遵照教学规律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小班讨论”为教学方法改革的突破口,采用“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实行“互动式教学”,既能结合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又能取得小班教学的良好效果,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营造理想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理想课堂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
期刊
“有的学生上课不带书,甚至逃课。”“有的课没有用,老师讲得也枯燥。”  “谈恋爱和学习一样,属于个人的私事,与学风无关。”“大学生谈恋爱要把握好度,处理好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让自己的私事暴露在公共场合就不太好。”  ……  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反对”牌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学生刚发言完,老师就明确表态“不赞成”。这不是在吵架,而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举行的“学风建设大家谈”活动现场,老
期刊
来,一起寻找乡间的文化遗产吧   杨 雪    作为一名民俗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我常常为河南蕴涵着极其丰富、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而感到欣喜。因此,我希望在未来的几年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田野作业水平,去寻找散落在河南乡间的文化遗产,使它们在生存空间狭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借助影音技术保留下来,供后代铭记,而不至于默默地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消失殆尽。  这些“土里土气”的民俗文化不是经济发展的“绊
期刊
2010年度国家基金项目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洛阳师范学院立项国家基金项目1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批科研经费306万元,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  洛阳师范学院的本科办学时间至今不过10年。2000年之前,国家级项目还是个空白,省(部)级项目也非常少。那么,短短10年间学校是凭着什么“法宝”使科研工作喜结硕果的呢?  洛阳师范学院主管科研
期刊